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67|回复: 26

北京名胜古迹大全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4-5-25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口店遗址

【周口店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村龙骨山。其古人类遗址发现于1927年,现在已有地点25处,包括从距今60万年到距今1万多年的多个时期。1929年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在周口店的活动时间大约从距今60万年前到距今20多万年前,共发现6具头骨化石、牙齿157枚,以及许多其他部位的骨头,分属于40多个个体。在遗址中发现有北京人的用火遗迹。1930年发现"山顶洞人"遗址,先后出土了3具人头骨化石,以及许多其他部位的化石,分属于十多个个体,其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1967年又发现"新洞人",其文化时代介于北京人和
山顶洞人之间。


王府井旧石器晚期遗址

【王府井旧石器晚期遗址】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王府井东侧。1996年12月中旬发现于东方广场工地地下12米深处。遗址分为两层,下层距今约22万年前,遗址面积数百平方米,出土石器、兽骨近千件,炭坑多座,为一处平原上的居址。上层遗址在下层遗址上约1米处,时代晚于下层遗址,发现的遗物很少,但它表明人类不止一次在此活动。此处遗址的发现对于北京地区史前人类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琉璃河乡。遗址东西横距3.5公里,南北纵距1.5公里。为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址,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古城址位于遗址中部,地面尚存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北半部,北墙长829米,东西墙北段尚存约300米,建城年代约在西周初期。墓葬区位于城东南部,以黄土坡村最为集中,墓分大、中、小三型,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中小型墓有熟土二层台,大型墓多有两条墓道。随葬品小型墓以陶器为主,中型墓以青铜器为主,大型墓多被盗。陶器组合为鬲、簋、罐。不少青铜器上铸""铭文,出土的堇鼎和伯矩鬲是极为珍贵的青铜礼器精品。近年出士刻有"成周"文字的甲骨,为确定燕都城址年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收获。居住区位于城内及西部,有房屋、窖穴、灰坑、水井等遗址。今遗址区已建立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窦店土城

【窦店土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窦店镇。是北京市保留较为完整的战国至西汉时的古城。城长方形,分内外两层,内城为夯土打造,外郭是堆积的土围。内城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860米,外郭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960米。西南转角处尚存高达8米的城墙,底宽约17米,顶部宽约25米,夯土层次明显。城内靠西墙有子城一座,长方形,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城内外遗物丰富,有大量豆、盆、罐等器物陶片。


玉皇庙山戎墓遗址

【玉皇庙山戎墓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靳家堡乡玉皇庙村。1985年开始勘探并发掘,共清理墓葬200余座。出土有各种精美的金器、青铜器、玛瑙、绿松石、陶器、骨器、蚌器、石器等6000余件。文化内涵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青铜匕首、青铜短剑等极富特色。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山戎民族的地理分布、生活年代、文化特征、埋葬制度、经济形态、军事活动、社会结构以及古代兵器制作等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丰富了北京古代史及北京民族史的研究内容。现辟为山戎文化陈列馆。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

【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花乡。1974~1975年间发掘,发现西汉燕王(或广阳王)墓及其王后墓,皆为大型木椁墓王墓南向,为土坑竖穴墓;墓上口南北长26.8米、东西宽21.2米,底口长23.2米,宽18米,深4.7米,向南开有30多米长的墓道。墓为木结构建筑,由墓道、甬道、外回廊、内回廊、前室和后室等组成。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棺椁五重,二椁三棺。黄肠题凑由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方15800余根叠成。这种规模的西汉诸侯王地宫为国内首次出土。而保存完整的车马殉葬遗迹亦为国内仅见。现辟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潭柘寺

【潭柘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潭柘山。因前有柘树,后有龙潭而得名。占地68公顷。始建于晋代,初名嘉福寺,唐代改名龙泉寺,金皇统年间(1141~1149)改名大万寿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改名岫云寺,俗称潭柘寺。历代多次重修扩建,现尚存明以前建筑形式。寺分东、中、西三路,中轴线上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阁等;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流杯亭、帝后宫、舍利塔、地藏殿、元通殿和竹林院等;西路有戒台、观音殿、龙王殿、祖师殿、西南斋、大悲坛和写经室等。整组寺院格局完整,殿宇崇宏,并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寺内还有千年银杏"帝王树"及金代石碑、石塔。寺外还有安乐延寿堂和塔院,塔院中保存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数十座。


魏太和造像

【魏太和造像】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北安河乡车耳营村北。雕凿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位于一幢方形尖顶花岗岩石砌建筑中,四面辟有拱券门窗,民国时李石曾等建。石佛造像高165米,立于107米高的须弥座上,袒胸赤足,斜披袈裟。身后有背光,高2.2米,雕火焰纹、忍冬纹和伎乐天人。身后并凿有12排共124个小佛像,均施彩绘,造像背面下端刻有文字。整座造像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也是北京现存最早的石造像。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内。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北魏年间,初名光林寺,隋称宏业寺,唐称天王寺,金称大万安禅寺,明宣德年间改今名。现存山门、弥陀殿,均为清代重建。塔建于辽代,历代多次重修,通高578米,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方形塔基,上承须弥座。须弥座束腰部位的门内雕有狮兽头,转角处雕金刚力士。须弥座上又有束腰一道,门内雕佛像,转角亦雕金刚力士,其座上有仿木斗,再上为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辟拱门,两侧砖雕天王像。四斜面饰直棂窗,窗侧砖雕菩萨像。塔逐层略有收分,每层檐下施仿木砖雕斗。塔刹为两层仰莲之上置小须弥座承托宝珠。天宁寺塔为典型的辽代密檐砖塔风格,造型及其雕塑艺术极为精美,同时亦是研究辽南京城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


云居寺塔及石经

【云居寺塔及石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石经山。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业年间,五代时被火烧毁。辽、金、元屡次修建,抗日战争时被毁,仅塔与石经得以保存。今寺中建筑为80年代后恢复。寺坐西朝东,塔位于寺北,称云居寺北塔,又俗称红塔,辽代创建,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北塔高30.4米,砖砌,塔身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八角形,四周有拱门、假窗、佛龛浮雕,上层为圆锥形,相轮九重,塔顶宝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约10米,上部为楼阁式,六层檐,下部开尖拱形塔门,它们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的塔。石经版位于半山腰的雷音洞中以及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穴中,自隋代创寺僧静琬始刻,历唐、辽、金、元、明,历时千余年。雷音洞内藏经石4196块,寺南的压经塔下藏经石10082块。计刻佛经1122部,3452卷。云居寺石经版不仅保存了大量佛教经典,同时也为金石、书法、文字、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被誉为"北京的敦煌"。


西山八大处

【西山八大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石景山区卢师山、翠微山和平坡山中。是八座寺庙的总称。分别建于隋、唐、明、清时期,1990年遭八国联军破坏,1949年后经重修开辟为八大处公园。八寺依次如下:长安寺,旧名翠微寺、善应寺,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现存两进院,昔日以奇花名树著称,院中两株白皮龙爪松,高大挺拔,传为元代种植;灵光寺,又名龙泉寺,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后改今名,寺中1964年建的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佛牙舍利塔里,供奉着原供于辽招仙塔中的佛牙(释迦牟尼牙齿);三山庵,清代建筑法式,观景佳处;大悲寺,又名隐寂寺,元代创建,康熙五十年(1711)改今名,三进院,前殿中的十八罗汉塑像非常精美;龙王堂,又名龙泉庵,清康熙十一年(1672)建,寺后清泉甘冽;香界寺,原名平坡寺,为八大处主寺,始建于唐代,历代多次重修,殿五进,气势宏伟壮观,为历代帝王巡幸驻跸之所;宝珠洞,为最高的一处,雄踞于平坡山顶,殿前"眺远亭",可赏远近山景;证果寺,始建于隋代,是历史最久的一处,多次易名,明天顺年间改今名,寺前有池名青龙潭,寺后有石名秘魔崖。


灵严寺大殿

【灵严寺大殿】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齐家庄乡齐家庄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元至正年间重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嘉靖六年(1527)重修。寺坐北朝南,原有殿堂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军焚毁。今仅存大雄宝殿,面阔3间,建筑面积118.5平方米。梁架基本是元代遗物,殿内采用减柱造,檐下斗拱带替木。整体体现了元代工艺手法,为北京地区所罕见。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戒台寺

【戒台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马鞍山。又称戒坛寺。始建于唐武德五年(622),名慧聚寺。辽时高僧法钧建戒台。明正统、清康熙及乾隆时进行重修及扩建。寺坐西朝东,多重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已毁)和观音殿。大雄宝殿内供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观音殿位于全寺最后,是最高的一座建筑。戒台位于寺西北的戒台殿内,为明代建造,正方形,汉白玉砌筑,分三层,高约3.5米,底层宽23米,台四周雕有莲瓣、祥云等精美图案,与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戒台并称中国三大戒台。在戒台院的东北前方有塔院,内有辽代、元代墓塔,保存完好。寺中还有辽代石经幢和明代铜香炉、铜福鼎和铜钟等珍贵文物。"戒台五松"更是盛誉不衰,它们是千佛阁遗址前的活动松、卧龙松、自在松,戒台院前的抱塔松和九龙松。


法源寺

【法源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教子胡同东侧。占地6700平方米。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为悼念东征阵亡将士而建,初名悯忠寺。明正统二年(1437)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更名法源寺。寺坐北朝南,规模宏大,七进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内有明代铜质四大天王像)、大雄宝殿(寺中主要建筑,主要宗教活动场所)、观音阁(亦名悯忠台,内藏大量有关唐史的重要石刻资料)、毗卢殿(原名净业堂,内供明代铜质"五方佛"像)、大悲坛(陈列大量珍贵的历代佛经写本)、藏经楼(内供巨大的明代木雕卧佛像以及各种珍贵经书)。法源寺已成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世界各地都有佛教信徒前往朝香拜谒,在佛教国家中享有盛誉。


红螺寺

【红螺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北怀柔县红螺山。始建于盛唐,初名大明寺,后改名资福寺。历代多有修缮,康熙二年(1663)修建后,规模更加宏大。现存建筑清式,坐北朝南,分三路,中路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又称转角殿)、藏经殿及后殿,主殿堂两侧有东西配殿和诵经房。西路跨院为寺僧起居之所,东路跨院为修容所和客厅。西墙外为塔院。寺周围群山环抱,松柏参天,寺内有千年银杏和独具特色的平顶松,有藤攀缘而上,称"紫藤寄松"。近年已开发为京北著名风景区,其"松林浴"享誉四方。


万佛堂、孔水洞

【万佛堂、孔水洞】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云蒙山南麓。万佛堂坐落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始建于唐代,原名龙泉寺,后改名大历禅寺。万佛堂为歇山无梁殿式建筑,雄伟端庄。殿内正面和两山墙下端镶嵌"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浮雕组成,是唐代浮雕艺术的精品。孔水洞是一天然溶洞,洞内有泉,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对研究京西水文变迁有重要价值。洞内石壁上有隋唐时代的造像和刻经。孔水洞左右山上各有一座砖塔。左塔高20米,辽代创建。右塔高18米,元代创建。


十方普觉寺

【十方普觉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麓。俗称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代进行扩建,改名昭孝寺,又称洪庆寺。明正统八年(1443)重建后改称寿安禅林。成化十八年(1482)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改名十方普觉寺。寺坐北朝南,分三路布局。中路有"同参密藏"牌坊、功德池、钟鼓楼、山门殿、四大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两侧有达摩殿及悉多太子殿等配殿。东路院为寺僧起居处,有大斋堂、大禅堂、霁用轩、清凉馆、祖师院等6进院落。西路5进院落,包括3座行宫院。故东西两路有"三宫六院"之称。寺院殿堂布局沿袭唐代伽蓝七堂的法式,在北京一带非常少见。卧佛殿内供铜铸卧佛像。卧佛寺殿宇轩昂,古树参天,有"西山兰若之冠"的美誉。


北海及团城

【北海及团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文津街1号。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精巧的帝王宫苑。占地68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陆地29公顷。唐代为海子园,11世纪中叶辽代始建帝王宫。金代浚湖叠石,营建琼华岛。元世祖时以岛为中心建帝都宫苑,时称"上苑"。至正八年(1348)山赐名万寿山,水赐名太液池。明代北海是西苑的一部分(其南有中海、南海)。清代多次进行大规模扩建,乾隆以后基本上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园中湖光山色,景色秀美,以琼华岛为中心,山顶为清顺治八年(1651)所建的白塔,覆钵式,高35.9米,因其雄踞山巅,更显巍峨。从山下堆云、积翠牌坊过永安桥至琼华岛,进永安寺,历山门、钟鼓楼、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善因殿而至白塔,重重殿宇,层叠而上,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气势极为壮观。山东麓林木茂盛,怪石嶙峋,建有智珠殿、麓日亭以及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碑。山西侧建有皇帝"理事引见"之所悦心殿、帝后观赏风景之地庆宵楼以及静憩轩、水精域、甘露殿、琳光殿、蟠青室、一房山、亩鉴室、阅古楼等,景色古雅清幽。其中阅古楼内壁上嵌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精妙绝伦,弥足珍贵。山北有仿镇江金山寺建的漪澜堂、道宁斋、碧照楼、远帆阁等建筑群,傍湖有300米长的游廊,东起漪晴楼,西至分凉阁,山崖邀山亭、酣右堂、写妙石室、看画廊、盘岗精舍、一壶天地、得性楼及铜仙人承露盘等景点,建筑错落有致。湖东岸濠濮涧三面临水,幽静别致,画舫斋布局紧凑,建筑精巧,为园中之园。湖北岸以静心斋为主体建筑,曾是清太子读书处,乾隆曾在此抚琴吟诵,有"乾隆小花园"之称。此外还有大小西天、九龙壁、阐福寺、蚕坛、快雪堂、观间殿、万佛楼、天王殿等。团城位于北海公园南门西侧,元代时为一小岛,称"瀛洲",明代重修时筑城墙,现存建筑保存了乾隆重修时的风貌。因平面呈圆形,俗称"团城",占地4553平方米。城墙高5米,东西两侧各有随墙门,入门有蹬道可达城台。建筑布局以对称为主,兼取园林手法,以承光殿为中心,南有玉瓮亭,北有敬跻堂,两侧有古籁堂、余清斋及东西庑,还有朵云亭、镜澜亭高踞假山之上。城内穿插种植数十株古老的松柏,使金碧辉煌的建筑群更添秀色。北海及团城自1924年辟为公园之后,因其美丽风光,成为城内最大的观光游乐场所。


牛街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广安门牛街。始建于辽统和十四年(996),元、明、清屡次重修。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寺坐西朝东,主要建筑有礼拜殿、邦克楼、望月楼和碑亭等。正门前有四柱三楼悬山顶牌坊,檐下额书"达天俊路",坊对面有庑殿顶砖影壁,进门迎面为望月楼,重檐六角攒顶,正面额书"敕赐礼拜寺"。望月楼后为礼拜殿,由三个勾连搭式屋顶及后部冠一六角攒尖亭式建筑组成,左右出抱厦,俗称"窑殿",象征圣地麦加。殿内宽敞宏丽,内装修精美,满布阿拉伯风格的装饰。邦克楼位于礼拜殿正前方,又称宣礼楼、唤醒楼,其前身为元尊经阁旧址,南北两侧分立重檐歇山碑亭。礼拜寺的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但在主要建筑物的细部装饰上,具有鲜明的伊斯兰建筑装饰风格,是中国建筑形式与阿拉伯风格相结合的重要实物,今天仍是穆斯林信徒的重要活动场所。


古崖居遗址

【古崖居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张山营乡海坨山麓。以洞沟古崖居遗址规模最大,位于一狭长的沙砾花岗岩山谷内,在谷内崖壁上布满各式各样的崖居洞窟。洞群分前沟、后沟两部分,俱为东西走向。崖居洞内均凿有石室,多达数间。各类崖居洞窟共100多个,远观就像一个巨大的石窟村落。该遗址为辽、五代时奚人去诸部所凿,对于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及生活状况有重要价值。


大觉寺

【大觉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北安河乡徐各庄村阳台山麓。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以前,辽称清水院,金章宗巡幸驻跸的西山八院之一。后称灵泉寺,明宣德三年(1428)改今名。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修缮规模较大,增建四宜堂、领要亭等,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时为主持迦陵建塔。寺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步步递高,中路为6进院落,包括山门、碑亭、功德池、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舍利塔、龙潭、龙王堂。右路是僧房,左路有戒坛、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等。寺内还有许多珍贵文物和名贵花木,二龙戏珠、辽代古碑、碧韵清池、千年银杏、藤李寄柏、古寺兰香、松柏抱塔、灵泉泉水,被誉为"大觉八绝"。整个寺院布局严谨,蔚为壮观,风景瑰丽,自古是郊游胜地。


报国寺及顾亭林祠

【报国寺及顾亭林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占地13万平方米。创建于辽代。明成化二年(1466)重修,改名慈仁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后改名大报国慈仁寺。寺院规模宏大,原有殿7进,后有毗卢阁,凡36级。阁下原有瓷观音像,为旧京八宝之一,谓"窑变观音"。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寓寺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何绍基、张穆等人集资为顾建祠,即寺之西院。1921年重修,时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撰祠记。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


