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心灵之花

[分享]我的朋友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姑娘:你的小邻居确实聪明,能与你心心相印,有时不用事事言明,即可通情达理、心领神会,那种感觉就好像双胞胎一般,如果她能在你一筹莫展、徘徊在十字路口时,她能未卜先知,第一时间里为你提供了帮助,即使是那么微不足道,那么无声无息,但是在你的心怀里总能感激涕零,总觉得只有她能成为你的知己朋友,你无论走到哪里,总能感到她的存在,她默默地为你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她与你的命运同生共死,你会永远记住她的笑声。

虫姑娘:俺的朋友纪实就要达到100篇了,不知是否能取得你的共鸣,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以及对事物分析的角度都会有千差万别,为此,俺只想朋友们能永远在一起,互谅、互爱在彼此的身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90篇文章都仔细读过,对于您将这如此的身边人记忆描述到绘声绘色,我尤其感兴趣。不过这样的写作任务对于我来说显然是太难了,我对一部分朋友确实了解深刻;不过大多数的人,在我印象中是同样形状的泥娃娃涂上了不同颜色,有些千篇一律。这个小邻居对我影响大,工作上是我的半只手,而且她是我的谋主,我本人太疏忽,有必要多听善言。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0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姑娘:过两天俺将自己在论坛中早已开过的一个栏目重新提起来,栏目名称叫做《男人眼里的女人》,这个话题,俺个人认为是很有意思的,人们对自己遇到的朋友、同事或路人,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体会到完全不同的人生乐趣,把所见所闻以小品文或其他形式写出来,是非常有意思的,到时,欢迎您光临指导,这个栏目以及它的姊妹篇《女人眼里的男人》(还未在本论坛中开辟),都是俺自己博客中的主要篇章,俺只摘出个别文章放上栏目里给大家欣赏和交流,希望你能参与,投出你的佳作来。能答应俺的请求吗?俺有点以文会友的想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一

    朋友是以一个普普通通的秘书走进俺的视野的,但俺居然认定眼前的这位很不起眼的小伙子,以后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眼神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温和、那么亲近、那么随缘。

    朋友是个技术干部出身,但组织部门偏偏把他调到厂长办公室,给厂长当秘书,朋友认为自己不是当秘书的那块料,几次三番跟人事部门,厂办主任说自己的不是,想回车间还去当他的工艺员,这件美差第一遇到了不领情的刺头,着实让厂里费了点劲,倒是厂长认真了,专门找俺朋友谈了一次,厂长说,看不起秘书这差事吗?你小子傻啊?人家满大街挑灯说情,托关系就是要到俺这里当差,你好嘛,摆起架子了,还请不来了,你是哪路神仙啊?这么大谱啊!俺还就看上你了!你不来也得来!明天就得来!不来就纪律处分。

    朋友倒不是被厂长一席话给镇住了,他是非常稀罕厂长这个人的人品,正直,正派,跟着他干肯定有出息,可是朋友没有想到他的选择从此与他的专业分道扬镳了整整四十年,他跟着厂长东奔西跑、上串下跳,简直一年时间有八个月吃住在生产一线,厂子大,几十个车间、上万人,辛辛苦苦跑一天才转了个九牛一毛,听汇报,写发言稿、打电话找人、给厂长拿药、联系出差的火车票、开会前的通知,没有他不能干的,累死、忙死、乱死、气死都得认,谁让他选择了这行呢?但朋友说,那段时光对他来说,真是人生之难得的历练,不光工作经验,就说人情世故,方方面面都让他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朋友有个好习惯,就是喜欢写日记,他有两本日记,一本是写厂长的流水账,另一本就是留存自己的美好感受,俺看过他的日记,写的内容和方式跟俺的差不多,就是纪实加体会。

    俺跟朋友探讨过人生的选择和意义,他说他能阴差阳错的跟着厂长干秘书这差事,真是三生有幸,让他捡了个大便宜,人家都夸他命好,命大福大,有贵人相助,他说那是瞎话,他出身贫贱、家在湖里农场,是靠亲戚的资助上得大学,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啥狗屁关系也没有,厂长能从上万人中,矬子拔尖把他挑出来,真是不知道厂长那根神经有了毛病,但说回来,他很感激厂长给了他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仕途机会,他不会使厂长失望的。

    朋友跟着厂长车前马后地跑了两个年头,厂长对他身边这位胖胖的小秘书已经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厂长的老伴更是离不开小秘书了,她们家有什么事都会想到叫秘书去给操办,在夫人眼里秘书就是他们家的保姆、司机、大师傅、花匠、保健医生、律师、保镖,就连女儿谈恋爱、买汽车、买房子、结婚、生孩子、家务事,都得找小秘书来管,谁让小秘书是她们家倒插门的小女婿呢!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0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二】

朋友的老丈人从岗位上退了下来,而朋友靠自己的业绩和员工中的口碑升迁到了办公室主任这一职位上,依然是勤勤恳恳、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东跑西颠,干着数不清的人情世故。

朋友的关系还真是不少,谁要是想找个工作、给孩子找个幼儿园、请个家教;要不谁家小子成绩不好,想走个后门;或是谁家亲戚得了重病,想挂个专家号,全都想到了他,上门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天天小本子上都记满了。

朋友天生就是一个乐天派,有多大的难事、苦事、悲事、愁事,从不挂在脸上,更不会从嘴里说出来,大家喜欢他就是喜欢他这个人为人正直、可靠、热心,没有丁点坏心眼,从不跟人家嚼耳根子,更不会到领导那给人打小报告,为此,大家公认他是未来第一把手的最佳人选。

朋友家里有一部电话,但不是继承老丈人的,而是单位配给他的一条专线,那时别说有手机,就是宿舍区有私人电话的也非常少,朋友说,他家的电话虽说是公用的,但私人全到这来借光,他家老岳母自然而然就成了居委会的义务接话员了,每天从早到晚老太太就会像走亲戚一样,在各家楼下喊着,谁谁的电话,长途!

朋友给大家办事,从来没有看人下菜碟,一视同仁,老少无欺,只要你拜托了他,他承诺了你,他准会为你尽心尽力地去办好,有时他会亲自去办,单位里生老病死、红白喜事,拉架打官司没有不找他的,朋友跟俺说过,他对自己的本职非常满意,看到大家的事圆满落实,他打心眼里高兴,虽然经常被事情耽误了吃饭、睡觉以至于在医院打个吊瓶都不能打完,他既是一个热心肠、又是一个急心眼,说到做到,再难的事他也要办成。

朋友终于有一天被累倒在办公室里,医院检查发现他得的是肝癌晚期,单位把他送进了最好的医院,去看他的人太多了。朋友后来还是走了,他给俺留下一本他自己写的日记型小说《办公室主任轶事》,俺知道他是用心血写出来的,一共两册,上册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赠送给俺了,那上面有他的签名和祝福,下册还没有来得及审校出版,他就撒手人寰了,为了不给朋友在天之灵留下遗憾,俺们几个生前友好决定帮朋友完成他的夙愿。

发表于 2008-9-27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人啊!!出版了俺买一套成不?!一定给我留一套啊,花兄!

