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6|回复: 1

古镇同里的著名古刹-可能是被台风吹倒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9-4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古建筑深夜被拆城建主任一问三不知 央视国际 (2005年08月21日 18:47) , Y# h' k& g! Y# C3 w2 L, Shttp://www.cctv.com/news/society/20050821/101138.shtml ) g$ I& ?4 {" ?: t % o$ }9 i: s: g同里镇以天然、古朴的生态为特色,由桥、水、人家和自然风光构成独具魅力的生态环境。 ; D, w# H, _0 r2 s/ X e" \1 g 5 W, ~' ~5 D1 l D1 I1 |3 F 6 F) G. I' c6 I. V2 |7 p# z+ C' b! C  新华每日电讯消息: * u2 R0 f: _, d/ V1 M% P & n5 F" s/ j( O( U- Z- a% b- |6 c' u3 S0 f4 x' B$ |   吴江市文物部门并未接到拆除报告,并指出南观庙属不可移动文物 : O! O2 ^1 ^9 |) w% }4 ^2 m" v5 c2 X/ d- U/ {7 \# X 0 R% R8 `9 R; r* T3 l$ s9 L   “我们这里一座百年古庙在夜里突然被人拆毁了,足有1000多平方呢。”8月11日中午,记者接到江南古镇吴江市同里镇居民的反映后立即赶到现场。在同里古镇后门,被突击拆掉的老建筑与同里景区仅隔一河道,仁济道院(俗称南观庙,下文用俗称)几间古建筑已经被拆得一片狼藉。周围居民反映,“这座庙明清时就有了,现在竟然被开发商在半夜拆掉了,真是可惜!”记者就此向同里镇有关负责人求证时,竟被告知尚未弄清楚是谁干的,“可能是台风吹的”。而记者在深入调查中发现,目前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还没有接到任何处理这座古建筑的报告,而且他们一再强调,有关这座建筑的任何行动必须经过省政府审批。 4 j/ R3 j ?( i+ N% j' B. q( }' x9 a0 } S& a& Q6 @ * h5 | q Y+ i7 B" N7 ~9 J   ■震惊:百年古建筑深夜被拆除 2 y. s1 w. e2 O ; K/ j) w) B& \& ~/ ^8 O! s* [% V5 b# i: t. K   8月11日,烈日炎炎,记者赶赴同里镇察看南观庙被突击拆毁的现场。根据居民指点,记者终于在同里老油厂旁找到这座老建筑。从位置上看,该座建筑已经处在古镇区,与售票参观的古镇区仅隔一河,还有一座古桥连着。记者在现场看到,南观庙周围的房子已经被拆光了,老建筑本身也已经被拆得只剩下根基。 ) x; l1 f, F8 h6 \9 l9 v! R" K% x 2 s3 j$ a! D0 m) ]! r2 |' V & I2 N" k; Y$ U0 X2 N  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这个房子叫南观庙,约有1000平方米,现在这么毁了,真是可惜。还有居民反映,这座庙至少有上百年了,现在整个同里古镇文物都讲究修旧如旧,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要被拆了呢。有居民反映,“这座庙所处的地方要被开发成房地产,要建别墅卖,可能是白天不敢来拆,所以选在夜间进行”。村民证实,这座老建筑上面原先有个牌子,写的就是“控制保护”字样。他们在8月11日凌晨听到动静,当时就看到一个推土机上来几下动作,这座老房子就倒了。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居民们所说的推土机的车轮印子。 : Y- Q7 n5 i0 k) ^$ G' K 8 R4 w: X. ?8 N, q1 }* g . G+ R8 y$ d- W. a4 E   ■镇干部:可能有些程序没到位 + u' o. ~+ ]& P1 r5 P % C6 `4 S/ n/ ]* f7 c / S' V" \$ g/ t6 A+ @' D: V1 ~( ~  记者随即赶到同里镇政府了解情况。该镇宣传委员听说情况后,说不知道镇里还有这么个庙,接着她就联系相关人员。最后宣传委员向记者表示,该镇文保所所长出差了,记者可以联系负责城建的主任,他应该知道这个事情。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联系到了该镇负责城建的任主任。 ; `+ }+ f) U0 `) m& u9 { C3 u# w+ A q5 r. S4 o/ A& [+ e ( ]3 a. ^6 N( t) ?7 K1 `* Z   记者问这座庙是什么文物?任主任回答是吴江市控制保护建筑,应该有牌子的。记者又问这座庙是否有百年历史,面积是不是有1000平方米,任主任都表示不太清楚。至于是谁拆的古庙,任主任也表示不清楚,要调查一下。对于村民反映说是开发商夜间突击拆掉的情况,任主任表示不好确定。