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再游清东陵(二)》。 看过清孝陵后,沿神道南行到孝陵下马碑,就看到与主神道相接的孝东陵神道。蜿蜒向东,转而向北...... 墓主人画像 [转帖] 先看看清孝东陵简介:
孝东陵 [转帖]
为顺治帝孝惠章皇后的陵墓,还葬有7个妃子,及4个福晋和17个格格。 该陵位于孝陵东侧1.5公里处,这是清朝修建的第一座皇后陵,由于明代没有为皇后专门建造陵寝的先例,所以孝东陵可以说是个创制。 它的神道在五孔桥北与孝陵主神道相接,没有下马碑和神道碑亭,神道由西向东,折而北上。 最前端的建筑是一路三孔石桥。 桥东北为神厨库和井亭。 桥北即东西朝房各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前出廊。东西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皆与孝陵同,但隆恩殿月台上仅供铜炉,不设鹿鹤。殿后三座琉璃门,石五供,月台上建有方城、明楼,后为圆形宝顶,围以宝城罗圈墙。方城前东西两侧分别有14个众妃宝顶,其下都没有月台,外帮抹以红泥,今多脱落。 孝惠章皇后是顺治帝第二个皇后,内蒙古科尔沁部人,姓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第一任皇后(失宠被废)的侄女,康熙继位后,尊为皇太后,和孝庄太皇太后同住慈宁宫,孝庄去世后,移住宁寿宫。康熙56年12月6日逝世,享年77岁。 孝东陵还葬有顺治帝的七个妃子:恭靖妃浩齐特博尔济锦氏(康熙28年去世)、悼妃博尔济锦氏(顺治15年去世)、淑惠妃博尔济锦氏(康熙52年去世)、贞妃董鄂氏(孝献皇后之妹,顺治18年殉葬世祖)、端顺妃阿霸垓博尔济锦氏(康熙48年去世)、宁悫妃董鄂氏(生裕亲王福全,康熙33年去世)、恪妃石氏(康熙6年去世)。四个福晋和十七个格格皆没有留下姓氏和位号,因清初后宫制度尚未完善,这些福晋、格格其实都是世祖身边地位较低的妾。 再请看陵寝建筑分布图: 孝东陵图 [转帖]
孝东陵图 [转帖]
孝东陵沙盘 [转帖] 该陵位于孝陵东侧1.5公里处,这是清朝修建的第一座皇后陵,由于明代没有为皇后专门建造陵寝的先例,所以孝东陵可以说是个创制。 它的神道在五孔桥北与孝陵主神道相接,没有下马碑和神道碑亭,神道由西向东,折而北上。 最前端的建筑是一路三孔石桥。
远观一路三孔石桥
一路三孔石桥正面
一路三孔石桥(站在西面的平桥上拍的)
西面的九孔石平桥正面(清东陵内所有古桥梁孔数之冠)
九孔石平桥(东面三孔桥上拍的)
桥东北为神厨库和井亭。
三孔桥东北的神厨库院,仅存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的南.北神库。
桥北即东西朝房各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前出廊。东西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皆与孝陵同,但隆恩殿月台上仅供铜炉,不设鹿鹤。殿后三座琉璃门,石五供,月台上建有方城、明楼,后为圆形宝顶,围以宝城罗圈墙。方城前东西两侧分别有14个众妃宝顶,其下都没有月台,外帮抹以红泥,今多脱落。 孝东陵是目前不开放的陵寝。站在隆恩门前由西向东依次是:
西朝房
隆恩门
东朝房
再发几张院外拍的,做为结束:
重檐歇山顶的隆恩殿(脊兽是七个)
后寝三座门
三座门,孝惠章皇后的方城明楼,方城前众皇妃的小宝顶。 [转帖]
众皇妃的宝顶
按原路折回到孝陵神道,南行1公里,就是康熙帝的景陵神道入口了。