燃灯塔

【燃灯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通州区北城。辽代创建,明、清多次重修。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45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均有精美的砖雕。塔身正南券洞内供燃灯佛,故名燃灯塔。其余三正面设假门,四斜面雕假窗。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整座塔上共悬风铃2224枚,雕凿佛像415尊。塔刹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承仰莲,再上为相轮、仰月、宝珠。塔顶部原生长有榆树一株,高数米,浓荫华盖,蓊蓊郁郁,堪称奇景,为保护古塔,今已移植塔下。


照塔

【照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南尚乐乡照塔村。建于辽代,南向,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通高15米。塔形秀丽,塔基为须弥座,高3米,每面宽22米。塔身正面设券门,其它各面设假门和假窗。塔身之上为仿木砖刻额枋檐椽和砖制的一斗三升斗拱。上边是七级叠涩檐,塔尖为攒尖宝刹。


玉皇塔

【玉皇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南尚乐乡高庄村。因塔内原供有玉皇大帝像,故名玉皇塔。始建于辽代,南向,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通高15米。塔基为八角须弥座,装饰砖雕人物故事、动物图像等。塔的中心有八角柱,塔身正面设券门可以入塔。东、西、北面设砖雕假门,其余四面设砖雕假窗。塔檐各角梁均悬铜铃。八角攒尖塔刹,八条脊由封顶铁球伸向八方,尽头有垂兽套兽。


良乡塔

【良乡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良乡镇燎石岗上。建于辽代,平面呈八角形,五级楼阁空心式砖塔,高36米,雄伟壮观。塔座束腰部分砖雕花纹精美,塔第一层高于其它诸层,四正面辟券门。四斜面有方形直棂窗,每层都有塔檐,檐下施仿木斗。塔外形上小底大,收分明显。塔内空心,有楼梯旋转而上,可登塔顶,极目远眺,风光秀美。


中南海

【中南海】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长安街北侧。占地100公顷(其中水面约50公顷)。是中海、南海的统称,也称西苑。又与北海合称太液池。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始建于辽代,金、元、明屡加拓展,至清代更臻完善。辛亥革命后曾作袁世凯的大总统府,1929年辟为公园,1949年后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南海主要建筑景观有:新华门,原名宝月楼,为中南海南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始建,有乾隆手书匾额"仰视俯察";瀛台,亦称南台,是南海中的一座小岛,其景取海上蓬莱之意,是清代帝王避暑之地,也是康熙、乾隆等理朝听政之所,主要建筑有翔鸾阁、涵元殿、香殿;韵古堂,亦名瀛洲在望,位于南海东北隅;流水音,是帝王饮酒赋诗的流杯亭。中海主要建筑有:勤政殿,位于中海南部,慈禧听政之所;丰泽园,清代帝王行演耕礼之处,园内菊香书屋1949年后是毛泽东居住的地方;怀仁堂,原为慈禧寝宫,现为中共中央重要会议场所;紫光阁,皇帝设功臣宴处,1949年后国务院常在此召开会议;万善殿,是蕉园中的主要建筑;水云榭,为一座精巧的水中凉亭,内有乾隆题碑"太液秋风",为燕京八景之一。


金中都城遗迹

【金中都城遗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凤凰嘴村、高楼村、万泉寺、马连道。金中都城建于天德三年(1151),是北京在历史上作为王朝都城的开始。周长37里,近正方形。现存为金中都城的南垣及西垣遗迹,共3处:凤凰嘴村为城西南墙角,墙体残高3米,长约100米,墙南面的水渠为金代护城河遗迹,此处为较大的一处遗迹;万泉寺村有南墙两段;高楼村有西墙一段。该遗址是研究北京历史和城市变迁的重要实物。


莲花池

【莲花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湾子莲花池公园内。古称西湖、太湖、南河泊。原为燕都蓟城西郊的一处湖泊,金代建都于湖东,莲花池作为城西的湖泊和城市水源,是研究金中都位置的重要实物。现为莲花池公园内的湖泊,面积20多万平方米,湖内种植各种莲花,湖上筑长堤,堤上有曲桥、拱桥、凉亭等点缀其间,已成为北京城西南部的一处休闲乐园。


金中都太液池遗址

【金中都太液池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广安门外南街青年湖。亦称西华潭遗址。金天德三年(1151)始建中都城后,城中有皇城,皇城内有宫城。宫城西门玉华门外,是风景优美的皇家园林同乐园,园中有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名胜。金中都太液池遗址,是同乐园中的水池,是研究中都城宫室方位的重要实物。北半部已被填平辟为游泳池,南半部水池保留至今。


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水关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是国内已知古代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遗址。标明了金中都城的位置,代表金中都城市建筑及其工艺水平。证实了金中都城内的水系流向,为金中都城的水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遗址区已建成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金陵

【金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车厂村至龙门口一带,范围达数十公里。始建于金海陵王时期(1149~1160),以后三代皇朝加以扩修。以九龙山为中心,主要遗存有清入关后重修的三合土宝顶一座及宝顶对面的享殿遗址、碑亭遗址、神路遗址。陵区到处可见散落的琉璃瓦件及残碑断碣等。此地有睿陵(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兴陵(葬金世宗完颜雍)、景陵(葬金睿宗完颜宗光)。金陵对研究金代历史发展及其变迁具有重要作用。


钓鱼台与养源斋

【钓鱼台与养源斋】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部海淀区玉渊潭东。占地42公顷,是一处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金代文学家王郁曾在此筑高台垂钓,后金朝在此建行宫,元代称玉渊潭,明代为武清侯李伟别墅。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浚治成湖,并引来玉泉水。次年在湖东岸建城门式高台,镌"钓鱼台",为乾隆御笔。台侧还建有行宫。民国初年曾归陈宝琛,1949年前为傅作义别墅。园内主要建筑养源斋,乾隆时建,是钓鱼台正厅。此外还有潇碧轩、望海楼等。1959年建为国宾馆。


卢沟桥

【卢沟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丰台区宛平城,横跨永定河。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三年(1192)建成。明正统、清康熙年间重建,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桥由白石砌成,长212.2米,宽7.5米。两侧有栏板、望柱,望柱上雕凿大小石狮492只,神态各异。桥有11孔,桥墩、拱券各部分,均用腰铁固牢。桥墩作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桥两头有华表各一对,石碑各一座,一为清康熙年间修桥碑,一为乾隆御题"卢沟晓月"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桥东为宛平城,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击卢沟桥,进攻宛平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至今桥身仍可见当年的弹痕。


白云观

【白云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滨河路白云观街。为金代长春宫之别院。蒙古灭金前,成吉思汗命全真派长春真人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金正大元年(1224)丘处机自蒙古东归主持太极宫,并改名长春宫。正大四年(1227),丘处机去世,其弟子尹志平购长春宫东院,命名白云观,并建处顺堂葬丘处机。元末长春宫毁。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以白云观为主体加以扩建。正统三年至八年(1438~1443)大修。清康熙十五年(1676)再次扩建。现存建筑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路轴线自南而北为影壁、棂星门牌楼、山门、灵官殿、钟鼓楼、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三清阁与四御殿。东路有南极殿、斗姥阁、真武殿、火神殿、斋堂及罗公塔。西路有祠堂(供奉白云观历代宗师神位)、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吕祖殿、云集园(后花园,景色优美,有"小蓬莱"之誉)。观中还保存有明清两代很多极富价值的碑刻资料。白云观是道教著名宫观,有全真派"北方第一丛林"之称,白云观庙会也是老北京著名庙会之一。


广济寺

【广济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北京著名的"内八刹"之一。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始建于金代,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年间重建,成化二年(1466)赐名"弘慈广济寺"。现存建筑保持明代格局,分三路,中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和多宝殿(舍利阁),西路有持梵律殿、戒台、净业堂和云水堂,东路有法器库、延寿堂等。寺内珍藏许多珍贵文物,如明代三世佛及十八罗汉造像,康熙时建的汉白玉戒台,乾隆年间的青铜宝鼎等。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


万松老人塔

【万松老人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占地105平方米。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金元时名僧,曾在京西仰山栖隐寺出任住持,元初中书令耶律楚材奉其为师,向其参学3年。南宋淳?元年(1241)万松老人圆寂后,修此墓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玲珑精致,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


镇岗塔

【镇岗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丰台区长辛店乡云岗村。金代(12世纪)建造。九级密檐式砖砌实心花塔,通高18米,底周长24米,坐北朝南,底座呈八角形。塔身有武士、文官、盆花、兽头等精美的砖雕。塔身上部有一层须弥座,座上密布佛龛相错环绕而上,并渐次内收,第二层起,每面残存砖制浮雕佛像,古朴生动,顶部有须弥座承托塔刹。整座塔造型古朴别致,砖雕精美,是一座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塔。


银山塔林

【银山塔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北昌平县下庄乡海子村西南古延圣寺遗址上。银山之景久享盛名,"铁壁银山"列燕平八景之首。现存砖塔7座,其中金代5座、元代2座。金塔均为密檐式实心,八角十三层3座,六角七层2座,最高为22.8米,低的14米。塔的基座、塔身、束腰部分均有精美砖雕,造型挺拔俊秀。元塔2座,六角密檐实心,一座三层,一座五层。三层塔高约84米,为密檐式与覆钵式相结合的塔。五层塔塔身外墙呈向内弯曲的弧线,六隅施经幢形倚柱。这几座塔造型精美,结构别具风格,对研究金元时期古塔的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成为峰奇谷秀、林木葱茏的银山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


静明园(玉泉山)

【静明园(玉泉山)】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颐和园昆明湖西。占地75公顷,其中水面13公顷。为"三山五园"之一。金代始建芙蓉殿(亦名玉泉行宫)。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建行宫,初名澄心园,三十一年(1692)更名静明园。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形成"静明园十六景",时为静明园鼎盛时期。1860、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焚毁。辛亥革命后,一度开办玉泉山汽水公司,时亦开放游览。1949年后,为国家机关使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绿化。园内景物繁多,较著名的有:玉泉,被乾隆命名为"天下第一泉",金代"玉泉垂虹"为燕京八景之一;玉峰塔,位于玉泉山主峰,为八角七级仿木构楼阁式石塔,高477米,"玉峰塔影"为十六景之一;华藏塔,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汉白玉石塔;澄照关,关上雉堞相连,高逾6米;楞伽洞,洞中大量清代密宗摩崖造像,艺术价值极高。


上方山诸寺及云水洞

【上方山诸寺及云水洞】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上方山。隋唐时已有开辟,历代均有扩建,辽金时为鼎盛期,金末毁于兵火,元代恢复,现存寺院建筑主要为明、清时重建。上方山诸寺以兜率寺为中心,有"七十二庵"。主要有:接待庵,登山起点,为"七十二庵"的头一庵;云梯庵,建于半山,从山脚至庵门有262级石磴仿佛直入云霄,故名"云梯",庵亦因此得名;兜率寺,又称上方寺,为全山最大寺院,始建于隋末唐初,明代重修;塔院,位于兜率寺西,内有辽代石塔;望海庵,是现存庙宇位置最高的一座。上方山除"七十二庵"外,还有九洞十二峰等名胜,其中尤以云水洞堪称奇妙。云水洞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前有大悲庵,洞进深620米,内分7个小洞,洞内奇景变幻,层出不穷。


元大都土城遗址

【元大都土城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北部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北土城路南侧和西土城路西侧。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营建大都,至元十三年(1276)大都城垣建成,周长28.6公里,四隅建角楼,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城墙基宽2.4米,与高及顶宽之比为3∶2∶1,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在夯土中使用"永定柱"(竖柱)和"?木"(横木),即我国传统的板筑技术,以加固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元后期又于各门外加筑瓮城。明筑北京城时,将北城墙南移5里,使北部土城废弃,成为遗址。今遗址尚存约12公里,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的遗迹,是规模最大、最能反映元大都城市规模、布局、方位的重要历史遗迹。


北京鼓楼、钟楼

【北京鼓楼、钟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钟楼位于中轴线最北端,其南约100米为鼓楼。钟鼓楼为元、明、清京城报时中心,并为元、明都市建设的重要体制之一。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明永乐十八年(1420)重建。清乾隆十年(1745)再次重建钟楼,全部砖石结构,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殿式作法,占地约6000平方米。四面各有拱券门,二层楼上悬永乐年间铸造的报时铜钟,重63吨,撞击声可达方圆十数里。鼓楼为单体木结构建筑,通高46.7米,重檐歇山顶,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四面各有拱券门,二层楼上置大鼓一面,鼓面直径1.5米,刀痕累累,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时所砍。民国以后,鼓楼曾一度改名"明耻楼",以图片和模型陈列展示八国联军入侵的情形,1984年经大修后,已辟为文物保管所对外开放。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白塔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由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主持兴建。塔成后建寺,名大圣寿万安寺,建于辽永安寺旧址。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寺毁于雷火,仅存白塔。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改称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历朝多次维修。寺院坐北朝南,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佛宝殿、白塔。塔高51米,气势恢宏,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及塔刹组成。塔座面积810平方米,塔基高29米,双层须弥座,覆钵形塔身直径达184米,塔身之上以折角须弥座连接共十三层,上承华盖,直径达97米,再上为塔刹,由高5米、重4吨的鎏金铜质小塔作成。白塔的兴建是元大都城的组成部分,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也是中尼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白塔寺自清中叶以后,逐步成为北京城著名庙会之一,民间还有"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1949年后,白塔经多次修缮。"文化大革命"中,山门和钟鼓楼被拆除。1978年大修时,发现乾隆写经等大批珍贵文物,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1998年重建山门。


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建成(1306)。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奸柏",亦名"触奸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国子监

【国子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古时称成均,后称太学,唐代始名国子监。元大德十年(1306)始于大都兴建,初名国子学。明洪武年间改称北平郡学,永乐年间改称国子监,又称北监(有别于南京国子监)。清代扩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路轴线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圜桥教泽"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辟雍为国子监中最重要的建筑,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皇帝讲学的地方。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方形亭式建筑,长宽五丈六尺,四面只设可开敞的隔扇,周以围廊,建在一个圆形水池的中央,四面架石桥,池岸施汉白玉栏杆,雕琢精美。辟雍两侧有东西六堂,率性、试心、崇志为东三堂,修道、正议、广义为西三堂,六堂内原有十三经刻石,计189块,因刻于乾隆年间,又称乾隆石经,现移至国子监与孔庙之间筑室保护。彝伦堂建于明永乐年间,原为国子监藏书之所,后为监生上课之地。东西两边有典簿厅、绳愆厅、典籍厅、博士厅。敬一亭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自成三进院落,为祭酒(国子监最高领导)及司业(副职)办公之所。在国子监读书的生员称监生,其宿舍称"号",清时还接收外国留学生。国子监是研究中国古代学制的重要实例。现辟为首都图书馆。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门桥

【后门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中央。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初名万宁桥,俗称海子桥。因桥在地安门北,地安门又称后门,故桥又称后门桥。建于元大都城内的通惠河上,是当时重要通道。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下有著名的海子闸(澄清闸),为调节水位之用。传说桥下刻有"北京"二字,如水涨至此,北京就会发生水灾。后门桥对研究北京漕运史及周围地区商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北昌平县化庄村东龙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大都城的漕运,上奏元世祖引白浮泉水作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白浮堰建成。白浮泉又名龙泉,当年建有水池,将水围起,流水出处有青石雕刻的九个龙头,取名九龙池。水自龙口喷出,有"九龙戏水"之称。都龙王庙位于龙山之巅,明洪武年间建,明清时是著名的祈雨之所,香火鼎盛。庙坐北朝南,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建筑组成。院内明、清碑刻5通,是研究当时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资料。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成方街33号。始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名佑圣王灵应庙,元天历二年(1329)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改名都城隍庙。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大威灵祠。清同治十年(1871)毁于火灾,后又修复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是研究元代大都城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都城隍庙市还是老北京著名的庙会之一。


东岳庙

【东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东部朝阳区朝阳门外神路街。占地约6万平方米,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庙宇。始建于元延六年(1319),至治三年(1323)完工,赐名东岳仁圣宫,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清道光年间扩建。庙坐北朝南,由正院、东院、西院三部分组成。正门前有高大雄伟的三洞七幢琉璃牌楼。正院建筑主要有山门、戟门(又称瞻岱门、龙虎门)、岱宗宝殿(又名仁圣宫)、育德殿、玉皇殿。进戟门始自左右再向北环绕的庑殿为地狱七十六司殿。再向北左有广嗣殿、太子殿,右有阜财殿、太子殿。岱宗宝殿左右有三茅真君祠堂、吴金节祠堂、张留孙祠堂、山府君祠堂、蒿里丈人祠堂等。最后为后罩楼。东院原为花园,西院为规制不一的小型殿宇,多为民间善会修建。东岳庙虽经重修,但其主体建筑仍保持元代风格,庙内以神像、石碑、楹联众多而享誉海内外,赵孟?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即存于庙中。今正院已修葺一新,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


火德真君庙

【火德真君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77号。道教寺庙。元代创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西药王庙旧址,祀火德之神,俗称火神庙。主要建筑有钟鼓楼、灵官殿(隆恩殿)、玉皇阁(皇极殿)、关帝殿、斗姥阁、万寿景命宝阁(阁为二层楼阁式,黄琉璃瓦顶),殿后有亭,登亭可观什刹海绮丽风光。


护国寺金刚殿

【护国寺金刚殿】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护国寺大院11号。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更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对应。寺规模宏大,是京都名刹。现存金刚殿是寺中主要建筑,面阔5间24.7米,进深11.3米,单檐歇山式,黑琉璃瓦绿剪边。其余尚存后寝殿、藏经楼、西殿及东西配房。护国寺庙会也是老北京著名庙会之一。


