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_- {) n
3 C, l# l; [+ M# G( l Z0 z: f 相声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声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起于哪个朝代?有人考证,春秋战国时代的宫廷小丑俳优,是相声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说,汉朝善于讲笑话的东方朔,是相声艺人的祖师爷;还有人说,相声是清代咸丰年间落魄文人朱少文创始的。对于相声界的老祖宗究竟是谁,我没有考证过。我觉得第一种说法,把相声史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太遥远了。俳优确有逗笑的地方,但还不能说那就是早期的相声。第二种说法,可能是由于相声艺人供奉东方朔偶像而得出来的结论。说相声的如同唱戏的供唐明皇的塑像那样,也供一尊泥塑木雕的偶像。他的相貌跟唐明皇有明显的区别:唐明皇没有胡须,而他却有五绺胡须。这个偶像就是东方朔。东方朔滑稽得很,和汉武帝在一起都敢开玩笑。类似东方朔一类的人物,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如三国时的杨修。尽管他们都有逗人乐的本领,但是他们既没有以此为业,又没有传授后人,所以作为相声史,还不能从他们这些人物写起。当然,相声专业正式形成以后,艺人们在创作时吸收了这些人物逗乐的手法和风格,则是应该肯定的。
/ G. |3 u% j. q/ L! f. v2 ` 第三种说法比较接近史实。朱少文,一作朱绍文,绰号“穷不怕”,是相声界公认的“开山祖”。相声就是他首创的吗?还不是。我听前辈们讲,在朱少文之前,就有说相声的张三禄。朱不算是张三禄的徒弟,但称张为老师。张三禄是当初北京“管儿张”家的先辈。张三禄既变戏法,又使口技,穿插着也使“贯口”、说笑话。 张三禄比朱少文年龄大四十来岁,朱二、三十岁时,张六、七十岁。张三禄是北京东城和西城艺人的头目。他人熟地灵,打个地呀,照顾一下艺人呀,认识他的人很多。朱少文主要唱太平歌词,然后再说段笑话,逗个哏,有些是从张三禄那里学来的。
& y4 C9 `- y; f7 c! k 从朱少文这一代开始,行业上有说相声这一行道了,有师徒关系和行会观念了,从而也就有了相声宗谱。从这时算起,相声的历史,至今也就是一百五、六十年,最多二百年。 9 I, k! w/ j6 w( i# d9 s* T
相声这行业虽然从张三禄开始的,但相声界的习惯,还是把朱少文作为第一代。从第一代传至第三代的师承关系如下表:
1 ?0 r l- ] n9 K. f; X# {, Y0 J; m0 ?8 V& v1 J
7 i; x8 b* u$ o
% H, Y: M. p+ m' S, a4 r
9 U+ L o- s8 t5 z& x& D: `2 m, s- K0 F
6 g1 M8 |2 T& E, {/ p; b. P
6 O. [+ \' q" L; X% U: U
( w% `% `/ Q- ^, i! U) i I: I' ^. j& |# }( m b4 T
& G* f2 D: S" q0 Y: [: q
: a$ W2 R1 K% U& ^) ` | ; e% ?* W2 R/ _) ~7 i0 r1 J
/ @: B/ f' l V* O" g. x
第一代
1 ~# E" V8 M+ |: _& Q; q
3 _8 P2 z* a3 c* U3 v$ H# ? |
* ]8 a% p: J3 ^9 I2 L$ s4 v4 G0 s: ?6 X, [# B! K
第二代4 X, O9 b. v& ^1 R
6 n: Z% l6 G% j) {7 o) w % v+ w! ], U0 [+ U
|
! E \" {( d! e$ r* T* d7 |3 l& @4 G2 J# r
第三代: K( X/ X3 k' {& U5 d8 |
4 M- `, T1 ^* i! {6 e ( c/ ?9 O" X/ Z+ U" V
| 4 v4 F g+ V, J3 p7 C0 s
+ [% x, n3 ^8 f; V, Q
, v- |: R$ a3 f% D6 G
张三禄2 o" Z! d8 |2 c5 x( j5 F
- R: e! K' h' i3 q2 \% x " a" [9 M: @8 D, w1 w/ G5 M* T
