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再游清东陵(二)[长] ::燕都沙龙第三期下载(2007.10.8):: 新来的朋友请先看清孝陵简介: 清孝陵 [转帖] 为清世祖顺治帝的陵墓,是清东陵的主陵。 陵前有一条长达5600米的神道。 最南端是一座石牌坊,面阔五开间,宽31.35米,高12.35米,是全国现存牌坊中最宽的。 牌坊北立有下马石碑,上写有满.蒙.汉三种文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东西各有班房一座,面阔三间,布瓦卷棚顶。 往北为大红门,面阔37.99米,进深11.15米,开三券门洞,单檐庑殿顶,大门两侧还各有角门,东西建有长达四十余华里的风水墙,向东抵达马兰关,与长城相连,向西达黄花山麓而止,墙上建有便门共六座。今东西各残余百米墙垣,其余砖石1928年被北洋军阀进驻部队盗卖,计得价银700元之少,大红门也被拆毁。1979年,仿照清西陵大红门复原,耗资十六万元。 神道中间以中心石、两侧以牙石组成,中心石和牙石之间用青砖铺墁。 大红门内东侧有具服殿一院,坐东朝西,四周有围墙,正门一间,朱红大门,两侧各有角门一间,院内有更衣殿,面阔三间,均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后有便所一间。1928年被毁,1993年复原。 具服殿之北500米处,为神功圣德碑亭,高达30余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有一券门,基座为正方形,边长28.76米。亭内石碑高6.7米,宽2.18米,正面碑额上刻篆字“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下面刻有满.汉双文的碑文,乃康熙帝亲自撰写。原碑亭光绪年间被火焚毁,后对石碑重刻。碑趺为龙首龟趺。碑亭四角有四根汉白玉石柱,名为华表。每柱承以须弥座,四周有石围栏,柱身雕蟠龙,四周围以祥云,柱上为承露盘,横插云板一块,柱顶雕一蹲龙。清亡后,碑亭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修复。 碑亭往北的神道两侧为石像生。 南端为两根六棱形石望柱,周身雕满祥云,高7.17米。 柱北有石像生十八对,其数量超过明长陵。由南往北依次是卧狮、立狮、卧狻猊、立狻猊、卧骆驼、立骆驼、卧象、立象、卧麒麟、立麒麟、卧马、立马各一对,武将、文臣各三对,高2.6米。武将石雕全身甲胄,铁甲上饰四团正龙补服,乃亲王爵所穿,文臣石雕服饰为正一品,头戴暖帽,胸前方补上为仙鹤一只,颈挂朝珠108颗。 石像生之北有班房两座,与大红门前规制相同,台基为豆渣石,早年被毁,今恢复西侧一座。 再往北,为龙凤门(明陵中称之为棂星门),门三座,每座门由两根四棱青白石方柱组成,上架额枋,中门额枋上雕火焰宝珠,石柱上饰云板,顶部有蹲龙。门之间用短垣相接,建在须弥座上,门间共有四座琉璃影壁,南面中心为正龙,北面为荷花鸳鸯。 龙凤门之北为单孔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10根,栏板9块,抱鼓石2块,桥宽9.78米,长16.8米。 往北为七孔桥一座,也叫五音桥,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61块,抱鼓石2块,桥宽9.1米,长111.6米。 再往北为五孔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61块,抱鼓石2块。 五孔桥北的东西两侧砂山上,各建有下马碑一座,与大红门南下马碑相同。 往北为三路三孔桥,中路宽3.13米,长24.2米,火焰望柱头,下刻莲瓣,解放前已无存,1991年重建。 过了三路三孔桥往北,即神道碑亭,为明陵所无,与神功圣德碑亭同,但略小。碑额篆刻“大清”,碑身用满.蒙.汉三文写“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陵”,1992年全面修缮。 神道碑亭以北是一大片广场,全部青砖墁地,地势北高南低。 广场东侧有神厨库院一座,门楼为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院内坐东朝西建有神厨,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内有灶台,大锅三口。