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31|回复: 59

北京究竟有多少公主坟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7-21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百年来,北京地区埋葬历代公主数以百计,形成公主坟村的何止数十。但因年代久远,大多数公主坟地早已湮灭无痕。笔者走访了几十处公主坟,发现目前仍叫公主坟的地方有十处左右。 2 `3 R$ g7 H. \. z D% U; y

  北京人乃至到过北京的人,大都知道在北京长安街延长线复兴路西三环交会处有个名叫公主坟的地方。若问,北京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叫公主坟的地方?或许人们就不知道了。其实,数百年来,北京地区埋葬历代公主数以百计,形成公主坟村的何止数十。但因年代久远,大多数公主坟地早已湮灭无痕,就是公主坟村,也所剩无几了。近年,笔者走访了几十处公主坟,发现目前仍叫公主坟的地方有十处左右。兹略加整理,贡献诸考之前,以祈指正。

. f2 Q' _ M. T3 K4 y

  海淀区香山公主坟:该村北依西山,南临山沟,西为碧云寺,东接西营村,是一座只有37户(1999年)人家的小山村。而它的村名可上溯千年,比北京这个地名还要早,可能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公主坟。可是,现在村中已无人知道该村为什么叫公主坟了。据笔者查知,这里可能埋葬着辽圣宗(公元982-1021年在位)第10女菩萨公主,村庄因此得名。公主墓地早已无存,村周围未发现任何确认为辽公主坟的遗迹。但村名仍存。

5 U9 h E* Z2 ]. @5 |6 x( i: W' _

  房山区公主坟:属房山区大紫草坞乡。这里埋葬的是明成祖长女永安公主,村庄因此得名。现在,墓已平毁,村庄仍在,村名依旧,至今已六百余年了。

1 R6 Z% j( P& ]" h

  朝阳区草房村公主坟:朝阳区内叫公主坟村的地方有好几个,最东的是草房村北的公主坟村。这里埋葬的是清太宗后皇太极十四女和颐格纯长公主。她是有清一代惟一嫁给汉人的皇帝亲女。她的丈夫是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三桂反,吴应熊及其子世霖被诛。因公主是康熙帝姑母,得到康熙帝特别慰谕。她活了63岁,死后葬于今草房村北,形成公主坟村。草房村与公主坟二自然村于1958年合并,称公主坟村,1982年改名草房村至今。公主坟则已平毁。

- a5 Q9 \( O0 M% C" m0 v6 Z

  丰台区长辛店公主坟:在今长辛店南约3.5公里处,有村庄名公主坟村。该村附近埋葬的是清世祖福临抚其兄承泽亲王硕塞之女和颐和顺公主。村名沿用至今三百余年,现公主坟宝顶夯土仍存二米多高,是北京地区唯一留有残迹的公主坟。

% W% i4 S! o/ e5 W0 [

  海淀区永丰乡公主坟:在海淀区东北边界,昌平县沙河镇西南有座小村叫公主坟,它位于西玉河村东,属东玉河村委会管辖,现有81户居民254人。传说这里埋葬的是乾隆帝第10女固信和孝公主,她的丈夫丰绅殷德,就是有名的贪官、乾隆帝宠臣和珅的独生子。坟墓早已平毁,现在上面已盖起了房子。 3 \, j7 \$ V8 x+ V7 I3 @! ^, S # S5 M) \/ {. J/ t   海淀区复兴门外公主坟位于复兴路与三环交会处,1965年修地铁时才将遗骸迁出坟墓平毁,现为街心公园。这里埋葬了两位公主,一位是清嘉庆帝三女儿庄敬和颐公主,另一位是嘉庆帝的女儿庄静固伦公主。二人都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去世。这或许是二位公主葬于一处的原因。二人宝顶东西并列,坐北朝南。东边是三女儿庄敬,西边的是四女儿庄舒。这里村子原叫王佐村,清末改名苑家村,是北京最著名的公主坟。

+ C2 ]; V0 @0 x8 _

  对于这座公主坟,有许多传说:一是说这里埋的是“清代惟一的汉族公主孔四员,另一说这里埋的是乾隆帝的女儿———“还珠格格”原型和颐公主,虽然这两种说法都分别上了一些旅游书籍,但都是毫无根据的臆造。