俺这里整天没心没肺的晃日子,除了体重长了10斤,别的都没长进,看见花兄的文字都码到了90篇以上,惭愧啊!!!佩服啊!!

俺想说:好样的哥哥!!

[em17][em17][em1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屋及乌:说来惭愧的应当是俺这个捉刀码字的人,俺写的《俺的朋友》中朋友的纪实有许多都是过去的事,演绎到今天才让大家看到,让大家以为是当下才发生的,其实不然,就拿第九十二篇里的朋友过世已经有多年了,他的文稿第一版(上册)早在外地发行过了,那时俺有一本留作纪念的,原打算送给写剧本的朋友编成话剧演给大家看的,后来此本就没见送回来;第二册(下册)虽然也付诸印刷了,但是俺至今未看到,留在自己心里的只有那些朋友生前的点点滴滴的日记片段和血色烂漫的人生轨迹。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三】

   朋友姓张,自打爷爷那辈,全家人都姓张,都以百家姓由“张”姓开头自居,到俺朋友这代人,还是没跳出张姓这个圈子,因为他的爱人也姓张,倒不是人为刻意圈定的。但朋友的小名倒是姥姥给起的,叫“果然”,据说他姥姥做了个梦,梦见她抱了个外孙子,老太太逢人就爱说“果然是那么回事”,后来姥姥家就给外孙子起了这么个名字。

   朋友喜欢他姥姥,胜过家里其他任何人,这倒不是由于他姥姥疼他,而是他姥姥喜欢教他一些小把戏,大点又手把手教他一些占卜算卦的知识,不知道的人都会说那个老太太咋不教孩子点好东西呢?净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而家里人都知道老太太过去是干过巫婆的事,在老家那一带出了大名,会给人家看风水、除妖魔、治点小病,老太太的大名出在她老人家能掐会算上,算盘打得好,但不能当账房先生,因她是女流之辈,老太太年轻那会儿,乡下人公认的是个聪明人,就是生不逢时,没有正经地用她,可惜了的。自打有了这个外孙子,老太太把一身的功夫全传授给了他。

   朋友后来凭着姥姥的看家本事,一路顺风,从小到大,没有遇到什么难事,遇到了也能逢凶化吉,同龄人还有他的几届老师们都很纳闷,这孩子哪来的福气,上课不好好听讲,爱看杂书,喜欢玩小动作,特别是爱做出许多让成人都想不到的恶作剧来,但他的学习成绩却非常的出色,每次测验、考试,第一个交卷的非他莫属。他不上重点,谁能上?他进不了名牌大学,谁能进?在发小中,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他长大了能干什么?他心里永远装的都是姥姥的谆谆教诲。

   朋友在大学学的是数学,但他选修的是心理学,几乎当时能搞到的心理学书籍他都搞到手里,老师看到了不免要问两句,人家回答说他准备的毕业论文是数模心理学,搞得校里没人能考评他的毕业论文。朋友后来居然能分到俺所在的那个研究单位,俺和他还经常一起出差,日子长了,俺才了解到他心里真正的学问或本事是什么?

   朋友跟俺有一次出差到哈尔滨,路过一个公园时,看到有人在地边摆摊拉客玩游戏,让你先放一元钱在奖品那里,你要说对了,他给你一元钱,说错了你那一元钱归他,路人几乎没人能答对的,俺朋友非要去试试运气,俺说那是骗人的把戏,朋友说他明白,他今天要给那位骗吃骗喝的一点教训吃吃,俺不信,但俺朋友说,咱们也赌一把,赢了俺请他,输了他请俺,说定了,俺们就走到摊前,只见朋友三下五除二,没有几分钟就把地摊上的东西钱财全都收入腰包,还悻悻然地说没玩够,人家那个摆摊的不断地跟他拱手相求,别砸了他的饭碗,到头来,俺朋友还不领情,当着众人的面说道,跟俺玩这套小把戏,还早着呐!姥姥!事后在饭馆里,朋友笑嘻嘻地抖落出老底说,这是他小时候姥姥教他的绝招,他让俺尽管吃喝,就别问那么多道理了。

   朋友喜欢给人家做市场可行性分析,他说他懂得各种人的消费心理,对症下药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经他的手做得预测分析报告几乎都是完美无缺的,都能得到实际工作的验证;俺知道朋友的本事又得归于他姥姥的教诲了,至于他姥姥传递给他了一些什么真谛就不得而知了。

   朋友喜欢对别人说“果然”,不知道的以为他在叫自己的小名;朋友说自己喜欢逆向思维,一般想到事物的另一侧面时,发现跟自己预测的思路果然一模一样,那时,他会开心地笑了出来,他是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也是为能实现姥姥的愿望而高兴。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0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g h4 Q/ Q" u; @

    【朋友纪实九十四】


4 D/ L9 Z1 b9 w

      荆老师是学电子工程控制专业的,毕业后留校任教了许多年,因为所里建立新实验室,把她从学院调来,俺们虽然从事的不是同一个专业,也不在同一个研究室,但俺们经常在一起研究课题,彼此也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4 r* x5 H. a6 l% m* h" I

      荆老师来所里时,跟所里要了一个两居室的宿舍,说是她带着一个孩子,当时对于一个未婚的女性,带着一个孩子,肯定会引出人们的奇谈怪论来,日子长了,人们对荆老师的为人逐渐了解了,尤其荆老师对实验室的发展所做的规划以及荆老师的专业素质都让所领导和同事们感到无可比及、无可挑剔。人们对于孩子的事渐渐就淡忘了。但是俺们以及所里的领导还很关心荆老师的对象问题,有一次党委书记还很正式地跟她说起这件事,荆老师很委婉地拒绝了人家的好意,说是谁愿意找带着孩子的女性做伴侣呢!不过,荆老师还是把孩子的身世告诉了俺,俺在她眼里是唯一可信任的朋友。

