以下文章摘自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bmlz,转载请注明出处。 渴望与有相同经历的人回复、交流。 东华门大街 东华门大街西起故宫东华门,东至王府井大街,路面宽敞,长不过一站路。 自东华门沿宫墙南行,再西折抵左掖门,这一路右侧是宫墙,左侧是筒子河,自然十分清净。六十多岁的人或许记得这里曾是“算卦一条街”,由抽签的、相面的、看手相的、拆字的,十分佩服拆字先生,对于汉字的结构、偏旁、笔划成竹在胸,信手拈来,新意层出。若去掉迷信的成份,作为文字游戏十分有趣。 北京刚解放时东华门曾是公共汽车总站。史料给出,此时北京拢共只有七辆公共汽车,在东华门见过它们,车身狭小,残旧不堪,不久为南京调来的一批“道济”车代替。再以后东欧兄弟国家的车来了,匈牙利的“依克露斯”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司柯达”,车型新颖,自动门,这些年在北京运行多年,曾使新中国首都公交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新开线路迅速增加,北京市公共汽车的枢纽站很快就由东华门移到前门火车站了。 当年可以由东华门购票进入故宫,后来只能走午门和神武门了,可是东华门内的文华殿不时举办大型展览,还能回忆起三次。一次是梅兰芳逝世周年纪念展,陈列有许多珍贵的实物和照片,介绍先生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梅先生1961年过世,享年67岁,算不得高寿。我常想以先生高尚正直的品德、温文尔雅的气质、敬人亦自尊的性格,得以躲过5年后那场浩劫,亦是幸事。这里还举办过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展览,调出了平日难以得见的历史档案,说明曹氏家族的盛衰和《红楼梦》成书的社会背景。以地契等实物说明皇庄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自然要把乌进孝到荣国府送年货一节摘录下来,互为印证,表现了当时“红楼梦”研究的主流思想。这里还举办过一次“苏联当代油画展”,其时中苏两党论战开始,国家之间文化交流尚未中断。画面中国内战争时期的红军战士都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神凝滞,真实再现当年斗争的残酷吧。还有一幅全裸少女欢呼着奔向大海,标题似乎是“青春”。以往见到苏联画家描绘少女的画多是“走向生活”(十年级女毕业生)、“少先队女辅导员”、“假日女工”一类的作品。此次画展所见无论题材内容还是艺术手法已经不同于50年代。 儿时常去东华门大街,因为那里有北京市第一家集邮公司,不但新中国邮票齐全,还有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邮票。我在这里补齐了“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国庆一周年”纪念邮票。苏联邮票购得一套12张的俄罗斯文学家纪念邮票,从普希金、果戈里到契诃夫、高尔基,票面是作家各自代表作的插图。还有一套纪念画家列宾的,能把《伏尔加河纤夫》、《查波罗什人给苏丹王回信》这样人物众多的油画复制在小小的邮票上,形象清晰而又色彩鲜明,实属难得。 离集邮公司不远有家真光电影院。正门上方,左右对称各有一座硕大人体圆雕,仿古希腊男子,为北京建筑装饰少见。影院改建为儿童艺术剧院时,雕像拆了,若得保留也是文物了。不过彼时不拆,“文革”中亦难逃被砸厄运。 说说东华门大街三家有名的小吃,当年都是摊位。一曰“馄饨侯”。早年北京馄饨摊很多,多摆在胡同口,有傍晚卖到午夜。“馄饨侯”得以独树一帜,条凳上常常座无虚席,不外是馅鲜、汤浓、佐料齐,一般馄饨摊汤锅里只有大骨头,这里要加一只肥鸡。社会主义改造后,就在原摊位的后身设点,字号不变,成了国营小吃店。二曰“奶油炸糕”,牛奶和面下锅炸,吃时撒上白砂糖。个体经营时,摊位兰布幔上写的是“广东炸糕”,后并入东安市场东来顺饭庄一楼小吃部,成为品牌食品。三曰“萝卜丝饼”,现将面团抻薄如纸,再边卷边放入萝卜丝、肥肉丁、葱花和调料。萝卜和脂油荤素搭配相得益彰,先烙后烘,出炉时两面金黄香气四溢。师傅操作是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极富职业美感。每过东华门大街必来品尝,并细看“工艺流程”,以致记忆犹新。作家汪曾祺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扬州人、广东人制萝卜丝饼,极妙。北京东华门大街曾有外地人制萝卜丝饼,生意极好,此人后来不见了”,流露出惋惜。回忆起50年前东华门大街三种小吃,引起诸多感慨。正是:“馄饨”、“炸糕”应犹在,只是门面改;“丝饼”不知何处去,宫门依旧笑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