& ?8 D+ O" c; t1 O ]3 z8 }

  朝阳区大山子公主坟:该村隔京顺公路与大山子北里相望。在修筑望京街时,全村搬迁,村名不存。此村曾名公主坟,1966年定名公主坟。此村因埋葬乾隆帝抚其弟弘昼女和颐和婉公主得名。

( [4 l$ W, r) H# ^6 V; J

  朝阳区静安庄公主坟:因埋葬雍正帝抚其弟允祥女和颐和惠公主得名,但村庄早已不存。

4 y; Q" U( \: \7 `. i

  除上面介绍的八个公主坟村外,还有两个“六公主坟”:

# v8 w2 H- I! x

  朝阳区和平街六公主坟:今和平街胜古东里原名六公主坟。1984年,根据其位于胜古南里和胜古北里之东,改名为胜古东里。这里埋葬的是康熙帝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公主有五个姐姐都夭折了,她成了老五;然而,康熙帝还抚养了其弟恭亲王常宁之女为义女,此女比纯悫公主年长,于是人们便称她为六公主了。

3 W, Z% g9 r# W8 s" _, H

  朝阳区来广营乡六公主坟:位于东北四环转弯处。因埋葬道光帝六女寿恩固伦公主而得名。1982年地名普查时,将六公主坟改名六公主村。但目前多路公交车过此,都仍以六公主坟为站名。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阳区草房村公主坟:朝阳区内叫公主坟村的地方有好几个,最东的是草房村北的公主坟村。这里埋葬的是清太宗后皇太极十四女和颐格纯长公主。她是有清一代惟一嫁给汉人的皇帝亲女。她的丈夫是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三桂反,吴应熊及其子世霖被诛。因公主是康熙帝姑母,得到康熙帝特别慰谕。她活了63岁,死后葬于今草房村北,形成公主坟村。草房村与公主坟二自然村于1958年合并,称公主坟村,1982年改名草房村至今。公主坟则已平毁。

应该就是清宫戏里面的建宁公主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阳区来广营乡六公主坟:位于东北四环转弯处。因埋葬道光帝六女寿恩固伦公主而得名。1982年地名普查时,将六公主坟改名六公主村。但目前多路公交车过此,都仍以六公主坟为站名。

我每天坐车都途径这里,这是第2站。

原来寿恩固伦公主葬在这里,我昨天刚发了她府邸的介绍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看来生在帝王家,也未必是好事,死前风光,死后凄凉啊,连最后的坟冢都保存不下,灵魂也会受到惊扰的。

发表于 2005-7-21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诶。那没办法的。谁又能保证坟冢永远完整呢。

一旦有什么革命 或是动乱之类的 都难以保证。

有待社会的长期稳定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摧毁填平的还好,有的还把尸体弄出来,看慈喜就是个例子,还差点被奸淫,死都没好死

发表于 2005-7-21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斑马工作室这几年对北京十几个公主坟的实地考察,能找到遗迹仅有门头沟和硕柔嘉公主墓地和朝阳和硕和嘉公主地面还能找到遗迹~和硕和惠公主我2002年去考察的时候还能找到一点遗迹,看坟人我还能找到,但去年再去考察的时候已经盖楼,遗迹难寻~

发表于 2005-7-21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oujie0316在2005-7-21 11:13:00的发言: 8 N6 {! Z6 ]( [& j

被摧毁填平的还好,有的还把尸体弄出来,看慈喜就是个例子,还差点被奸淫,死都没好死

( l! V4 K2 z+ m$ y# B: ~

谁叫慈禧那么霸道。。把大清给毁了。还签订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 % f0 {* S. y% `" _. L : Q$ ~, _' @. }. |! \

要我就鞭尸。。。。1 p0 B$ b7 c$ m5 ] 2 @/ [2 X" \& T8 k' F+ G2 u

那天看电视。。讲的的明陵的挖掘过程。。真过瘾。。

! ^% H' Q3 }6 _$ C- x- A8 E% A,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1 12:52:3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崇拜她