1 c0 D# Y/ e4 s' L

      荆老师的孩子是她同窗好友的,她的那位女同学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到国外读研,在国外同居生活中,生下了私生女,她同学是个孤儿,回国后就把襁褓中的女儿托付给了荆老师,而荆老师为好友的孩子请了保姆,从小到大,孩子就认她为妈妈,跟她形影不离,系里的老师同学们都知道孩子不是荆老师的,但荆老师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宝贝那样哺养、教育,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荆老师总想有一天把孩子的身世告诉她,但是有一件事让荆老师下决心把这件秘密深藏在自己的内心,那就是孩子的生母因病在国外不幸去世了,她的男朋友按照遗嘱中的托付,把孩子生母的全部东西寄回到国内来了,都是荆老师去邮局取的,荆老师当时躲在一个小屋里,一边看着同学的照片和遗物,一边掉眼泪,当荆老师走出那间小屋时,她做出了自己人生的抉择,一定要把孩子养大成人,了却同学的遗愿;自此荆老师对外再也不说孩子是人家的了。

$ t! E8 ~; ^8 E; W% i. I( a

      荆老师喜欢孩子,真是有口皆碑,无论是送托、上学,还是郊游、疗养,荆老师都把孩子带上,荆老师是上海人,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小名:囡囡,大名是同学留下的叫“紫鹃”,从同学的信件里,知道了孩子生父姓谢,只是有一次同学寄来的国外同学照片里,看到了一眼孩子生父的模样,是个长相还很不错的中国小伙子;在同学逝去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谢姓的小伙子还按照当时的约定,给孩子汇来生活费,孩子要过生日了,小伙子还用中英文写些诗词和寄语连同生日贺卡寄来给女儿;荆老师知道孩子的生父生母虽然没有正式结婚,但他们感情非常好,尤其孩子的生父,自从女友故去了,他一直没有再交友,因他一直在惦记着自己的孩子,虽然他一直没有回国,但他对女儿的思念时时刻刻都记述在那些信件里,荆老师全都看过了,然后按照孩子的口吻给谢先生回复了,并把孩子每个时期的照片也寄过去了,让谢先生享受一点天伦之乐,不经意间谢先生突然来信谈及了他对荆老师的容貌的评价,把荆老师下了一跳,原来有一张陪孩子逛动物园的照片让谢先生看到了自己,自此谢先生和荆老师两位未曾谋过面的天涯男女有了彼此的交流。

+ U0 t, J* }. m6 K, I; B* T3 [

      随着时光的交流,有一年的冬天,大概是圣诞节前夕,孩子的生父回国来了,荆老师带着紫鹃去机场去接,在孩子眼里那个时刻是非常美好的,她们三位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6 q8 a# U2 }: Q4 s

 

4 Q/ Y" R4 }& J9 y

【附记】:俺写的可不是电影剧本,您要拍电影,那就拜托了。

发表于 2008-10-26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俺过百篇以后,将帖一个长篇连载《菲儿的故事》,供大家欣赏,谢谢惠顾!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六】

; [5 j- ]- k2 T+ J% t8 L( ^0 s5 S" x

 

- i$ Q0 a! [3 d. U

   鹿子是一位典型的陕北汉子,颧骨突出、黑黑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连毛胡子,红红的脸庞,透着一股英雄侠气,俺们也算是非常有缘的一对朋友,就是个性都非常开朗、直率,非常有人缘,说白了就是群众关系特别好。

0 r* I! n. m# w& y' u

   鹿子在读初中时,就喜欢运动,平时喜欢在塬上撒开腿追山羊、撵野兔子,平生练就了一双好腿脚,在校际体育竞赛中经常因跑的快,而力拔头筹,没人能跟他比耐力和速度,鹿子跑步跟人家不同,是他喜欢跃进式跑步,就跟小鹿那样奔跑,姿势非常好看,因此同学们叫他“鹿子”,家里人也叫他“鹿宝贝”。

, D: B5 v# {: w2 K6 Z

   鹿子后来报名参了军,在空军一个场站机务大队干了许多年,鹿子在部队里干的是维修发动机的活,拆了装、装了拆,几千个零部件在鹿子脑子里记得滚瓜烂熟,他闭着眼睛一摸就知道是哪一种机件,备用品放在几号库第几排架子上,无论是苏式、还是国产的,标准是什么?保修期多长?型号规格样样门清,无论新机还是老机,他比其他技师都能最先记住图纸要求和性能特点,而且能永远记住,部队首长对鹿子的本领非常赞赏,几次要在部队里推广他的经验,但是就是没人能达到他的这个水平,后来部队保送他上了西北工业大学。

, R( Q1 @7 _& Q* h/ u

   鹿子在大学学的还是他在部队里的老本行,发动机系工艺专业,所不同的是他在学校学的是纯理论性的知识,而像他这样从部队维修第一线来读书的工农兵学员还是为数不多的,因为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老师在课堂讲得都是他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东西,鹿子好就好在有了经验还非常谦虚,学习还是非常刻苦,老师从同学那里了解到鹿子的特长,就有意让他协助老师备课,那时代讲究一帮一、一对红,学校也让学生上台讲课,鹿子成了那一届学员中,第一个上台给大家讲解发动机构造原理图的学员,他讲课那天,连校长、教务主任全去旁听了,讲的真好,由浅入深、由里到外、由简到繁,反复举例说明,还拿来一些自己做得教具给大家演示,真是恰到好处。到毕业那年,学校要鹿子留校当老师,鹿子婉言谢绝了,他还回到他原来的那个部队去了。

; t: Y. v+ Q* m% c% I

   鹿子后来随部队转战到离俺所在的三线工厂不远的空军场站工作,因为俺们厂里有他许多同届同学,自然而然地大家就熟了起来,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五】

5 k* d: C2 x/ q( i U Y

 

- M$ {. i# v0 @, E1 q

  杏儿是俺至今仍交往甚密的书友之一,杏儿不是她的小名,而是俺们圈子里一位老先生给她起的绰号,缘由是她酷爱吃山杏。

' R1 y; X. T8 {0 T' S, Q6 L' g0 @7 Z# s

  俺和杏儿不在一个单位,但是俺们相识还应当说是在北京图书馆看书时结交的,记得当时,俺常去坐的阅览室靠窗的那个位置,有一天居然有人先于俺坐在那里,俺只好坐在她的对面;杏儿好像没有感到别人的存在,只是专心致志地看她的书,而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俺很在意地观察了她一下,发现杏儿长得很不起眼,放在人群里你几乎认不出她来,但穿戴很整洁,从她的着装上,俺终于悟出了一个谜底,她穿了一件馆员的深蓝色大褂。

; Y5 x9 p2 I: w

  午间休息,在楼下饭厅,她居然又坐在俺的对面,吃着一份泡好的方便面,她不经意间发现俺在看她,就很不自在地问俺:您吃了吗?俺知道自己有点不太礼貌,就非常尴尬地说,俺们在哪见过吗?杏儿很狐疑地问,您不就是坐在俺对面那位吗?杏儿的回答让俺吃了一惊,她居然在看书时已经把俺观察过了,俺成了被告;俺又回答说,你坐的那个位置阳光明媚、视野开阔,杏儿突然乐了,俺知道这里是您常来坐的宝座,俺更是感到她不可预测,越发引起俺的好奇: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啊?杏儿又乐了:俺就在这工作!

