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胡同摄影与京味 说起京味,自然就演化成京腔京味,似乎只有京腔,才能代表京味。我倒觉着不尽然。从冠冕上说,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民族优秀文化的聚集地,如果从元朝算起,也是四朝古都,文化积淀,博大精深,人才会萃,精英辈出。可是普通话,就是不能以京腔为标准的,这就说明京味不一定是京腔这一点能涵盖了的。 也可以讲,京腔只是指说话时的语音腔调,甚至有地方话语音的意思,至多有一些北京的俗话俚语。但是京味,我自己觉得应该是指北京地域文化,或者直接说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一种指称。如果用北京话来说,就是“范儿” 北京“范儿”。内涵丰富,是北京地域文化数百年形成的特定内容。有审美标准,价值观念,做人准则,行为规范如果外延,还有言谈举止,礼节规矩,穿戴打扮,生活秩序等等。如果细数起来。我是不敢瞎侃的,虽然不敢比什么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但也绝敢和千字文,弟子规有一拼。 我很喜欢胡同影象(蒋晨明)的作品。除了摄影艺术的精美之外,更在于他对于胡同文化审美的精深理解:“胡同的本质问题:胡同,到底是什么?我想,如果一个人走进胡同,就可以轻易地发现胡同的历史、建筑以及艺术;但如果一个人从心理上走进胡同,他就会发现,胡同其实是“一种特殊建筑格局下原生态的民间生活方式”。”通过他的这段论述。我们就可以理解胡同文化,并不是胡同这种建筑或曰民居的文化,而是北京传统优秀文化的地域特色而生成的代名词。 以前自己也写过一些这方面的文字,觉得如果不了解胡同文化,你就不可能对于胡同摄影有正确的审美标准,而你不热爱胡同文化,你同样也不可能创作出,真正包含感情的摄影艺术作品。 热爱胡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只是入门的门槛,譬如,从艺术形式上说,你必须对于北京地域文化有了解和感情,京剧说是“京”剧。但是大家都知道,它的根源并不是在北京,但是为什么叫京剧呢,就是因为它只有在北京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里,才能发育成长,健全成势,最后成为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绝对符号,成为世界文化之林的一枝奇葩。我们除了要珍惜,要热爱京剧,也要从中汲取一些东西:为什么一个外地的戏剧品种(昆曲),能够在北京融合了其他艺术(皮黄)的优点,而后再不断繁衍生息,创新完善,这除了有老辈艺术家的伟大奉献,也有宫廷都城的文化经济基础之外,我更感觉到,北京数百年来,从一个属国小镇,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首都,不但是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北京能够海纳百川,招贤纳士,使得北京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源源不断的吐故纳新,这就是非常具有北京真正“京味”的一点:有容乃大! 所以,外在京味的东西,我们应该掌握,以形成我们胡同摄影作品艺术特色的亮点,而内在的东西,除了上面列举的那些方面之外,最重要的京味就是一个最具京味文化的词句-----大气。怎样理解这个词,是每个人自己的认识,但是如果我们每个现在已经具有北京户籍,把自己视为北京人的话,那么这个‘大气’则应该是我们识别北京文化,把握北京品味各种奥妙的一把万能开门钥匙! 6 胡同摄影与趣志 说到趣志,似乎有些卖弄文雅,不就是一个玩儿吗?其实也是。北京人远了的玩,咱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一说破落八旗,纨绔子弟,好象就是提笼架鸟,铁杆庄稼的那些玩意。不知怎的,近年改革开放,又说起绅士风度,还说一夜可以暴富,但是三代人出不了一个贵族;又把文革批臭了的血统论,拿出来说事。我是满族,也是八旗,但我决不愿意叫什么爱新绝罗,猪;叶赫那拉,天纯,一样,觉得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所以有人问我是不是正黄旗时,我就告诉他,我只知道玉泉山山根底下有我们家的坟茔地。 