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成语欣赏~“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语出处: 《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引用例句: 《…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 古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注释如下: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一日之安宁。”〗 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 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靖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买嘱,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斑,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斑。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斑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斑。恰好有个叫荦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斑,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开,为鲁闵公。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越来野心越大。鲁闵公二年,一对奸夫淫妇又指使一个叫齮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父。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姬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庆父,立姬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 姬申得立,季友买通莒国押回了庆父,并将其杀死;因为哀姜是齐公室之女,所以齐桓公很生气,将哀姜召回,也杀了。 在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的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曾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末已。” 《左传·闵公元年》原文: “《閔公元年》 春秋: 元年,春,王正月。 齊人救邢。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季子來歸。 冬,齊仲孫來。 閔公元年: 元年,春,不書即位,亂故也。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酖毒,不可懷也,《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從簡書,齊人救邢。 夏,六月,葬莊公,亂故,是以緩。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請復季友也,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來歸,嘉之也。 冬,齊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巳,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巳,將自斃,君其待之,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 ”
1 `+ L& T) v/ [( @/ i[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9 13:15: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