" }8 P5 j& C8 |& f

  俺知道杏儿不在图书馆工作,是因为后来,俺在超市里看到过她,俺曾经主动上去打招呼,就跟熟人见面一样,但杏儿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傻乎乎地问俺:大叔,您买什么啊?俺说啥也不买,就想问问你怎么在这卖东西,杏儿又一乐:俺就在这工作!又有一次,俺在医院里看病,俺看见一个护士的身影很像杏儿,就跑过去一看,还真是她,但人家又是故伎重演,说不认识俺,还很热情地问俺看哪科?俺也不管那么多了,还是问人家为啥在这?杏儿还是一乐,俺就在这里工作。俺似乎明白了什么?俺把杏儿的事说给了圈子里的朋友们,大家东拉西扯地说,这女孩八成是作家,在体验生活;也有的说,她不会是便衣吧?在执行任务吧;还有的居然说出更离谱的:她是在物色对象吧?

+ K% W+ p2 L" f# a D: K# Y( B

  俺不想去搞清楚杏儿的身份,总觉得生活中如果有这样一位神神秘秘的女友还真是很有趣的,干嘛非要把窗户纸捅破啊!俺最欣赏的,也是记忆最深的就是她的口头禅:俺就在这工作!俺希望杏儿能在更多的地方,俺最意想不到的时间里出现在俺的面前,那情景会是多么奇妙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七】

: `( y0 I2 z f0 R e

 

! ^) q- d* d0 O. N, e% ]8 a+ T' f

  俺不是记者,但俺很喜欢使用记者的方式与朋友做专题性访谈,而且经常是受益匪浅,斩获多多,俺从访谈笔记中摘出一篇纪实分成几个短篇连续给大家看,当时俺自己写的名字是《博士访亲记》。

& Q* {6 n+ X# h" \, `6 ]# I4 F( G

 

* G V: s0 a3 Q# L. b4 m3 ]% u

  田博士是在国外拿到的法律博士,俺们原来不认识,有一次在朋友的生日舞会上,大家都下舞池去相伴跳交际舞,俺发现田先生一个人穿着西服坎肩坐在一边,细细地品味着浓郁的茉莉花茶,他好像在沉思着什么事情,俺对田先生的了解是在舞会开始前,他为大家做了一个即兴表演,配鸡尾酒,看他那娴熟的调酒功夫,很难想象的出他的博士生涯,也就是因此使俺对他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俺很有礼貌地向田先生打了一个招呼,俺发现他还是保持着绅士般的礼节,俺问他可不可以接受俺的访谈,他沉思了一下,突然微微一乐,“您是记者吗?”俺指了指舞池中玩的兴高采烈的朋友,“俺们是朋友!”田先生回过身,掏出自己的名片,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在国内使用的手机号,俺看了,知道他是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的首席律师。田先生跟俺说,他喜欢人家叫他“安塞儿”,俺知道这是译音,他不希望别人叫他田博士或田律师,俺知道田先生肯定有什么难言之处,俺就试着叫了田先生一声“安塞儿”,他笑了。

; M* O g5 N! Y6 F0 S+ G; W+ u. ^

俺们的话题一下子就转到俺的主题上,俺好奇地问他此次回国是探亲,还是打算在国内办一家律师事务所,还是为国外企业打官司来了?田先生笑了笑说,“您总是能抓到我的命脉上,我此次回国第一件事就是探亲来了,但不是为我,是受人之托,来寻找人家失去音信多年的亲属”,田先生呡了一口茶,用纸巾擦了擦嘴,“确切地说,是为我的师傅,也是我的义父,来找他失散多年的师母和女儿”俺想进一步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时,舞池里的朋友们都回到桌子旁来了,田先生很歉意地跟俺说,“很对不起,让您很扫兴吧,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吧”,俺知道田先生的经历中有许多值得人家回味和留念的往事,也是俺非常想知道的情节故事。


% z7 M9 `1 |5 Q* {, T P1 _: M

  田博士到南方几个城市走了一圈,足足有三个礼拜,又回了一趟北方自己的老家,家里人看到离别多年的孩子回来了,乡里乡亲们都很高兴,生生跟他唠嗑又是一个多礼拜,还有不少亲戚在张罗给他娶一房媳妇,可是家里人给回绝了,说是儿子大了,让他自己找吧,都新社会了,哪还会兴家长包办婚姻的。家里人问过他是否有对象了,自然得到的回答都是安塞儿的婉转笑声。田博士回到京城,已经深秋了,他喜欢住在俺朋友的家里,因为他们是发小,虽然中间断断续续有好多年没有来往,但是他们的书信、电话从来没有断过,安塞儿省亲回来的消息很快在俺们的圈子里传开了,自然又是有人做东,大家聚聚吃一顿,说是吃,没有人说自己不行的,一个个貌似行家里手,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在安塞儿面前,大家似乎都很自觉地收敛了一些,因为大家知道安塞儿正经在国外酒家打过工,见过后厨的粤家大菜,据说受过真传,是有双证(律师、厨师)的博士,在真人面前,大家都是洗耳恭听,让大家感兴趣的还是安塞儿喜欢席间到人家酒家后厨亲自上灶露一手,给大家一个惊喜,安塞的手艺居然把酒家的厨子给羡慕的五体投地,人家经理非要给安塞儿发个客座大师傅的头衔,只要他带来的朋友吃饭,酒水全免。安塞儿跟人家酒店老板说,他就是图个喜兴,大家快乐!乘着朋友们在那里神侃说笑时,俺又对安塞儿提起俺感兴趣的话题,问他国内溜了一圈有啥感受,自己的事有什么头绪了?安塞儿从兜里拿出一张照片,是一个女孩子的,从脸型、肤色和穿戴上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南方农家女,安塞儿呡了一口花茶,跟大家叙说了他的省亲经历。


/ \3 n% [; T6 e* V

《待续》


发表于 2008-11-15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杏儿的故事很有意思啊。

3 O5 E$ U9 g7 p; _ f

 

$ d" i$ d2 L8 T8 G7 X

 

1 Y, D6 M7 c$ z8 E; q$ K8 s

等着看您的大作-----菲儿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让您见笑了,《菲儿的故事》并不是什么大作,只能算作俺为纪念朋友的一生写的回忆录,菲儿已经离开俺们许多年了,但是俺和朋友还经常会想念菲儿她活着的时候,给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俺不知道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仅仅作为自己的一点思念罢了。祝您和您的朋友一生平安、祥和、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1 0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八】