人们为什么爱看茶馆,就因为把那些人给写活了。北京人性的优缺点,精美形象的表现于舞台咫尺,方寸之间。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出话剧,而是一部史书,一本教材。说北京人的玩票,似乎比炒股更有历史渊源。看到大宅门白四小姐那种痴情,我觉得除了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崇尚之外,还有把玩当成了一种志趣,把生活中的演员,理想成自己志趣之中的神,当然如果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的主,也不会这么折腾,可现在,已经是渐进小康社会了,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了,那么这种建设,就不会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夹在碗里就是菜了,这就得讲究个“范儿”,那从哪去追根寻源呢,就得是把趣当成志的人,才能够配回答这个问题。 摄影,实际也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生活乐趣。但怎样才能够玩出风雅才儒,怎样把生存升华为生活,这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北京人养狗,有历史渊源,据说京叭是清朝宫里培育出来的。在这些人的生活里,宠物可以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可是现在乞丐,僧侣都开始养宠物了,是否也合乎情理呢?不是说2000年后的中国,还分三六九等,谁或谁该不该宠物,而是社会发展了,逐步应当建立起规矩,这种规矩不是简单的这个法,那个规,而是人们自己认识到生活需要一种质量,而这种质量是需要一种秩序来保证的。这种秩序的需求,来自人们自己自身,所以不会对于秩序所产生的差异,产生绝对贫富均衡或一夜暴富的畸形心理。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就是因为世界是千差万别的。摄影是最讲究层次的,如果没有了层次,也就没有了摄影艺术,从这个角度讲,世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与渐变,才形成了世界进步的根本动力。如果想贸然打破这种秩序和规律,到头来,受罪挨罚的还是打破这些破坏秩序的人。 7 胡同摄影与读书 胡同摄影审美,是一个很严谨的课题。胡同摄影成不成得了一个摄影门类,现在还是摆不到桌面上的问题,那么延续下来的胡同摄影审美,在现在似乎也就是个一相情愿的事情。不过,好象有哪个伟人说过:世间本来无路,走的人多了,路也就出现了。 胡同摄影,在上个世纪,有敏锐市场观念的摄影者,发现挖掘了这个话题,在这个题材上,给了我们很多与胡同文化有关的摄影艺术享受,同时,也对很多对于胡同文化不认识,不了解的人,开始接触了胡同文化,理解了胡同为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点讲,那些曾经为胡同文化摄影传神,树碑立传的胡同题材摄影先行者,我们应该说一声:谢谢你们了! 随着社会崇尚商品利益的现实,政府也参与了胡同的拆迁与改建。当然有权在手,也用不着什么巧立名目,但是胡同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却一步一步的离开了我们。 我并不是直接介入胡同摄影审美的,甚至可以讲,到现在,这个课题也只是自己想学习和探讨的一个方向而已。所以自己也选读了一部分书,与其说是为了胡同摄影审美,还不如说是为了了解胡同文化吧。 1. 导游图书类。 旅游图;旅游教材。这类书一是实用性较强,一是商业广告性较强。作为初级参考资料,寻门索骥还是可以的,外地人和初接触此类题材的朋友,用起来还是很便捷的。这类书我个人觉得,有的实用性较强,如官方例行的导游书册,但比较浅薄,思路也很俗套;有的个性化较有特色,可读乐趣比较强,如驴皮书一类。这类书主要以个性旅游为关注点,有些观点很新颖,我很喜欢;有的借旅游做包装,推销的水分较大;还有就是专题专物的导游,实际是导购图,虽然不是学术经典,但是看起来赏心悦目,也是独具匠心的。 这些类书其实原本都是地图,本身的价值在于交通道路。可后来陆续出了一些老北京的地图翻版,可读性就不局限于地图本身了。