应公长老寿塔

【应公长老寿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岳各庄乡天开村。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坐北朝南,为六角五级密檐式砖塔,通高12米。造型秀丽挺拔。须弥座上砌三层莲花。正面设假门,其余各面饰假窗,假窗上部有挂落,各层檐下均有仿木结构的砖制斗。


碧云寺

【碧云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东麓,占地4万平方米。元至顺二年(1331)圆通创建,明正德十一年(1516)扩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并增建金刚宝座塔。寺坐西朝东,背依香山,层层升高,规模宏大,建筑壮丽。中路六进院落为山门、天王殿(现为弥勒殿)、大雄宝殿、菩萨殿、普明妙觉殿(今孙中山纪念堂)及塔院,左右各有配殿、厢房,此外有石桥、石狮、石经幢、石牌坊及碑亭等。南路为罗汉堂,西路为水泉院。金刚宝座塔通高347米,全部由汉白玉砌成,整座塔密布浮雕,技艺精湛,现为孙中山衣冠冢。南路罗汉堂内按顺序列508尊罗汉像,极为精美。碧云寺古有"西山第一景"之誉,还有"碧云十景"环峰叠翠、曲径通幽、洞府藏春、池泉印月、香松傲雪、修竹欺霜、厅桧连阶、危桥跨涧、楼台沏洒、碧云香霭。


柏林寺

【柏林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戏楼胡同。京师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明正统十二年(1447)、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寺坐北朝南,有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中轴线东西两侧列配殿,布局严谨。山门前影壁砖雕精美。大雄宝殿为全寺主体建筑,额书"万古柏林",为康熙御笔,殿内有精美的明代三世佛塑像。寺中曾保存有中国唯一存留的龙藏经版,极为珍贵,现珍藏于智化寺中。


广化寺

【广化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内八刹"之一。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鸦儿胡同31号。占地1.38万平方米。始建于元代,明、清多次重修。寺分五路,现中路格局完整,由南而北依次为影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藏经楼。藏经楼内藏有明版《大藏经》、清乾隆版《频伽藏》和日本版《续藏》等佛经,极为珍贵。还有许多精美的书法石刻和佛像等文物。现为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通州清真寺

【通州清真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通州区清真寺街1号。创建于元代,现存为清代建筑。寺坐西朝东,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现存主要建筑有礼拜堂(北殿)、讲堂、六角尖突井亭。礼拜堂为卷棚勾连搭式,内发五券,面阔34米,进深30米,前为敞厅,后为过厅,琉璃宝 扛叽?米。寺南北各有三合院一座,清水脊,内向对称,与寺连成一体。寺内有碑记5块,2块立于院中,3块嵌于配房墙壁,均精雕细刻。


陶然亭、慈悲庵

【陶然亭、慈悲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陶然亭公园。慈悲庵创建于元代,初名"招提胜境",后也称观音庵。南北向院落,有准提殿(南殿)、观音殿(北殿)及后配殿。陶然亭位于慈悲庵建筑群的最西侧,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工部郎中江藻修建并命名陶然亭,旧亦称"江亭"。此后,文人名士多至此游玩并赋诗作文,陶然亭乃声名远播。清末康有为、梁启超等曾在此商讨变法维新。民国时,孙中山曾在此参加集会。1920~1923年,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等也经常在此进行革命活动。


番字石刻

【番字石刻】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北密云县番字牌乡小孤山南面山壁上。刻工利用山石的不同平面,刻下了大小不等的20多组文字,字句的中间和末尾还刻有奇特的符号。在乡医院的东山坡上,有一块高2米多的巨石,石上有若干番字组成的一个大番字。这些番字有梵文、蒙古文、藏文等,其内容为佛教的"六字真经"经文,元代刻写,是研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


白水寺石佛

【白水寺石佛】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房山区歇山岗半山腰上。白水寺又名兴隆寺,俗称大佛寺,始建年代不详,明成化元年(1465)重修。今寺已废,仅存无梁殿1座及3尊石佛像。殿坐北朝南,重檐庑殿顶,内为穹窿顶,砖石砌筑。石佛3尊,中为释迦牟尼,高58米,两旁为二胁侍,左为阿难,右为伽叶,俱为立像。石像衣纹流畅,造型古朴,是北京现存元明时期最大的石雕像。


顺天府学

【顺天府学】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府学胡同65号。始建于元末,为报恩寺。明洪武初为大兴县学。永乐元年(1403)改成顺天府学。西为学宫,东为文丞相祠。仪门内大堂3间,名明伦堂,东北为魁星阁,堂后有崇圣祠,阁后有敬一亭,亭后为尊经阁,阁西为教授署,崇圣祠西为训导署。大门东为文昌祠,西为棂星门,门后有明正统年间所建的大成殿。现顺天府学旧址已为东城区少年之家、府学胡同小学及文丞相祠。


景山

【景山】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景山前街。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旧北京城的最高点,南与紫禁城隔街相望,高43米,占地23万平方米。元代为大内延春阁所在地。明永乐年间建皇宫时,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所取泥土堆积于此,以表示压胜前朝之意,成为大内"镇山",名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景山。乾隆十五年(1750)在景山五峰上各建一亭,自东向西为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京城中轴线的中心点及全城最高点)、富览亭、辑芳亭。次年在山后中轴线上仿太庙规制建寿皇殿建筑群,殿内供奉清历代皇帝像,为"内八庙"之一,布局严谨,富丽堂皇。另外还有兴庆阁、永思殿(历代帝后停灵处)、吉祥阁、观德殿以及崇祯皇帝自缢处等景观。清亡后,景山一度荒芜,1928年对外开放,今已辟为景山公园。


故宫



【故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城中部,南接天安门,北依景山。占地72万平方米。原有房舍9999间半,现存8707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永乐十八年建成(1420)。明清时称紫禁城,1925年改称故宫。明清两朝屡次重修、改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布局依"面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对称谨严,主次分明,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皇家风范。城前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城内分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在前,中轴线上有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左有文华殿,右有武英殿。内廷在后,中轴线上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左有东六宫及外东路,右有西六宫及外西路。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墙高10米,四角各立形制奇特的三层檐十字脊四面歇山四面抱厦角楼。外绕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四面各开一门,东门称东华门,西门称西华门,北门称神武门,南面正门称午门,门楼东西两翼为两面出廊的两阙,俗称雁翅楼。进午门,金水河上并列5座汉白玉石桥,称内金水桥(以区别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中间主桥只有皇帝才能通行。过桥至太和门,为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的殿宇式宫门,两侧有昭德门、贞度门。太和门北面对太和殿,体仁、弘义二阁分立左右,殿前广场极为开阔,约3万多平方米。太和殿是外朝主殿,俗称金銮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与其后的中和殿、保和殿共同组成一组工字形的建筑群。大殿位于高达8.13米的汉白玉石砌台基上,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是紫禁城中最壮观、最宏丽、等级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堂。殿内金砖铺墁,陈设奢华,雕梁画栋,无不极尽富丽堂皇。明、清两朝在这里举行大朝会和大典,两朝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太和殿后为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前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内侍执事人员朝拜的地方。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两殿均为明代遗构,保和殿采用"减柱造",殿内宽敞开阔,是举行殿试和宴会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分列文华殿、武英殿,均为由殿堂、门、配殿和廊庑组成的长方形院落。文华殿明朝曾为太子讲读之所,嘉靖以后改为皇帝举行经筵的场所,著名的《四库全书》原收藏于殿后的文渊阁中。武英殿是皇帝在宫中斋戒和召见大臣的地方。三大殿后为内廷区,主要有中轴线上的后三宫,两侧的东西六宫、外东路、外西路及后部的御花园。后三宫依次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建于2.5米高的白石台基上,组成工字形建筑,四面有廊庑围绕,正门为乾清门。乾清、坤宁二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起居场所。交泰殿是举行授皇后册、宝和皇后诞辰礼的场所。后三宫两侧有东西六宫,是后妃们的寝宫。东六宫为钟粹宫、承乾宫、景仁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东六宫之南为斋宫和毓庆宫,斋宫为皇帝在宫中斋戒时的寝宫。西六宫为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太极殿。西六宫之南为养心殿,是雍正以后清帝议政的主要场所。外东路为宁寿宫,整组建筑仿三大殿及后三宫的规制而建,是高宗弘历作太上皇时居住之处。分前后两部分,"前朝"部分有皇极门、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皇极门对面有精美绝伦的琉璃九龙壁。后廷部分分三路,中路五重是弘历起居的地方,东路为看戏、读书之处,西路是花园,俗称乾隆花园。园中叠石筑楼,富于变化,不落俗套。外西路主要是慈宁宫,宫前有慈宁花园,园中亭台错落,花木扶疏,风景幽美。后三宫之北为御花园,明代称后苑。园中主要建筑有钦安殿、万春亭、千秋亭、绛雪轩、浮碧亭、藻堂、养性斋、澄瑞亭、延晖阁等20余座大小建筑,东西对称,结构精巧,穿插布置假山花木水池盆景,五色石子铺砌的甬道曲折蜿蜒,图案丰富。园中古柏参天,竹影扶疏,既清幽秀丽,又不失宫殿气魄。故宫不仅以其规模宏大、格局谨严的建筑著称,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宫博物院以来,至今已收藏各类珍贵文物上百万件,开辟了若干专题陈列,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天安门



【天安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是北京皇城的正门。天顺元年(1457)被焚,成化元年(1465)重建。明末遭兵燹,清顺治八年(1651)重建,改称天安门。门坐北朝南,高337米,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由城基、城台和城楼3部分组成,城基为汉白玉须弥座,高159米,上承146米高的红色城台,有5孔拱形门洞。城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覆黄琉璃瓦,面阔9间,进深5间,绘金龙和玺彩画,城楼内悬挂"天安之门"匾额,城楼周围环绕有汉白玉栏杆。城门前的金水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石桥,称金水桥,桥前置汉白玉狮一对。城门前后各立有华表一对,整个建筑气势雄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被绘入国徽,成为中国的象征。楼檐正中悬挂国徽,城台中央挂有毛泽东像,两边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巨幅标语。1949年8月、1952年、1970年、1980年和1984年对天安门进行过多次修缮,其中1970年的落架重修使城楼增高87厘米。1988年1月起城楼向游客开放。


正阳门

【正阳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安门广场正南,俗称前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初沿用元代旧名丽正门,正统二年(1437)改称正阳门,为内城的正门。城外有箭楼,建于正统四年(1439)。光绪二十六年(1900)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光绪二十九年(1903)和光绪三十二年(1906)分别重建。城楼高4036米,面阔7间,歇山顶三重檐二层楼阁。箭楼高3594米,瓦顶形式和开间数与城楼同,东、西、南三面墙体共设箭窗94个。城楼及箭楼的城台正中开券门,明清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黎民百姓只能从两侧月墙门洞进出。现城楼及箭楼已成为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天安门遥相呼应。


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箭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北城垣西侧。是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之一。箭楼和瓮城一起,构成保护城门防卫设施。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此后历代都有维修。1992年恢复原瓮城内真武庙建筑。箭楼建于砖石结构的城台上,城台高12.6米,东西宽39.5米。箭楼平面呈T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楼高19.3米,共设箭窗82个,作为守城时射击之用。


北京城东南角楼

【北京城东南角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北京火车站东南。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楼。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台高12米,底边长3945米,上边长15米,楼高17米,通高29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四面砖垣,重檐歇山顶。楼体外侧向东、向南两阔面和向西、向北两侧面均辟箭窗(射孔),共4层144孔。楼体内交金柱20根,是角楼的主要承重结构。角楼高大峻拔,形式特殊,是明清城防和城楼建筑的独特例证。


太庙

【太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安门东侧。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之所。占地近14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建,明、清多次重修。1924年改为和平公园,1951年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庙坐北朝南,围墙两重,外垣正面辟正门,门前建石桥。内垣正门为戟门,门前有单孔白石桥5座,桥南左为神库,右为神厨。进戟门至前殿,为太庙正殿,面阔11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汉白玉石砌须弥座台基,分三层,俱围以汉白玉护栏,前出宽阔月台,台前御路,殿内金砖墁地。正殿是祭祀先祖列帝之处,东配殿祀配享王公,西配殿祀配享功臣。前殿之后为中殿,面阔9间,黄琉璃瓦庑殿顶,为清代供奉历代帝后神位之处,两厢配殿贮存祭器。后殿又称祧庙,是供奉清代远祖神位之所,殿前有墙与中殿相隔,自成院落。太庙西垣共有3座门,分别通天安门、端门、午门,以方便皇帝由紫禁城出入太庙。太庙虽历经修葺,仍大部分保持了明代的建筑法式,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建筑群,其历史和艺术价值极为珍贵。


天坛



【天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崇文区永定门大街东侧。总面积273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增建圜丘坛、皇穹宇,改称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清乾隆年间进行大规模改、扩建,基本形成今日的面貌。天坛由圜丘、祈谷两坛组成,有坛墙两重,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南北墙距1657米,东西墙距1703米,原西墙有门两座:北为祈谷坛门,南为圜丘坛门。内坛墙南北距1283米,东西距1025米,周长4152米,面积130万平方米。坛内有东西向隔墙连接内坛东西墙,将圜丘、祈谷两坛隔开,隔墙中有门相通。南部为圜丘坛,是祭天时设祭场的地方,又称祭台、祭天台或拜天台。台分三层,每层四面出陛各九级,上层台面中央是一块圆形中心石,外辅扇面形石块九圈,最内一圈9块,每向外一圈递增9块,中下层亦如此。坛面四周栏板数和台阶级数,也都是9和9的倍数。圜丘坛外围墙两重,内墙圆形,外墙方形,红墙蓝瓦,四面各辟棂星门。圜丘坛北为皇穹宇,为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之处。单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鎏金宝顶,汉白玉石台基,殿高19.2米,直径15.6米,东西各有配殿5间,周围有圆形围墙环绕,墙面平整光滑,声波可由墙壁传递,这就是有名的"回音壁"。从皇穹宇北出成贞门是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甬道,称神道或丹陛桥,直至祈谷坛。祈谷坛位于天坛北半部,大门称祈年门,门北为坛,坛圆形,分三层,每层各出八陛,每层坛面周围都有石护栏。上层坛面正中建祈年殿,琉璃筒瓦三重檐圆攒尖鎏金宝顶,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上层檐匾额书"祈年殿"。殿内有楠木柱28根,环转排立,当中4根"龙井柱"高达19.2米,直径1.2米。殿内设雕龙宝座,是祭祀时放神牌的地方。祈年殿之北还有皇乾殿,是祈谷坛奉祀神位的供奉所。坛东门外有神库、神厨、宰牲亭及长廊等附属建筑。在内坛西天门内还有斋宫,为皇帝斋戒之处。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是乐舞排练之所,俗称天坛道院。天坛的建筑设计有着严格的思想要求,其主要建筑圜丘坛、祈年殿、皇穹宇的平面都作圆形,圜丘坛面的石块数目用古代象征尊贵的数字9及9的倍数,主体建筑屋面都覆以蓝色琉璃瓦以象征青天,使祭礼达到神圣而崇高的效果。在布局上也摆脱了传统以轴线对称为主的格局:内坛建于外坛南北中轴线以东,而祈谷、圜丘两坛连线又位于内坛中轴线偏东,这样就使得两坛连线至外坛西墙之间距离拉长至近200米,使得从西门进坛时,顿觉视野开阔,气势宏伟。1949年后多次维修,今已辟为天坛公园,其宏大而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外游客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地坛

【地坛】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北部东城区安定门外。俗称拜坛。原名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祀地?神的场所。明嘉靖九年(1530)创建。嘉靖十三年(1534)改称地坛。清代加以扩建。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由外坛和内坛组成,主要建筑是祭台,附属建筑有皇祗室、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祭台坐北朝南,为两层方形石台,四面围砌黄琉璃砖。坛面石数均为双数。绕坛有水渠,名方泽,方泽坛由此得名。坛外有两重围墙,四面辟白石棂星门各一座,北为正门。地坛公园近年春节举办的庙会已景,十分热闹。


日坛

【日坛】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东部朝阳区朝阳门外日坛东路。占地约5万平方米。明嘉靖九年(1530)创建,又称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四周有正方形外墙,中心建筑拜神坛为白石砌成的方台,边长16米,高1.89米,面砌红琉璃砖,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四边各有九级台级。周围绕有圆形围墙,四面都有白石棂星门。坛内还有具服殿、钟楼(已拆除)、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建筑。今已辟为日坛公园。


月坛

【月坛】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南礼士路西侧,月坛北街以南。又称夕月坛。占地8公顷。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中心建筑为月坛祭坛,平面为方形,白石砌成,惜于"文化大革命"中拆毁。其它主要建筑有:神厨、神库、宰牲亭、钟楼、祭器库、乐器库、具服殿等。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祀夜明之神(月亮)和诸星宿神?的处所,今已辟为月坛公园。


社稷坛

【社稷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天安门西侧,西长安街北侧。占地约24公顷。明永乐十九年(1421)建于元万寿兴国寺旧址。是明、清两朝祭祀土神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历代多有重修、扩建。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中山公园。坛南北略长,有内外两道坛墙,外坛墙周长约2015米,内坛墙近千米,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墙中。社稷坛,由汉白玉砌成两层正方形平台,高1米,上层边长15米,下层边长17.8米,每侧正中砌汉白玉石阶,坛中铺五色土,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象征五行,面积256平方米。坛四周围墙,每面有汉白玉棂星门。拜殿,是一座高大雄伟的木构建筑。黄琉璃瓦庑殿顶,和玺彩画,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时行礼之所,1928年更名为中山堂。内坛墙内还有戟门、神厨、神库等附属建筑。园中其余建筑,多为1914年辟公园以来陆续增建,主要有公园正门、唐花坞、习礼亭、碧纺舫、春明馆、绘影楼、长廊以及保卫和平牌坊(原名克林德牌坊,位于东单大街路口,1919年迁此并改名公理战胜坊,1949年后改今名)。


先农坛

【先农坛】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永定门内大街,天坛西侧。占地约130平方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山川坛。明嘉靖年间于山川坛内建先农坛,清代统称先农坛。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山川、风云、雷雨之建筑。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北圆南方,略呈长形。主要建筑有:先农神坛,砖石结构,方形平台,边长15米,高15米;太岁坛,又名太岁殿,曾设坛13座,分别祭太岁、风云雷雨、五岳、四海、五镇、四渎、天寿山、京郊山川、都城隍等神;神仓,又称东院,为贮藏五谷祭品之处;观耕台,方形砖石平台,边长16米,高15米,皇帝每年祭祀后都要到台东侧的亲耕田躬耕;神?坛,内有天神坛和地?坛;庆成宫,皇帝行耕?礼后的休息处。


皇史?

