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75|回复: 9

[原创]8.04大栅栏地区胡同考察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8-5 0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同老老北京考察了大栅栏地区,主要包括了五道街,铁树斜街,大外廊营,杨梅竹斜街,这四条胡同。

3 b6 P+ E- q6 A

我们从五道街开始,五道街明朝称为五道庙,因为胡同内有五道庙而得名。

7 D% ~: F8 A1 r! J

“五道庙”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普遍的庙宇,内不供神,只在墙上贴上地狱、鬼、人等五张图像,代表了人死后的五条道路,当死了人,家人便把亡者的名字写在纸条上,贴于五道庙的墙上,意为“任凭发落”。老北京也有“有钱修了五道庙”的暗语,来讽刺那些有钱不干正经事,只会吃喝享乐的人。

) M% _ ]: B; r3 y8 u; v8 r

从胡同南口进去,首先踏进了38号。这里街门是一座较小的“蛮子门”,门楼内结构已经破旧不堪。再进有一个过厅,穿过去就是内院儿。像大多数院子一样,这里也被“小房儿”挤的很窄。虽然这更加让我们感到天气的炎热,但是我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经一位住户的指点,我们在里院儿,寻访到一位大爷。

, L1 g- V5 Q5 u& {4 Y% i& @3 e1 I

这位大爷是山西人,他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山西襄陵会馆,属于山西省临汾地区。大爷很愿意接受我们的寻访,并认真的为我们回忆起会馆的往事。

9 }# e# F0 F# I/ t k/ V/ O% w

据大爷回忆,院子原来很漂亮,街门的门楼内两侧挂有匾,进街门就是一个过厅,然后靠右手是厨房,走过一座月亮门便是里院。正对面是一座佛堂,里面供有佛像。左转就还会看到一座月亮门,门内是北跨院。曾经院子很宽敞,而且立有石碑,上面刻着会馆捐助者的名字,现在已经被埋在地下了。

, H7 S# N3 v/ B

当时在丞相胡同(菜市口胡同)有一座太平会馆,也是山西人开。这两座会馆里的人会在节日的时候,互相串门拜访,平时也互有交流。这里平时有山西人来投奔或是一时找不到工作,会馆的掌柜就会为他免费安排食宿,并帮他找工作或者找地方当学徒。但是之限定是山西人。其他地方的人是不行的。

$ e% d: L! ]: b, g

最后大爷送我们出来,并给我们指门楼内挂匾的钩子。是两个锈迹斑驳的心型铁钩。

3 n; K0 E# \2 J4 |# u, O9 {/ H% N

在院子内的时候,我们看到会馆的南边有一座小楼,按门牌算应该是五道街40号。大爷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座饭庄,叫做“椿华楼”,高君宇和石萍梅曾经在里面会面过。在胡同里,向其他老住户打听,证实了这个说法。

( z3 z' p! U. W' V: i

向胡同纵深走去,都是一些小随墙门楼。一直走到7号,我们寻访到了一位世代经营香蜡铺的阿姨。

4 L6 J6 ?: T3 E, P$ {

五道街7号从雕花的檐板和上面的木柱子,就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个店铺。这位阿姨指点我们向檐板上的三个圆形上看,果然隐隐约约有香...铺的痕迹。她告诉我们,这个店铺叫做“庆兴号”园形上面曾经写着香蜡铺,在檐板上边有店铺字号的匾。房间进深很深,后房就是琉璃厂的一家琴行,屋内而且有地窖。她家五代经营香蜡铺生意,经营范围有香,雕龙的蜡烛,香木。生意一直不错。一直到文革才停止经营。在它的旁边3号是一家铁匠铺。

]" C# H7 r; ]' c9 h ~7 b, }

文革时期,这里当过“红卫兵接待站”,后来存放东西,去年2月份落实政策,还给了她。

/ W) }0 A. M6 e$ E

在胡同北口的1号,是在普通的平房前立了一座西式的门楼,上面还算清楚的刻着“专门 化风锭” 几个字。下方还有三个写过字的地方,但是已经很难看出字迹。据说这里曾经是一家日本人开的药铺。

