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不明白,为什么在北京二环路以外又多了一个南二环. 二环路就是清朝的城墙,完全拆了以后修成了现在的二环路,它的最南端是宣武门,前门,崇文门一线,是一个封闭的环.而在二环路以南,从天宁寺到先农坛再到天坛这一线却出现了一条很大的路,它既不是二环也不是三环,而是介于二者之间.这个路是怎么回事. 经过一张地图的的启发我今天解开了这个老问题,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清代,城内的居民则做了重大的调整。清世祖顺治皇帝定都北京以后,便下诏:以“原取两便,万不得已”为由,命令“京都兵民,分城居住”,中东西三城官民迁出内城。时隔五年又下诏:“北城及中东西三城,居住官民商贾,迁移南城。”因此所有汉人无论官职高低、贫富贵贱均居住在外城。这样,官员多选择在宣武门外,商贾多汇集在崇文门外,也就有了“东富西贵”之说。 八旗军则分布在内城,拱卫皇居,按颜色划分方位。黄色主土,把守北方;白色主金,把守东方;红色主火,把守西方;两蓝为黑,主水,把守南方。正黄旗居德胜门内;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这与清代的排兵布阵、左右分布相一致,左边是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右边是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中军镶黄,两协正黄,两前哨正白,突出了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的地位。
宣武门外,到了清代逐渐发展了起来。清军进入北京城后,即在内城圈地安置八旗军队,顺治元年(1644年)即正式提出“京都兵民分城居住。”顺治五年(1648年)又颁布谕令:“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北京城形成了“兵民分置、满汉分治”的局面。因此所有汉人无论官职高低、贫富贵贱均居住在外城。有些汉族官员为了上朝方便大多愿意选择居住在离内城较近的地方,这就使得宣武门外地区逐渐发展了起来。促成宣武门外发展起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科举考试。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又是顺天府衙署所在地。每逢子、午、卯、酉年,顺天府乡试在北京举行。每逢丑、辰、未、戌年,全国会试也在北京举行。那时全国从西面和南面来应试的举子从永定河、卢沟桥经广安门到宣武门进入内城,因此宣武门成为他们进入内城最近的处所。再加上汉人居住在外城的政策,这些举子们大都会在宣武门附近找处所居住,因此宣武门外这片地区会馆林立。在宣武门外从校场口胡同到上斜街的几条胡同内就云集了几十家会馆。由于各地士子云集,使得这一带成为晚清时期京城内思想较为活跃的地方。著名的“公车上书”就发生在这里。这里还曾经是清末民初一些重要政治事件的策源地。 现在事情清楚了,清朝入关以后的确是把所有的汉人全部赶出了北京,北京城墙内,也就是二环路以内只居住着满八旗.被撵走的汉人就聚集在北京南部的城墙以外,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这是一种公开的种族歧视政策.而二环路以南,到南二环这片广大的面积就是当时汉人的居住地.可以想象350年北京发生的那场大规模的野蛮拆迁,一直在汉人心中耕耘着仇恨.所以200年后孙中山提出"驱逐鞑掳,恢复中华"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非常对. 我现在想知道的是那些城里的八旗地盘,是象兵营一样整齐划一的地区,还是也有老百姓,有店铺商贾.而这个局面又是什么时候改变过来的.我记得很清楚,刘罗锅他们家在后海开的有酒楼,也就是说这种分城到了乾隆年间就已经不严格了,请哪位老师给讲一讲. 这个是清朝的北京地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八旗在北京的分布.而八旗以外的部分,就是今天二环路以南的部分,就是现在的南二环,当时的汉人居住区. , E$ M3 M9 w5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2 11:19:0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