墓主人康熙帝画像 [转帖] 先看看清景陵简介: 清景陵 [转帖] 为清圣祖康熙帝的陵墓,位于孝陵东2.5公里处。 景陵的神道在七孔桥北与孝陵神道相接。 东行300米后北折,第一个建筑即圣德神功碑亭,自康熙开始,本着“祖有功而宗有德”精神,改称圣德神功碑,因碑文太长,故分作满文和汉文双碑,这是第一座双碑,此后雍正、乾隆、嘉庆皆如此,道光开始,清朝不断割地丧权,所以都没有立圣德神功碑,而明代帝陵除了最后的亡国之君外,都建有神功圣德碑,但除长陵外,都没有碑文。碑亭1952年遭雷火,上部碑楼不存。 碑亭北为五孔桥 、望柱一对、石像生(狮、象、马、武将、文臣)共五对,与孝陵不同的是,石狮套有笼头,石象背驮石瓶,石像体量都略小与孝陵,而明代各陵并不在主神道外另建石像生。由于地势原因,神厨库院建到了石像生区中段。 石像生往北是景陵首创的冲天牌楼门(相当于孝陵主神道上的龙凤门),面阔五间六柱,中间两柱最高,其余递降,顶部都有蹲龙。 牌楼门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一座、下马碑两座、东西相对朝房各一座(跟孝陵位置不同,神道碑亭移到了三路三孔神道桥南,为以后大多数陵所效仿),朝房北为三路三孔石桥,桥北东西相对各有布瓦卷棚顶值班房一座,正北为面阔五间的隆恩门,其余部分与孝陵相同,但宝顶改孝陵的长圆形为圆形,主要是地形限制。 清圣祖于康熙61年10月8日在畅春园逝世,享年69岁。自康熙开始,满族皇帝放弃了本民族火葬的传统,改为土葬。1945年8月,地宫被盗。 与康熙帝同葬景陵的有: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孙女,废太子生母,康熙十三年因难产而死,年仅22岁)、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十七年逝世)、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之女,康熙二十八年病逝,死前一天立为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时为德妃,后尊为皇太后,雍正元年逝世)、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生母,康熙时为敏妃,康熙三十八年去世,入葬景陵妃园寝,雍正元年追封为皇贵妃,迁葬景陵)。
看看清景陵陵寝建筑分布图:
景陵图 [转帖]
景陵沙盘 [转帖]
东行300米后北折,第一个建筑即圣德神功碑楼,自康熙开始,本着“祖有功而宗有德”精神,改称圣德神功碑,因碑文太长,故分作满文和汉文双碑,这是第一座双碑,此后雍正、乾隆、嘉庆皆如此,道光开始,清朝不断割地丧权,所以都没有立圣德神功碑,而明代帝陵除了最后的亡国之君外,都建有神功圣德碑,但除长陵外,都没有碑文。碑楼1952年遭雷火,上部碑楼不存。
景陵文保碑。以示进入清景陵
碑楼1952年遭雷火,上部碑楼不存。
清景陵圣德神功碑楼(大碑楼) [转帖]
即将进入修缮的大碑楼正面
大碑楼内的双碑
双碑碑帽
西面的汉文碑碑帽
双碑碑座
夕阳下的双碑龟趺螭首
大碑楼东南华表
大碑楼东北华表
准备用于维修大碑楼的神木
碑亭北为五孔桥。
五孔桥正面
五孔桥(由西南方拍一张)
五孔桥(由东北方拍一张) 五孔桥北是石像生,有望柱一对、石像生(狮、象、马、武将、文臣)共五对,与孝陵不同的是,石狮套有笼头,石象背驮石瓶,石像体量都略小与孝陵,而明代各陵并不在主神道外另建石像生。
远观石像生
石望柱
立狮
立象
立马
武将
文臣
石像生往北是景陵首创的冲天牌楼门(相当于孝陵主神道上的龙凤门),面阔五间六柱,中间两柱最高,其余递降,顶部都有蹲龙。
远观冲天牌楼门
近观冲天牌楼门
牌楼门前北望是景陵小碑亭
东面砂山上的下马碑
走过下马碑,将进入景陵宫前广场建筑群。请接着看《再游清东陵(四) 》
谢谢!
- p. G* B3 e8 k K& y( V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0 18:55:4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