7 J6 |9 ?2 m% b4 [% s1 N$ q

4 `, W- @* H$ f. P. Z7 n

  安塞儿说,他受人之托回国省亲要找的就是这个女孩子,可是到了南方那个山村时,才发现那里的人们大部分已经离开老家到外地打工、移居到外乡去了,留下的大多是孤寡老人和女人们,村里人按条子上写的地址给他引的路指向的只是山脚下一处破草房和一个长满野草的坟冢,看了墓碑,安塞儿明白了,女主人已经过世多年了,知道他们家世的已经几乎没有人了,倒是有个回村的村姑给安塞儿一个信息,她家有个女儿在深圳打工,跟她年龄相仿,名字叫田甦,她母亲去世后,她离家出走已经好多年了。村里人看到外乡人,都很稀奇,有那穷途潦倒的泼皮居然拉着安塞儿攀上了亲戚,说自己是田甦的大舅子,怎样怎样亲上加亲,言外之意就是给点意思一下,可是一问到节步眼上,就无言可说,整个一个蒙吃蒙喝的混混,你要不给个小钱,他还满地打滚耍起赖了,说你外乡人欺负他。

9 A( e$ t/ |0 s+ p: J


  安塞儿说到这,情绪显得很低沉,咬着嘴唇说,真是“人穷志短”,他说在国外自己也闯荡了多年,也曾经身无分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在公园的长椅上露宿过,但从来没有磨灭过自己做人的尊严和追求生活的信念;安塞儿说他这辈子遇到好人就是他的义父,也就是他要找到的田甦的亲生父亲。

; r$ g( D$ x# B6 C5 ~9 G8 X


  当年安塞儿到国外读书,有一次走到一个街区的中餐馆外,因感冒发烧加上饥饿。倒在了餐馆门外,正赶上餐馆老板回来,赶紧张罗伙计把他扶了进去,又喂药又给喝点热稀饭,让他缓过劲来,一问老板乐了,老板说,一笔写不出两个“田”字,南北田姓是一家人,亲上加亲,老板就把安塞儿留在餐馆里,管吃管住管学费,安塞儿自此就认了田老板为义父了,安塞儿在田老板的资助下,没几年就完成了国际法硕士、博士的学业,在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找到了工作;安塞儿说在自己心里一直过意不去的事就是义父总是跟他提起的自己远在国内的家人,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团聚,而几十年音信全无,手里只有当年离家出走时的一个地址和几年后家里通过香港转寄出来的一张女儿的照片,孩子的名字是没出生前他给起的,他希望未来的孩子能够“更生”,走出穷苦的生活。安塞儿帮助义父打理起生意,很快就把中餐馆搞得红红火火,没几年就成了当地有名的餐饮连锁店,义父把家产分成三份,一份给了安塞儿,那两份留给了妻子、女儿,希望能够给家人一个幸福。义父因病去世了,他没有再回到祖国,也没有再看到妻子、女儿,但他把希望留给安塞儿。

0 W$ b$ ]+ `$ w7 l


  听了安塞儿的经历,俺们大家都觉得非常感人,过去也就是在小说里、剧本里能看到这样的情节描写,今天居然在俺们身边就有这样的真实故事,真是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

* J" i/ z8 h# v% j5 Q( N# z

【待续】

& |- e( e' y7 h7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0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九十九】

; _! J4 j4 v2 r' q+ u, Z, I1 k

3 A% a8 Q6 I: T2 L% G4 ~ y# r2 p

  安塞儿说他回国来省亲,倒不如说是肩负重托来寻亲,他知道肯定不会很顺利的,但他一定要找到义父的亲人,即使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他也不会退缩的,他相信义父的亲人也在日日夜夜地祈盼着有人来寻找她。

8 _! I+ P0 e! E' b( t

  安塞儿按村姑的提示,专程去了深圳市,找了公安局、民政局、文化局、市府信访办,还找了同行的朋友们,在报纸上发了寻人启事。安塞儿说他回国后没想到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奇闻怪事,帮他找人的热心人比比皆是,上门来认亲戚的冒牌者也是络绎不绝;安塞儿说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凭着在律师行业的经验,他不会轻易相信所有人的花言巧语的,即使你把天说破了,他也不会相信的,他心里早就有了一套应对方案。听朋友的建议,安塞儿去过歌厅、酒吧、舞厅、大点的按摩屋、看过各种模特表演、甚至走访过街头那些卖身的艺人和妓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花花公子,成天花天酒地;当他确认此地无银三百两时,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同行给他发来了短信,说是在花田有一批从那个山村里出来的打工女,可以去那里看看,安塞儿打车去了那里的外资工厂,人家老板还是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没有女孩的身影,但从同乡的嘴里得到一个信息,就是有一个叫“苏儿”的女孩在广州一家花店里打工,但近况不清,“苏儿”家里没有亲人,她从来没有回过家乡,通过打工妹的描绘,安塞儿心里似乎感到他与义父的亲人近在咫尺了,他打车返回广州,可是市里到处是花店,能在哪里找呢?

( v+ n( W0 ?1 F9 G

  安塞儿回到酒店休息时,看到酒店有人送礼品花给客房的客人,他居然灵感突起,上去就问人家卖花女,见过照片上此人吗?说来也真是巧了,卖花女一看到照片上的女孩,眼睛就有一种发亮的神色,卖花女说照片上的女孩跟“苏儿”很像!安塞儿说他当时当时的感觉,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卖花女的指引下,安塞去了一家门脸装饰的非常时尚的花店,看着络绎不绝的买花人,进进出出的送花人,安塞儿感到这家花店的老板一定在当地小有名气,生意一定红红火火;进了店,看到的都是让人爱不释手的奇花异草,到处都洋溢着沁人的花香,店里的员工都在忙着剪裁插花,打包,装箱,看不出谁是老板谁是员工,安塞儿走过去,找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花婆,问“苏儿”在吗?安塞儿说当时他是用的粤语,这是当年在义父的酒家打工时学的,人家很随意地一指门口正在装车的那位女子:“老板!有客人!”,随音看去,那位干的满头大汗的女子,还真有一点照片上的样子,人家笑呵呵地接待他,看着花店里不方便,安塞儿就主动邀请女老板到附近的茶屋坐坐,看得出女老板非常爽快,脱下围裙、套袖,对着镜子整整头发,打了点口红,就跟着出来了,安塞儿说当时给他的第一眼感觉,是她一点都不做作,非常实在的一个女子。

