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旧英使馆,位于公安部大院内,原为淳亲王府, 清康熙帝第七子府邸。雍正元年(1723)始建 咸丰十年(1860)后,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筑有仪门、正殿、翼楼、后寝。原后罩楼部分建有英式楼房,是20世纪初期建筑。东路建有仿中国式楼房。西路原花园亦经英使馆改建为四合院及英式楼房。府北原为翰林院址,存嘉庆帝临幸翰林院题诗碑。
准备整体移动的使馆老楼
举报
100年前的英使馆钟亭
原以为它早被拆了,结果居然现在还在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开始围攻使馆(及西什库教堂)。根据包括著名美国来华传教士、记者和当时法国驻华公使在内的诸多在华传教士、西方学者、驻华外交官记述,翰林院大火是中国官兵拳匪自己点燃的,
6月22日黄昏,清军烧毁英国领事馆东南角邻接的密集民居。次日,清军干脆引火翰林院,试图一举烧毁英国公使馆。
“1900年6月23号,伊斯兰教徒董福祥("甘军"首领)的士兵在翰林院点燃了火,醉翁之意不在酒(“cutting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很明显,他期待火势蔓延到毗邻的英国公使馆。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 e, l- X5 M# V/ ^- N
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 e, l- X5 M# V/ ^- N
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弥补的。 $ F3 }) o) n2 W" |& }6 K/ T) R2 |
好图啊
那个正门被英国人拆了门窗 成了一个敞轩
门口狮子还在 还有一门铁炮
翰林院和英使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0 08:40 , Processed in 1.20342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