7 z& C) H, \, f. u: b; |! L

出五道街北口,拐到了铁树斜街。放眼望去,这一带二层小楼的建筑非常多。但是没有大的门楼,几乎都是较小的随墙门楼。

4 K& C" G( [8 p

首先看到的是102号,一座老的面粉作坊,至今一些字仍然十分清晰,如“本厂自磨,...面粉”

) s+ h& E5 v, W

在面粉作坊对面的101号,就是梅兰芳的故居,梅兰芳出生在此,住到了7岁。从外面看不出院子的规模,因为街门左右两面墙被一新一旧两座公厕把守着,周围的住户风趣的形容道“这里被“大使馆”包围了。在两座“使馆”的中间,有一个新建的小圈门儿。走进去便可以看到院子的街门,门房,以及影壁墙。

, v% |1 _4 I w8 L& H- a

继续前行,走到了88号,资料记录这里是肇庆会馆,原来的街门已经不在,现在是一座砖砌的门洞,不过门洞前方左右,各放着一个抱鼓形门墩儿。院儿内已经是毫无当初的格局了。

" x! r/ {7 t; I( u2 F+ H* L

接着走过了几个保存尚完整的门楼,但都大门紧闭。似乎要封闭院外的喧嚣。

( E# t( I2 i8 e8 ]4 H2 P& a

走到76好,这里正在施工,在它的不远处,就是大外廊营1号旁门。这是一座二层小楼。这里是京剧大师谭鑫培的故居。小楼保存的还很完好,一层的墙面被粉刷过,二层仍然保留着历史赋予它的颜色。

1 C) e7 F) ^, J" g4 |7 Z% p

我们由此拐进了大外廊营胡同,试图在这里寻找,琼州、凉州、镇厅(字可能不对)三所会馆。

: W, f; U& Q7 ]0 t8 R( P6 V5 r3 H

进胡同把北口是谭鑫培故居的正门,其实也是后开的小门,真正的街门已经封上当屋子了。

9 e4 W8 _9 B6 }7 x1 L0 P7 |

走到10号,看到这里似乎有些会馆的格局,便进去打探,街门是一座如意门,门墩儿等装饰已经没了。门楼内还有影壁墙,走进去是一座两进院子。我们首先被住户带到后院,指点我们看一座二层小楼,楼的戗檐上有石雕。一位住户说这叫小姐楼,顾名思义是大小姐住的楼。在两院儿的过道,我们看到了一座佛龛,上面刻着“富贵吉祥”四个字,不知道是什么字体。在一进院有一个北跨园,主人自己做了门,是小院儿里面自成格局。但是无论从资料,还是居民回忆,这里都不是会馆了。

" e! J! N, h/ j

经几番寻找,我们从一位热心的老奶奶那听说在一个小学校里曾经是会馆,曾经还向穷人奢过粥和衣服,还有就是一个工厂,曾经是会馆,58年大跃进开办街道工厂时候改的成工厂的。老奶奶指点我们去问胡同南口一个开小卖部的师傅。

: h* r- k- R# s5 p

我们到了那个小卖部,的确是个“小”卖部啊!但里面是个老板娘,原来在门外卖桃子的这位正是老板。经过他的证实,继电器厂就是当年的琼州会馆。其它两个还是不得而知。

) y8 z* S( r( m, ?

在胡同南口,老老北京在跟一位住户聊,突然听到一句感情丰富的“九门八店一口钟!”原来街角处,几位膀爷正在侃老北京的传说。主侃是一位光头的师傅。他眉飞色舞的大讲着“八臂呐咤城”,讲着“刘伯温斗恶龙”。讲着“北新桥的海眼”。旁边的几位不失时机的赞叹,就像看戏喊的“碰头好儿”一样。这才是北京真正的“侃爷”。