6 P4 L* s/ y4 h* H

  在茶座,女老板问安塞儿找她是订货买花、还是企业开张摆放礼品花篮,完全就是一个生意场上的人,安塞儿仔细端详了一下对面的女人,把怀中的照片拿了出来,“您认识这个女孩吗?”女人看了照片顿时就显露出了一副惊异的感觉,“这是我小时候的,怎么会在您手里呢?”安塞儿把义父交代的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女人当时眼泪就夺眶而出,但她依然是那样端庄而没有失态,安塞儿说他知道女人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因而对外界来到任何人事都保持着一种不卑不亢的戒备,轻易不会相信别人,但是当安塞儿说起女人的大名时,女人哭出了声音,“这么多年了,已经没有人知道我的大名了”,当女人确认眼前的人是母亲当年交代她要找亲人时,唯一可以见证的就是她的名字的来历。安塞儿带着苏儿回到酒店,把义父的遗嘱和相册拿给苏儿看,苏儿又一次抱着父亲的相册和遗嘱痛哭起来。

7 ?6 p, b, ]) ^: a: p0 |7 V

  安塞儿从外地给俺们打来报喜电话时,俺们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安塞儿说他要陪苏儿到国外去一趟,回来再跟大家聊。

& N+ Z9 Y0 J/ w- s: r% `7 {1 h* s

【待续】

7 B7 u# H" C0 J0 h( B7 H+ i,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2 6:54: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2-13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看楼主写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3 0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言自语】

4 _/ R( c$ a0 R7 M* y, Y7 F' p( \

  在网上练习写作,已经成了俺生活中一大乐趣,不管写的是好还是不好,中不中意,合不合大家的胃口,总是自己的一点对朋友们的回忆和念想。俺在“五色土”网页上也同样转帖了一部分《朋友纪实》,令俺意想不到的是得到许多版主、楼主以及网友的评点和帮助,有的还帮俺标出自己喜欢的副题,实在令俺感动,俺原来编写的《朋友纪实》每篇都有一个主题,只是在连载中给删掉了,从每个人写出的副题上,俺找到了知音和笔友,大家的思路几乎相同一辄,好像大家都有相似的经历,都有数不清的亲朋好友,只不过大家所选择的题材、写作的方式不同罢了;说实在的,俺特喜欢以文会友,待俺退休了,赋闲在家会有一件能让自己天天快乐的事可干,实在是太美好了。

) n; k5 M7 ^5 D7 R: V&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3 7:36:1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一百】

1 y9 i! D2 v4 I% U; ~3 ]9 G% B5 b5 S

1 ]2 \4 V- _2 n3 [

  俺们和安塞儿再此相聚已经是第二年的立春了,他陪着苏儿一起回来的,说是要完成义父的遗愿,在聚会上,朋友们自然少不了插诨打科,要跟安塞儿问个明明白白,自然女人之间也会家长里短地说三道四,安塞儿还是那样健谈,但话里话外总是透着一股含蓄的味道。

( u8 O& I" g! S' x3 w: ?

  安塞儿找到了义父的亲生女儿后,就陪着苏儿回到那个离别多年的家乡小村,把苏儿母亲的坟墓重新装修了一下,在碑文上刻下了义父的名字,让一对分离的夫妻在阴间重逢,同样在国外,苏儿也祭奠了久别的父亲,把母亲的名字刻在了墓碑留出空地上,并按中国人的习俗,把碑文刷红,在目前点了香烛、烧了纸钱,并且按父亲的遗嘱许下了心愿。

! B) @5 h( @1 q* D% k7 O1 |

  安塞儿把义父留下的遗产交给了苏儿,并按国外的法律程序做了公证,把义父的餐饮连锁店交给了苏儿,自己还是到事务所去干自己的律师差事;苏儿是个非常明事理的贤惠女人,虽然在国内商场上闯荡了多年,但是她深知自己挑不起这副重担,她按照义父的遗嘱,把自己嫁给了要一辈子照顾她的安塞儿,要让安塞儿帮她来管理这一大家子的事务;在苏儿的眼里,只有安塞儿是她在世的唯一亲人了,老天给了她莫大的幸运,让他找到了她,如果不是前世修得的缘分,怎么也不会圆了父母的梦想。至于安塞儿和苏儿为什么一直未婚,大家谁也没有挑破,也没有人去追问,大家都在默默地祝福他们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觉得他们真是很有缘,很有夫妻相。

* _( E2 ?6 E3 Z, c" G

  安塞儿让苏儿当了公司的董事长,自己兼任了总经理,按苏儿的意见,把分给母亲的那份家产留给了家乡父老,以谢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那笔家产折合成人民币,在国内办了一个户头,在家乡办起了煲汤料加工厂和花卉养殖基地,建立了空运鲜花到国外销售的业务渠道,把国际与国内市场连起来了,生意越做越大。朋友们都觉得他们幸福美满得让大家都非常羡慕和妒忌了,安塞儿当着大家的面许了一个愿,希望朋友们能跟他们夫妇一起来干,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 r6 k0 R) |1 F+ g. j$ \

 

. s" n0 N y Z6 b" u/ H6 i X

  俺的朋友——安塞儿和苏儿的纪实故事在此就要告一段落了。祝大家圣诞快乐!

# u0 j1 T) I8 ?5 |&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4 8:50:4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玩流浪:谢谢您来看俺的小品文!俺写完第一个百篇,觉得还可以写第二个百篇,但不知大家喜欢看什么题材的朋友纪实,俺的下个百篇将以连载为主,中间穿插一些专题性的短篇,不知能否让大家看了能心满意足。
发表于 2008-12-16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朋友的100篇文章你写完了,文章挺感人的,希望还能继续,看见你的好文章。
发表于 2008-12-17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灵之花在2008-12-16 22:36:00的发言:
玩玩流浪:谢谢您来看俺的小品文!俺写完第一个百篇,觉得还可以写第二个百篇,但不知大家喜欢看什么题材的朋友纪实,俺的下个百篇将以连载为主,中间穿插一些专题性的短篇,不知能否让大家看了能心满意足。
# ^% W0 r0 B7 D0 W( \/ d6 A

    其实写什么都很,只要真实。能感动人的文章并不需要华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1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102】

k5 {/ o0 V1 V. J& y

 

+ |4 l) K5 V7 p* f1 D

  朋友业余时间特别喜欢一文一武两项运动,文的是打桥牌,武的是打乒乓球,开始大家并不在意,只是在一起活动活动,玩玩乐乐,但到了单位要比赛拿个冠亚军时,就显出他与别人的不同来了。

! {. r1 S' l5 ?2 G K0 y

  朋友说自己打桥牌是在上高中时就喜欢的一种绅士运动,到了大学更是一发不可收,居然能由他来组织校际比赛,他能把各系的牌友按照七色分成几组,优优配对,强强组合,有针对性地参加比赛,他能给大家按积分考评出业余段位来,在他的组织下学校里每一届都有桥牌俱乐部的成员,大家把桥牌活动看做自己业余份内的事,人人都很关心集体的荣誉,每次有赛事时,除了张榜宣传外,还有不少牌友能够到场助兴、挂牌解说;朋友说自己最为自豪的倒不是拿到多少名次,而是经自己的手亲自主办了一家俱乐部、有校内外众多的铁杆牌友参加,人才济济,还开办了网页和期刊。