加上现在的1039 系列图书,这类书对于了解北京的一些常识也是很直接的。 2. 掌故史料类 这类书比较难找到确切的门类,只能徜徉于史地图书专区,但有些档案文饰资料的图书,可信性较强,现在这类书出的比较多了,至于水平,自己不是专家,但感觉象张金起老师《八大胡同里的尘缘旧事》那样以新的思路,加上现实照片和相关老资料图片的书籍,还不是很多,这一块是真正想了解老北京的人,必须认真汲取的重要领域。 3. 选题专著类 这也和上面的情况相近,只不过专题性更强,譬如讲民风习俗的,五行八作的。可读性可能更专注一些,作为资料的搜集,或是某一题材的知识储备,这样的书,还是很有价值的。还有象季羡林,侯仁之这样的学者教授,他们都有关于北京的论著,似乎还有这样的集册,网上经常转载传抄一些这样的作品文章,读起来余香满口,沁人心脾。 4. 文学小说类 京味小说,有老舍这样的大家,也有刘一达这样的新锐;有刘心武这样中规正式的《中鼓楼》;也有王朔这样的流行文学;还有象《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北京为背景的革命文学;至于象“霸王别姬”“法源寺”“还珠格格”“城南旧事”;等等港澳台,海外华人的怀旧演义,真是琳琅满目,读起来赏心悦目,想起来别有异趣;散文札记可能多一些,象样的诗歌,诗词,就相对少的可怜了。 5. 图片画册类, 这类画册图片,以风光摄影为主,作为直接感官观看浏览还是可以的。北京人大事作不来,小事又不做的臭毛病在这类书籍中显现尤为典型。小的明信片,内容陈旧,品种匮乏,比起其他地区作品,愧不言表。而真正跟的上时代节奏的画册又十分罕见,所罗列的北京名胜,早已千人一面,味如嚼蜡。可能现在也就是旅游的外国人兴许买几本。外地人买这样的画册,也可谓冤大头了。还有一些‘老照片,黑镜头’类的画册。看看也无妨,只是收藏性不强。前一阵拍北京老胡同,皇城故宫,门墩砖雕的画册出过一些,的确很有水平,过目不忘。但是似乎人文书香气息少了一些,甚至时代感觉没有,好象有些学究考据八股的味道。 6. 古旧名著类 我记得在东北兵团就特别喜欢的《燕京竹枝词》,《日下旧闻考》,可能是前一阵北京出版社,燕京出版社翻印了一批。眼下一般新华书店也很难找到。不过星星点点还是有宝可觅的。这也许在北京一些旧货积聚地还多一些,这些书的史料性,可读性都极强。因为清末的政治经济文化大气候都是一个历史社会的转折契机,很多的墨客骚人,才高八斗,可时过境迁,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都随着科举制度的废弃,成了南柯一梦。这个阶段的很多作品,甚至可以和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相媲美,这些书籍的学习掌握,搜集翻印,宣传讲解,都是百无挑剔的,如果不作好这块功课,真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了。 7. 其他学科类 比较典型的是建筑类的学术专著,虽然意在建筑,可是封建皇城文化的形成积淀,对于北京城市的形成组建都有着坚实的的理论根据。还有地方志,史料旧档,等等翻新文件集注,都是想搞认真研究的必备材料。至于医学,戏剧,餐饮,教育,风水,宗教,语言,文字等等因为北京的历史古都的原因,这些方面都有着独到的学术成果,通过这些科学成果的发展演进,同样可以解读北京的文化的结构史因。 8. 地域刊物类 全国的出版社有500余家,而在北京的就有300余家。这些出版社虽然各有专署,但是北京的文化肯定会近水楼台先得月,把盏头筹。而北京文化的大环境,又给了这些出版社搭建了最理想的创作平台。尤其专署于北京区域的报刊杂志,肯定比地方优势甚过,稿件的丰富资源,首都的环境优势,使得各式各类,档次内容,读者群类,关注方面的刊物文章信手可及。刊物的优势更在于时代节奏感,所以在这些新人,新事,新思路,新角度的文化传承上,北京地区的刊物则是了解北京的时尚必备。 9. 综合散碎类 零零散散说了这些,肯定挂一漏万,譬如,京巴只是一种狗的品种,但为什么,只有北京能够生成培育的出来呢,答案只有一个:只有北京的皇亲贵族才能具备养育这种物种生灵的各类条件。从而可以衍生出,北京很多历史具体枝节的成因。
