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22|回复: 31

[原创]7.25鲜鱼口地区考察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7-25 0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和老老北京,飞哥,油油,bloodli,还有一位新朋友—后海的鲨鱼,考察了鲜鱼口街,庆隆胡同,西兴隆街,长巷上一至五条,青云胡同,北,中,南芦草园胡同,北桥湾胡同,銮庆胡同,好景胡同,西打磨厂街等16条胡同。

* E, R6 R* e0 v2 K4 d2 G: O$ ?8 r

在鲜鱼口集合后,认识了初次参加活动的bloodli。我们进入鲜鱼口,首先拍照了兴华池浴池和长春堂残址。后来鲨鱼说此店可能是寿才铺,曾发现过文字。后考证,长春堂的确在鲜鱼口经营过寿才,但不是这个位置。

: V2 K; N9 X: p. e' h

长春堂药铺开业于1795年,距今210年历史。最早是长巷头条里一家座西朝东的小药铺。他们研制的避瘟散,取代了日本产的人丹和清凉闻药宝,占领了市场,是当时抵制日货的典型。在其业务鼎盛时期,还相继开了鱼口一带开设了长春堂印刷厂、长春堂棺材铺、庆丰饭馆、油盐店、亿兆百货商店,又在东晓市开有东升木厂,在地安门开设了仁和堂药铺,连同外地分号,总共有八个商店。掌柜张子余被北京商界称为四大巨子之一。

* i ^) x" t$ J) a

接着进入长巷头条,进口不久,遇到一位当地居民,因对拆迁补偿条件不服,把我们错当记者,控诉了半天。最后还是建议她去找电视台。

# x$ m' f" C6 g* _: o

顺路左转,进入了庆隆胡同,这里已经基本被拆没了,还剩下一座一进的院落,老老北京回忆有资料说这里是一个湖北的会馆,从门楼上看,元宝脊,金柱大门,抱鼓型门墩儿,双门簪,门楼内左、中右各有支撑匾的托。院子是典型的一进四合院。

6 T' |0 d2 |6 Z2 G6 U2 P

这是邂逅了也是来为胡同拍照留念的后海的鲨鱼。发现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便决定一同继续考察。

0 i: s, C( n& Z0 s8 V4 ~

长巷上头条中的老建筑基本已经十分破旧,有一处大门比较少见,因为在其门上方的走马板上,刻有一条坐龙。在胡同的西边有一家老银号,基本还能看出原有的格局。

, ~1 q; J: {: X2 b

出头条,从西打磨厂进入上二条。顿时觉得十分养眼,因为上二条里面的建筑,保留的还十分完好。尤其是胡同北口的东边一个门楼,雕刻十分精美,完整,清水脊,雕刻了花草,器皿,文房四宝,抱鼓形门墩。还有一个院子的影壁很特殊,是一个细长的形状。

( [) I% n3 W. Z0 b, y6 G9 P* a

这一带的房屋特点是,全部建在台上、基本上都是随墙门楼,门不大,但属于精装修、门前都有台阶、而且门楼的设计似乎都不是正规。门墩的保存情况还可以,门上都有对联的很多,院子格局基本清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院门里一步的位置,便是正门。可能是由于房屋地势高的原因,要搭台阶,门墩或门枕石无法摆放,所以不得不将正门缩进。

3 L& \7 E+ n" h0 l* A

接下来,我们由下二条进五条,这是走这一带最容易转向的地方,因为下二条为曲尺型,但走的时候不觉得,以为一直往南走,其实出了口已经是面向东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老北京,也曾在此找不到北,还好有曾经住过这里的鲨鱼引路。

# `2 F, q$ H" ]; G" w

进入长巷五条,这是长巷诸条中唯一不被鲜鱼口分为上下的。在这里一处房屋的拐角,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屋角由上垂直下来,到中间呈正三角斜坡向里回收,然后呈圆角垂直向下到地。老老北京解释:这是为了窄小的胡同中走大车的时候,不至于过不去而设计的。并戏称它为“拐弯抹角”,虽然是戏称,但的确很有道理。