院南北相对建有神库两座,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院东南角建有省牲亭一座,重檐歇山顶,面阔和进深均三间,东侧有灶台,西侧有铜海缸一口,供制作祭品、宰杀牛羊褪毛之用。建筑均装饰雄黄玉旋子彩画。1992年对北神库和省牲亭进行复原,东神厨和南神库仅存基址。 广场北端,东西相对建朝房两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东为茶膳房,西为饽饽房,都是用来制作祭品的。 朝房北为班房东西各一座,面阔三间,布瓦卷棚顶,为守陵兵丁值班之处。 北为陵园,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南部为方形院,北部为半圆形院。 南院正门为隆恩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有月台,开大门三间,中门宽2.68米,旁门宽2.31米。匾额上用满.蒙.汉三文书写。梁枋为金线旋子彩画。 门内神道东西对称建有琉璃焚帛炉各一座,单檐歇山顶,用来焚烧祝版制帛。 东西配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出廊,东殿存放祝版制帛,西殿供喇嘛念经。 正殿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宽31.67米,进深17.65米,四周围绕汉白玉栏杆,共有栏板76块,前有月台,前出三踏,中间为九级台阶,两旁为八级,月台东西两边各有一踏,也为八级台阶。月台上铜炉两座,铜鹿两只,铜鹤两只。 殿内金柱四根,北侧有暖阁三间,内供神龛、神牌。中暖阁供奉顺治帝和孝康章皇后神牌,西暖阁供奉孝献皇后神牌。暖阁前设楠木条案一张,上陈金花黑漆匣一件,内存蓍草三百根。天花板绘金莲、翠草图案,孝陵的建筑材料是拆了西苑内嘉靖年间的道教建筑所得。 隆恩殿北为陵寝门,也称三座门,是陵寝前朝(祭祀帝后)和后寝(埋葬帝后)部分的分界。中门身镶嵌中心花和插角花。 往北为二柱门,面阔一间,两根正方体青白石柱组成,上横木额枋,形式与龙凤门同。 门北为五供祭台,须弥座上正中摆放石香炉一尊,两侧为石烛台,烛台两旁是石花瓶。 祭台北为月牙河一条,上有平桥。 桥北为方城,与明陵平地起城不同,清陵方城建在高大的基座上,城上建有明楼,形制与神功圣德碑亭相似,城南、东、西三面有垛口,城下中部有一门洞,明楼重檐之间有“孝陵”字样的匾额,蒙文居左,汉文居右,中为满文。明楼内竖石碑一块,刻有“世祖章皇帝之陵”字样,也是满.蒙.汉三文,旁边刻有“康熙尊亲之宝”印章,碑座为须弥座。 方城与北部的宝城之间,用月牙城(也叫哑巴院)相接,月牙城北壁背靠宝城南壁,有面南琉璃影壁一座,正对方城北侧门洞,神道自此到了尽头,琉璃照壁下线正中处即地宫入口。该影壁城砖砌成,上抹红泥,镶嵌中心花和插角花,顶部正脊一道,垂脊两条,安吻兽,上铺黄琉璃瓦,壁下承以须弥座。月牙城东西各有一条转向登道,通往方城明楼。 最北部的宝城即坟头,上有宝顶,下有地宫(明代称玄宫,清代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故改称地宫),地宫上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掺合成的三合土,又用糯米汤浇固,加了铁钉,所以十分坚固,不怕风吹雨打(明陵坟头用黄土,面积虽大,但不如清陵坚固),地势北高南低,四周围以城墙,墙上有2.62米宽的马道,最外圈的墙体建有垛口,南侧城墙东西各有一豁门,安栅栏门。地宫没有打开,内部情况不详,也无文献可考证,但估计应为裕陵的九券四门式。 清世祖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在养心殿逝世,年仅24岁,死因是天花,死后遗体被火化,故陵内埋葬的是他的骨灰。因为传说孝陵内无尸首且薄葬,故在民国时期未遭大规模盗掘(但也有多处盗洞),是清东陵内唯一地宫保存完好的陵寝。 孝陵地宫内还葬有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康熙二年去世,年仅22岁)、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顺治十七年去世,年仅22岁,追封为皇后)二人。