: f q/ x9 h; {3 D4 l 再说天桥文化,虽然各地都有当地文化的集散地,但是天桥文化决不仅是北京土著习俗的单一构成,由于北京的京城优势,所以各类文化要想在北京立住脚,多半得在天桥热身敲门,象京剧是外来品种,结果是在北京开花结果,演绎成宗。而评剧则是在天桥摸爬滚打,历经磨难,才历练成佛的。所以这些散碎的的珠玑,经过北京这块风水宝地的修炼升华,才能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研究这些点,块的同时,更要连线成面,这样才会准确深入全面立体的把握北京文化。 以上是自己去年的一些感受,但从自己开始接触胡同摄影审美这个课题以来,我觉得还有两类书籍也是必读的: 11 外国人拍摄的中国题材的作品。 这部分作品大体分三个部分& `! \) l$ V$ R+ G6 P) l
: (1)解放以前到上朔到有照片的18世纪末叶。这部分片子,主要是增长历史知识,无论是宫廷人物,社会百态,还是民俗百物,旧京建筑。都可以看到历史的沿革与变化。从摄影技巧讲,还不是那么成熟,但确实可以读出外国摄影师值得尊重的敬业精神。 (2)从解放到改革开放。这部分片子实际是最珍贵的。可以讲,这一阶段是政治把持舆论,宣传作为工具可能最扭曲的阶段,如何客观的看待中国,这在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之中,是很难见到的。而现在从马克,吕布拍的琉璃厂直到那位法国人(我没找到资料)拍的周恩来,确实是支撑着中国摄影现实主义的砥柱。如果再能找到诸如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记录片的话,我想可能是对于什么是纪实摄影的本质,什么是摄影人的职业道德,会有一个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 (3)从改革开放到至今。这一阶段的片子,由于政治上的改革开放,所以拍摄本身的难度克服,似乎已经不是我们学习的侧重点,关键是他们的视角,他们的关注点,他们的表达方式,他们的思维逻辑。这一阶段好片不断,随手拈来的《29位外国摄影师的视觉中国》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尤其是新周刊又请作者写了一些摄影感受,对于我们全面立体的理解外来文化如何审视中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专业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的理论性文集 这部分图书,对于胡同摄影审美有着领引航向的作用。要想真正的理解胡同摄影审美,除了一方面要理解胡同文化,另一方面,就是要学习这一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方面图书重要是三大类。(1)大专院校师生的论文专集,(2)行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3)专家学者的个人专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作任何事业的人学习知识的必经之路,上面的这些书。我只是略触皮毛,就已受益匪浅,若能够潜心学习,肯定会有巨大收获。 8 胡同摄影与省身 说了这么多身外的事情,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胡同摄影审美的角度立场,也是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所必须重视的。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摆正位置,我们自己不是局外人,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以一个人,一个胡同里的人,来看待,审视,思考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一旦提出一个问题,一个观点的时候。我们如果是换位思考,把提出的问题,先从自身的角度思索一下的话,可能结论或者是不一样,或者是更为贴切可行。 比较典型的就是现在面临的胡同拆迁问题。从我个人角度讲,这是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野性摧残,可是从开发商和某些官僚的角度讲,可能会有很多冠冕堂皇的说道,我可以不理会他们,但是主体是谁,是居住在这里的居民百姓,他们最有发言权。 这件事,我也关注了很多方面的论述,我逐步坚定了我个人的信念,但是毕竟我没有住在条件简陋的胡同里面,如何正确对待理解胡同居民,想通过某种形式途径,改变自己居住条件的心情,也是胡同摄影审美的一个重要感情基线。这就需要自己随时在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什么,不要把能力达不到的事情,用感情来处理问题,虽然在这里是这么说,可去年的几场挨揍,就是自己不能经常自省的最好教训。 我觉得自省,现在有几点是需要心中有数的: (1) 责任感