) t+ O5 z6 G ~) z# D. z3 `

接下来是青云胡同,此胡同里的看点,是22号的颜料会馆和火神庙,其实火神庙应该是北芦草园28号,由于这两处文物保护单位标在同一个牌子上,就在一起说了。

, O% x$ z8 q$ Z3 Q" ~3 y& S. j

颜料会馆为明朝的建筑,是山西平窑颜料商在北京开设的商业会馆,现在仍然保留着一座木制的三层小楼。楼为卷棚悬山顶。是北京的商业会馆中比较大型的会馆。

9 O9 Z: _8 W* h

本来没有注意到火神庙,但是在看颜料会馆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在其南面的黑屋顶上有几处星星点点的金黄,仔细一看,居然是黄琉璃瓦当和滴水。后得知这里就是火神庙。大家开始讨论火神庙里供奉的是哪位大仙,最后想到了灶王爷。后查资料,火神庙是火德星君庙的俗称,供奉的是真武大帝。

! B1 m' p4 P3 W9 ?

在青云胡同口与长巷四条的交汇处的一个院子里,是梅兰芳先生在日本时期的居住地点。它的大门在长巷四条,已经被封住盖房了,在青云胡同开了一个小门儿。

: X$ o3 Y, T/ i" G0 [2 e $ f8 P" H7 W4 q; f' K- M3 ~ A: f- @% Z* g - C9 N K+ x* L4 w9 D$ I4 Z 8 u$ F7 W1 N, N, ^# A' f4 f7 b ! H( b! w& t) d5 K2 v' E 7 f6 {7 [" Y$ Z* J( B' A4 e8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0 5:19:00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0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青云胡同,进入北芦草园胡同,芦草园胡同在明朝称芦苇园胡同,因为三里河的芦苇,可能因此才会有了大蓆儿胡同(过去有座芦席的作坊)。芦草园儿胡同在明朝分北、东、中、南,到清朝只分北、中、南。走在这胡同中,传来了一阵阵打竹板声,这是一座少年活动中心传来的,往里走,看到一座三进的大院子,它的正门应该子南芦草园。

2 P, x% k: [5 [/ m$ }7 I* y

顺路而走,来到了北桥湾胡同。这时鲨鱼同志指点到,胡同名称中有的“湾”应该念“腕儿”的音。一边说着,一边把大家指引到老字号“正明斋”。这里至今是一家前店后厂的作坊是店铺。

2 h& n- O0 q0 z) h C

正名斋开业于1864年,总店位于媒市街南头路东,创办人孙学人,在那找了三间铺面房,开设了第一家正名斋饽饽铺,此处是1870开业正名斋的第一家分号,后又在珠市口一带开了五家分号,分别由家族成员管理。

' Q$ W4 S9 q; R1 r8 e* Q

我们在南芦草园小作休息后,便顺路回到北芦草园,并原路返回至西兴隆街,由此北上,走施兴胡同,进入好景胡同。

! o3 l6 @1 G6 P: |! A

好景胡同,原称高景胡同,因为此胡同地势西高东低,在胡同的西端有一口水井,顾称高井胡同。胡同呈丁字形,西段还有一段是南北向的。我们在一位老大妈的指引下,大概知道了那口水井的位置,水井已经不复存在了。

; ^; M, m& S# R+ \) a+ G

好景胡同的西端有一座建筑,过去是大北照相馆的一个什么(没有记住)。

9 a; y* r9 @! Z1 I9 g7 A

出了好景胡同,顺鲜鱼口街,又进了长巷四条,这条胡同里的房屋墙壁,不知道何故,均被粉刷成了一半暗红色。但是这条胡同的院门上,几乎全写着对联,而且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的老对子,也有关于知识经济等一些新词儿的对子。