再看一下陵寝建筑分布图: 清孝陵图 [转帖] 书接上文。从影壁山上下来,来到孝陵石像生南面。 往北的神道两侧为石像生。 南端为两根六棱形石望柱,周身雕满祥云,高7.17米。 柱北有石像生十八对,其数量超过明长陵。由南往北依次是卧狮、立狮、卧狻猊、立狻猊、卧骆驼、立骆驼、卧象、立象、卧麒麟、立麒麟、卧马、立马各一对,武将、文臣各三对,高2.6米。武将石雕全身甲胄,铁甲上饰四团正龙补服,乃亲王爵所穿,文臣石雕服饰为正一品,头戴暖帽,胸前方补上为仙鹤一只,颈挂朝珠108颗。
远观石像生
这就是石望柱(俗称擎天柱) 接下来挨着个由南向北看石像生(东面的):
卧狮
立狮
卧狻猊
立狻猊
卧骆驼
立骆驼
卧象
立象
卧麒麟。(这不是当地老乡所说的獬豸。獬豸应是独角兽)
立麒麟
卧马
立马
武将(南1)
武将(南2)
武将(南3)
文臣(南1)
文臣(南2)
文臣(南3)
武将正面像。请细看:武将身着的亲王甲胄,清初的服饰是四爪金龙,与景陵后诸陵的五爪金龙都不相同(泰陵的我没见过,不好说).
文臣正面像
再往北,为龙凤门(明陵中称之为棂星门),门三座,每座门由两根四棱青白石方柱组成,上架额枋,中门额枋上雕火焰宝珠,石柱上饰云板,顶部有蹲龙。门之间用短垣相接,建在须弥座上,门间共有四座琉璃影壁,南面中心为正龙,北面为荷花鸳鸯。
远观龙凤门
龙凤门前北望
请各位注意看 :龙凤门的三座门前与后地面上共有6对石窝。石窝略呈长方型,南北长0.4米,东西宽0.25米,四角为圆角。 请教斑马老师;您知道它们的用途吗?有点貌似戕杆底座,但龙凤门也会有戕杆吗?
南面琉璃影壁的云龙
龙凤门,传说中的阴阳界,大行皇帝经此门后龙驭升天..........[转帖]
站在龙凤门内向南望
北面琉璃影壁的荷花鸳鸯
龙凤门之北为单孔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10根,栏板9块,抱鼓石2块,桥宽9.78米,长16.8米。
单孔桥正面
单孔桥(由西面拍的)
往北为七孔桥一座,也叫五音桥,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61块,抱鼓石2块,桥宽9.1米,长111.6米。
七孔桥(五音桥)正面
七孔桥(由西面拍的)
再往北为五孔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61块,抱鼓石2块
五孔桥正面
五孔桥(由西面拍的)
五孔桥北的东西两侧砂山上,各建有下马碑一座,与大红门南下马碑相同。
这就是孝陵的下马碑。请细看:图片右边弯曲的石板路是孝东陵神道。
孝陵的引导区看过之后,经过下马碑,就进入宫前广场建筑群了。 往北为三路三孔桥,中路宽3.13米,长24.2米,火焰望柱头,下刻莲瓣,解放前已无存,1991年重建。
三路三孔桥正面
三路三孔桥(由西面拍的)
过了三路三孔桥往北,即神道碑亭,为明陵所无,与神功圣德碑亭同,但略小。碑额篆刻“大清”,碑身用满.蒙.汉三文写“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陵”,1992年全面修缮。 神道碑亭以北是一大片广场,全部青砖墁地,地势北高南低。
远观小碑亭
近观小碑亭
小碑亭券门
谥号碑
夕阳下的龟趺螭首
广场东侧有神厨库院一座,门楼为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院内坐东朝西建有神厨,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内有灶台,大锅三口。院南北相对建有神库两座,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院东南角建有省牲亭一座,重檐歇山顶,面阔和进深均三间,东侧有灶台,西侧有铜海缸一口,供制作祭品、宰杀牛羊褪毛之用。建筑均装饰雄黄玉旋子彩画。1992年对北神库和省牲亭进行复原,东神厨和南神库仅存基址。
神厨库院
广场北端,东西相对建朝房两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东为茶膳房,西为饽饽房,都是用来制作祭品的。 朝房北为班房东西各一座,面阔三间,布瓦卷棚顶,为守陵兵丁值班之处。
