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qdyy在2007-10-11 0:29:06的发言:我觉得应该多拍拍新北京,毕竟我们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弱肉强食的大潮中,拆旧建新,让更多老旧胡同中远离现代生活水平的平民大众分享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而焕发精神,为国家经济稳固前进作出更大贡献. 摄影艺术家也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这样才能使我们创造出的艺术永葆生命力 如何定义“新”北京? 街面上流行的口号很多,但是对于“新”的理解应该各有一套。 我理解的“新” 不单单是高楼林立,时尚繁华,如果国贸CBD和酒吧、夜店的时尚男女算是“新”北京的标准的话,那这样的“北京”全世界可以找出很多,而且比我们要“新”的多。 不说别人只说自己,过去有过大概2年的时间,我也是每天“夜店”“酒吧”的泡着,以至于后海几家很硌硬的酒吧vip区都进出自由,带朋友去工体babyface都免票,但是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那种时尚、新潮现在回想起来,让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浮躁、一种宣泄。完全谈不上什么都市特色,就算去2、3级城市,这种场所也是一抓一大把,完全都是拿铜子儿盖起来的。经历过了,也没什么可留恋的~ 无论“新”“旧”,都离不开“北京”这个中心主体。如果对北京近15到20年的城市规划有个了解的话,我想都能看出来,北京的建设是浮躁的、追求“超英赶美”的,虽然嘴上不这么说,但是执政的人骨子里没变。家父一度在国家部门做政府建筑项目工作,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他一直在和北京市规划局打架~~~后来家门口管不了了,被聘到外经贸部,负责涉外项目,这就远了不说了~~ 对于拆旧建新,我自己包括坛子里很多的朋友都聊过,大家都不是顽固的一味维护老的东西。破旧的、没有价值、影响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绝对支持您说的“拆旧建新”。 作为拍记队,我们无非是这么几个目的: 1、保存资料。历史上经历的朝代不一定都是盛世,但需要历史。小到可以为后人留个资料,大到说不定可以作为文史研究。 2、个人情感。参加胡同拍记队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本着对胡同感兴趣。当然,其中确实是因为基本没住过胡同的,图个新鲜感,但也有像我这样从小到大甚至几代人没出过2环的,是一种个人情感,当然,其中势必有些念旧和不“与时俱进”的嫌疑。 3、摄影爱好。胡同可以算是一个摄影题材了,至少在咱们OBJ绝对是当家的。摄影版的朱老师、房斑竹、蒋老师都是这方面的大家。 4、宣扬老北京文化。 我想到了这一步,应该算是水到渠成了,生活在胡同、爱胡同、了解胡同,自然会希望能影响到周围的人来分享自己的情感。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不一味地维护破败的、没有价值的老东西。 5、网站的主题。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既然是老北京网,肯定就是以发扬传统为主题的。 您说:“让更多老旧胡同中远离现代生活水平的平民大众分享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而焕发精神” 同在一个城市里,现代化无论怎么发展,我相信他绝对不影响住在老胡同中的人去领略他的繁华和绚丽(身体不方便的另说),更何况现在很多平房的老住户,不用出院子都能看到背身儿的高楼大厦了。但是,城市的繁荣发展、节奏的加快以及一个个“睡城”的兴起,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是绝对会阻碍这种环境中的人去体验和领悟“老”北京的。这样一个单项的文化交叠,最终的结果就是“新”北京一点点侵蚀“老”北京,说得更准确的应该是“浮躁、纷繁”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一步步代替“深沉、祥和”的文化古都。 作为老北京人,我不怕城市更名、不怕朝代更替,怕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方向。纽约这个“大都市”不是在单纯的短期经济构架上搭建的,巴黎也不是靠法国情人们你一口我一口的浪漫出来的,伦敦同样不是近20年大力发展“礼帽文化”而被冠以绅士国度的。同样,公平的说,北京也不应该单纯的去向往“国际大都市”。 但是,因为在华夏大地,我们老百姓几百年来都是受压迫,就算新中国了,也一直是生活贫穷的,同样现在也没有改观。法国的失业人员可以每个月1000欧元的救济金,养狗了还可以再拿一份补助,生孩子多还可以再多拿~ 我们不行啊,下岗了给你300块,逢年过节如果赶上电视台采访,街道领导给你送桶油,那就是你们家上辈子积德了(突然间,耳边回响起盘哥“莫谈国事,多聊风月”的声音……哈哈)。所以,老百姓迫切地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想搬进高楼大厦,想领略大都市的繁华,这些我觉得都对~!追求美好生活绝对的对!社会也应该这样!但是,这并不与保留和发扬传统相违背~个中道理就不说了,辩证来辩证去忒烦~ 其实每次我们拍记都能碰到有些人说“拍这些个东西干嘛,拍这个都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人……”…………不用辩什么,掌柜的和一群骨干(其中很多是80后的)已经“吃饱了没事儿干”7年了~ 确实,如果按照现在社会的大众价值体系来评论的话,那么所有的“公益事业”基本上都是“吃饱了没事儿干”。 对这番话,我不想说什么,因为我想“文卫版”里面的朋友更有发言权,特别是那一片一片正在享受“发展成果”和“稳固前进”所带来的“好处”的同志们。这不是以偏概全,毕竟已经不可争辩的成为社会问题了。 摄影艺术家也同时肩负着社会责任,这样才能使我们创造出的艺术永葆生命力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靠反映穷酸生活获奖的大导演们应该推出午门喂狗了…… 如果说摄影家的工作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那是人家德行高尚,应该受到赞誉和奖励。但就从“责任”和“同时”来讲,我想摄影家没这个责任,也没有人有资格这么要求摄影家。 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是纪录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善、恶、美、丑都包括在内,原则是保证事情的真实性、及时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追求艺术效果,每个人会因为多种原因取材不同。有的喜欢拍社会阴暗面,有的喜欢拍幸福灿烂,但是他们的根本是一样的。同样,胡同拍记不代表就都是丑陋的,我觉得这是非常狭隘的理解,难道反映生活在胡同中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生活不是好事么?配不上您所谓的“责任”么? 无论摄影也好,绘画也罢,真正的“艺术”是绝对不会为可以讨好谁而作妥协的,那样的话只能算得上是工艺品。 摄影艺术上的事情您有不理解的还是请教摄影版的老师们,我才疏学浅,理解的难免片面许多。 ……十七大要召开了,我只觉得您这番话确实很“和谐” (本来说睡觉前看一眼,结果一回复就是一钟头~我k,又饿了……[em06][em06]) ; t5 N$ S7 ]) [. Q7 {+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1 2:52: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