' {) F0 V- o7 W3 i

出了北口,来到最后一站,西打磨厂街,在这条街上,看到了一座而层的小楼,是灰砖所砌,二层有一个推拉式的铁窗户,窗户的上下都有滑轮,小楼的门口有来个书箱形门墩。句一位大娘说,这里曾经是一个银号。这样看来,上面的铁窗户,就是为了防盗保险所用。但是它已经被封死了。

发表于 2005-7-25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晚上我传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子老弟也有这种功夫,实在写的好,我今天也写一个这样的东西。算补充吧,键盘太难用了。

发表于 2005-7-25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写的好

可惜后来的银号没看到

这周去哪

发表于 2005-7-25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加入你们
发表于 2005-7-25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每个周日都有活动

老老的北京平时也会去

发表于 2005-7-25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以后有活动一定去呀!!!

0 a% t# F3 @( z, v4 b5 H [em17][em17][em17][em17][em17]
发表于 2005-7-25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每次都有收获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了个新键盘,油油你看到这个银号了,只是你没注意到。
发表于 2005-7-25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啦,不是说最后才去的吗
发表于 2005-7-25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照片来啦同志们!

这次考察活动虫子的记录非常详细,资料整理的也很齐全,评论的也十分精彩,我把虫子叙述到的地方的图片给大家整理出来.我们这班人不记报酬,不图虚名,只希望通过我们这种形式的活动,通过我们整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关心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北京城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古都大马路尽头那些雄伟的城门楼子(已经没有了),来自于那幽深宁静,青砖灰瓦的胡同”——法国作家保罗.巴迪 . W6 d4 u2 T/ g* E# [# G

! S `3 O/ H5 o1 l3 s

鲜鱼口街全景:

' `/ T4 ]0 q" x/ ^& z

鲜鱼口兴华池浴池:

1 m- B% j8 Y: Q5 j' V# g

长春堂药店遗址: 9 E3 E! `. E2 W; o2 P( [2 L* }

" y$ P0 J! n1 W% g. e

拆除中的庆隆胡同:

3 P, W/ p& m9 M1 l& p" C3 G6 D

这是虫子提到的长巷二条2号院的精美的砖雕!精彩至极!看看,看看,同志们:5 b" }0 ~' t+ r4 G

' Q8 Y) T1 f s( \5 e. ~* u% r

+ M8 b1 R& E+ [6 |) `

7 _) m. R; C4 F$ t6 m' o C

哼!美国的白宫,巴黎的铁塔,悉尼的歌剧院,遇到我们北京这些精雕细琢的门楼,还不得愧杀!

) W; `) ?$ A9 x, ?. E, ^5 }3 x

j) ^2 C O6 R9 l 这是长巷五条的"拐弯抹角":

& M& I) n+ K+ G; c& h

位于北卢草园胡同的正明斋饽饽铺和等待新出锅点心的大爷大妈:

( s* \' @0 Y% [ ]# |6 E1 I' @

西打磨厂街222号的二层小楼,据说曾经是个银号:1 M t, t# ~- |) ?9 A) j) `

3 m7 @) c$ |1 Q7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7 8:30:3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飞哥的照片。。。。。尤其是正明斋那张上的老人和老字号成为京味风格独特的一景。[em17]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明白,油油看到的是山西那个银号。还没写完,要明天才能发贴了。
发表于 2005-7-26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是刚一开始咱们看到的那个银号。只在外面看了看,后来你们去的那个我没去

不过有照片

也不算遗憾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鱼口清华池浴池"为兴华池

"鲜鱼口清华池浴池"为兴华池
发表于 2005-7-27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改过来了老北京同志,其实看照片就知道了呵呵。
发表于 2005-7-27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漂亮

