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一叶障目在2008-2-18 0:02:09的发言: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沙漠中断水断粮马上就死了,身上只带着一个清乾隆官窑的青花,这时候来了个人给你一壶水几块面饼换你的青花,你换不换? 。。。 楼上,既然您想论理那咱就论论理,我说此文狭隘自有我的道理。因为这篇文章出现了好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把文物保护和改善居住环境完全对立起来,认为要想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就必须“拆”。现在居住环境之所以不好,是因为那些文物不让拆。 --在很多情况下,文物保护和居民生活是可以和谐共存的。这点咱先姑且不说。就算文物保护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对立,也只是一部分情况,而且这种对立的产生还有着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今天的不少“大杂院”以前都是很棒的院子,正是居民为了自己生存的更美好而创造了它们,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而保护着它们,才使得我们在今天还能有幸看到它们一个美丽的背影。 这些院落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模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解放后大量工业人口涌入京城造成的。于是,若干年后,曾经优美雅致的院子变成了拥挤凌乱的贫民窟。 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院子的结构形制,什么门墩的图案是否漂亮,人们需要的是不断加盖房子,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于是这些院子里满眼都是私建房、小厨房。与此同时,由于产权混杂、居住理念各异,带来了修缮、保护等一系列麻烦问题。 而今日之北京,继续选择了一条错误的发展道路:即无节制地扩张人口、鼓励发展私家车等。这样一来,就进一步恶化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人们在绝望中似乎只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拆”。似乎只要拆了老房子老胡同,就能让居民的居住环境好起来。 可是如果车不限制,人不限制,楼房的数量不限制,就是把万恶的文物都扫荡干净了,居住环境又能改善多少呢?改善了一下之后又能维持多久呢?
保护文物和居民生活的确会产生一些矛盾,这个矛盾国外的城市有,如果按照此文的逻辑,巴黎、威尼斯的市长根本不用费什么脑筋,只要大肆拆迁然后大肆盖楼,就万事ok了。 误区之二:只要拆迁了(拆了胡同等文物),人们的居住环境就一定能改善。
--有很多拆迁户拿着一点补偿款被“驱赶”到了郊区甚至更远的地方,居住条件看似是改善了一些,但出行条件却恶化了,人们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和成本都增加了。与此同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增加,我们见到蓝天的天数在减少。 更何况还有些拆迁户搬到了另外一个肮脏混乱的小区或房子里,同时拥有了缴纳物业费、供暖费等七七八八费用的权力。 误区之三:呼吁保护胡同的人都是居住环境已经改善了的人,都是一些有闲情逸致的人,他们只是把老房子老胡同当成一道闲暇时用来欣赏的风景;“保护文物”不过是他们这些无所事事且已经活得很舒坦的人的一个娱乐项目。 --好,请提供证据。
误区之四:所有拆迁者(拆毁胡同等文物的人)的动机在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呵呵。 如此多的误区,又怎能让人觉得此文不狭隘?它岂止是狭隘,甚至客观上起到了误导舆论,为拆毁文物的利益集团张目、助阵的效果。
$ L/ a7 \! f) N$ K5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9 17:45:2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