5 R# m8 ?5 J3 N' ~% [3 h. J9 [, F& D

  朋友说自己打乒乓球,完全是父亲给逼出来的,他小时候只爱看书、不爱户外运动,下个棋打个牌还可以,最不喜欢的就是跑跑跳跳的田径,他爸每天硬逼着让他挑一件运动健身,他后来看上了乒乓球,这也是国球对他的吸引力,他特喜欢看张燮林的直板削球和庄则栋的正反拍近台快攻,朋友说。有一阵子到工人体育馆看国家队比赛,让他着了魔,人家看球是个乐趣,他坐在一旁是在琢磨门道,就是打球的技巧,要说他也是有心人,一看就会,回家一练就成,而且绝顶聪明的是他能综合百家之长,取其精华练就自己独家的功夫,朋友说他把“刚柔并济”的道理融会贯通的非常到位,无论碰上什么对手,他都能克敌制胜,俺看过他在教职工比赛中那种所向披靡的球风,非常实用,最令俺吃惊的是,他能够左右手拿拍打不同技法的球,而且发球刁钻、抢攻一步、先发制人,挡、推、削、拉、抽样样精通,看他打球就是看对方如何落败的,而且落得那样快、那样惨,那样让人不知所措。

- ~5 [5 ]' U: T( g. c6 Y

  朋友无论到哪里出差,包里准带着两样东西:新扑克牌和老双喜乒乓球拍,这是他的最爱,也是他的品牌人生。

$ N/ w1 n. c1 u8 |- z2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1 21:39:0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101】

2 q1 _$ S/ u6 ^( `7 h) I. B1 R i; X2 t

 

/ }) M& n/ ]" e" [/ f- ^# ? j

  俺朋友是个性格、爱好、情趣都没有离开孩提时代的老小孩,他喜欢小孩子,也喜欢跟孩子们玩,他跟俺说,他至今还忘不了小时候的事情,他希望自己永远停留在儿童的美好时光里。

% v$ _8 |& P' V# O0 p

  俺朋友无论干什么事,走到哪里,都能让你感到他内心世界中说憧憬的是孩子的天地,俺们一起出差,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在火车里,他总在寻摸着小孩子的身影,这似乎成了他的一种怪癖,说来也是真怪,孩子见了他,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看到谁家的孩子哭了,他准能上去一亲,能把父母般的温暖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破涕为笑,转悲为乐,朋友说,小孩子的脸富有情感,只有父母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到温馨、安逸;别人家的孩子要是淘气、闯了祸、惹得大人追着孩子打时,朋友准能过去拦住大人,把孩子挡在身后,俨然他成了孩子的保护伞;孩子们因为闹脾气不开心时,朋友总能像幼儿园的阿姨那样逗孩子们玩许多有意思的游戏。

( [% {# J! S1 ~3 p* S! r

俺朋友喜欢采购、收藏孩子们的玩偶、脸谱、玩具、儿童画,他的家里摆着许多带有乡间风土人情的娃娃鞋、娃娃帽;他知道孩子们喜欢玩什么,他如果看到街上孩子玩的游戏,有他不会的,一定会走上去问个明明白白;他在庙会里溜达,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就顺手买两样,但自己不用,专找自己看上眼的孩子,送给人家,俺问他图个啥?朋友满不在乎地说,俺就喜欢看小孩子那天真、幼稚的笑样,孩子的笑声总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满足。

0 H P' k" r0 j( o/ g7 t* {0 t

  俺朋友喜欢儿童食品,而且还有一番研究,他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设计出一辈子的食谱来;有一次,他在买飞机票的时候,定了一套机上免费提供的婴儿餐,在旅行中,空姐把婴儿餐送到他的跟前时,发现他没有带婴儿,就问谁定的?朋友一笑:说是俺定的,空姐就乐了,说他这么大人怎么喜欢吃婴儿的食品?朋友说,飞机上给婴儿配置的是进口婴儿乳,非常有营养,很适合自己的口味,没成想,旁边一位带着孩子的小妇人非常气愤地说他没有教养,人家有孩子的没有婴儿食品提供,太没道理了,还要跟机长评评理,倒是空姐给解了围,说是您没预定,这是免费的,但是机上只给预定的配餐份数,好在俺朋友知书达理,没有跟小妇人支气,倒是拿出一小瓶婴儿乳给了孩子,孩子舔着浓郁的奶香乐开了小嘴,朋友也乐了。

# P. {& T* y0 d$ L. S+ i, I

  俺朋友喜欢抱人家的孩子,无论是城里人的还是农村的孩子,无论是黄毛小姑娘还是黑肤的秃小子,只要人家大人默许,他一定要把孩子抱起来,仔细地看着,亲热地吻吻小脸,还要给人家孩子画个像、留个影、送个小礼品,人家的孩子没有不喜欢他这个陌生人的,在孩子们的眼里,他好像比爸爸妈妈还要亲! 

w4 [8 b* E! D&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0 9:31:1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纪实104】

    在煤矿连队里,对俺影响最大的是俺的师傅,为了多快好省地开采煤矿,连里专门从鹤岗等国家大煤矿请来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师傅,每个人都是在煤矿出生入死了几十年的七八级工。
   
    带俺们那个掘进班的师傅姓张,大家按矿里的习惯,管有经验的师傅叫“魔力”,张师傅自然也就叫“张魔力”,俺第一次见到张魔力不是在井下,而是在打地质勘探槽时,他能像地质队员那样指挥大家打探井,把取出的岩心放在样本槽里,打上底层厚度标记,然后根据探槽煤层的走向,在地质图上标出整个煤层的层数、厚度和走向,可以一眼就能看出未来矿井的类型,是露天采矿还是垂直竖井或是斜井开采,能够用嘴品尝出煤炭的质量,并评估出开采的有效储量。张魔力说他这点能耐也是跟师傅学的,加上自己平时积累,天长日久就能掌握基本技能。

    俺们跟着张魔力可是跟对了,平时师傅说的少,但做得多,而且是手把手地教,一次不成再来一次,那时刚开井口,从上山砍伐树木、选料加工到放炮出石、支护棚架,师傅都是要亲自站在第一线来操作的,他架的支护棚架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溜齐的,青口咬合的恰到好处,分寸不差,当时俺们都感到非常新鲜,也不知道师傅是哪来的神功,他只要看一眼掌子面,就能一边喊出木料尺寸,一边支护,还不等地表压力到来,他已经把巷道支护棚架结结实实地架好了,每当他扶着棚架感到满意时,总是要习惯地摸摸腰上的小烟袋锅,开始俺们以为师傅高兴要抽一口,谁知师傅总是很严厉地说,这是井下!不要命了!张魔力不仅是井下的技师,也是质量安全员,按矿里的规定,井下一律不准有明火,下矿前烟火一律不准带到井下;当时俺们还傻乎乎地争辩,那怎么还用香烟点炮呐?每次都会让师傅狠狠地用小烟袋锅敲一下你的安全帽,耳边时不时还会响起师傅的警告:叫你不长记性!

