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真是有意思,明朝时候的北京话什么样呢。现在听王朔王老师在锵锵三人行里的节目,就想到北京话的问题。其实北京话,北京文化被混淆了。因为王朔、冯小刚、叶京等等等这些军队大院子弟,这些新北京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让媒体,让大众对北京话产生了误解,很多外省人对北京话的印象是“流里流气,痞态十足”,其实这仅仅是1949年之后逐渐变迁来的北京话,老北京话或者说正宗北京话的特点是“字正腔圆,韵味绵长”,不信就听听启功等这些满清遗贵说话,就看看老舍的小说,就去为数不多的70岁以上的老北京人中去寻访。 王朔等人都是天南海北随军进京的眷属,从他们的话里可以清晰听到战争语言和文革用语,由此推知,近50年历史对北京话的强大影响。我想研究一个课题《北京话的变迁》,今天只是开题了。由北京话的变化看历史的变迁,更是对“正宗”北京文化的缅怀。 我就纳闷了,怎么没有一个特有名的北京土著,给北京话正名,就老舍这么一位,力量太薄弱了,小年轻的怎么就没一个呢,或者像王朔那岁数的老帮菜也行啊,咋就没有。针对这现象,我也稍微想了一下,不知道对不对。可能从满清倒台以来,皇亲国戚,王公大夫,有本事的,有钱的,都在历次历史运动中跑香港去了,跑美国去了,跑世界各地去了,剩下穷老百姓,哪有什么出人投地的机会,只能适应环境。而1949年新政府的建立,必有一帮子新北京跟着牛叉,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以海淀区为例,是新北京的聚居地,好多高知,好多高干,高知子弟,高干子弟都住那边,他们现在占据了绝对优势(主要指话语权),他们成了北京文化的代言人,像前面提到的王朔等人,还有刘索拉,查建英,马未都等等等人,不胜枚举。 其实在清朝推翻明朝的时候,明朝北京话照样历经洗礼,真是有意思啊,这就是历史啦。但于个人而言,还是相当地希望北京是原来的北平,北京话依然如故----字正腔圆,韵味绵长。 今后将陆续收集整理一些资料,写一些小片段,为《北京话的变迁》这个课题做充分准备。这更多地是对逝去的文化的深深怀念,并搀杂着挥之不去的失落。希望大家能搭把手,上网,逛书店的时候多帮我留意留意资料拉!看者有其份,哈哈哈~ 北京话中的满语(不断补充) 嘎拉哈(羊拐骨或猪拐骨,用于游戏) 饽饽(糕点,后亦指饼干) 个应(gè ying)(使反感) 萨其马:来源于满语sacima,原意为“狗奶子糖蘸(狗奶子为野果名)” 白(bái):来源于满语baibi,意为“徒然”、“空” 嬷嬷:来源于满语meme,意为“乳”、“奶”,转意为“乳母” 克扣(kē kòu):来源于满语keike,意同汉语 哈喇(hā la):来源于满语har,意为“刺鼻”,今意为食用油变质 呵斥(hē chì):来源于满语hacihiyambi,意为“责备” 抹擦(mā sà):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macimbi,意为“舒展”,今意为将有褶皱的东西抹平 磨蹭(mò cuo),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moco,原意为“迟钝”,今意为“繁琐缓慢” 撞克(zhuāng ke):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jangkulembi,意为“撞上邪祟” 咋呼(zhà hu):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cahu,意为“泼妇”,现在意为不沉稳,喜欢大呼小叫 胳肢(gé zhi):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gejihesembi,意为“搔腋下使发痒” 邋遢(lā tā, 北京话发音为lē te):来源于满语lekde lakda,原意为“胖人随行”、“衣摆下垂”,形容人穿戴不整齐,不利索 哨叨(shào dao):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sodombi,原意为“马步行不稳”,转义为“轻佻、不稳重” 挺(tǐng):北方方言,来源于满语ten,意为“很”、“甚” 克(kēi):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koikasambi,原意为“打架”,转义为“批评” 敞开儿(chǎng kār):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changkai,意为“尽量”、“任意”、“随意” 摘歪(zhāi wai):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jailambi,意为“躲”、“避”,转意为“闪身让开”、“歪”、“斜”、“斜靠”。 该漏(gái lou):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gaimbi,意为“要、取”,转意为“揩油” 马马虎虎:北方方言,来自满语lalahuhu,意思是办事不认真,毛糙 磨即(mò ji):东北,北京方言,即磨蹭,来自满语moji,moduo 额吝 (é lìn): 北京方言, 指衣物或者被子上的渍痕,如衣领上的汗渍。来自满语,波纹的意思 |
| |
% t* j7 I- A; u1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1 2:45: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