| / I9 r# V0 {9 g8 C" Y' I8 C( T
- f) y2 Z' @$ K( ]6 t3 X 朱少文 | 4 c- v' x4 a8 \+ g# v6 b! A
7 r# {* ~. ^9 P" W" ~$ |/ L: W 春长隆 |
% T4 ^* V2 O3 C! r/ q! m
u( ?6 Y$ U. L: D; u6 I. q 马德禄 |
( {0 B l9 q* R* F$ y! D5 `- m4 }4 {) A
范长利 |
- {; T5 E( V5 S' t- Q) q周德山、李瑞峰、郭瑞林 |
; B0 {4 U# S+ U; H6 e% b' ^
; [8 `" {+ X) \; j! N冯昆治 | % t3 K ]1 Q% Q9 W( Z
吉坪三、高德明 |
) Q/ c) V1 ^- O4 _* l) c0 s: \
( G; H+ g( c( V# B; C1 |桂 祯 |
2 M/ Z. ?& M% Q' L$ d/ I裕德隆 | 4 y+ R! \0 U3 s& V: g/ r+ _& A1 w
5 J" Q3 Q/ y) n- @0 E$ ]
徐长福 | 6 f& t7 e+ @4 r
焦德海、刘德智 | 7 e$ P9 E( d! W$ H6 L" n" `
9 W" x h, O6 \6 g+ V
沈竹善 |
* e& a+ }2 ~/ e& t9 C冯振声、孙伯珍、卢伯三、张星五、范瑞亭 |
1 X( p* I `7 a) D: N7 N( m- ~$ s- O* V
- T$ [. q- ?, y a: w 阿彦涛 |
/ H; K- b/ k) Z( h5 ]4 c0 l& i; u' G' y6 I" \
恩 绪' R4 v; j+ `- I# M
& S, F; f& Y/ x* u4 s
( j# B6 s. A0 H, d |
" K7 l. b5 X c) a/ s; A& i* B
$ B7 z0 v6 \7 @3 r" q3 |, W( B4 D+ N 李德钖、华子元、骆采舞、戴志斋
6 \/ L9 U; z& B4 S% m/ Z张德全、谢芮芝、高玉峰、李德祥
3 f ~- i& w6 U/ H: O8 E6 a/ ]- l
# {" g- ^6 U9 H ) g1 {9 _! h6 c9 ^; b& R) [6 m3 R
| 1 T: N+ e% W, T' N1 X/ r2 c
' C& y8 f6 S* P0 Y; D$ d, Z5 y* A# O6 W* U
高文秀 |
4 m% v/ x0 Z$ Y. m | R1 m# d% R* E0 S( j" x+ G
朱少文这个人很有学问。他扮个小花脸演出,由唱太平歌词、数板说笑话或小段故事,发展成为单口相声。他又根据评书、戏曲的故事情节,编成段子,传下来说、学、逗、唱四门技巧,并且带了六个徒弟。
! A5 V- Z& [, c 阿彦涛比朱少文小十至二十岁,他为什么不拜朱少文为师,而算是平辈呢?阿彦涛是满族旗人,是个财主。他主要唱单弦和拆唱八角鼓,说笑话、相声他也会,是个票友,按现在的说法是个业余演员。他总看朱少文的表演,时间长了就有了交情。阿彦涛经常给朱少文联系堂会,到王府里演出。后来阿彦涛家族没落,“下海”从艺。朱少文考虑到他的贵族身份和多年的交情,决定以师兄弟相称。 8 F0 [) [; a3 k& N w( f! x$ B8 v
在朱少文的弟子中:春长隆,人称“一撮毛—春子”;范长利,人称“老范爷”;桂祯,人称“小桂”,晚辈们称为“桂三爷”;徐长福,绰号“红眼徐三”,晚辈称“徐三爷”。 8 @) u* S: g! c4 T# C$ H& B/ B, p
恩绪是我的外祖父。在北方的相声界里,都知道有位老前辈名叫恩培,殊不知恩培也就是恩绪。他所以更名为恩培,是因为清德宗载湉登基当了皇帝以后,为避光绪圣讳不得不更名。我外祖父很崇拜朱少文,可能由于他自身是旗人的关系,没有拜入朱门,而师承了阿彦涛。
) Z& s: i- a( X4 i8 g, r 第二代春长隆只有一个徒弟,就是我的父亲马德禄。春长隆与恩绪是故交,经常带着我父亲往恩绪那儿去,我父亲就与恩绪熟识了。恩绪原来和他师父阿彦涛搭档,阿彦涛去世以后,恩绪就给我父亲“量活”。恩绪人称“大恩子”,从这时开始,称我父亲为“小恩子”。后来,小恩子就成了大恩子的女婿了。 8 ?9 g9 q$ h. E
范长利的徒弟周德山,艺名“周蛤蟆”,就是我的师父;郭瑞林是郭荣起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