她是个很坚强的女性

她处于的时期很特殊

要辨证的来分析她,虽然很多地方她做的不对,但她确实是想保住大清的江山。

大清不是她毁的,任何事物发展到高峰的时候,都会走向低谷,清朝从乾隆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误。如果说她错,那从嘉庆开始就错了,当时为什么不打开门户,多向西方国家学习,为什么要闭关锁国,总之清朝的灭亡不是慈喜的错误,只是她做的某些事情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清朝灭亡是必然的,没有永远存在的王朝,任何事物都是先进的取代落后的。

发表于 2005-7-21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是毁在慈禧手里,但是这个人反的错误还是太多了

发表于 2005-7-21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oujie0316在2005-7-21 16:06:30的发言: 9 }- v# P I' r3 m/ k: R1 v, o' c+ ^# R! x

我很崇拜她

/ `: P% p9 L4 t" ^

她是个很坚强的女性

% F4 g* ` |+ f8 e& t

她处于的时期很特殊

: A! j. P% ~5 E% ]* z

要辨证的来分析她,虽然很多地方她做的不对,但她确实是想保住大清的江山。

% }9 W; H3 d' ]

大清不是她毁的,任何事物发展到高峰的时候,都会走向低谷,清朝从乾隆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误。如果说她错,那从嘉庆开始就错了,当时为什么不打开门户,多向西方国家学习,为什么要闭关锁国,总之清朝的灭亡不是慈喜的错误,只是她做的某些事情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清朝灭亡是必然的,没有永远存在的王朝,任何事物都是先进的取代落后的。

4 j% V5 n* M7 I$ P) Q7 W# W

对孝钦显皇后我保留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女人,我想崇拜她的女人大有人在

我崇拜的是这么大的国家她可以只身一人统治半个世纪,不管有多少错,多少功,我都钦佩她的勇气和能力。

发表于 2005-7-22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头沟好像还有一个公主坟(雍正的女儿)能找到遗迹(是一块驮龙碑)。

平谷还有“金花公主墓”,不知道遗址是不是还在。

发表于 2005-7-2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诶。。嘉庆是个中庸的皇帝。。思想太保守了 是他最大的障碍。

道光 咸丰 基本上就开始走败家的路线。。^_^

基本上对慈禧没好感。。经管她把持朝政50年左右。。

她是太想效仿武则天了。。不过比起功绩 慈禧可差的太远了。

[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5-7-23 1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萧翎在2005-7-22 22:55:11的发言: & O& F- M- Z: e" z( w, A+ D) q& l; T; |4 |. T( p* y2 T

诶。。嘉庆是个中庸的皇帝。。思想太保守了 是他最大的障碍。

3 U9 A& a1 Q% _& Z( n) H

道光 咸丰 基本上就开始走败家的路线。。^_^

6 B! z3 C3 ^# F: ?& I

基本上对慈禧没好感。。经管她把持朝政50年左右。。

: W4 Y" F j7 z- q: g

她是太想效仿武则天了。。不过比起功绩 慈禧可差的太远了。

[em05]
2 ?: @5 W( e1 `

历史都学过' f+ u+ A- P3 }1 M

明朝末期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 A. S$ ^6 }; Z1 o; {1 h+ Q+ F H

到了清朝,前几年不说,谈不上发展经济,最主要的是休养生息,因为常年的战乱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可以说到了乾隆年间,已经到了清朝最鼎盛的时期,也是封建最鼎盛的时期,而且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为什么不能顺其自然的发展它,而一味的闭关锁国,君主集权,这种执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清朝走向衰亡是必然的,必然要有先进的生产力来代替落后的封建制度。4 i" ~' H4 Z; N1 W6 d4 i; @8 H

慈喜的功绩是不如武则天,但她的出发点是好的$ X2 u, E V" e4 v, a

她也想国家富强,但她固执,怕失去皇权,如果当时维新变法成功了,我想中国的状况也未必比现在差 / e- x$ B! r" H- {3 `

但慈喜还是可以说是个厉害的角色,只是她处于的年代太特殊了 % a2 p# E- C! G- @( x

我们不能只说她的不好,她的不好没有人不知道) i. Q6 @1 L) c, ^) I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坏的一方面

