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更喜欢在影像中回忆,去体会。 我一直在自问:老北京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至少,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那些残存的青砖灰瓦,那些倾颓的民居。或许,曾经发生在这些无言的痕迹里面,曾经营造出的那种氛围和故事,那些生活在那里的一代代的居民所特有的习俗、行为习惯、人际规范才是老北京的味道。 我倒是以为,只有真实记录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东西,并且把这些“味道”力所能及地传达给看到这些记录的后人,才算是记录。如果不能做到原汁原味,至少要有点汁有点味。因此,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摄影常识更需要。 另外,我曾经很多次当面向负责同志建议,今后的拍记活动是否可以分主题拍摄,现在大队人马集体拍摄,会形成大批雷同题材,浪费资源,而且不易归档整理。例如,现在拆迁活动已经基本扫除了清代、民国初年的大量民居,解放初期、中苏友谊、大跃进时代的大批极具时代色彩的建筑业已经不多,例如当时按照统一图纸建造的甘家口商场、永定路商场等等已经消失,安化寺、福绥境等居民楼也面临消失,大批的“简易楼群”也都已列为危房,这些极具时代色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一个时代的符号。再比如,很多教会医院(例如协和、同仁、潞河)也已经面目全非,也应当列入“拍记”的视线。老北京的历史是连续的。 新人乍到,言者无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