他还表示,“有可能是台风吹的”。拆掉古建筑是不是应该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任主任回答说当时这个项目是经过专家论证的,当时专家的意见就是“同意移建”,而且镇里与开发商的规划上面也有移建的方案。记者又问,专家当时的意见是否就是同意拆掉,他反问记者:同意移建你想想是什么意思呢? : @7 {2 @, p9 `+ d9 P 9 C8 m) D( w8 g) d1 { 3 n. T* |- w @, H* d  任主任一再表示,从4个月前他们就对这个项目进行论证,镇里也很重视,周围的建筑都拆了那么长时间了,最后这个项目一直放在那里,就是希望能有更好的方案。他还表示,如果已经拆了肯定要重建,只不过换了地方而已。记者问及那么多的原始材料都被破坏了,如何重建?任主任表示肯定要责成开发商去现场搜集材料。任主任当天也表示,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有些程序没到位。记者问是哪一家开发商,得到的答复是:金阊房地产开发公司。记者问这个项目是什么性质,他则回答说,到底是商用还是居住还没确定。 5 F" O- B# T* ^ R% g6 {0 s" G! ^5 E }4 k " \( o: R8 b8 b3 w. u; t   ■文物部门:我们没有接到报告 Z; o8 p# D4 V, t* a& B + ~$ p9 o$ J# k2 _6 H' {( G 7 c( m E; C1 l8 s% v [& ?  8月12日上午,记者就此与吴江市文化局文物科取得联系,该科工作人员听说后非常重视,并表示南观庙还曾是吴江文物保护单位,占地规模为1000平方米,年代肯定超过100年。这位工作人员介绍了这座道观的历史,南观庙属于口头称呼,该建筑始于南宋,当时的名称是玉清洞真观,后来清朝时期重建命名为仁济道院,1986年被公布为吴江文物保护单位,后来于1993年调整时又被撤销了,但是被列为吴江控制保护建筑,属于不可移动文物。记者在旅游方面的宣传资料中也看到这样的内容:现在同里全镇仍保存有三谢堂、承恩堂、侍御第、五鹤门楼、仁济道院等十余处明代建筑和退思园等清代建筑。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接到过拆除南观庙的报告。但按照规定,南观庙属于不可移动文物,要拆除的话必须向吴江文物部门打报告,再由他们向苏州文物部门和省政府打报告,经过批准之后才能拆除。 3 F' V0 c4 ^/ f1 G; }0 T 1 m' Z+ s$ u: [" y# g, g/ e! S9 g/ l" X; X3 r7 v   吴江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还介绍,这个建筑所处的地方规划要建一个居住小区,叫同里小区,当时参与论证专家的意见是建议迁移,但没有想到会这么拆迁。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这座古建筑受两方面的保护,首先是在文物保护单位的控制地带,同里古镇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这座建筑就处在控制保护范围。如果要动,起码要经过苏州市政府审批。另一方面,这座建筑属于不可移动文物,根据《文物法》规定,要动肯定要报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审批。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拆之前都应会同文物部门一起测绘、勘察和选址,然后才能决定如何拆。苏州市园林局原高级工程师黄玮向记者表示,一个著名的江南古镇,应该保持“旧时”气息。“古镇文化保护,把一栋上百年历史的老建筑物推倒重来,有这样的方式吗?” 8 |1 U' u6 ~2 j4 r# q5 j3 i' b( x6 e- e. s' l6 Q/ v/ Z; y) B $ Y w& g1 {, F* J   苏州市文管会一杨姓工作人员在听完记者反映的情况后表示,拆除控制保护建筑要看是否具备相关手续,例如是否合法拆除,以什么样的理由拆除。但不管对控制保护建筑进行修建还是移建,都必须征得当地文管部门的同意。如果开发商不通过文管部门,那肯定是违反政策的。“对控制保护建筑,任何人都不可能想拆就拆,普通民居都不能随随便便拆除,更何况是控制保护建筑”。该工作人员随后向记者询问了“仁济道观”的具体地址和情况,并表示会马上联系吴江文管部门调查此事。(来源:《现代快报》吴明明 王彪 谊磊 陈栋) 6 |5 S* c! n% E( z. M% w# n 5 |- g( ~% w8 i/ |, S: ?9 u3 s H 责编:李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在其位者不谋其事,而且还助纣为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9 05:50 , Processed in 1.16030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