【皇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南池子南口路东。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中国保存最古老和最大的档案库。又名表章库,坐北朝南,由皇史?门、正殿、东西配殿和碑亭组成。正殿位于2米多高的石台基上,面阔9间,黄琉璃瓦庑殿顶,砖石无梁结构。殿墙厚达6米多。南北两墙上有整块汉白玉巨石雕成的窗子,使空气得以对流,集防火、防潮、防蛀三功能于一体。殿内有两座1米多高的石台,遍雕精美的海水游龙图案,东西长近30米,台上列雕龙鎏金铜皮樟木柜152只。这种档案库的形制,古称"金匮石室",明、清皇室的圣训、实录、玉牒等即存放于此,明《永乐大典》亦曾保存在这里。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大街131号。占地2万平方米。明嘉靖十年(1531)始建于元保安寺旧址。建筑布局分三路,中路主要有:琉璃影壁,长32.4米,高5.6米,与山门隔街相望;大门;钟楼;景德门,前后均出御路;景德崇圣殿,是帝王庙的主体建筑,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筒瓦,九五开间,和玺彩画,殿前汉白玉月台,南面三出陛,中为御路,其规格之高,仅次于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帝王崇祀历代帝王和功臣的场所。供奉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元明历代帝王167位,吕望、张良、文天祥、岳飞等79位功臣分列东西两侧配殿。东路为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等。西路主
要为承祭官置斋所配房。帝王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祭祀历代帝王的皇家坛庙。


万里长城北京段

【万里长城北京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密云、怀柔、平谷、延庆、昌平、门头沟境内,自北京城东北绕至西北。绵延629公里。以明代长城为主体,由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两大体系组成,二者在怀柔旧水坑西南汇合。大多构筑于崇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全线共有城台800余座,关口71个,营盘8座。沿线著名景点有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司马台、神堂峪、沿河城等。其中许多已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关沟北端。因地处居庸关北,为其外口,故亦称北口。始筑于明洪武元年(1368),弘治、嘉靖、万历年间多次修筑。是明代京师北京的重要军事屏障,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之一。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气势雄伟,极为壮观。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平面东窄西宽,东西长约64米,设东西二门。西门外侧有万历年间门额:"北门锁钥",东门外侧有嘉靖年间石额:"居庸外镇"。从北门锁钥关门城台的南北两侧起,依山筑城,绵延起伏,高低不一,平均高约7.5米,墙下脚宽6.5米,顶部宽约5.8米。城墙上内侧设女墙,外侧设垛口,垛口上有望孔和射孔。墙内间隔不远辟一便门,发券,内有石梯可上下。墙上每隔300~500米建有一堡垒式台子,空心两层称敌楼,用于守望和住宿;实心称墙台,是巡逻放哨之地。在城墙以外的山上还零散地分布着烟墩--烽火台,关城外增筑夯土墙,是保护八达岭的前哨。"北门锁钥"以外不远有一砖城,名岔道城,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是八达岭的前哨指挥部。1949年后,八达岭长城经人民政府多次投巨资修缮,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居庸关、云台

【居庸关、云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昌平县境内。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后多次重修。云台位于城中心,是元代过街塔的基座,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至正五年(1345)建成。今塔已不存。云台坐北朝南,平面长方形,底部东西长26.84米,南北宽17.57米,高9.5米。台正中有券门。台顶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围绕。云台的雕刻主要集中于券门和券洞内,券门上两旁刻着交叉金刚杵组成的图案,还有象、龙、怪兽和大鹏金翅鸟以及卷草纹等。券洞内两壁刻有四大天王像,为许多石块拼成的大幅浮雕,还刻有五曼陀罗、十方佛及千佛等,并刻有用汉、藏、西夏、梵、八思巴、维吾尔6种文字题写的《陀罗尼经咒》和除梵文外其它5种文字的《造塔功德记》。云台的各种雕刻极为精美,除局部有脱落外,至今保存完好,是元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作品,并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近年国家投巨资修复了关城建筑及长城,于1998年春正式对游人开放,成为北京一处新的旅游热点。


巩华城

【巩华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昌平县沙河镇温榆河畔。是北京通往塞外的重要城镇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嘉靖十九年(1540)完工,赐名巩华城。城方形,每边长1公里,占地100公顷。城设4门,皆有瓮城,南曰"扶京",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巩华城"匾额嵌于南门瓮城内墙,传为严嵩手迹。现存4个城门洞、瓮城及部分城墙。巩华城南有安济桥跨南沙河,北有朝宗桥跨北沙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安济春流"为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


沿河城与敌台

【沿河城与敌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狮子沟沟口。明万历六年(1578)创建,因城临永定河,故称沿河城,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现存西城门一座,名"永胜"。城西存敌台两座,为明隆庆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建,台高15米,长宽各10多米,砖石结构。在沿河城至洪水口一带还存有万历初年构筑的敌台16座,为北京内长城的一部分。沿河城地区旧有八景,现存的西城门和敌台分别为"边城永胜"、"敌台烽烟"。

古观象台

【古观象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建国门桥西南侧。建于明正统二年至十一年(1437~1446)。利用元大都城东南角楼旧址改建而成,台基中部黄土夯筑,四周砌砖,平面呈方形,底部边长246米,高约15米,呈覆斗状,东侧连接城墙,台顶平面高出城墙约3米。台下有紫微殿和晷影堂等附属建筑。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在这里连续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历时近500年。1929年改名为国立天文陈列馆,1956年辟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今台上尚存清制八大铜仪:清康熙八年至二十二年(1669~1683)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造的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和纪限仪,康熙五十二年至五十四年(1713~1715)造的地平经纬仪,乾隆九年至十九年(1744~1754)造的玑衡抚辰仪。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昌平县天寿山下。占地约40平方公里。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自永乐七年(1409)明成祖朱棣始建长陵,其后依次建有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陵区东、西、北三面环山,周有围墙,设宫门两座,关口十处,各处设关城。南面正门为大红门,门前有石牌坊、下马碑,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宽33.6米,高10.5米,高大雄伟,雕刻精美,是中国最大的石牌坊。过大红门往北为总神道,长约1060米,南端建有大碑楼,内立"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楼外四隅各立雕龙华表。碑楼之北神道两侧分立石望柱和石像生18对,相对而置,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4个,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神道北端立汉白玉牌坊式棂星门,亦名龙凤门。北段有支路通往各陵。各陵自成陵园,形制大致相同,门前立无字石碑,入园有恩门、恩殿,殿后过牌楼门有石五供,再后为明楼、宝城,各陵有陪葬皇后。除思陵外,各陵陵园左右均设有神宫监、神马房、祀祭署。十三陵中长陵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恩殿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面积1956平方米,内有32根直径1米以上的楠木巨柱,为国内仅见。十三陵中仅定陵在1956年发掘,地宫前有砖隧道、石隧道、金刚墙,隧道券接玄宫,玄宫分前、中、后殿及左右配殿,各殿间有石券洞相通,后殿中有棺床,床上中为万历帝棺椁,左为孝端后棺椁,右为孝靖后棺椁。玄宫连同隧道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定陵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精美的金、银、玉、铜、瓷器及其它各类珍品。1959年建立了定陵博物馆,现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


景泰陵

【景泰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四季青乡娘娘府。明代宗朱祁钰的陵寝。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在抵御也先的战争中(土木堡之变)战败被俘,其弟王朱祁钰即位,年号景泰。英宗获释后,于天顺元年(1457)夺回皇位。不久朱祁钰死,英宗以王礼葬其于金山口皇家墓区。宪宗朱见深即位后,追复景泰年号,将王墓扩修为皇陵,建有恩门、恩殿、神库、神厨、宰性亭、内官房等。嘉靖时又将绿琉璃瓦换成黄色,使之符合帝陵规制。今仅存清建重檐歇山碑亭、乾隆御碑、恩门及宝城围墙。


永通桥及石道碑

【永通桥及石道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朝阳区八里桥通惠河上。因东距通州城8里而俗称八里桥。始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为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长50米,宽16米。桥两侧护栏,每侧望柱各33根,柱头雕石狮。桥东西两旁泊岸有镇水兽4只,雕刻细致传神。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激战于此,八里桥因此名扬中外。桥东有雍正十一年(1733)"御制通州石道碑",记载了自京师至通州修筑石道的情况,史料价值极为重要。


朝宗桥

【朝宗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昌平县沙河镇北沙河(今温榆河)之上。明正统十三年(1448)创建,京师通往明陵的必经之路。全长130米,宽13.3米,为七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该桥与卢沟桥、永通桥并称"拱卫京师三大桥梁"。桥北有明万历四年(1576)所立汉白玉石碑一座,碑书"朝宗桥"。


琉璃河大桥

【琉璃河大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琉璃河镇。明嘉靖十八年(1539)始建,嘉靖二十五年(1546)建成。为九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米余,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嘉靖四十年(1561),向南北两方增修路堤,堤宽198米,总长约2000米,堤面铺巨型条石,为传说中的五里长街。琉璃河大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好的少数明代桥梁之一。


广济桥

【广济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清河镇。俗称清河桥。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是明代都城通往西北边关和明帝陵的必经之路。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桥为三孔拱券石桥,全长48.04米,宽12.46米,中孔的尺度大于两边的次孔。桥体和泊岸全部用块石包砌,内部用条石和城砖混砌而成。拱券系用纵联式结构,内券石之间用铁银锭榫连接,结构严谨坚固。桥上有石栏板、望柱及抱鼓石,纹饰雕刻古朴简洁。1982年迁建于原桥址东小月河上。


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

【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通州区张家湾镇。俗称"萧太后桥"。原为木板桥,明万历年间改建为石桥,赐名"通运"。桥南北向,三券联拱式,长40米,宽10米。石桥两边各有狮雕望柱18根,浮雕宝瓶栏板19块。石桥中券阔9米,内嵌碑记一块。现桥面虽有不同程度损坏,但石桥结构完整坚固。通运桥北为张家湾镇城墙遗迹。张家湾镇自辽金以来因潞河通运和通惠河的开凿而逐渐发展为水陆要津,"万舟骈集"曾为"通州八景"之一。通运桥与城墙遗迹是研究北京通惠河水利工程及张家湾古镇民风民俗的珍贵实物资料。


南新仓

【南新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朝阳门北小街。为明清两代官府粮仓之一。明永乐七年(1409)建于元代北太仓旧址。初有30廒,后增至70廒。民国时,该仓贮军火。由大城砖砌成瓦顶围墙,仓房为砖砌,五花山墙,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前有罩门。现存仓廒9座。


禄米仓

【禄米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禄米仓73号。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为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禄米的粮仓。清初有30廒,康熙二十二年(1683)增至57廒,光绪末年减为43廒。民国时改为军服厂。该仓围墙及仓廒均由大城砖砌成。每廒5间,面阔23米,进深17米,合瓦顶,顶开气窗,两山为悬山五花山墙。现存仓廒3座。


北新仓

【北新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北新仓胡同甲16号。明中期创建,以贮漕粮。清初有仓廒49座,康熙三十二年(1693)增至85座。民国时改成陆军被服厂。现存仓廒7座、北向仓门3座以及部分仓墙。仓房为砖砌,每廒5间,仓面阔23.6米,进深17米,各仓通风设施大都完整。北新仓是研究古代仓廒形制的珍贵实物资料。


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

【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03号。道教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因礼奉天、地、水三元之神,又称三官庙。现存有东路正殿、后殿及部分西配房。正殿面阔3间,歇山黑琉璃瓦顶,建筑风格具有明代特征。明间内的神龛及藻井雕刻精美,保存基本完整。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文津街21~23号。占地1.3万平方米。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称大高玄殿或大高殿。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雍正八年(1730)、乾隆十一年(1746)、嘉庆二十三年(1818)、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坐北朝南,山门外原有四柱九楼牌坊3座和九梁十八柱习礼亭两座,造型奇巧,为最高等级的道教礼仪建筑。进山门依次为大高玄门、钟鼓楼、大高玄殿(重檐庑殿黄琉璃瓦顶)、后殿(九天应元雷坛),最后为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上名乾元阁,下名坤贞宇。大高玄殿是明清两代皇家道观,供奉玉皇,在此祈晴、雨、雪并举办道场。


乐善园建筑遗存

【乐善园建筑遗存】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至西直门外大街,北至长河,东至北京展览馆,西至首都体育馆。明代创建。为皇室御园。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名乐善园。后为傅恒三子贝子福康安的私邸,故又俗称"三贝子花园"。园中主要建筑有:畅观楼,面积1300平方米;畅春堂,320平方米。畅观楼和畅春堂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供慈禧去颐和园途中休息的地方。遗址范围已辟为北京动物园。


万寿寺

【万寿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东侧,南长河北岸。占地面积约3.18万平方米。明万历五年(1577)创建,清乾隆十六年(1751)及二十六年(1761)两次大修,光绪年间也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寺分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西为行宫,东为方丈院。中路建筑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已焚毁)、禅堂、大士殿、无量寿佛殿和前后碑亭及三圣殿,两侧有配殿及配房。著名的永乐大钟原放在钟楼之内。后殿及传说的慈禧太后梳妆楼,保存依然完好。寺内亭阁台榭、池石假山错落有致,被誉为古代寺庙建筑和园林建筑结合的典范。万寿寺是著名的皇家寺庙,旧时庙会也是老北京的著名庙会之一。1987年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


定慧寺

【定慧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阜石路定慧寺113号。明正统二年(1437)太监申用创建,初名善法寺,正德六年(1511)改名云慧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赐名定慧寺,明、清两代为京西名刹。寺院四合布局,坐北朝南,现存山门殿、天山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明代建筑风格。大殿面阔3间,前有月台后出厦,内悬匾额"慈云广覆",为康熙皇帝手书,东西山墙有团龙砖雕。寺内还保存有明正德、万历和清康熙、乾隆敕谕碑5块。寺内松柏参天,龙藤虬枝,以松抱槐和皂角树而独具特色。


西顶碧霞元君庙

【西顶碧霞元君庙】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四季青乡蓝靛厂。明万历年间创建,名护国洪慈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称西顶碧霞元君庙,俗称西顶。为环列于京城四周的"五顶"之一,是京西著名古刹。庙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工字殿、后殿及藏经楼,殿宇多为硬山调大脊式,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富丽堂皇,壮丽恢宏。西顶庙会是京西的一大庙会,清代每届庙会朝廷还特派大臣拈香,为各顶所无。


南堂

【南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占地5509平方米。又名宣武门教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创建。清顺治七年(1650)德传教士汤若望在原址扩建为大堂。现存建筑系清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大堂为哥特式拱券形建筑,正面砖雕精美,门窗俱镶彩色玻璃。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附属建筑约400平方米。祭台和讲经台亦有精美装饰。堂为砖木结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南堂是北京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今堂前尚存原石碑两通,其中清世祖御制天主教堂碑,系南堂最早遗物。


法海寺

【法海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麓。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正统八年(1443)建成。原寺院规模宏大,明、清多次重修。今仅存大雄宝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大雄宝殿面阔5间,高大雄伟,内供三世佛,两侧列十八罗汉。佛像坐龛背后有3幅壁画,中为水月观音,左为普贤菩萨,右为文殊菩萨,周围绘善财童子、韦陀、供养人等。北墙门左右壁画内容为天帝、天后、天龙八部、鬼众和侍女等组成的帝释梵天护法礼佛图。大殿两侧壁上绘如来、菩萨、飞天等,配以牡丹、月季、菩提、芭蕉等。法海寺壁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佛祖慈祥端庄,帝后雍容华贵,武士威风凛凛,线条流畅,衣纹飘逸,色彩鲜艳,历数百年而不变,为古代壁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东四清真寺

【东四清真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3号。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初名礼拜寺。景泰元年(1450)敕题"清真寺"。万历七年(1579)重建。寺坐西朝东,大门3间(1920年改建)。二门内有小院,过小院有垂花门,垂花门内的礼拜殿为寺中主要建筑,面阔2间,灰筒瓦庑殿顶。院南北各有5间配殿,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东四清真寺是北京最大、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寺内保存有珍贵的伊斯兰教经书,其中有元代《古兰经》手抄本等。