发表于 2005-7-23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 我看不到她的好的一方面呀。。

houjie0316 讲讲啦。。

顺便问问 你不是3月16日生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聪明

你太片面了

发表于 2005-7-25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houjie0316在2005-7-25 11:53:43的发言:# j# f4 ]$ ]: t3 o# M2 w+ }2 U " E% N' Y2 |: s3 R! F, `' V

是啊聪明

. ~: k3 [! c0 g# h

你太片面了

/ l0 M0 s4 {8 z3 [' K

' F* F4 h, a! z& ^

亲爱的姐姐。。你和我一天生的。。我是83年3月16日。。^_^

$ v# ^# S+ P# |) z( g5 l

对于慈禧我真是没找到她好的一方面。。你讲讲拉。。我也了解了解。吼吼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同年同日生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家们认为,没有慈禧首肯,光绪皇帝根本不敢干这么大的一件事。包括《定国是诏》在内的不少“圣旨”,下达前都曾送慈禧审定。康有为呈递的变法条陈和《俄彼得政变记》、《日本变政考》和李提摩太等撰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变通兴盛记》均曾由光绪帝“恭呈慈览。”(孔祥吉:《百日维新失败原因新论》,《戊戌维新运动新探》,360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曾12次专程赴颐和园朝拜慈禧,这些会见绝不仅是礼仪性的。越来越多人认为,把慈禧说成完全因反对维新而发动政变,最少是把复杂的历史事件看得过于简单了。4 X% v% s" `. y5 R
慈禧在发动政变后虽然在“实事求是”的口号声中,仍然准许学习西方的“实学”——科学技术,批准把部分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在经济领域继续支持发展资本主义甚至主动开放一些口岸,但是禁止言论自由,查封报纸;不准集会结社;不准一般官员和老百姓上书;不准改革科举考试办法,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发专制主义淫威。
3 y2 C, R( |( H, a7 l
. u- d, U- ]2 A! i也是这个慈禧居然支持用最愚昧的神术“扶清灭洋”,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围攻使馆,主动向列强宣战,把敢于非议其蠢行的五大臣立即斩首,闯下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再次被占,赔付巨款,几乎亡国的大祸。
2 q! C0 c) Y- ~: S" d" \+ S# s9 }* ?* z- K
后面这个慈禧逆历史潮流而动,扼杀改革,杀戮志士。( Z! j2 O3 j" O/ p8 Y, N' @% W, Q# `1 N
! P+ a. R' N. S! ]$ T6 o, E8 k
两个慈禧都是真实的。老佛爷为何有副阴阳脸?这既有社会制度性的原因,又有个性因素。前者是决定性的,但必然与偶然交错,非常复杂。
/ I1 A9 o7 g2 ]5 ~; u7 N
% a7 ~% u  P4 G# k8 k0 |慈禧不是孤立的个人,她是传统文化和教育制度培育出来的社会上层人士的代表。与稗官野史的描绘相反,她生长在一个富有的满族官僚家庭,养尊处优,入宫后也一帆风顺。(徐彻:《慈禧大传》,29页,辽沈书社1994年。)虽然少年时代没有受到足够的文化教育,执政初期出现过错别字连篇的笑话,但通过学习臣子为其编写的总结历代统治经验的《治平宝鉴》,学习书画,阅读小说、听说书和看戏,到了晚年,她居然敢自告奋勇给贴身女官补习中国文化了。无论在经典文化和通俗文化方面,她都具体而微地体现了中国士绅阶层所传承的中国文化。与此同时,在她身边还有一大批大臣和亲贵具体参与决策和施政,他们都是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官僚。这些都是制约慈禧言行的决定性因素。
2 m+ r0 c, j9 }0 J' h; Q: G' p2 B* w( ~% D8 u; U
当时的传统文化已形成僵硬的体系和制度。知识内容固定化、信条化,自我更新机制非常薄弱,且缺乏与异文化平等交流的传统。而它又是士阶层荣辱沉浮的基本凭借,令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整个国家必然出现制度性的群体愚昧。在这样的文化制度下,了解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通常是少数人的行为,且往往伴随着或大或小的风险。对外来文化深闭固拒,甚至用义和团式的暴力去对抗,都是这个制度的必然产物。
7 i$ U: u6 @( R8 D, T& u
; R9 i+ X2 u1 S3 z2 @- b" U症结在制度,但制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慈禧在她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里没能扮演这样的角色,那就要从个人品格中去寻找答案了。2 w! k; `2 V3 h! N
9 g0 g2 `* b4 a5 [" K, ?7 f/ X
她同中国历代多数帝王一样,把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和享受放在首位。为了享受不惜牺牲海防,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威,她也干了几件贻误国家的大事:一是挑选幼儿做皇帝,二是既违反清代不让女主垂帘的定制,又违反不准宗室参政的祖制,攫取最高权力,并把军机处的大权接连交给几位王爷,不管他们如何昏庸贪墨,只要忠诚恭顺就行。戊戌政变的直接动因与其说是政策之争,毋宁说是她察觉了康氏有针对她个人的举兵夺权的计划。事关最后决定权,她无法冷静地区分少数人的轻举妄动和关乎国家盛衰的改革。她大权在握,本来非常容易一面采取措施让这几个狂妄书生安静下来,一面稳妥地继续推进已经来得过迟的改革。8 @: L* w+ q, t& c
1 p0 Z8 U2 [" N$ P% N
她不是安份守己之辈,不然就不会两次发动政变夺权了。但权力到手后,她却宁可守成——在原有制度下按部就班地运作。* \7 ~2 R* a, n* X  v6 \7 n