* X3 r& A1 z! [6 D' |" @ 。 好象是在表决心,其实如果稍微有一点热爱自己家乡,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人,都应有这种良知。胡同的拆迁,究竟背后是什么利益在驱使,又是什么样的人获益得利,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现在跳梁小丑的是拆迁公司,往上一问,也就是各区建委出面而已,现在除了两广路已经完成,像玉带河工程,因为官员的升迁,不死不活,而大吉片,草场的拆迁又甚嚣尘上。难道这仅仅是基层的管辖范围吗。北京市政府,人大看不见吗?全国的领导,人大委员们看不见吗?如果说句损点的话,凡是都以“一致通过”为光荣的立法执法机构,等到一旦时来运转,肯定是树倒猢狲散的。所以即使是现在的拆迁浪头正旺,作为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该作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别等将来给这些人拉清单的时候。我们看着已经灰飞烟灭的胡同,再流眼泪,就更没意义了。 (2) 紧迫感 今天早上,(1月14日)听广播,似乎还是个中央什么人的评论,演说旧城改造和旧房改造,侈谈一字之差,说明了无限伟大的意义。我真为这样的中央人士寒碜,现在推土机已经都在前门楼子底下肆意妄为了,今天却还在为“推敲”而自鸣得意,咬文咋字。等您把这俩字掰持清楚之后,黄花菜都凉了。从历史上看,所谓炮攻北京城什么文物单位要避让之类的说事,现在看来绝对是编造或是杜撰。北京城的毁坏,太远了不说,能有白纸黑字的是49—文革前,这一段是梁思成先生啼血铸就,哪怕是以身试法,也没能把农民意识的掌权人震醒。然后是文革浩劫,破四旧,如果说文革前是指哪拆哪,那么文革就是拆哪指哪了。浩劫的余波未尽,马上跟着什么几环路的改造,房地产开发,文革的帐全记在老百姓身上。要想富,上项目,奥运会还没开,别乌鸦嘴不招待见,可亚运会至今还剩下什么了,还说什么呢?得利者得利了,而老百姓现在开始连栖身之地也成了这些败类的盘中之餐。而2000年之后,随着奥运会争办下来,什么两广路,什么大坟包,不知到底为了什么,反正四合院已经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现在已经进入倒记时,各路大侠,眼珠子跟冒了火似的,要搭上拆迁牟利的最后这班车,想着上面那位先生的咬文嚼字,然后能放出个响屁来,倒不如我们赶紧别成天想着哪天房价回落,猪肉降价之类的朝三暮四伎俩,快麻楞的,能拍几张是几张---看一眼少一眼喽。 (3) 意识感 胡同题材摄影,可能最终成不了什么摄影的一小支类。可作为北京人,应该对于家乡文化,作一点起码的贡献。今天看这些胡同摄影的人,好象蚂蚁搬家似的,不知忙活什么,可是一旦历史需要澄清的时候,这些就是证据。 看到很多的文章在写李晓斌《上访者》,说那是可以和蒙娜丽莎媲美的艺术精品,是可以同样和解海龙《大眼睛》在中国摄影史上有一笔的经典绝作。我不否认这些论述,但是谁能想到,有多少中国的摄影人,为了中国的真实而身败名裂,甚至死无葬身,直到殃及九族,别人的事我我不絮叨,至少我就有这样恶心的档案污点。 可是,历史在前进,不能因为一经蛇咬,总怕井绳。看到这些历史的真相,正在逐步的还原,而自己总是在纠缠个人的得失,可能从一个摄影人的操守来讲,也有点不够地道。所以,只要不违反国家明令禁止的法规原则,自己一定要有一种意识:中国的历史,既然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那么中国的历史,也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记录。 今天总算把这一篇文字堆码完了,动手的时候,觉得已经是强词夺理,而写完之后,却觉得似乎还是意犹未尽。好在自己又不是著述立论,只是把自己对于拍摄胡同所能联想的一些事情,说了出来,也许只是个人孔见,不足为信,只是希望喜欢胡同,喜欢胡同摄影的朋友多多指教!!
08年.腊八 于图书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