由左向右是:东值房,东朝房。
北为陵园,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南部为方形院,北部为半圆形院。 南院正门为隆恩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有月台,开大门三间,中门宽2.68米,旁门宽2.31米。匾额上用满.蒙.汉三文书写。梁枋为金线旋子彩画。
隆恩门
隆恩门匾额
隆恩门内进入收费区。只在门外拍了一张。
隆恩殿 隆恩门内神道东西对称建有琉璃焚帛炉各一座,单檐歇山顶,用来焚烧祝版制帛。 东西配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出廊,东殿存放祝版制帛,西殿供喇嘛念经。 正殿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宽31.67米,进深17.65米,四周围绕汉白玉栏杆,共有栏板76块,前有月台,前出三踏,中间为九级台阶,两旁为八级,月台东西两边各有一踏,也为八级台阶。月台上铜炉两座,铜鹿两只,铜鹤两只。 殿内金柱四根,北侧有暖阁三间,内供神龛、神牌。中暖阁供奉顺治帝和孝康章皇后神牌,西暖阁供奉孝献皇后神牌。暖阁前设楠木条案一张,上陈金花黑漆匣一件,内存蓍草三百根。天花板绘金莲、翠草图案,孝陵的建筑材料是拆了西苑内嘉靖年间的道教建筑所得。 隆恩殿北为陵寝门,也称三座门,是陵寝前朝(祭祀帝后)和后寝(埋葬帝后)部分的分界。中门身镶嵌中心花和插角花。 往北为二柱门,面阔一间,两根正方体青白石柱组成,上横木额枋,形式与龙凤门同。 门北为五供祭台,须弥座上正中摆放石香炉一尊,两侧为石烛台,烛台两旁是石花瓶。 祭台北为月牙河一条,上有平桥。 桥北为方城,与明陵平地起城不同,清陵方城建在高大的基座上,城上建有明楼,形制与神功圣德碑亭相似,城南、东、西三面有垛口,城下中部有一门洞,明楼重檐之间有“孝陵”字样的匾额,蒙文居左,汉文居右,中为满文。明楼内竖石碑一块,刻有“世祖章皇帝之陵”字样,也是满.蒙.汉三文,旁边刻有“康熙尊亲之宝”印章,碑座为须弥座。 方城与北部的宝城之间,用月牙城(也叫哑巴院)相接,月牙城北壁背靠宝城南壁,有面南琉璃影壁一座,正对方城北侧门洞,神道自此到了尽头,琉璃照壁下线正中处即地宫入口。该影壁城砖砌成,上抹红泥,镶嵌中心花和插角花,顶部正脊一道,垂脊两条,安吻兽,上铺黄琉璃瓦,壁下承以须弥座。月牙城东西各有一条转向登道,通往方城明楼。 最北部的宝城即坟头,上有宝顶,下有地宫(明代称玄宫,清代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故改称地宫),地宫上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掺合成的三合土,又用糯米汤浇固,加了铁钉,所以十分坚固,不怕风吹雨打(明陵坟头用黄土,面积虽大,但不如清陵坚固),地势北高南低,四周围以城墙,墙上有2.62米宽的马道,最外圈的墙体建有垛口,南侧城墙东西各有一豁门,安栅栏门。地宫没有打开,内部情况不详,也无文献可考证,但估计应为裕陵的九券四门式。 清世祖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在养心殿逝世,年仅24岁,死因是天花,死后遗体被火化,故陵内埋葬的是他的骨灰。因为传说孝陵内无尸首且薄葬,故在民国时期未遭大规模盗掘(但也有多处盗洞),是清东陵内唯一地宫保存完好的陵寝。 孝陵地宫内还葬有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康熙二年去世,年仅22岁)、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顺治十七年去世,年仅22岁,追封为皇后)二人。
最后一张是孝陵沙盘 [转帖] 本章到此结束。请看下一章:[原创] 再游清东陵(三) [长] 谢谢!
: j8 H- @4 {8 q7 ^8 f2 I/ J4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8 17:38:5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