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门当户墩

[原创]即将消失的细节…(11月1日更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2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将消失的细节

-暗…

贾家胡同,同样在大吉片拆迁范围之内,南北走向,很长,我一个下午还没有走到住户所说的贾家大院,天就已经黑了。这几天北京的天气不再象初秋的高爽,而是一直阴沉沉的,同去的光阴说这样的天不适合拍照,他是玩胶片的,经验应该没错,可我去一次不容易,抱着有什么拍什么的心态,杖着带三脚架的优势,天气多暗,也能凑合拍清楚了.


3 ?7 x( h2 O1 _$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0:13:5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上了细节的片子,大家都还鼓励,这次的拍摄就有意识地更加注意能打动我的胡同元素,我从没有住过胡同,这也是我的一个优势,凡是我没有见到过的,都能引起我的注意,我最喜欢门墩,门钹之类的小构件,一个是因为在胡同的门楼上,容易拍到,并且各式各样,雕刻内容丰富,寓意吉祥,拍摄它们给我带来无穷乐趣。虽然门墩已经风化或被破坏了,可你仔细端详,那上面还能依稀可见一支“戟”(吉),一个“罄”(庆),一条飘带(长),一条穗子,寓意着吉庆绵长的意思。再看那户的门礅"喜鹊登梅”(喜上眉梢),还有菊花象征高洁。我一边拍摄,一边给网友解释,住户还诧异原来自家的门礅这么有讲呢。只可惜就要搬离了,才知道这门礅文化的宝贵。这些门礅以后就再也不会承载着这吱吱呀呀的老门,看着老人孩子经过它的身旁了吧?宅门中的小狗,再也不会跳过这高高的门槛,出去撒欢了吧?




& F0 Q. S5 U' ?5 j; U+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0:20:0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钹的形状很多,虽然大都是六边形的,可也繁简不一,细看设计绝对协调统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通邮起,北京的门楼上就有了投信口,有很简易的就把木门扣了个细口,有讲究些的,就安装个铸铁信口,可能原来的住户还是个洋派,投信口上居然铸造着英文“Letters”字样。洋派的、老派的北京人都很习惯地穿梭在这大门内外,慢慢的可能就没有人再去区分这些差异,那投信口和门钹也一起慢慢锈蚀,让你也分不清哪个更古老,哪个更中国。



* Y3 P( s2 |$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0:06:1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门上的粉笔字迹原来一般是:“姥姥我去同学家玩了,晚点回来吃饭”等留言条。现在拆迁的氛围吸引了无数的收废品的小贩走街串巷,或者干脆就在已经推倒的废墟上临时建个废品收购站,大人孩子都参加到了收废品大军中来。那还留守没有搬走的住户就把这些随便进院子收废品,也可能就是顺东西的人当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这赫然的白字,这也许就是老住户为了保留这最后一点的安宁,给自己家园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因为家家都在捣腾旧物的气氛给拆迁的胡同造成的是一种恐慌和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胡同和四合院给拆了,或者即将铲平,可就在废墟中你依然能找到她的美丽,看这大木榫卯是多么的周正和结实,比例是那么的协调,穿插是那么的优美,现在的木匠应该及时地到这来学习,否则再过个把星期,就再也看不见这一息尚存的古代木匠的杰作了。其实老房子是很破旧了,但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木构架承重,墙和屋面只是维护结构,木结构还很结实,把这些老旧的墙体和屋面翻修了,老胡同依然可以焕发出新气象,可像这样连根拔了,那我们就再也找不回她们来了。


 