隆安寺

【隆安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崇文区广渠门内白桥大街。占地约1万平方米。是北京外城著名佛寺。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寺坐北朝南,殿宇崇宏,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前殿、大雄宝殿和后殿,大殿前还有戏楼一座。中轴线两侧分列配殿。现寺中还有碑刻、古柏及北京罕见的楸树。


晏公祠

【晏公祠】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四季青乡万安山麓。原名道统庙,系儒教庙宇。明代正德七年(1512)太监晏宏创建,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庙内崖壁凿有"停云岩"石洞。洞南向,拱券顶,面阔3间,西间名三省斋,东间名四知室。洞内壁上有大幅刻字,记晏宏生平事迹。洞西100米处有地藏殿,坐北朝南,面阔3间,殿壁用红青两色岩石砌筑,东西两壁刻满文字。殿前原有"河图洛书"石亭,已移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慈善寺

【慈善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石景山区天台山主峰西侧。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占地10余亩。寺分三组,以西院为主体,配以东跨院、后跨院。西院中有大悲殿,面阔3间14米,进深12米。两廊墙上嵌有清中期重修大悲殿时募捐者姓名的刻石。东跨院有配殿3间。后跨院崇圣阁二层六楹,原为吕祖殿。寺中建筑基本保存完好。寺内外石刻众多,尤以冯玉祥将军留下的最为引人注目。1917年和1924年,冯玉祥曾两次在寺中隐居,在寺外留下了"勤俭为宝"、"真吃苦"、"淡泊"等摩崖刻字。


承恩寺

【承恩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石景山区模式口街东部。创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占地约2公顷,坐北朝南,四进院落。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大殿两侧列配殿、厢房数十间。院墙四周有望更楼,为明清寺庙所罕见。主要殿宇仍保留了明代建筑特点。在天王殿梢间内壁尚存4幅壁画,绘有云龙及人物,反映了明代壁画艺术风格。


摩诃庵

【摩诃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部海淀区玉渊潭乡慈寿寺塔东。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太监赵政创建。寺院坐北朝南,共3路。中路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山门殿、大雄宝殿、后殿,并有东西配殿及配房,最后为赵政墓地。院四隅各建角楼一座。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风格。殿顶中部团龙藻井异常精美,殿内有明代壁画。殿前月台两侧有明碑2座。东路金刚殿,殿内壁上嵌有61方明代重临集篆三十二体金刚经刻石,刻工精美。摩诃庵向以宏敞净洁著称,明清两代文人墨客春游至此,观景赏花多有题咏。


黑龙潭及龙王庙

【黑龙潭及龙王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温泉乡太舟坞画眉山。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创建,是明清两代帝王祈雨之地。万历、康熙、乾隆曾多次来此祈雨。庙坐西朝东,格局完整,气势恢宏。山门横额题:"敕建黑龙王庙"。山门北侧是黑龙潭,潭上半圆形游廊环绕,灰瓦白墙,共33间,壁上有20多个形状各异的什锦窗。自山门至大殿,共5层,99级台阶,两侧共有黄琉璃瓦歇山顶碑亭4座。龙王殿在朱墙之内,为勾连搭结构,面阔3间,黄琉璃瓦覆顶。这里山泉丰沛,现为西山有名的疗养胜地。


大慧寺

【大慧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大慧寺路6号。占地2300多平方米。俗称大佛寺。明正德八年(1513)司礼监太监张雄创建,嘉靖时规划曾达28公顷。现只存大悲宝殿,建筑面积约600多平方米。殿宇巍峨,面阔5间,进深3间,灰筒瓦重檐庑殿顶,为标准的明代建筑物。殿内两侧有明代泥塑二十八诸天像,形象生动,极为精美。在诸天背后的墙壁上,是大型彩色工笔连环壁画,内容描写一个善人修行得道的故事,色彩鲜艳,人物描绘细致传神。


元圣宫

【元圣宫】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北顺义区牛栏山下。始建年代待考,明万历年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法式。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大山门前立元代石狮一对。有前殿、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共4进院落,殿宇40余间,后殿为硬山调大脊琉璃剪边,金龙和玺彩画,等级甚高。庙内甬道由青、黄、白色鹅卵石铺成花卉图案,尤为别致。


智化寺

【智化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原为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名报恩智化禅寺。寺坐北朝南,殿宇崇宏,是北京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群之一。院分五进,依次为:山门;智化门,门前左右各立敕谕碑,前有钟鼓楼;智化殿,东西配殿分别为大智殿和藏殿;如来殿,一名万佛阁,上下两层,内供如来像且四壁遍饰佛龛,原供小佛像约9000尊,今多残损;大悲堂,原名极乐殿;最后为万法堂。寺原有东跨院(后庙)和西跨院(方丈院),今已无存。寺中保存的"京音乐"为宫廷古乐,是王振于正统十一年(1446)将宫廷音乐移入家庙,代代相传,一直保持着古乐风貌,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


真觉寺(五塔寺)金刚宝座

【真觉寺(五塔寺)金刚宝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东,长河北岸。明初印度高僧班迪达向永乐皇帝献5尊金佛及金刚宝座图样,永乐帝加封他为国师,下令建真觉寺,并按图样建塔,成化九年(1473)建成。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曾大修,因避雍正帝胤的名讳,改名大正觉寺。因寺中塔的形状,又俗称为五塔寺。1860年寺被英法联军烧毁,仅存孤塔。金刚宝座为仿印度佛陀迦耶精舍佛塔建造,内砖外石,由宝座和五塔两大部分组成,通高15.7米。最下为长方形须弥座式台基,台基上宝座分五层,每层均出外挑短檐,檐下施斗及瓦当、滴水,每层遍镶佛龛,龛中有佛像。南北各辟券门一个,南门石额书:"敕建金刚宝座"。进门经方形过室为塔室,塔室中心有一个方形塔柱,室两侧各有石阶,盘旋而上,通向宝座的台面,出口处有罩亭。罩亭北为5座密檐式小石塔,中塔高8米,13层,4座小塔均高7米,11层。小塔上有佛龛、佛足、花卉、动物及金刚杵等图案。该塔造型优美,雕造精致,是中国建筑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杰作。1986年辟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周吉祥塔

【周吉祥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孤山口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间。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通高约18米。塔基由汉白玉石砌成,须弥座塔基束腰间砖雕花卉、人物故事等,形象生动。塔身八角形,每角有砖雕砌圆柱。塔身正面有砖双扇假门,门上嵌塔铭。塔上各层檐均采用正反叠涩做法,各层角梁悬挂方形铜铃,塔刹砖雕盛开的莲花。塔前有碑记,是研究大慈仁寺第一代住持周吉祥生平的重要史料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方诸佛宝塔

【十方诸佛宝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东部朝阳区王四营乡马房寺村。塔前原有延寿寺,故俗称延寿寺塔。寺、塔均建于明嘉靖年间,寺于清末被八国联军焚毁。塔南向,高约30米,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座高约2米,拱形门洞,上方题额"十方诸佛宝塔"。塔心呈圆锥形,直通第八级,下部直径约1米。此塔具有明代特点,十分珍贵。


慈寿寺塔

【慈寿寺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部海淀区八里庄。原名永安万寿塔,又名永安塔、永安寿塔、八里庄塔及慈寿寺塔。明万历四年(1576)明神宗圣母慈圣皇太后建,清光绪年间寺废,仅有孤塔孑存。塔为砖砌,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仿木结构,高约50米,仿天宁寺辽塔建造。塔基为双层须弥座,饰有佛龛、佛教人物及花卉图案,南面额书"永安万寿塔"。须弥座四壁雕塑金刚像,雕工细致。整座塔雄伟壮丽,雕凿精美,为明代单层多檐式塔极重要的范例。


姚广孝墓塔

【姚广孝墓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豆各庄村。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33米。须弥座塔基束腰部分雕寿字纹和花卉,四正面雕假门,四侧面雕假窗。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都悬铜铃。塔刹铁制。姚广孝是明永乐皇帝的谋士。塔前立有明成祖朱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碑立于宣德元年(1426),高4米,宽1.1米,厚0.33米。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占地600平方米。又称文丞相祠。文天祥(1236~1282)号文山,南宋丞相,抗元英雄。1279年兵败被囚于此,在此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明洪武九年(1376)建祠,永乐六年(1408)正式列入祀典。祠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及享堂组成。过厅现为文天祥生平展室,并供文丞相像。享堂内壁上嵌明、清纪念碑刻多块。1984年对外开放,展出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图片及资料。


杨椒山祠(松筠庵)

【杨椒山祠(松筠庵)】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宣武门外达智桥12号。明嘉靖时名臣杨椒山(名继盛,1516~1555)的故居。杨在任兵部员外郎时,因写《请罢马市疏》被贬职,重新启用后又因冒死弹劾权相严嵩,终被严嵩迫害致死。其凛然正气和高风亮节为以后数百年间名臣学者称颂。清乾隆年间将其故居改为杨椒山祠,祠内有谏草堂,其弹劾严嵩的奏疏刻石,即嵌于堂内壁上。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300多名举子在此集会,联名向皇帝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于谦祠

【于谦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裱褙胡同23号。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明代军事家、政治家。"土木堡之变"后,拥戴景泰帝保卫北京挫败瓦剌也先的侵犯。英宗复辟后惨遭杀害。万历二十三年(1595)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祠坐北朝南,清初毁,光绪年间重修。院内东侧建奎光楼,两层,上层为"奎星阁",正房5间为享堂,供于谦塑像。现存建筑为清末法式。该祠也是义和团的重要坛址之一。


福建汀洲会馆北馆

【福建汀洲会馆北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崇文区前门外长巷下二条48号。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为福建在京同乡集资修建,有大小6个院落。中院为主院,正房五开间,结构新颖,梁柱、门窗等全部用江南优质杉木,屋顶起坡平缓,前廊后庑。整座建筑形制独特,雕工精细,彩绘色调淡雅,是北京少见的具有南方风格的古建筑。隔街相望有建于乾隆年间的南馆。


中山会馆

【中山会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珠巢街5号。传为明代权相严嵩的花园别墅,后为广东香山会馆,由唐绍仪创办。后因香山县改为中山县,香山会馆亦改名中山会馆。分前、中、后三院,大门内有木影壁,过后是大客厅,四周有回廊环绕,魁星楼、戏台、假山、亭榭、水池、石桥以及各种花木点缀院中,使会馆成为一座秀丽别致的花园。


李卓吾墓

【李卓吾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通州区海子公园。占地360平方米。李贽(1527~1602)字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思想家。因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屡遭当朝权贵迫害,终被捕入狱,死于狱中。其友马经伦遵其遗愿,将其安葬于通州北门外马厂村西。1983年迁葬于今址。墓南北向,青砖宝顶,直径2.25米,高1.55米。墓前尚存明万历年间墓碑一座,碑阳为焦书"李卓吾先生墓",碑阴为詹轸光书李卓吾碑记和李卓吾墓诗2首。


利玛窦及明清以来外国教士墓地

【利玛窦及明清以来外国教士墓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车公庄大街6号。利玛窦(1522~1610),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明万历十年(1582)来中国传教,并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数学等科学知识。万历三十八年(1610)逝世,明神宗将此地赐其作墓地。墓长方形,墓前有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耶稣会利公之墓"碑。在其墓左右还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和日耳曼传教士汤若望的墓及碑。现墓地建筑已无存,共有63名传教士墓碑。


袁崇焕祠

【袁崇焕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祠、墓位于北京城内崇文区佘家馆。祠约建于清代中期,现存祠堂5间,前廊及两端室内墙壁上嵌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檐下有叶恭绰所书匾额。祠堂后为袁崇焕墓,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供桌。庙位于崇文区龙潭湖畔,1917年张伯祯创建,坐西朝东,面阔3间,内壁上嵌有袁督师石刻像以及康有为手书碑记等石刻多方。袁崇焕(1584~1630),明末抗击后金、保卫山海关和北京的著名将领。


金台书院

【金台书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崇文区东晓市街。原为降清明将洪承畴赐园,名"洪庄"。康熙三十九年(1700),京兆尹钱晋锡设"大兴义学"于洪庄,后宛平义学并入,改称首善义学。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金台书院,属顺天府管理。学生主要是京师和各省准备参加会试、殿试的举人、贡生。书院主持人称院长。主要教授八股文及临摹法帖。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书院停办,改称顺直学堂,现存建筑主要为三进四合院,有朱子堂、大堂、官厅、东西文场等数十间。尚存乾隆四十九年《金台书院记》石刻,弥足珍贵。


郑王府

【郑王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济尔哈朗的府邸。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1636)封郑亲王。府建于清初,规模宏伟,占地广阔,原为北京规模最大的王府。第八代袭王德沛所建花园名"惠园",曾是京师王府花园之最。原布局自东而西分三路,东部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现存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大殿、后殿等主体建筑,是研究清代初期王府建制的典型实物。


克勤郡王府

【克勤郡王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新文化街53号。克勤郡王岳托,系礼亲王代善长子,清初开国元勋,"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此府是岳托的后代于顺治年间创建的,是比较典型的清式王府格局。民国时曾一度是知名人士熊希龄的住宅。占地面积不大,现府南隔路有影壁,府前部仅存东翼楼,后部内门(后寝门)、后寝殿、东西配房以及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跨院也保存着大部分原有建筑。


恭王府及花园

【恭王府及花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府邸)和柳荫街甲14号(花园)。占地567公顷(其中府邸31公顷,花园257公顷)。系乾隆十六年至二十三年(1751~1758)和?为自己营建的府第。嘉庆时为庆僖亲王永?府。咸丰时赐予恭亲王奕?,是为恭王府。建筑布局分为府第和花园两部分,府第分中东西三路,各由多进四合院组成。中路轴线上的建筑,屋顶都用绿琉璃瓦、脊吻兽。三路院落的后部为长160多米的两层后罩楼。花园名萃锦园,亦分中东西三路,正门南向,进门迎面即见峰石叠置,石后水池名福河。池后正厅名安善堂,东西各有配房,堂后又有水池假山及各式建筑。东路有沁秋亭及戏楼。西路有"榆关"(城墙式围墙)、"诗画舫"等建筑小品。整个府邸及花园建筑精巧,厅堂廊院极尽曲折变幻,峰石叠置错落有致,池塘花木点缀其间,秀丽典雅,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王府之一。


礼王府

【礼王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黄城根南街9号。清顺治十六年(1659)礼亲王代善之孙杰书袭封后兴建,规模宏大。礼亲王府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清代王府建筑,重门叠户,庭深院广。中路为府门(宫门)、正殿及两侧翼楼配殿、后殿及两配殿。后部又成庭院,前为二宫门,依次为前堂、后堂及配房、后罩楼。


淳亲王府

【淳亲王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长安街4号。清康熙帝第七子允?府邸。雍正元年(1723)允?封淳亲王后建。咸丰十年(1860)后,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筑有仪门、正殿、翼楼、后寝。原后罩楼部分建有英式楼房,是20世纪初期建筑。东路建有仿中国式楼房。西路原花园亦经英使馆改建为四合院及英式楼房。府北原为翰林院址,存嘉庆帝临幸翰林院题诗碑。


醇亲王府(摄政王府)

【醇亲王府(摄政王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清初为大学士明珠的府第。乾隆六十年(1795)赐成亲王永?,始为王府。光绪十四年(1888)赐醇亲王奕?,改为醇亲王府,也称"七爷府"。末代皇帝溥仪出生于此。溥仪即位后其父载沣被封为监国摄政王,因此又称摄政王府。布局广阔,建筑宏伟,府分三部分,西部花园为宋庆龄故居,中部为府邸,东部为家庙龙华寺。中路府邸又分三路,院落重重,中轴线建筑体量高大,庄严肃穆,有王府正门、银安殿、后寝、后罩楼等,主要用于重大活动场所。西边为生活区,有正厅"宝翰堂"及"九思堂"、"思谦堂"等王妃居所。现由国家卫生部管理使用。


庆王府

【庆王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定阜街3号。原为清道光时大学士琦善的府第,后被内务府收回。咸丰元年(1851)赐予庆亲王永?之孙奕?,奕?得慈禧宠信,于光绪十年(1884)封庆郡王,二十年(1894)晋庆亲王。庆王府即是光绪十年(1884)按王府规制改建的。庆王府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东路已经拆改,中路仅剩后寝殿,西路三组院落保存基本完整,为王府生活区,有宜春堂、约斋、契兰斋及绣楼等建筑,屋宇错落,曲廊回绕,为精致的楠木装修建筑。梳妆楼形制新颖,独具特色。


北京宋庆龄故居

【北京宋庆龄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后海北沿40号。占地40余亩。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为成亲王永?的花园。1962年整修,在原厅堂西接建一座中西结合式的两层楼,成为故居的主体建筑。1963年宋庆龄迁居于此,并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逝世。故居内碧波荡漾,松柏劲挺,湖水峰石间,穿插着古朴典雅的园林建筑,有长廊、恩波亭、扇亭、南楼、听雨楼和"濠梁乐趣"、"畅襟斋"等原王府建筑。"濠梁乐趣"和"畅襟斋"两大厅现已辟为故居陈列室,展出宋庆龄生前照片、信札等文物资料,展示宋庆龄不平凡的一生。


孚王府(九爷府)

【孚王府(九爷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原为清代怡亲王新府(原府自怡亲王允祥死后改建为贤良寺)。道光三十年(1850)其子奕?封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居此,称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称九爷府。府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7间,左右各有配楼,后殿,后寝,后罩楼。西路跨院为王府生活居住区,东路院是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住所。王府布局结构严谨规范,保存较为完好。