, y+ P5 W) {& p) B+ n当臣下把意见比较一致,阻力不是很大的新措施呈请批准时,她会点头批准。从办同文馆、派幼童出国留学、建造船厂到清末新政都属这一类。于是,一个支持改革的慈禧便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9 e/ @* U0 I. U  H
1 X1 D6 G0 E  d, e9 T" e5 [可是,就个人品格而言,她是不思进取的人物。她掌握最高权力近半个世纪,既没有主动提出重大的施政措施,也没有认真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在她那个位置上,有很多可供利用的渠道)。于是,她便不能不在历史上留下一连串因愚昧无知而贻误国家大事的记录。# {4 ~- G! t5 Y, R% q

1 X7 i: |4 |% e" B3 X2 \从60年代开始,有识之士一再呼吁要修铁路,但在破坏风水等愚蠢的反对声中,慈禧不敢支持。直至1881年才修成长约7英里的用于运煤的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而且“虑朝议禁驶机车,乃声明以驴马拖载,始得邀准”。(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一册,121页,中华书局1963年。)最初也确实是用马拖着车厢在轨道上跑,留下了世界铁路史上令中国人脸红的又一记录。
+ O) }1 l5 N/ Y" E9 `
- K& \( F$ T; \  [3 Z, R70年代初,一些大臣已发现,官办企业不在市场上求生存,是财政无法填满的无底洞,一再建议走西方的道路把这些企业交给私商去经营。这个建议如被接受,19世纪中国史可能随之改写,不幸却被束之高阁。
1 H) x/ a# e( S0 r% z2 {! R" Y: I7 S( p: u% ?
多年来不少有识之士都痛切地指斥过科举考试内容的陈腐和不切实用。明治维新前一年,丁日昌在应诏陈言中谈到士人“所用非所习,所习非所用”,建议把科举考试改为八科:“一曰忠信笃敬以觇其品;二曰直言时事以觇其识;三曰考证经史百家以觇其学;四试帖括诗赋以觇其才;五询刑名钱稻以觇其长于吏治;六询山川形势、军法进退以觇其能兵;七考算学格致以觇其通,问机器制造以尽其能;八试外国情事利弊、语言文学,以视其能否不致辱命。”(《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55。)这个建议既照顾了科举考试的原有基础,又有适应时代要求的重大改进。一旦采纳,晚清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对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也会产生深远影响。慈禧对这个奏章却无动于衷。智慧之光一闪而过,愚昧的头脑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7 n* R& e2 f$ d  V) z9 w
/ J7 u0 F8 b/ n7 w2 g; n在进一步探讨之前,不妨再看一段慈禧召见盛宣怀的记录:“上(慈禧)问:何谓学堂?奏对:是教习洋务之学堂,曾经奏过在天津、上海两处开办的。”(盛宣怀:《己亥年(1899)九月初二日奏对自记》,《盛宣怀未刊信稿》,279页,中华书局1960年。)1895、1897年,盛宣怀先后创办了天津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两件事都曾奏请朝廷批准,也就是说得过慈禧认可的。这次召见时在1899年10月6日,政变已一年多。这一年全国已有中国人自办的学堂175所,遍布全国17省,且通常都曾上奏朝廷批准或知悉。此时此境老佛爷居然不知道“何谓学堂”!这不是把国事当儿戏吗?+ Y: I: ~/ X- @# S, \# W( _) ]