    俺们在师傅的带领下,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地表深处挖掘,开始比较顺利,后来就遇到了许多次意想不到的矿难事故,有一次俺们班正在前面掌子面装岩石,没想到巷道中突然来了地表压力,大量的岩石和煤炭将支护棚架压垮了几百立方米的矿石把巷道堵得死死的,里边所有的电缆都被切断了,人们在黑暗中听到的就是张魔力的声音:大家不要怕!跟着俺!当时外面的人们都在为里面的人们着急,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全力用管道从侧面往里面打,送风进去,而俺们几个知青就跟在师傅的身后在自救,只见张魔力走到石块上往上一看巷道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锅底,黑洞洞的非常糁人,张魔力用手里的长木棍伸到锅底部位去试探是否还有松动的石块,在确认无误后,把俺们几个迅速拉上碎石堆,又指挥大家从锅底下迅速走过,再从另外的一边走出去,当大家脱离了险境的时候,在井口与战友欢庆时,才发现师傅没有出来,原来师傅还在那里比划着重新支护的方案呐。这件事留给俺的不光是对师傅的敬佩和感激,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工人阶级的无私、忘我、果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后来,每次遇到偏帮、冒顶、冒水事故,都是在师傅的带领下化险为夷的,俺们那个掘进班没有一个受重伤致残的。

    俺和伙伴们调离煤矿到值班连队时,张师傅给俺一张照片留作纪念,这一别就是几十年了,每当看到师傅的照片,俺就想起跟师傅在一起的日日夜夜........。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A H! M- D1 i3 `& R$ }9 y( a% D( y4 ]. I$ C, X' o5 d- d( F
8 t7 E. @- Y v# ^
/ o2 S3 ?) s3 A! j* A+ i

【朋友纪实103】 

    在完达山煤矿里,知青们干什么的都有,俺们一块去的大部分都分到掘进一线,也有一部分分到电机房、缆车房、矿灯充电室、器材库、炸药库、基建班的、炊事班的,只有俺朋友一个人默默地干起了车老板的行当,一干还干了许多年。
    要说车老板这活计,在当时还真是一件苦差事,但却是革命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没人愿意去干,矿里就找到了俺朋友,说革命工作不分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你能干吗?俺朋友是个实诚人,二话不说,就带着铺盖卷到山背后的牛棚马厩里,找个破房子修补修补,就安了家。矿里有汽车、推土机,也有牛、马、骡子这类牲口,按指导员的话说,分工不同,干什么都是干革命,俺朋友就接着说,俺知道你要说张思德,俺知道该怎样做;每天天不亮,他就给牲口们套上大车,到山外溜一趟,给矿里拉点粮食、蔬菜什么的,赶到晌午时分,他准点把牲口带回来,上料吃饭;到下午再出车回来一定要给牲口们好好洗洗刷刷,夜里还要挑灯上点夜草;几个月下来,把矿里的牲口喂得膘肥体壮,知道的会说朋友真是干一行爱一行,不知道的还真以为矿里从哪找来这么一位行家里手。
    朋友说他从小就喜欢动物,长大了能有机会这么近跟牛啊、马啊接触实在是太知足了,俺知道他想在车老板这行中给矿里干出个名堂来,但不知道朋友是咋想的,平时俺们歇工时经常到他这里来坐坐,朋友说俺们想帮忙,就帮他把牛棚马厩修修,他打算为他的动物伙伴搭个挡风遮雨的新家,要说盖房修路都是知青最擅长的差事,在大家的帮助下,全矿最好的土石路就是从马厩出山的那条,最结实的房子就是牛棚了。
    朋友说,刚开始接触牲口时,人家认生,不是尥蹶子踢他,就是用犄角顶他,就是吃料、饮水都不老老实实,有一次朋友刚把鞍头甩上那匹枣红马脖子上,没想到旁边那匹黑骡子一拱屁股,楞把朋友给拱到草坡下面去了,当时草坡是又滑又泥,根本就爬不上来,可是那匹黑骡子居然“昂昂”地仰脖大声笑了起来,此时只有牛棚里的那头大牤子,走到草坡下用嘴把朋友给拽了起来,朋友后来把此事说给俺们听的时候,谁都不信,天下真有这样的奇闻怪事吗?朋友说,牤子是头从奶牛中淘汰的小公牛,奶牛场为了节约饲料,每年都要宰杀小公牛,是他看到后求人家把可怜的小花牤子给了他,从此小牤子就跟朋友住在一起,形影不离,小牤子把朋友看做救命恩人,朋友更是像对待亲兄弟那样对待小牤子,朋友知道马、骡都是吃杂草喝干净水,而牛正好相反,但朋友每天总是把草料整得干干净净,有时还拌点豆饼等细料,饮水也专门去井里打来喂它,平时牛棚里总是干干净净,朋友经常点燃湿草烟熏火燎来驱赶那些蚊虫、小咬、瞎蠓,日子长了,小牤子长大成了大牤子,它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地为主人干事,要说牲口聪明,那大牤子就是佼佼者,它能看懂主人的手势,也能琢磨透主人的心思,有一次,朋友赶车到山外转运站拉货,正赶上山洪封路,大车就要被山洪冲走的一刹那,大牤子使劲向上一串,把大车拽出了深陷的泥坑,它用自己的蛮力和顽强救了主人。朋友每次说到这里,都是饱含热泪。
    俺们许多矿友相继离开了煤矿,每次都是朋友站在大牤子拉的大车上,来为俺们送行,朋友和他的大牤子给俺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姑娘:借你吉言,俺有点不自量力了,写上瘾了,也不知写的是否合情合理,是否能让老少爷们、姐们能满意,总之,俺就是把握一点,写朋友就是写生活。祝你全家春节快乐!
发表于 2009-1-20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兄,过了100的文字更加详细耐读了哈!!

' `, I# |9 T9 q0 \9 ]

 

0 Q8 d3 |2 m8 }% M. e$ @' r/ t

 

; i4 O% Q! y* l/ q

大牤子的故事好精彩!!您的师傅真是令人尊敬啊!!!

$ d+ Y) E& W6 l: u3 \ K ]/ g( O

 

9 ~$ j" s3 V$ E$ ]; h! L

 

& w) G8 h- B: O( B7 n' I

提前给您拜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3 20:22 , Processed in 1.20310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