涛贝勒府

【涛贝勒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柳荫街27号。占地1.56万平方米。原为清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允?的府第。光绪二十八年(1902),醇亲王奕?第七子载涛袭贝勒爵(过继给钟郡王后),迁居原愉王府,改作涛贝勒府。府坐北朝南,街门东向,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正殿、配殿、后寝、后罩房等共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落,府西有花园,园内有过厅、正堂、花厅及六角亭等。现仅存东路建筑。


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张自忠路。是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的赐第。和敬公主(1731~1792)乾隆十二年(1747)嫁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原府为王府建制,自外垣以内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及东西配房等。随着历代承袭爵位的降低,府邸多有改建。现主体建筑仍保留晚清风格。


颐和园

【颐和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颐和园路。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215.5公顷。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为"三山五园"之一。园内万寿山原名瓮山,昆明湖原名瓮山泊,元代称西湖,时有西湖景之称。清乾隆十五年(1750)在瓮山明代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西湖易名昆明湖,是为清漪园之肇始,历15年园成。咸丰十年(1860)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光绪十四年易名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再遭八国联军洗劫,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修。1924年后辟为公园,1949年后再次修缮和扩建。全园布局分三个主要区域。政治活动区,在东宫门内,以仁寿殿为中心,包括南北配殿和仁寿门外的南北九卿房,是慈禧和光绪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慈禧寝宫)、玉澜堂(光绪寝宫)、宜芸馆(光绪妻隆裕皇后寝宫)等大型院落,为帝后居住之所。在仁寿殿北侧的德和园内,有德和园大戏楼,高达21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气势宏伟,极为壮观,是专为慈禧观看演戏而修建的。游览区包括万寿山前后、昆明湖及沿湖景观。万寿山主峰海拔586米,山前从湖岸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至智慧海,层层升高,构成巨大的建筑群,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雄踞在山腰的佛香阁,建造于20米高的石砌须弥座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高达41米,气势磅礴,为全园中心。东有高近10米的"万寿山昆明湖"碑,西有五方阁及重达207吨的铜亭宝云阁,铸造极为精美。至山巅为智慧海,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山上还有景福阁、千峰彩翠、意迟云在、重翠亭、福荫轩、写秋轩、邵窝殿、画中游、湖山真意等亭台楼阁。山下沿湖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长728米,273间,彩画1.4万余幅,把分布在前山的建筑群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并使万寿山和昆明湖之间形成了和谐的过渡。昆明湖东岸分布着耶律楚材祠、乾隆年间造的铜牛、知春亭、文昌阁、廓如亭等著名景观。廓如亭畔,150米长的十七孔桥连接湖岸和南湖岛,桥栏精雕石狮500余只。岛上有龙王庙、月波楼、云香阁、涵虚堂等建筑。湖西部的西堤系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六桥点缀其间,一派江南风光。湖的西北停泊着36米长的石舫清晏舫,设计精巧。从智慧海往北的四大部洲建筑群为80年代恢复,以香岩宗印之阁为中心,融汇了汉藏艺术的精华,气宇不凡。其中由五彩琉璃砌成的多宝琉璃塔是昔日清漪园中留存下来的精美建筑,更是弥足珍贵。后山后湖区碧波荡漾,古木参天,80年代恢复的苏州街长约300米,依山傍水,店铺林立,古色古香。后湖东端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玲珑秀丽,被誉为"园中之园"。颐和园的园林造景,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将园林建筑完美地融入天然山水之中,成功地造就了皇家园林的宏大气势和至高无上的皇家风范,是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清华西路北侧,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御园遗址。占地340多公顷,其中水面约120公顷。为"三山五园"之一,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始建,初为雍亲王的赐园,雍正即位后进行扩建。乾隆即位后,这是圆明园的鼎盛时期。嘉庆、道光时将春熙院、熙春园分赐予公主、亲王。道光、咸丰时略有增建。咸丰十年(1860)、光绪二十六年(1900),先后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焚毁。清末至民国以来,名园遗址又遭宫监盗卖、军阀洗劫,园中残存的木料、石雕不断流失。全园毁前景物繁多,汇集了江南名胜之景,其中著名的即达100多处,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精华,是当时最为出色的一座皇家园林。1949年后,始得到保护和修缮。遗址现仅存山形水系以及圆明园内的大宫门、正大光明殿、九州清宴、安佑宫等遗址和万春园的正觉寺部分建筑、长春园西洋楼残存石雕,其中西洋楼大水法遗址已成为今日园中著名的景观之一。近年来又疏浚了福海,整修了涵秋馆、别有洞天、西洋楼等遗址,恢复了绮春园宫门、长春园万花阵迷宫等景区,并公布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成为青山碧水、林木葱茏的一大郊游胜地。


静宜园(香山公园)

【静宜园(香山公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占地160公顷。为"三山五园"之一,是清代著名皇家园林。辽代宣宗葬此称永安陵,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三月建香山寺,后章宗建会景楼,元、明时略有增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始建行宫,乾隆在"旧行宫之基"增建28景,这是静宜园的鼎盛时期。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次焚毁,辛亥革命后辟为公园。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进驻香山。1949年后进行大规模整修并开放为香山公园。园内景点数以百计,较著名的有:香山寺遗址,尚存有珍贵碑石;双清别墅;宗镜大昭之庙,俗称昭庙,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迎接六世班禅而建,庙后有八角七级楼阁式琉璃塔,高40米,为塔中珍品;见心斋,为嘉庆年间建的具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西山晴雪"碑,"西山晴雪"为"燕京八景"之一(金时称"西山积雪",后改"霁雪");红叶区(原二十八景称绚秋林),是北京最著名的秋赏红叶之处;鬼见愁,主峰俗名,海拔578米。


乐家花园

【乐家花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苏州街。清太祖次子礼亲王代善后代所建。始建年代不详,原为礼亲王别墅,俗称礼王园,光绪年间为安铎园。1949年前,归同仁堂分号宏德堂乐静宜所有,故又称乐家花园。1949年后为八一学校使用至今。花园坐西朝东,布局主要以对称为特点,由多组建筑组成,主要有玉兰堂(又称玉堂富贵)、海棠院以及小花园。各院落堆山叠石,前园显得严谨,后园显得活泼,在自然空间叠置大面积各种不同形式的假山,把园中各个景区相隔,花木扶疏,曲径通幽,是一处难得的园林佳境。


可园

【可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帽儿胡同7号、9号。是清末大学士文煜宅第的花园部分,占地近3000平方米。园不大,但可人意,故名之"可园"。园共两进院,园内有假山、碎石甬道、亭榭、水池及各式建筑小品。园中花木扶疏,曲折变幻,前园疏朗,后园幽曲,主要园林建筑小巧多变,亭、台、楼、阁各具特色,布局新颖,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园林精品。


旧宅园

【旧宅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帽儿胡同37号。清末代皇后婉容婚前的住所。为婉容曾祖父长顺所建,原为普通宅院,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婉容之父荣源被封为承恩公,宅院改造成为承恩公府。原格局基本保留,分两路,东路三进院落,西路四进院落。西路第三进院为上房院,正房内隔扇、落地花罩雕镂精细,可能是宫中旧物。东院花厅装修基本保持原状,明间迎面墙满嵌巨镜一方,相传为婉容婚前演礼之处。


普度寺大殿

【普度寺大殿】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普庆前巷。清顺治初年于明南城洪庆宫遗址改建睿亲王多尔衮的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次年改名普度寺,为喇嘛庙。大殿名慈济殿,乾隆题额。建于汉白玉石须弥座上,面阔7间,黄琉璃筒瓦绿剪边,墙上有绿琉璃砖拼成的几何图案,建筑宏伟,形式特异。


雍和宫

【雍和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路东。占地664万平方米。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建于明内官监太监官房旧址,原为雍亲王胤?府第。雍正即位后,改王府为黄教上院和行宫。雍正三年(1725)改今名。雍正十三年(1735)将主要建筑易为黄琉璃瓦顶。乾隆九年(1744)改为喇嘛庙,一度成为喇嘛教活动中心。整组建筑坐北朝南,规模宏大,殿宇崇宏,金碧辉煌,分左、中、右三路。中路主体有五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昭泰门、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主体建筑两侧有讲经殿、密宗殿、医学殿、数学殿、药师殿、戒坛楼、班禅楼、永康阁、延绥阁等组成的东西配殿。东跨院名太和斋,多置假山、水池,原是王府的花园。昭泰门前为三座精美的牌楼和一座影壁围成的广场;进昭泰门后的天王殿为原王府正门,名雍和门,内供木雕贴金弥勒像及泥塑四大天王像;正殿又称雍和宫殿、师祖殿,原是雍亲王府的银安殿,内供铜质三世佛像,东西有十八罗汉像等,形象生动;永佑殿原为雍亲王寝宫,内亦供精美佛像;法轮殿形制特殊,结合了西藏灵活多变和汉族均衡对称的特点,为喇嘛举行法事活动之所,内供黄教始祖宗喀巴大师铜像,还有紫檀木雕"五百罗汉山",极为精美;万福阁,是雍和宫最高大的建筑,飞檐三重,高23米,雄伟壮观。内有26米高的白檀木雕弥勒佛像(地上18米,地下8米),传为整根檀木雕成,为稀世奇珍,与五百罗汉山及照佛楼里的楠木佛龛,并称雍和宫三绝。除这些精美豪华的建筑外,雍和宫中还保存了大量珍贵而精美的佛教文物。旧时每年还要举办千供法会,各地信徒不远千里,敬香礼佛,络绎不绝。


西黄寺

【西黄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中段。清顺治九年(1652)为西藏黄教领袖达赖五世所建的驻锡之所,故又称达赖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班禅六世在寺中圆寂,乾隆四十七年(1782)高宗建清净化城塔以纪念班禅六世,因塔内安葬有班禅六世的衣冠经咒,故又称"班禅塔"。塔为汉白玉砌筑,中心为一座高16米的藏式佛塔,塔基高3米,八角形须弥座式,塔之四隅各有一座约7米高的经幢。经幢与主塔共同组成金刚宝座式塔。塔前后各有一座汉白玉石牌坊。整座塔上饰以丰富而精美的各种图案,是清代单体建筑艺术的杰作。


福佑寺

【福佑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北长街20号。清顺治年间创建。清圣祖康熙帝幼年读书处及其在紫禁城外避水痘处。雍正元年(1723)建正殿并赐予宝亲王(乾隆作皇子时的封号)作府邸。高宗登基后改为喇嘛庙,名福佑寺。寺坐北朝南,外垣门朝西,中路依次为照壁、东西牌楼、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后殿及东西配殿、后罩房。1919年毛泽东来京时曾居住于此,1949年后为班禅驻京办事处。


觉生寺(大钟寺)

【觉生寺(大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北三环路甲31号。俗称大钟寺,占地38万平方米。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坐北朝南,中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已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及东西藏经楼,主殿房两侧各有配殿。大钟楼是寺内的核心建筑,高20米,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楼内高悬永乐大钟,因镌刻有《华严经》,又称华严钟,为明成祖朱棣令京师铸钟厂铸造,先放在汉经厂,万历年间移置万寿寺,雍正年间移至觉生寺。大钟通高6.75米,口径3.3米,重46.5吨。钟身内外铸有佛经咒100余种,总计23万多字。字体端庄隽秀,传为明初书法家沈度所书。钟架由8根粗大的大梁柱和3根横梁构成,钟钮处是一根长1米、宽6厘米的铜穿钉。钟声清扬激越,可达方圆百里,为世界古钟之首。80年代初大钟寺整修一新,并辟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陈列着先秦至清代的古钟400余口,展示我国古钟发展的历史。


嵩祝寺及智珠寺

【嵩祝寺及智珠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嵩祝院北巷23号。原有并排的3座大寺庙:东为法渊寺(已毁),中为嵩祝寺,西为智珠寺。嵩祝寺为明代番经厂和汉经厂遗址,清雍正十一年(1733)创建,为蒙古活佛章嘉胡图克图的宗教活动场所。寺规模宏大,格局完整,分三路,中路五进殿:山门、天王殿、正殿("妙明宗镜"殿)、宝座殿、后楼。智珠寺亦为五进殿:山门殿、天王殿、正殿(重檐四方攒尖顶)、净身殿、后殿。两寺主体建造大部分完整。


宣仁庙

【宣仁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北池子大街2号、4号。俗称风神庙。清雍正六年(1728)创建,为祭祀风神之所。庙门坐东朝西,殿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山门前有琉璃影壁)、钟鼓楼、前殿、正殿及后殿。正殿内井口天花有盘龙彩画,梁枋绘和玺彩画。庙中前殿祀风伯,后殿祀八风神。


凝和庙

【凝和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北池子大街46号。俗称云神庙。清雍正八年(1730)敕建,为祭祀云神之所。其规制仿宣仁庙。庙门坐东朝西,殿宇坐北朝南。门前琉璃砖影壁已拆除。现存正门、前殿、正殿及后殿。正殿内有盘龙井口天花,和玺彩画。


旭华之阁和松堂

【旭华之阁和松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南麓团城演武厅西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仿五台山殊像寺建宝相寺。旭华之阁是宝相寺的主要建筑,坐西朝东,为无梁殿结构,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金碧辉煌,宏伟壮观。松堂原名来远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四周遍植白皮松,俗称"松堂"。白石枋柱,堂后有叠石假山,堂内石柱上对联题:"指云际千峰与怀蜀道,听松间万籁顿入梵天"。乾隆曾在此为征伐大小
金川回归的将士设宴庆功。


昭显庙

【昭显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北长街71号。创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为皇家道教宫观,祭祀雷神,俗称雷神庙。坐北朝南,外垣门东向。现仅存影壁及后殿(大殿)。后殿面阔5间185米,进深845米,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和玺彩画。民国时曾在这里建立北京教育会,后罩房曾是老舍教书处。1925年3月10日至4月15日在此召开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龙潭龙泉寺

【白龙潭龙泉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北密云县龙潭山下。白龙潭古称石盆谷,又叫龙潭沟,是京东有名的风景区。潭侧巨石有康有为的摩崖刻石"飞圣境则灵潭"。龙泉寺始建年代待考,清与民国时重修。寺两进院,有山门、大佛殿、后殿及东西配殿。寺内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赋游龙潭的诗碑,有清乾隆、嘉庆皇帝的御笔碑及李鸿章、袁世凯为修建龙潭的记事碑等。1986年,白龙潭风景区被评为北京市16个风景名胜区之一。


和平寺

【和平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北昌平县桃洼乡花塔村。始建年代待考。现存为清式建筑。寺前石阶33级,分东西两院。东院主体建筑有正殿、弥陀殿、菩萨殿。正殿面阔3间136米,前廊后厦,进深74米。正殿西为弥陀殿。西院有配殿1间,配房3间。


吕祖阁

【吕祖阁】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新壁街41号和明光胡同6号。清初兴建,供奉以吕岩为主的道教宫观。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已拆除)、钟鼓楼、前殿3间、中殿3间(东西分列配殿各3间)、后殿5间(殿前有月台,东西各列配殿5间)。道观内所有殿宇脊都有非常精美的砖雕。


关岳庙

【关岳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49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清光绪十七年至二十五年(1891~1899)建造。原为醇贤亲王庙,光绪十七年(1891)醇亲王奕?逝世,光绪帝为其建庙、立祠。庙宇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三进院落,分中东西三路。主要建筑有正殿、后寝殿、东西配殿、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燎炉等。1914年北洋政府在后寝殿塑关羽、岳飞像,遂称关岳庙。1939年3月23日,改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大殿改称武成殿,原关岳殿改为武德堂,堂内祀武成王以来历代约80位名将传赞石刻,现存16块。


东堂

【东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原名圣若瑟堂,属葡萄牙耶稣教会。清顺治十二年(1655)利类思和安文思创建,康熙六十一年(1722)、光绪十年(1884)重修,时规模宏大甚于南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毁于兵火,三十年(1904)重建。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仿罗马式风格。立面比例严谨,尺度合宜,砖雕精美。是京城内第二座天主教堂,也是北京地区著名教堂,比利时著名传教士南怀仁曾在此供职。


西什库教堂(北堂)

【西什库教堂(北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是北京天主教堂"四大堂"中规模最大的教堂。北堂原在中南海西岸,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光绪十二年(1886)慈禧以在大堂钟楼顶可见御园为由令拆除迁建,于是便迁到了西什库。北堂规模宏大,大堂平面呈十字形,哥特式建筑形式,面积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栏杆。教堂内还有修道院、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光华女中(主教府)等建筑。


亚斯礼堂

【亚斯礼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崇文门内后沟胡同丁2号。为基督教美国卫理公会教堂群。始建于清代,1900年毁于火,1903年重建。现存大门、礼拜堂、牧师楼及其他附属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面,属于美国近代折衷主义风格。


圣米厄尔教堂

【圣米厄尔教堂】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交民巷13号。建于1904年,为法国神甫创建的天主教堂。建筑为哥特式风格,清水砖墙,木结构,立面为3座尖顶钟楼,用尖券、壁柱、玫瑰窗和壁龛装饰,做工精细,保存完好。


中华圣经会旧址

【中华圣经会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单北大街21号。建于近代,是融合了中国建筑特点的西式建筑,也是基督教会的代表性建筑。民国年间曾是基督教青年会活动的场所。


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

【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海柏胡同16号。是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住宅。朱彝尊曾参加编写《明史》。其故居为顺德会馆内一间南屋,屋前植青藤,故名古藤书屋。其名著《日下旧闻》一书即编著于此。