- q6 q- L- z# v2 a从几次夺权斗争的情况看,慈禧颇为果敢机敏。但从国家和历史发展的全局看,她又非常愚蠢。她随着潮流摇摆,没有主动驾驭全局。她的心思主要用在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尊荣上去了。如果生在承平年代,她可以成为不坏的最高统治者。她的私欲也不比以“风流天子”著称的丈夫(咸丰帝)和儿子(同治帝)更厉害。可是,她生不逢时,大转变的年代要有观念和知识的大更新,要有敢于冲破传统思想文化羁绊并有足够胆识的人物去开拓未来。她没有成为这样的人物。她的愚昧贻误了民族生机。为什么不愿孜孜求知?专制制度的最高权力不受监督,没有经久不息的挑战,丧失了不断改进自己的内在动力。决定统治者个人品格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和制度。没有强大的外在压力,很难改变专制统治者通常具有的不愿打破陈规、不求上进的惰性。对慈禧说来是每10年一次的外来战争,惹下八国联军入侵这样的弥天大祸,才走上推行新政的道路。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人为摆脱传统文化体系带来的愚昧所付出的代价。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房德邻说:慈禧确实是一位“清末女政治家”,但政治家也有好坏恶劣之分,慈禧本人就是不明大事的一个。我们讲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还是政治家呢。慈禧本人为政的主要功绩在于洋务运动而由此带来的“同治中兴”,可以讲洋务运动没有她的支持不行。但慈禧作为政治人物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明大事,不懂得世界局势与变化。她的这种局限性对国家发展的阻碍在1895年以后显得尤其明显。做了许多明显的反历史而动的事情,而进一步导致国家崩溃。特别是利用和打击义和团,这是特别性质恶劣的事件。作为满族贵族的代表,慈禧本身承担不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任务,包括后来的预备立宪,慈禧也是借机揽权,在任何时候,确保自己手中有权都是慈禧最重要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是一个思想固执的人,而且她的地位和其他女人不一样,如果我是她我也会想尽办法来保住自己的皇权,就是死也要死在光绪后面

但她确实是一位坚强、聪明的女性,否则她不会统治中国半个世纪,不管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但她绝对不是完完全全的坏女人,作为女人,我绝对理解。

发表于 2005-7-25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文字。。我慢慢看。^_^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吧

总之说她是个坏女人毁掉了大清是不正确的,起码是不够客观

发表于 2005-7-26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山区公主坟:属房山区大紫草坞乡。这里埋葬的是明成祖长女永安公主,村庄因此得名。现在,墓已平毁,村庄仍在,村名依旧,至今已六百余年了。

好像还不到600年吧

发表于 2005-8-11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问

八王坟是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05-8-11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京城小子在2005-8-11 20:46:27的发言: " d% @9 U3 \! F5 Y1 o# r" W) [' t4 J; z8 r( t* ]7 g

我想问问

. N( i7 Q. l1 ]% n

八王坟是怎么回事

! e) U+ c! V) w5 C0 H x

建国门外的?就是那里埋着多尔衮的八哥阿其格。

发表于 2005-8-16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阳区的六王坟、呼家楼的皇姑坟、沈阳的皇姑屯、海淀的双贝子坟这些地名的来历斑马能给介绍介绍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8-23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家楼还有个皇姑坟那??不知道

发表于 2005-9-1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家楼北里1956年之前就叫皇姑坟,不过究竟是哪位皇姑就不太清楚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4 23:30 , Processed in 1.26370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