0 t+ X' Z. d j6 s4 s

接着,随便逛了几个地方,便来到了杨梅竹斜街。这条胡同老老北京已经是相当的熟了,我们只是粗略的走了走。

3 G5 K& q( A( ?$ ]7 v& g0 T- u

座在96号门口休息,这里曾经是“银钱业公会”。红色的金柱大门紧闭,看不到里面,这时正好有人进去,看到了对着街门的影壁墙。

' d* s5 V# E# i! F

座着座着,忽然发现眼前的建筑是如此的对称。左边是一座红砖的三层小楼,是家招待所,很明显三层为了增加地方是后接上去的。它的右边是几间铺面房。与这幅图相反,他们右边,是中华书局的楼。前面看是一座西式的小楼,后面是卷棚顶。在它的左面,是几间传统建筑的铺面房。两幅画面正好对称着拜到一起。真是鲜明的对比。

) _. W8 v( I, o, _- o& j

出了胡同口,就是一片拆迁的狼藉景象。很多地方的内部已经露了出来,我们拍了一些,准备明天再来。

* K, n8 l4 T0 v# E4 s* L3 M; ?8 h; \ C- I0 F. j1 e; ~# J+ M ' f( d4 D4 M, B' @ + s7 U3 f5 q$ U9 T' X & ]: z9 j; x/ M3 Z/ e* w* x6 E% ^6 z 3 ~, {# W) d; f# i8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0 5:21:09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0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x/ l+ Q& k8 \, [2 W7 B 五道街40号椿华楼

( |# o, ]6 r1 M; P7 b2 E# n

_ x# _" w/ a; t4 r! q& h 五道街38号襄陵会馆

+ ~5 n; {. [" y8 V7 H+ e' C: b

- D8 F# |2 h/ V, G i9 l# k五道街38号襄陵会馆挂匾处

% T. B4 t% \6 M2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5 18:55: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0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G0 g7 }8 C7 K% w0 l8 B 五道街7号庆兴号香烛铺

4 j" c5 G3 P6 w$ u/ v' R4 t

( D9 t3 ~; u# e9 c五道街7号庆兴号香烛铺檐板和横匾处

8 } U( d3 Z3 c

, r6 i" W- Z' q; j0 `$ G/ E 五道街1号 日本药店 “专门 化风锭”

`9 T0 s" j9 E- Z4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5 3:06:4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0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w1 R R- y2 A/ }4 X9 l 铁树斜街101号梅兰芳故居

0 M* m$ E/ ] h

, ], h9 n$ u5 W 铁树斜街101号梅兰芳故居门房

5 O4 C, O: ?3 F7 n1 v! E

. P8 G' [) d5 b" s/ U6 w* V; _铁树斜街101号梅兰芳故居影壁墙

' n, g$ [$ T8 G8 e: b

0 s* q& ]7 Y+ Y3 s2 L. u大外廊营旁1号谭鑫培故居

4 ~9 o# w% {) _+ w. x& A) D& I. H

. K( |2 ^/ X0 C

大外廊营旁10号

! e1 g, y3 |# t- x7 f! J

9 C" z+ D' E( [$ t6 H+ f 大外廊营旁10号院内佛龛

; \: i* ^% R5 g8 J1 V; w! f

6 U: M( \) p4 z) B9 W- _大外廊营旁10号“小姐楼”

l3 n+ Q: n0 [/ X

! ]# b1 N1 n( {( L5 t3 f, Z4 M) C“侃爷”侃北京

# t' d9 J) N5 r- J7 n* q 杨梅竹斜街25号张居正故居0 y3 P2 E& D/ Q6 I8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5 3:14:3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0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7 N+ l* H$ K& j

?5 u. k1 _- `& L

这两幅画面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L# f- n* c: T' R( R( T0 C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0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当然写的好了。

4 T2 v8 Y/ h+ S& Q# o a7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5 22:49: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8-5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颇具学术意义的考察记, 图文并茂.

此帖精华! 虫子的考察记犹如指南,改天我一定自己再杀过去按图索骥.

 楼主| 发表于 2005-8-5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鲨鱼兄和张师傅的鼓励,我把照片大小再调整一下,应该可以看了。襄陵会馆已经更正。[em10]
发表于 2005-8-6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 真的 应该再去一趟
发表于 2005-8-21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5 20:22 , Processed in 1.16540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