康有为故居(南海会馆)

【康有为故居(南海会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米市胡同43号。南海会馆为四进四合院,康有为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间院中。院又称七树堂,西房为卧室,北房为书房。1882年康有为来京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直居住在这里,康有为及其维新派成员多次在此商讨变法方案。1895年7月康有为等维新派在会馆内创办《中外纪闻》,是北京出版的第一家民办报刊。1898年1月5日在会馆中创立粤学会,继续推动其维新活动。


湖广会馆

【湖广会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骡马市大街东口南侧。占地43万多平方米。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道光、咸丰年间重修并扩建。会馆大门东向,门嵌精美砖雕,现存戏楼保存完好。戏楼在会馆前部,有戏台一座,台前中央为戏池,北、东、西三面有上下两层看楼,是北京会馆中较大的剧场。清末民初,京剧演员谭鑫培、余叔岩等经常在此演出。会馆也是旧日京都一胜地,名流文士时相酬唱。近年戏楼又经修缮,恢复了昔日盛景。


阳平会馆戏楼

【阳平会馆戏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崇文区小江胡同36号。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座十二檩卷棚前后双步廊悬山顶建筑。戏楼看台分两层。看台护栏有雕花栏板和望柱。戏台分上下三层,上有通口,下有坑道。戏楼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壁画。面对戏台的后壁嵌有石刻,记载了会馆的沿革。戏楼内还有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书写的匾额。是北京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完好的清代戏楼之一。


安徽会馆戏楼

【安徽会馆戏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后孙公园25号。原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承泽的别墅孙公园故址。清同治十年(1871)李鸿章在此建安徽会馆,原会馆规模很大,有三个套院和一座花园。现戏楼保存完整,小巧玲珑,式样别致,台下池座不大,三面有楼,围以朱漆栏杆,匾额题"清时钟鼓"。


湖南会馆

【湖南会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烂缦胡同101号。光绪十三年(1887)创建。内设戏台一座及文昌阁楼房,东厅名望衡堂,西厅宽敞,为平时集会之所。现院落保存较为完整。1919年毛泽东曾在此居住,1920年2月至7月又带领湖南驱逐张敬尧代表团到京住此,并在此召开了有千人参加的湖南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


正阳桥疏渠记方碑

【正阳桥疏渠记方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崇文区天桥东一巷。原位于敕赐弘济寺山门内,寺已无存。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方柱形,通高8米,每面宽1.45米,碑首为四角攒尖式,碑座为须弥座,上刻精美浮雕。碑四面均刻满汉文字,碑文记载了北京水道情况,对研究北京的地理及水道建设有重要价值。


燕墩

【燕墩】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外大街。俗称烟墩。砖砌方台上立方形四面碑一座。台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1487米,台面边长137米,高约9米。台面北角有门,入门可拾级登顶。台上石碑高约8米,四角攒尖顶雕龙纹,石须弥座雕诸子神像。碑身镌清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帝撰写的满汉文字《皇都篇》和《帝都篇》。


郊劳台

【郊劳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房山区良乡镇大南关外。创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俗称接将台,即皇帝迎接出征将士凯旋归来之地。现存汉白玉碑亭一座,有16根石柱,两层,每层8根。亭内石碑一座,碑上刻有乾隆郊劳记事诗。台四周有砖砌围墙,占地8000多平方米。郊劳台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团城演武厅

【团城演武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公园东南。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用于训练健锐云梯营以征大小金川。城椭圆形,东西直径502米,南北直径40米,高10米,墙宽5米。南北城门门额分别题:"威富壁垒"、"志喻金汤"。有南北城楼,南城楼下即演武厅,面阔5间,歇山顶,前出轩后出厦,轩前有月台,轩南为演兵场。乾隆十四年(1749)因获胜在城南建了实胜寺,现存碑亭,内有御制实胜寺碑,以汉、满、回、蒙古4种文字镌刻,较为珍贵。


升平署戏楼

【升平署戏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长安街1号。戏楼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清代升平署是负责宫廷奏乐演戏事务的机构。清乾隆五年(1740)设南府,道光七年(1827)改南府为升平署。其旧址包括今北京六中和二十八中校舍。戏楼位于一组四合院中,保存完好,院中北房均前出轩,便于观看演出。


醇亲王墓

【醇亲王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北安河乡妙高峰东麓。墓址原为唐法云寺、金香水院、明法云寺旧址。醇亲王名奕?(1841~1890),为宣宗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绪帝生父,谥号贤。墓又称七王坟。园寝坐西朝东,门前有123级台阶。原有甬道、碑亭、月牙河、石桥、隆恩门、南北朝房、享堂和四座宝顶等。今南朝房和享堂已不存。碑亭内有光绪帝御书神道碑。墓北为"阳宅"退潜别墅,有城关与墓相连。五进院,依山而上,屋旁辟花园一区,有假山、曲廊、敞轩和流杯亭等。园寝后有山泉一处,泉侧有"一卷永镇"、"漱石枕流"、"云片"等石刻多处,皆为七王手书。


孚郡王墓

【孚郡王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北安河乡草场村西南。是清道光皇帝第九子孚敬郡王奕?的园寝,又称九王坟。坐西朝东,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80?,建筑布局依次为:石桥,跨月牙河,长10米、宽4米;碑亭,单檐歇山式,7.5米见方,碑高7.5米,宽1.2米;隆恩门,面阔3间;隆恩殿,面阔5间,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筒瓦,气势宏伟;最后为宝城,丹墙碧瓦,松柏苍翠。园寝北侧建有三进四合布局的"阳宅",保存基本完整。


崇礼住宅

【崇礼住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四六条63号、65号。占地9858平方米。清光绪年间大学士崇礼的宅第。坐北朝南,分三路布局,内部各院有门相通。临街三座门,东路有三进院,三进院后原有花园,中路前部原为一座花园,有水池、水座及亭台游廊,水座北边是五间大戏楼,戏楼北边又出一院,院东部为假山,上有圆攒尖顶凉亭一座。后院正房原为祠堂。西路为一组四进四合院,进门有影壁,一进院正房为外客厅,二进院正房为内客厅,东厢房之外出一跨院,跨院北房内硬木隔扇上刻有著名书法家邓石如题写的苏东坡诗词,此房应是书斋。三进院为大型四合院内宅。最后四进院为后罩房。该院盛时有房300余间,现存126间半。雕梁画栋,蔚为壮观,仅逊于王府,号称"东城之冠"。


云绘楼清音阁

【云绘楼清音阁】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陶然亭公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位于中南海,是乾隆皇帝的画室和琴房。1954年按原状迁建于陶然亭公园。云绘楼坐西朝东,三层,楼北有室名"韵磬"。清音阁坐南朝北,阁上下与云绘楼相通,有门名"印月"。双层游廊向北面和东西伸出,各自连接一座凉亭,两亭连在一起又各自面向不同方向,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显得精巧大方而又别具风格。


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安定门内,东西向。清代名成贤街,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在孔庙和国子监建成时形成,临街院落大多保持原状,是北京现存较为古老的街道之一。街上有4座过街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国子监街上还有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祀灶王爷的灶君庙。


三官阁过街楼

【三官阁过街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琉璃渠乡。因旧时每年元宵节街楼上遍悬彩灯,故俗称"灯阁"。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光绪年间重修。楼坐落在京西运煤古道上,呈东西向,状如城楼,砖石砌筑。过街券洞深10米,宽3米,高3.5米,东西琉璃额分别为"带河"、"砺山",两旁青石上有"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等刻字。城楼正脊两端有卷龙吻,造型精巧别致,脊中为象驮宝瓶,称"太平有象"。脊内外侧均饰琉璃五彩花卉。过街楼是研究京西地区琉璃烧制业和古代建筑琉璃装饰艺术的重要实例。


日本公使馆旧址

【日本公使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交民巷21号。建于1886年,由日本建筑师片山东熊设计。建筑为单层砖墙木屋架结构,分为本馆和宿舍两部分。本馆为四合布局,前面7间,面积582平方米,大门两边为连续拱券外廊,大门上作三角山花,并雕精美图案,后面系用民房改建而成。本馆后有宿舍一排,面积117平方米。


日本使馆旧址

【日本使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正义路2号。建成于1909年,由日本建筑师真水英夫主持设计与建造。现存主楼与大门,主楼地上两层,立面为欧洲古典式,大门两层,立面3间,中间为砖券大门,两边装饰粗大壁柱,并建有券廊和柱廊。


意大利使馆旧址主楼

【意大利使馆旧址主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台基厂大街1号。建于1910年前后,现存门房和主楼,大门作三间拱形门廊,主楼地上两层,内部装修富丽。


比利时使馆旧址

【比利时使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崇文门西大街9号。建于1910年前后,现存5栋建筑,主楼3层,为英国都铎式风格,立面用砖做出三个城堡和雉碟组成的山花。4栋配楼对称分布,为乡村别墅式。


法国使馆旧址

【法国使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交民巷15号。建于1910年前后,现存中央喷水池大门和4栋配楼。大门用砖作出壁柱和拱券,配楼对称排列,为法国乡村别墅式,木构两层,有木外廊,也有砖作连续券廊。


奥地利使馆旧址

【奥地利使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台基厂头条6号。建于1910年前后,建筑为西洋古典式,立面大门作两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两边有围


美国使馆旧址

【美国使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3号。建于1903年,现存主楼1栋,配楼4栋。主楼为双层木结构建筑,外墙用石作墙角和窗罩,大门用壁柱和山花作门罩,檐上作女儿墙。


荷兰使馆旧址

【荷兰使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前门东大街11号。建于1909年,现存大门和两栋楼房。大门用砖作柱和拱券外廊,东楼两层,木结构,西楼为木结构,外墙用石作墙角和窗罩。


法国农业银行旧址

【法国农业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交民巷50号。建于1922年,两层西洋式建筑。立面用花岗石装饰,大门入口作柱廊,内部装修豪华,保存完好。


正金银行旧址

【正金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正义路4号。建于1910年,为两层西洋古典式建筑,砖石立面,木结构,花岗岩的台基和壁柱,转角中心设三层铁皮穹顶楼,比例严谨,做工精细。


花旗银行旧址

【花旗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交民巷36号。建于1914年,三层西洋古典式建筑。大门为两层爱奥尼式柱廊,立面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外观坚固厚重,保存完好。


法国邮政局旧址

【法国邮政局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交民巷19号。建于1910年,砖木结构建筑。以壁柱突出大门,连续券作窗,顶部用三角山花和矮墙作女儿墙,并有中国式砖雕、清水砖墙。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交民巷34号。建于1917年,三层西洋式建筑。下层用花岗岩拱券窗作基础,上层用爱奥尼式壁柱,并用花岗石套和女儿墙加强立面。


大陆银行旧址

【大陆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交民巷17号。建于1924年,为五层西洋古典风格建筑。立面三段划分,基座用大块花岗石砌造,上层檐口挑出,入口大门作三层拱门,内嵌券柱,两侧作科林斯壁柱。钟楼上为穹顶,造型优美。是中国建筑师设计西洋古典式建筑中技术高超的一座。


中央银行旧址

【中央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交民巷17号。建于19世纪30年代,为两层楼房,入口作半圆外廊,檐外作女儿墙。


保商银行旧址

【保商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交民巷17号。建于19世纪30年代,为三层西洋式建筑。立面用花岗石作希腊柱廊,檐口突出,坚固感强。


盐业银行旧址

【盐业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前门外西河沿7号。建于1
931年,三层西洋式建筑。立面两层,爱奥尼柱式,红砖墙面,做工精细,保存完好。


交通银行旧址

【交通银行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前门外西河沿9号。建于1937年,中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地上4层,立面装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中牌坊的特征,水刷石饰面花岗石贴面基座,顶部作半拱琉璃檐,门窗加琉璃门罩和雀替。


 楼主| 发表于 2004-5-25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59号。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戊戌维新的产物。民国成立后改为北京大学。其校址原为清乾隆帝四女和嘉公主府空闲府第,现建筑保留有原府第的正殿、公主院等清式建筑,以及民国年间建成的数学系楼和称为西斋的14排中式平房。1952年后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文化部等单位使用。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安德里北街21号。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于1910年开始兴建,由日本建筑师真水英夫设计。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工程中断,仅建成经科、文科及部分宿舍。现存5栋两层楼房,其中经科和文科大楼平面呈一字形,为仿欧洲古典式砖木结构建筑,外设拱廊,墙面饰卷草砖雕和壁柱,现保存完好。


北京大学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沙滩五四大街。占地约1万平方米。建于1916年,砖木结构,五层,平面呈工字形,因墙体大部分由红砖砌成,故名红楼。红楼是原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初为学生宿舍,后改为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1920年后为北京大学一院。1952年北京大学迁至西北郊与燕京大学合并,红楼成为国家文物局办公用房。红楼在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是五四运动策源地,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即在此办公。此时的北大汇集了大批名流学者,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以红楼为阵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就是从红楼北边的民主广场集合出发的。1919年李大钊、邓中夏等在红楼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北方局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办公地点曾一度设在红楼。毛泽东1918年8月至次年3月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也在红楼上班。


北京大学地质馆旧址

【北京大学地质馆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内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建于1931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音设计。平面、立面均为不对称式,体形随功能要求变化,总体造型明快简洁,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现代建筑的优秀作品之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园内。原为清康熙时熙春园旧址,道光二年(1822)熙春园被一分为二,分赐皇亲。东部园区于咸丰时改名清华园,就是今天工字厅一带。1908年8月,清政府建清华学堂(初名"游美学务处")。原有建筑主要有工字厅和古月堂,为传统四合院式建筑。1909年9月开始兴建校舍,建有校门(今二校门)、一院(即清华学堂)、二院、三院、北院、同方部等。1919~1925年建成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五斋"学生宿舍。这批早期建筑反映了西方近代学校建筑在中国的演变过程,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比较优秀的建筑作品。


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

【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园内未名湖周围一带。1952年前为燕京大学校园,建于清乾隆宠臣和的淑春园遗址上。淑春园几经辗转,民国初年归陕西督军陈树藩所有,1919年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购得。1921年开始建新校舍,1926年基本建成。湖区主要建筑有校门(坐东朝西)、科学实验楼、办公楼(楼前有高大精美的华表)、外文楼、图书馆、体育馆、临湖轩(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住宅)、南阁、北阁、学生宿舍、水塔(名博雅塔)及附属园林小品等。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结合原有山形水系,注重空间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沿湖还有斯诺墓、慈济寺庙门、钟亭等景观以及很多石刻艺术珍品,如梅石碑、石舫、石屏风、乾隆植树碑、石鱼等。


原协和医学院

【原协和医学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单三条北侧。原址为清太祖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府第。1916年,美国煤油大王洛克菲勒购得此地,拆除原建筑,改建协和医学院,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西式装修,建成精美的建筑群。分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原协和医学院校址,坐北朝南,有高大雄伟的主楼和翼楼。街南建有礼堂,是学校集会和宗教活动场所。主楼以北为学校的附属医院。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当时堪称世界一流,培养了大批医师,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原中法大学

【原中法大学】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坐东朝西,大门5间,主楼为民国初年兴建的中西结合式三层楼房,礼堂及其它中式建筑亦保存完整。中法大学始建于1920年,前身为蔡元培发起组织的留法俭学会和法文预备学校及孔德学校。法文预备学校扩充为文理两种,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孔德学校后改为社会科学院。1925年文科移至今址,1934年社会科学院又并入文学院。今院中尚存一碑,上刻"中法大学文理哲三院一九三一年毕业纪念"。


原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

【原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由4座楼组成,为近代建筑中的优秀作品。原为清末斗公府旧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13年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8年7月设立北平大学,学校改为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鲁迅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兼任女师大国文系讲师,1925年8月任女师大校务维持会委员。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即为该校学生。今院内仍有1931年所立的烈士纪念碑,并在西院辟有三一八纪念室。


天主教圣母法文学校旧址

【天主教圣母法文学校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37号。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908年南堂天主教圣母会创办,原为法文专科学校,由法国工部局管辖,重点培养法文人才,由圣母会修士任教。1921年后改为南堂小学,1943年改为南堂中学,均属天主教圣母会。是一组前出轩式二层楼建筑,中西结合,具有典型的近代建筑风格,现为北京第三十二中学校舍。


原辅仁大学

【原辅仁大学】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定阜街1号。占地约4.3公顷。原为清末涛贝勒府,1925年美国天主教会在此创办辅仁大学,1930年建中西合璧式教学主楼,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有可容千人的礼堂,为近代建筑中的优秀作品。主楼北侧为清涛贝勒府花园部分,南、东、西面有游廊、敞厅、假山,西部有戏楼、亭子,格局基本完整。


盛新中学与佑贞女中旧址

【盛新中学与佑贞女中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教场胡同2号、4号。建于1928年,原为法国天主教仁爱遣使会所属两所中学。现存教室楼两栋,礼堂一座,砖木结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立面三段划分,红瓦坡屋顶,红砖清水墙嵌以石料装饰。比例严谨,工艺精致,是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内典型的教会学校建筑。现由北京四十中学及北海中学使用。


