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卫林区的电影都像梦境。无论是《蓝丝绒》的诡谲,或是《我心狂野》的极端暴力,都不像是真实世界里会产生的情境:那么阴郁的气氛,又是那么潮湿而沈重的影像。我常常想,如果恶梦有颜色,那就会是林区电影里所呈现出的色调吧!透著一种让你几天几夜也挥之不去的深沈悲哀。然而,在这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里,大卫林区的梦竟然不再灰黯,不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他一改以往奇诡的风格,以一个单纯而充满爱的角度进入美国乡村,讲述一段质朴的岁月之旅。 9 p5 b+ ]7 a( D9 R4 N8 J6 s* @& b
+ N) t5 x$ [: G
不同于《美国心玫瑰情》里用平实的镜头诠释对美国乡村的戏谑,大卫林区眼中的爱荷华田野是块壮丽的大地。金黄色的玉米田连绵不绝,于夕阳下漫开整片如浪涛般起起伏伏的曲线,就在晚霞满天的时刻,一架割草机缓慢地移动在向远方蜿蜒而去的狭窄公路上。这部电影的配乐也让人舒服,柔和的钢琴声与清脆的吉他弦音相交叠,含蓄铺陈著一段属于记忆的旅程,令人不自禁就要沈醉在如沐春风的画面里,随著老人坚定的意志不断向前而行。 / ~# N, n; b% J7 ~
1 v r; I# v$ V8 L- J6 a 这是大卫林区细细描摩的散文诗,诗里含带著深邃的光芒。而除了七十九岁的李察法恩沃斯之外,我也想不出更适合诠释史崔特先生的人选。这位老人有一双澄澈的眼睛,坚毅、淡泊,却又十分慈和。史崔特先生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当他带著浅浅的笑容跟年轻的孩子们讲述关于生命的真义时,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份无私的关爱。电影以不愠不火的语调陈述这位老人的性格,李察法恩沃斯的演出更令人动容,就在这一段交织著追忆与悔恨的漫长旅程中,老人最后必然将成功地进入每个观众的心底,让人们在他的情绪里搜寻自己记忆中与他重合之处。
* H$ n9 g, E7 b% H) d3 ^) ?2 X2 ^" G) L* y" W/ R. \8 h6 ~( k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没有躺在草丛里一只血淋淋的耳朵,也没有漫天飞舞的人头,只有几个诚恳的好演员,以及优美舒适的乡村景色,一路行吟而来,不洒狗血也不唱高调。电影的结尾恰到好处,只是那么简单地设置一个定格的镜头,让千言万语尽皆凝结在满天繁星里,留下袅袅余音引人无限惆怅。 (文/黄婷)
& }2 V! G, C" P. t, N- H, b" }3 o& {% g1 U- J& d, s9 ~
这部影片的一个大缺陷是,影片太长,几乎两个小时。那种深思熟虑、不紧不慢的节奏,不免让你有点如坐针毡,觉得电影缺乏丰富的故事情节,缺少出人意料的惊喜。另一处美中不足是,导演林奇对一些场景的拍摄用了自然长镜头。这些场景很遥远,加上导演把影片音量又降低了,于是很难看清楚、听清楚到底发生着什么事。
0 u3 d, p, `! p2 ?! }5 ]& S; W- D! ]6 A6 |1 J
但影片颇有几方面,可弥补以上不足。导演林奇和传奇摄影师弗雷迪·弗朗西斯(Freddie Francis)营造了优美的环境布景——荒凉的谷仓、宁静的星光之夜,再配上哀伤的背景音乐。最棒的是理查德·法恩斯沃斯的顶级表演,他扮演的阿尔文·史特雷特是个粗得有趣的人,他忧伤深情的蓝眼睛背后,隐藏着深切的同情心。当一个骑车人以居高临下的态度问阿尔文,他活这么大岁数到底学到了什么,阿尔文简单地回答说:“我知道怎么把麦粒和麦壳分开,让麦粒落到一边。”《简单故事》里的阿尔文饱经风霜,理查德的表演获奥斯卡提名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