第一次仔细端详门雕是第一次参加拍胡同活动的时候,当时在贾家大院,因为门雕很漂亮就看了半天,发现里面的图案很精美而且还有寓意,从门雕就可以看出老北京旧城区居住的分化,南城以文人居多,会馆很多,门雕的图案以文房四宝,梅花菊花竹子(岁寒三友是叫这个吧)为主,不过在鲜鱼口一带的民居也看到了鱼的图案,据虫子说很少见,我怀疑那家人是以卖鱼为生,或者是寓意着年年有鱼吧。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有意思

谢谢张老师这么好的提议

也感谢所有参加活动的朋友给予我的帮助

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中间来

发表于 2005-7-27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啊  我们崇文区不愧是出花儿匠的呵  你们要是从北桥湾儿再往南走一点儿  穿过东八角或者西八角胡同  就是我们家以前住过的那个四合院儿了~~~绝对不是一般二般的院子
 楼主| 发表于 2005-7-28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东珠市口161号,159号左右吗?这儿都是保护院,我与虫子去过。你有功夫我们还想去。

发表于 2005-7-29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我去
发表于 2005-7-29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呵 太好了 哪天约个时间吧 我一直担心那个院被漏在保护院落的外面了呢
发表于 2005-7-29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老老的北京在2005-7-28 1:09:32的发言:3 r2 q M8 D; S6 d* Q, D, T 6 J6 I5 r$ k; v4 n2 w7 r

是东珠市口161号,159号左右吗?这儿都是保护院,我与虫子去过。你有功夫我们还想去。

1 ~1 R! i2 y3 d7 b4 @1 s , ^4 s+ _& f7 D1 x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主要就是打算拍摄所有能扫到的精美的门墩儿和砖雕。

 楼主| 发表于 2005-7-30 0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人多墩少,北京有上百人拍墩。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用。拍了几十万张了。又不出口。还是要人文的内在的东西多一些的东西。算个建议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8-4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休息时,大家聊起了童年的游戏,其中谈到小三轮车。今天在家门口发现了一辆乱停乱放的小三轮车,当即拍照留念。要是让我知道是谁的,一定要他骑着让我照!哈哈

发表于 2005-8-4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砖缝里的虫子在2005-8-4 21:55:19的发言:( A$ n9 i) e6 S8 |5 s 5 K! j1 @3 l1 Z8 q# B

我记得休息时,大家聊起了童年的游戏,其中谈到小三轮车。今天在家门口发现了一辆乱停乱放的小三轮车,当即拍照留念。要是让我知道是谁的,一定要他骑着让我照!哈哈

& \3 h$ }8 Q9 z( e
. f j6 N/ N3 I# @$ q% b

虫子,我怎么记得我小时侯玩的家伙没有后面的靠背儿啊,改进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8-4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曾经在楼道里见过一个废弃的小车,挂在楼道里,就没有靠背的。不过我小时候的小车儿的确已经有靠背了,恐怕那时就已经是改进版了。
发表于 2005-8-4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砖缝里的虫子在2005-8-4 23:04:06的发言:& n4 i" |( y% f. i1 Q M1 z 好像曾经在楼道里见过一个废弃的小车,挂在楼道里,就没有靠背的。不过我小时候的小车儿的确已经有靠背了,恐怕那时就已经是改进版了。
" g. `9 B9 P- ~; ?2 U + w0 ^- a3 @$ ]# S 同意,我也记得小时侯已经有有靠背的加强版!
发表于 2005-8-30 0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及诸位,如此热心,珍爱我们的历史。

我从搜索引擎上查找长巷头条的资料,找到这里,专门注册会员。 ) W; ]3 K5 [) K2 [% X6 {请教一下,据说1908年前后,在长巷头条有一家照相馆,有没有这方面的图片资料啊? ( N. P7 ?2 l& K n" ^6 \还想找一张头条的全影图片,那位有的话,能不能往我的邮箱里发一张?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0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说明用于什么。你的电邮是什么?长巷头条原有上头条与下头条之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21 10:19 , Processed in 1.22429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