潞河中学原教学楼

【潞河中学原教学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通州区新城南门外潞河中学。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光绪四年(1878)牧师姜戴德等加以扩建,名潞河学校。1917年与汇文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后,更名为私立潞河中学,是闻名华北地区的著名中等学校。潞河中学校园占地宽阔,建筑布局疏朗,现存重要建筑有卫氏楼(今人民楼)、谢氏楼(今红楼)、文氏楼(今解放楼)、潞友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属近代美国折衷主义风格,一部分建筑具有中国传统手法,整体环境艺术价值较高。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丰台区长辛店铁路中学校园内。是一座方形两层法式小楼,原是京汉铁路局为火车房总管郭长泰建的住宅。1918年建成后,为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工业科所属,经华法教育会交涉,改为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教室。预备班由华法教育会蔡元培、李石曾等创办,设铸造、机械、钳工三个班,有100多名学员,皆半工半读,以学法文为主,1919年冬赴法,其中有何长工。


民国国会议场

【民国国会议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57号。建于民国初年,是民国初年国会开会和办公的场所。现存有国会礼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礼堂北面是国会办公楼,东侧亦有二层办公楼两栋,南有国会图书馆。民国建元后,参众两院会议、总统选举等重大政治活动皆在此进行。1928年中央政府南迁后,由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便用。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由建筑师沈琪设计,建于1907~1909年,原为海军部和陆军部所在地。民国初年,袁世凯的总统府和国务院曾设于此。1924~1926年,为段祺瑞执政府。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到执政府请愿,遭到卫队枪击,死47人,伤150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1937年日寇占领华北后,这里成为日寇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抗战胜利后曾为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部。主楼为两至三层砖木结构,外檐为联拱柱廊饰以精细的砖雕,表现出欧洲折衷主义风格。院落大门坐北朝南,为面阔5间的中式建筑。原有建筑格局保存完整,现由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使用。


北京图书馆主楼

【北京图书馆主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文津街7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前身为京师图书馆,后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址原为御马圈旧址和公府操场。1929年始建,1931年建成,7月1日对外开放。主楼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式,使传统的中国宫殿建筑形式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并与附近北海的景观相协调,代表了民国初期的建筑风格。主楼前的华表、昆仑石、石狮、乾隆御题石等均为新馆建成后从圆明园移来的文物。1949年后改称北京图书馆,1983年在海淀区白石桥建成新馆后,此处为北京图书馆分馆。


京报馆

【京报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魏染胡同30号。民国初年新闻界著名人士邵飘萍主办的京报馆旧址。《京报》创刊于1918年10月5日,最初位于宣武门外珠巢街,后迁至南新华街小沙土园,1920年迁至今址复刊。《京报》的新闻和评论,切中时弊,文笔犀利,锋芒直指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洋军阀对邵飘萍恨之入骨,1926年被张作霖杀害。两年后,其夫人汤修慧又将《京报》复刊,至1936年停刊。报馆为两层楼房,其后为故居,现保存完好。


孙中山逝世纪念地

【孙中山逝世纪念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23号。原为民国时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宅,三进院落。四周回廊环绕,花园优美且保存较好。1924年底,孙中山北上讨论国事,至1925年3月12日逝世一直住此。在这里孙中山呼吁对内召开国民会议,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并留下了著名的《总理遗嘱》,今陈列于花园前的正房中。现辟为"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


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新文化街文华胡同24号。三合院,正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1920~1922年李大钊在此居住期间,和邓中夏、陈独秀秘密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及中共北方局的工作。是李大钊在北京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占地500平方米,为一典型的小四合院。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同母亲居此,是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处住所。鲁迅在此创作了《野草》、《彷徨》、《朝花夕拾》等大量作品。1956年在故居东建起了鲁迅博物馆,故居即成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对社会开放。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坐西朝东,占地204平方米,为三合院带跨院。北房为"白石画屋",因屋前安有铁栅栏,又称铁栅屋。国画大师齐白石(1863~1957)自1913直至逝世,在此居住生活了40余年。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占地716平方米。梅兰芳(1894~1961)1950~1961年8月8日居此。故居坐北朝南,四合布局,还有两个跨院。1986年辟为梅兰芳纪念馆,展示梅兰芳戏剧艺术的杰出成就及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光辉业绩。


程砚秋故居

【程砚秋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四北三条39号。占地390平方米。程砚秋(1904~1958)1937~1958年3月9日居此。故居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前后门由月亮门和垂花门相连。现保持原格局,内部陈设基本保持原样,有生前用过的戏装、剧本、图书以及各式生活用品等陈设。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左巷8号。毛泽东1918年9月19日第一次来京的住处。故居有北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东房两间。在此居住期间,毛泽东组织了湖南新民学会会员留法勤工俭学。经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介绍,结识了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得以到图书馆任助理员,同时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书籍,直到1919年3月12日赴上海。当时同住一起的还有蔡和森、罗章龙等著名早期共产党人。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著名现代文学家老舍的住所。老舍(1899~1966)1949年从美国回国后所购,为北京旧式普通小院,坐西朝东,进门后是一小院,小院向西及向北又各有小院。北院为三合院,是故居的主要部分,也是老舍生前工作和生活之处。院中植有许多花草树木,其中有两棵柿树,金秋时节,柿树火红,故又雅称"丹柿小院"。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占地800平方米。两进四合院,著名现代文学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1981)1974年12月至1981年3月在此居住。逝世后,故居辟为陈列馆,前院中间有茅盾半身汉白玉雕像。前院有两个陈列室,后院陈设保持了茅盾生前的室内布置,有卧室、起居室、工作室等。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占地7000平方米。原是清乾隆时大学士和一座花园,同治时成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恭亲王后代将此处卖给达仁堂乐松山为私宅。1949年后,曾为蒙古驻华使馆所在地。宋庆龄亦曾居此。1963年10月,郭沫若迁居于此,直到1978年6月12日辞世。故居为一套大型四合院,坐西朝东,广亮大门。门内小径通往二门,坐北朝南,进门为二进院,是郭沫若的工作室、书房及卧室。后院罩房是夫人于立群的书画室和卧室。现故居内仍保存着郭沫若的大量墨迹、手稿、图书等文物资料。


达园

【达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圆明园福缘门前。占地面积约11.8公顷(其中水面约4公顷)。约1918~1919年由军阀王怀庆修建。现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使用。园门三楹,坐西朝东,歇山卷棚顶,南北建粉墙一道,中开月洞门,进园门,迎面叠置高大太湖石假山一座。在假山南侧草坪上,立乾隆御题前湖诗碑一通。过桥至园北区,分布有四组建筑群,分为宴请和寝居之处。园南部是以开阔水体为主的自然空间,池北岸建东西游廊、水榭,将南北景区相隔,形成以水体为主的景观。西岸有长堤可达湖心小岛,岛中央建重檐石柱六角亭一座。达园是京西诸园林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园林小品。


北京水准原点旧址

【北京水准原点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西安门大街1号。始建于1915年,为仿古希腊神庙式单层建筑。平面呈正方形,花岗石砌筑,是华北地区建筑历史最早的水准点。


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

【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外北京北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于1909年建成,有站房、站台、机车库及员工宿舍等。其中站房建筑为西方古典风格,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例证。


劝业场旧址

【劝业场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前门外廊房头条。建于1914年,是近代北京第一幢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三层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内部纵向设置三个大厅,四周为三层回廊,内部装饰豪华。临街立面为巴洛克式,大门入口处作西洋柱式门罩,二层和三层用壁柱、窗套和阳台装饰立面。


谦祥益旧址门面

【谦祥益旧址门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前门外珠宝市街5号。谦祥益为北京老字号,店堂建于清末。两层木结构建筑,坐西朝东。一层用西洋古典式柱将立面分成三部分,各设拱券门。二层为铁栏外廊,墙上用壁柱和出檐装饰。


瑞蚨祥旧址门面

【瑞蚨祥旧址门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前门大栅栏街5号。瑞蚨祥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870年前后,原称鸿记布店。1893年改建为瑞蚨祥,经营绸布生意。1900年店被焚后重建,为两层砖造木屋架结构,占地面积599平方米。店前有洋式铁皮顶罩棚,立面装饰有五幅白色大理石雕刻的"松鹤延年"、荷花图案。


祥义号绸布店旧址门面

【祥义号绸布店旧址门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宣武区前门大栅栏街1号。祥义号为北京老字号,铺房建于清末,两层木结构建筑。立面用铁栏做铁花装饰,上盖铁雨棚,棚下挂铁花眉子。


詹天佑铜像及墓

【詹天佑铜像及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青龙桥。詹天佑(1861~1919)是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了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其墓原在海淀区万泉庄,1982年5月20日迁至延庆青龙桥。铜像为1919年所立。墓坐北朝南,墓台长6米,宽284米,高06米。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刻写"詹天佑先生生平"。


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

【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南丰台区南苑机场。原为清末北洋陆军常备军第六镇司令部驻地。1922~1924年为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陆军检阅使署。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指挥部。现存建筑有影壁(近年复建)、大门、卫兵室、师司令部及四排居住和办公用房。这组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近代史中有重要纪念价值。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南丰台区长辛店大街,包括祠堂口1号和刘铁铺两处地点。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北京长辛店工人响应,同北洋军阀进行斗争,遭吴佩孚军队镇压。祠堂口1号是当年的工人劳动补习学校,由邓中夏等创办,是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是北方工人运动的起点。刘铁铺位于长辛店大街174号,是当时的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也是二七大罢工的指挥部。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马兰村。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成立于1939年2月,萧克任司令员。1939~1940年夏,司令部移驻马兰村一组四合院内。该院共有瓦房10间,目前保存完好,为当地抗日战争纪念地。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北顺义区焦庄户村。1943~1948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创造的打击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地下长城,在抗日战争中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全长约32华里,连接邻近几个村庄,纵横交错,户户相通。地道内设有?望孔、射击孔以及防水防毒气用的翻板等设施。同时还利用村内外的地形修了7个暗堡和大炮楼、指挥所等。1949年后在此建立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军调部1946年中共代表团驻地

【军调部1946年中共代表团驻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东安门大街1号。原建筑建于30年代初,曾为日本侵华战争时华北驻军司令宅邸。1946年1月1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签订"停战协定"时,该处曾是中共代表团驻地。现存建筑是50年代按原状修复的,为三层仿古式建筑。


宛平县人民抗日战争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

【宛平县人民抗日战争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门头沟区斋堂中学。建于1946年7月7日,为方形重檐四门塔形建筑,总高度8765米,下部有四个券洞,内嵌石碑,碑正面书"宛平县人民八年抗战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碑铭,其余三面书有467位烈士的姓名和出生地。纪念碑在"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文革"后修复。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海淀区圆明园西南"九州清宴"遗址处。坐北朝南,占地300多平方米,1929年北平市政府所建。墓园遍植松柏,1米高的圆形墓基上,立有高约5米的纪念碑,碑体六面,正面篆书"三一八烈士公墓",碑铭记述事件经过及烈士姓名。1926年3月18日,为反对日寇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李大钊等带领爱国学生、工人和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举行游行示威。此处即安葬着被杀害的41位烈士,其中有鲁迅撰文纪念的两位女学生刘和珍、杨德群。


滦州起义纪念塔

【滦州起义纪念塔】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温泉乡北京胸科医院内。1936年冯玉祥将军为纪念反抗清政府统治的辛亥革命滦州起义殉难烈士而建,1937年4月建成。园坐北朝南,各建筑依山势层级而上,园门额书"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进园门向北依次有冯玉祥所书"辛亥滦州革命诸先烈纪念碑",韩复榘所书"辛亥滦州革命先烈衣冠冢"(八棱形石幢),幢北山坡为巨幅崖刻字,为冯玉祥所书,节录《礼记》部分文字。沿山坡拾级而上,至山顶为纪念塔。塔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石砌,通高122米。正面为冯玉祥题"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塔",其余各面为邹鲁、居正、于右任等题词。园内还保存了秦德纯、赵登禹、刘汝明、张自忠、冯治安等一大批国民党要人的石刻题字,弥足珍贵。


梁启超墓

【梁启超墓】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卧佛寺东。占地约2公顷,为梁氏家族墓园。梁启超墓于1925年始建,1931年竣工。由梁思成设计,墓为花岗石雕筑,前立凸字形墓碑。园内共有6座墓,还有石碑、石亭等。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学者,清末维新派领袖之一,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与康有为并称"康梁"。


白乙化烈士陵园

【白乙化烈士陵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北密云县石城乡河北村。白乙化为丰、滦、密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八路军第10团团长,1941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1984年,密云县修建了白乙化烈士陵园。陵园入口处建有6米高的石牌坊,正面书"白乙化烈士陵园",背面书"民族精英"。园内有汉白玉烈士半身像,像后有四块汉白玉屏风,上刻烈士生平。陵园北部山上为白乙化烈士牺牲地。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墓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东北密云县古北口镇。1933年3月,东北军和17军将士同侵华日寇激战于长城古北口镇。战斗结束后,当地居民收敛中国军队阵亡将士遗体360余具,合葬于长城脚下,称之为肉丘坟。坟冢高4米,直径15米,四周有砖墙,门口书对联。墓前竖立石碑,碑书"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墓在"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1984年修复。


福田公墓

【福田公墓】位于北京城西石景山区福田寺村。占地约6.7公顷。1938年江朝宗所建, 1983年7月1日恢复旧名。墓园内有墓葬近5000座,其中葬有学者王国维、藏书家傅增湘、学者高阆仙等。


万安公墓

【万安公墓】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南路万安里1号。1930年由蒋彬侯和王荣光创办,占地约87公顷。因位于万安山之阳,故名万安公墓。1960年由北京市民政局接管,为民国以来北京第一座公墓。墓区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区。墓穴分福、禄、寿、喜、荣五个等级。墓区有李大钊烈士陵园,还安葬着著名学者、爱国将领等各界知名人士,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史学家商鸿逵、抗日将领马占山、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民国国务总理胡惟德、哲学家冯友兰、诗人及散文家朱自清、名医萧龙友、八卦掌名家董海川、报人林白水及名医施今墨等。


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烈士陵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海淀区香山南路万安里1号万安公墓内。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1983年10月29日落成。园门上方悬挂着"李大钊烈士陵园"匾额。进门迎面是李大钊烈士的汉白玉全身雕像,像后是李大钊烈士和夫人赵纫兰墓。墓后是宽4米、高2米的花岗石纪念碑。碑正面是邓小平题词,背面是中共中央为李大钊烈士撰写的碑文。园内有陈列室,介绍李大钊的生平事迹。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1933年4月23日葬于万安公墓,原墓地位于陵园南100米处,1983年3月18日迁葬于此。


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

【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北京城西北,地跨昌平和延庆两县,东至花果山,南至龙山,西至关沟,北至大岭沟,总面积280余平方公里。这里山青水秀,是闻名已久的古迹旅游区,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和十三陵分别坐落在本区的西北和东南。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八达岭是万里长城的重要隘口--居庸关的外口。八达岭山势险峻,长城依山而筑,居高临下,工程浩大,气势雄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十三陵是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陵墓群的建设集中完整,在中国历代皇陵中无一能与之相比,而且是全国唯一保护完好而未被盗过的陵墓群。其中定陵是全国唯一正式发掘的皇陵,出土文物保护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风景名胜区还 兄诙嗟奈奈锕偶#?它们大多尚未开发利用,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居庸关云台、银山塔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詹天佑铜像及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虎峪古城、岔道城、石佛寺石佛、石佛洞、天险石刻、分界碑。风景名胜区地处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地,自然景观优美,有经大自然巧雕而成的碓臼谷、虎峪、沟崖等自然奇观,同时又有十三陵水库、德胜口水库等人工湖泊形成的风景区,而且交通便捷,距离市区较近,是条件优越的京郊风景游览区。

发表于 2004-11-4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地方都没去过[em12] 以后一定要去看看!
发表于 2005-3-28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0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皇家档案馆皇史宬

而内八庙外八庙还有九个坛的图片是很难自己全拍到的

资料上也很少

发表于 2005-5-28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史宬据说为了防火是纯砖石结构的对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看的除了门没什么木结构

因为是皇家档案馆吗为了完全

那时最怕失火

发表于 2005-6-1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一定得走遍了。

发表于 2005-6-12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真是辛苦了,太全面了,谢谢了

[em01]
发表于 2005-12-18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我还没有去过呢···
发表于 2005-12-20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得太全面了,太具体了,前人所不及啊。

我选几个近点的去看看吧。

发表于 2006-1-7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的全拆了。楼主,感谢啊,告诉我那么多北京的地方。[em04]
发表于 2006-1-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em01]
发表于 2006-2-28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添加几个市级文保单位:

1、珠朝街中山会馆

2、南横东街秋瑾故居

3、北半截胡同谭嗣同故居

4、辟才胡同齐白石故居

5、福州馆街福州会馆

6、海柏胡同全浙会馆

7、文华胡同李大钊故居

8、牛街礼拜寺

9、西花市大街花市清真寺

10、锦什坊街西城清真寺

11、阜内大街广济寺

12、阜内大街历代帝王庙

13、大木仓胡同郑王府

14、西晓市街金台书院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06-3-2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47]

 [em27]

发表于 2006-9-15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阿,有机会一定要多走走,多谢搂主。

发表于 2006-11-2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啊,一看才知道北京原来还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呢,有机会一定要去瞄瞄!
发表于 2006-11-26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6-11-27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书中收录大量北京地区名胜古迹。
发表于 2006-11-28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那里收罗的呀,能不能分分类?是否是全部的国保和市保?共有200多个,收藏。
发表于 2006-12-10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噻~这要逛一年 还不能请假~
匿名  发表于 2007-10-10 21:54:00
[em02][em01]
匿名  发表于 2007-10-10 21:54:00
[em02][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02:58 , Processed in 1.20359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