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友叹道:“那片美丽的大吉啊!” 北京南城的大吉片儿,一片普普通通的平房区,纵横交错的小巷四通八达,这种小巷在北京就叫胡同儿。胡同儿里以大杂院居多,现在居住的一般是穷人、老人。在这里冬天要笼火、贮藏大白菜,夏天要忍受潮湿和蚊虫;连上个茅房都不方便――夏天要带把扇子,冬天要忍受冻僵的痛苦。胡同儿,何其美也? 在历史上这里坐落着许多会馆,是各地文人雅士居住、云集过的地方,著名的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就是在这里酝酿的。曾国藩、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李大钊,许多震撼中国近现代史的风云人物都曾在此居住过。但是,在他们的著述中并没有单独提到过胡同儿,我想,大概伟人们追求的是高雅的理想,看不起属于世俗场所的胡同儿;再说了,英雄不问出处,别人不提,自己也就不便说了。 老舍先生第一次把北京的胡同儿搬上了舞台和银幕,但也只是为了刻画剧中人物所设置的场景罢了。何况,那时候讲的是文艺是为路线服务的工具。 与胡同儿爱好者有同样心境的要属郁达夫了,他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把把胡同儿生活描绘成一幅美丽的世俗景物画。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I' _' z% C/ R6 E% L/ C
美源于生活,生活的美来自于细微之处。如果你在有空的时候,放下功利的心理,一个人拿着相机到胡同儿里到处转转。你会发现,老北京胡同儿每一处细微之处都透着那么美,而京腔儿、京韵、京味儿、京乐儿会把你带到另一种心境。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2007年,对于北京的胡同儿来说,还真是个坎儿,位于一环边儿上的大吉片儿的拆迁已经兵临城下,目的:拆出一个新城。 胡同儿的消亡早已经是命中注定的事了,也绝对不是从今天开始的。 远话不说,只从北京建环路开始说起。北京作为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墙拆除以后,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规划并修建了环路。于是,一发不可收拾,随着人口和车辆密度的增加,三环、四环、五环、六环接连修建了起来。交通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带动了房地产的蓬勃发展,老城区的胡同儿被大面积拆除。这又让我联想到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如果换一种方式发展北京,是不是会更好!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的城市往往要犯一种现代化的通病:没有文化的文明。 当平民艺术家都忙着出去走穴,湖广会馆修建起来,成了主要接待外国人的场所的那天起,胡同儿文化就不在是艺术的源泉,于是,北京曲艺开始衰亡了。 前几年,还有人还担心麦当劳、肯德基要改变我们民族的文化,但现在也没有人再提了。快餐VS老北京小吃儿,饮料VS老北京大碗茶,国外肥皂剧VS老北京曲艺,冲突中后者逐渐消亡了。 北京的胡同儿太老了,已经承载不了给付它的压力。北京城刚解放时的人口是172万,而据公安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人口总量目前为1714万。有北京户口的常住居民已高达1204万,还有510万流动人口。而在这个北京人口爆炸的过程中,北京的胡同儿在得不到修缮、维护,私搭乱建中完成了城市人口膨胀的使命。 现代化对于中国来说,来的太快了。许多人还没有适应,就淘汰了。什么老三届,什么改革开放的新一代,你看看各处当家的还剩几个。80后已经进入了作协,被选为了十七大代表。胡同儿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都去追求新生活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居室生活更适合现代家庭。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胡同也在改变,但是一种“中体西用”的变化,生活的本质没有改变。装上了空调,但还挡不住出出进进把外面的热风带进来;儿女孝敬的MP3里面可能装的还是相声、京韵大鼓或折子戏之类的老北京曲艺…… 老北京胡同儿蕴含着一种文化,文化首先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破砖烂瓦、京骂、随地吐痰不是胡同文化的本质属性。 生活在高度压力的城市人,保留胡同儿文化至少可以告诉你老北京人最初的生活面貌、节奏以及恬静的心态。可以成为现代化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
0 V! G% M4 I* \" D- R2 \ 在城市的发展中,胡同儿文化本来是可以保留的,只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从改善在胡同儿居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但现在一切都晚了,随着建筑的拆除,居民的分散,生活习惯改变了,胡同儿文化的载体就不存在了。
5 _$ w0 E; E! @6 o, t 美丽的大吉片,也只能是人们美好的记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