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一个周末,油油到帽儿胡同祭奠婉容,随后想起帽儿胡同有碑一通,于是径直而去。其实在拍这块碑前,对此碑的来历并不了解,只是看了碑文才知此碑是文昌庙中的遗物,而且落款是“刘墉书丹”。回到家,查了资料才知道这里原来是文昌帝君庙,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文昌帝君庙在全国各地有无数座,庙中供奉的自然是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的来历: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帽儿胡同的文昌帝君庙,坐北朝南。据《光绪顺天府志》及《燕都丛考》记载:“文昌帝君庙在地安门外之东,明成化年建,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至于修建年代,也有明成化年间建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嘉庆年间曾经大修过。 文昌帝君庙又称梓橦庙,即祭祀梓橦帝君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之庙,旧时士人多祀之,以求保佑功名。前殿名魁星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后廊,旋子彩画。殿内金魁像一尊,高2.4米,一手持笔一手端砚, 足下镏金麒麟;文昌帝君像一尊,带木制雕龙神龛;十面二十四臂观音像一尊,已无存。殿前一皇帝敕谕碑,已埋入地下。殿后有嘉庆六年(1801年)《御制护国文昌帝君庙旧碑》一通,螭首方座,通高3.98米,为清嘉庆皇帝撰文,大学士刘墉书,记载了文昌帝君庙的历史。中殿名敷文殿,面阔三间前出廊,进深七檩(10米),后正间带悬山抱厦,面宽5.67米,硬山调大脊筒瓦顶,旋子彩画,内檐砌上明造。殿内供奉文昌帝君坐像一尊,两侧为侍者(已无存)。东西配殿各三间,前出廊,为筒瓦过垄脊大式硬山房。顺东西配殿向北,环中殿有转角连房,东、西、北各七间,筒瓦清水脊,东连房南三间和北房东两间已改建,北房中间为过厅门,通后院。后殿五间,前出廊,进深七檩,调大脊筒瓦硬山顶,现已改建;西耳殿小三间,前出廊,为筒瓦过垄脊硬山顶;东耳殿已拆除改为后院门。由后院向东即进入东跨院,北殿三间,前出廊;南殿三间,前后廊,东西耳房各一间;东配殿三间,前出廊,南耳房一间,均为筒瓦过垄脊硬山顶;西配殿已改建。总计全庙大小殿堂楼屋89间。每年春秋二祭(春祭在二月三日,相传是日为文昌帝君生日),规模仪礼如关帝庙。文昌庙原来只有道士,后遂以和尚为首,庙内和尚属佛教华严宗(贤首宗)。辛亥革命后,文昌庙停止祭祀活动。现已拆除盖了楼房,整个庙宇建筑均成为民居。
3 T: k& Q0 u6 M1 l: v3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6 1:28: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