一进入个半拆毁的院子,网友就指给我看这个非常精致的梁头木雕,我透过石榴树的叶子清晰地看见了它,就像你们现在看到它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去得晚了点,我又挨家挨户地拍摄,不知不觉就华灯初上了,新买的三脚架终于拍上了大用场,我的第一次胡同夜景的拍摄开始了,第一张鼓捣了老半天还给拍成白天了,但我不气馁,当我把架子支到喜爱的门楼前的时候,还算幸运,我按了快门就东张西望的,照片显示出来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两条稍纵即逝的光带。我有点兴奋也有点惆怅:光带带给了老胡同的夜晚一抹生机,可这胡同、这门楼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像这光带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在我的照片里它们会永远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拍摄的时候,有两个人围观,他们好奇我在拍什么,当我给他们看回放的时候,有个男子很兴奋,说我把他家的窗户照上了,里面的衣服还很清晰。那小小的窗户代表的是家的温暖,窗外那宣传的标语还在,可拔开的墙洞还能庇护家的安全吗?尤其是在这幽暗的夜晚。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同的夜晚也有温柔的一面,那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的是依然喧闹的城市大道,可在胡同的里面是安详的宁静,在这个不象市中心的中心地带,依然我行我素地享受着月光的照耀,连那房上小草都沐浴着月亮的清光。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我要收工的时候,透过一块缺损的砖缝看到了一个很奇特的字“暗”!我不禁就近前仔细看看为什么对联上会写着这个“暗”字,“冲夜暗”三字赫然入目,就像给今天的天气、今天的心情一剂振奋药。今天,天阴阴的,人沉沉的,胡同的前景也是黯淡的,可冥冥中有人写下了这三个字,仿佛早就意识到了自身家园的命运,可偏不信邪,才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送给大家一幅温馨的画面,这个景物不是我发现的,是同去的网友爱屋及乌指给我看的,还嘱咐我一定要把花草的影子拍下来。回来整理的时候从那红格布窗帘中我读出了温柔,就算拆迁在即,就算即将失去家园,可生活还得继续,花草还得生长,那透过窗帘的粉红色灯光,使我读懂了什么是踏实的生活。“踏实”可以冲破夜的黑暗,等到明天的黎明。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我的一点拍摄心得,可能话题太沉重,思绪太漂浮,可当你走在充满“拆”字的胡同中的时候,你就会理解我的心情了。
发表于 2007-11-2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幅就把我给镇住了,祝贺您的成功。
发表于 2007-11-2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尤其那个房架子
发表于 2007-11-2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墩儿的辛勤和努力,这些细节将会永远得以保存[em17]
发表于 2007-11-2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应该弄一个画展了。细微之处见真情!

发表于 2007-11-2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17]
发表于 2007-11-3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进步,在颜色的调整上,要注意偏色。先准确,再个性。
发表于 2007-11-4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幅幅都是精品,在下面这张图片中,我读到的是一种无奈与孤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下面这张图片中,我读到的是:线条有机交错组成的韵律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尽管历经无数风雨和沧桑,但我们还是在下面图片中读到了希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墩儿大侠,这组图片应是你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匿名  发表于 2007-11-4 23:49:00

谢谢草根人生老师的鼓励,您的评语提升了照片的内涵!这些照片是我最近两次去大吉片拍的,只是粗浅的感受,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拆迁的问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此贴子已经被门当户墩于2007-11-5 12:35:0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我的留言,再次感谢老朱给与的鼓励,和草根人生老师的认真和用心的回复。

偏色您指的是夜景"暗"的那几张?照片原来发绿,胡同的夜景我看大家的片子都发绿,我觉得不是我现场看到的颜色,是灯光的问题,我就后期调整了白平衡,于是暖色调占了主要,如果把暖色调也去掉的话,色调有点太冷静,呵呵,我还是喜欢这样强烈的色彩。

希望老朱依然多提醒,多帮助!

发表于 2007-11-6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em17]
发表于 2007-11-7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前四幅的印象:饱经风霜的前额比细皮嫩肉的脸蛋更受看.

发表于 2007-11-8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墩这组片确实十分耐看!
发表于 2007-11-10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35楼的太震撼了!!!墩儿姐姐太厉害了,我就没拍出这个感觉。那晚的月亮真让人难忘,那么温和,那么温情,那么无处不在的追着我们。让我们也忘乎所以,如痴如醉........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tfbjcn在2007-11-7 7:53:14的发言:

对前四幅的印象:饱经风霜的前额比细皮嫩肉的脸蛋更受看.

您的门墩儿拍得更是充分体现了这种印象,很受启发,谢谢关注,也希望您把门墩的帖子不断充实!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9: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同影像在2007-11-8 0:50:15的发言:
墩这组片确实十分耐看!

“耐看”说明您不止看了一遍,谢谢!您的帖子我更是每次出去拍胡同的时候,就预习一次,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听了你的讲课以后,我拍摄的目的性更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爱屋及乌在2007-11-10 12:40:49的发言:
35楼的太震撼了!!!墩儿姐姐太厉害了,我就没拍出这个感觉。那晚的月亮真让人难忘,那么温和,那么温情,那么无处不在的追着我们。让我们也忘乎所以,如痴如醉........

35楼两张照片,第一张原片里本不是这么的清爽,有点乱,我为了突出木构架的穿差美,稍微修饰了一下。第二张是网友指给我看的时候,就是从这个角度发现的,很惊奇花饰的美丽,让光阴拍,没拍出这个感觉,后来还是叶老师拍了一张,我在同样位置也拍了一张。胡同摄影展览的那张就是叶老师拍的。

爱屋,下周哪天还去大吉呀?发现跟着你们拍,就拍的细致。

b# ~3 @. a3 c" [0 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0 19:55: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7-11-16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


发表于 2007-11-16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


发表于 2007-12-5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棒的角度与构思。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8 23:05 , Processed in 1.20464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