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指其“豆腐渣”,调查组认为质量存在问题;安徽凤阳县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
' K' D: I9 }8 {6 ]. a0 X- M
| 7月17日,安徽凤阳明中都皇故城整修后出现险情的西翼楼南墙已拆掉,以防突然倒塌伤及他人。新华社记者 戴浩 摄 |
|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午门修建工程7月9日大面积倒塌,引起当地群众普遍不满:“明皇故城历经600余年,整修城墙因一场梅雨坍塌。是技术、是责任、是利益?都让我们后人有愧祖先。”这不仅使国家数百万元投资付诸东流,也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遭受损毁。
凤阳县明皇故城午门倒塌事故调查小组认为,这一由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设计、承建的工程,“质量可能存在问题、建设施工管理不规范”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目前凤阳县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这一事件。
600年老城无恙 数月新墙倒塌
7月9日凌晨,住在皇故城午门附近的凤阳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徐罗全听到一声巨响。出门一看,午门东翼楼南墙已全部倒塌,他立即上报。县政府有关领导赶到后封闭现场、查看险情,发现西翼楼南墙也出现三道纵贯墙体的裂缝,已严重损害墙体结构,情况十分危急。
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资料,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中都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启动,工程总投资230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拨款1000万元。
日前,记者在皇故城午门前看到,西翼楼南墙也已全部倒掉,现场一片狼藉。据介绍,这是事发后施工单位主动拆的,以防突然倒塌伤及他人。在东、西翼楼尚存墙体上,记者看到几条长长的裂缝从10多米高的墙头通向墙底,在东翼楼墙体与填土层之间也出现缝隙,相当明显。凤阳县文物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西翼楼最终可能要全部拆掉重建。
倒塌事故发生后,凤阳县抽调县监察局、建设局、文化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小组。据调查小组介绍,东、西翼楼几面墙体完工最早的仅年余时间,最晚的才半年多。
午门西边不远,是600多年前修建的皇故城西华门。凤阳县文物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西华门城墙整体仍相当完好。2003年淮河发生特大洪灾后,记者曾实地察看午门,因暴雨侵袭,东、西翼楼当时出现了几处裂缝和塌方,但古城墙并未遭受整体性破坏。
倒塌前数月网民曾警告
记者从凤阳县委获悉,皇故城午门修建工程总造价820万元,是明中都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项目由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负责设计、承建,2004年12月1日工程开工,到今年5月底完成工程进度665万元,已付工程款357万元。
倒塌事故在凤阳县引起较大震动。县政府一位领导对记者说,这一事件在凤阳的社会影响太大了,老百姓骂声四起。记者在皇故城采访时,特地来看古城墙的市民张乃献在一旁长叹:“唉,搞成这样子!才修好就倒,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
在凤阳县政府网站的论坛里,“午门倒塌”成为热门话题。《凤阳人哭古城》《坍塌的城墙》《凤阳古城墙:不止是难过》《必须彻查》等大量相关文字、图片帖点击率居高不下、跟帖不断。
“600年风雨都没事,怎么现在一修就坏!材料是没有以前好吗?技术没有以前先进吗?主要是良心不如以前了。”“城墙竟然倒塌了!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是惊讶,然后是不解,再然后是说不出的难过。城墙是什么?是凤阳的历史,凤阳的灵魂,是凤阳的无价之宝!她经历了600年的沧桑,600年的风雨,见证了凤阳600年的成长!甚至不仅仅是凤阳,对中国,她也是唯一的,是无法复原的!她的倒塌,责任在谁?”“要找出责任人,依法严惩!”
记者发现,早在今年4月初,就有人在凤阳县政府网站发帖:“大家注意新修的中都古城有好几处开裂啦!请游玩的朋友离远点!又一个豆腐渣工程!”有人跟帖:“我也上去看了,一层砖贴在原来的墙体上,这样的工程,不开裂都难。”“钢筋太细,密度太稀,怎么没人管呀?”
凤阳县调查组认为,事故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可能工程质量存在问题。3月28日县里就发现东翼楼南墙出现裂缝,立即向安徽省文保中心电话报告;4月3日,县政府领导安排有关部门向安徽省文保中心正式报告,请求他们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对墙体进行会诊;省文保中心有关负责人4月6日到现场查看裂缝,决定尽快请质检专家进行检测,但直至倒塌事故发生时质检价格都没谈好。二是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不规范,工程2004年开工至今监理手续不完善,也没有监理开工令。三是6月19日至7月9日连降大到暴雨,可能由于墙体内的回填土被雨水长期浸泡,膨胀后挤压墙体,导致墙体倒塌。
新墙覆旧砖 修建方案遭质疑
明中都皇故城午门修建工程不仅工程质量令人失望,其修建方案也频遭质疑,被斥为是“破坏式”修建。据凤阳县委一位领导介绍,开工以来,不少老专家、老领导多次提出质疑:“砌新墙,把老城砖蒙在里面,修整出来的还是皇故城吗?”
对明中都颇有研究的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吴浩说:“具有600年苍凉美的明中都午门被翻改成城市主题公园样式,就好比明明是一个满脸沟壑、长髯飘拂、充满苍凉美的祖宗级的老者,偏偏要将他拉皮、剃须,扮成小伙子去跟青春美较劲。”
记者从凤阳县了解到,按安徽省有关部门《凤阳明中都城遗址公园设计方案》,皇故城午门修建方案采用的是对原遗址废墟覆盖式的重建。2004年6月,吴浩在相关会议上对此明确表示反对:“既为遗址公园,就应以保护遗址为最高原则。废墟文化类旅游产品站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不可复制的顶级旅游精品,现今只能维护,确保原样,不宜做任何狗尾续貂式的复原,否则必将破坏珍贵遗产,遭到后人唾骂。”
去年,吴浩在凤阳县开会时又提醒,覆盖在旧城址上的新墙不仅破坏了原有废墟历经600年沧桑形成的独特历史信息,而且根本无法与600年前的“优质工程”———坚固的明代第一都城遗址融为一体,一遇淮河流域的大雨水冲刷,极有可能发生坍塌。吴浩说:“没想到,最不愿意出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吴浩等专家的观点得到凤阳县不少市民呼应。凤阳县委宣传部一位干部说:“我看到重修的城墙那一刻,心里一凉,这哪是保护啊,简直是破坏。像是公园,没有一点文化底蕴,悲哀!”
凤阳县一位市民日前发表的一篇长文,激起众多凤阳人的共鸣。文中说:“记忆中的古城墙曾经是那么的优美,古老、安静、温柔、慈祥。过年前,我们重游故地,第一眼看到那重修的老城墙,心里就被深深的失望包围了。曾经那么美丽,那么有内涵,那么深沉,那么悠久,那么有积淀的老城墙竟然被糟蹋成了这个样子,新不新,旧不旧,算什么呢?为什么要破坏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呢?为什么要改变历史的真实面貌呢?对着这个我似曾相识的东西,心里真的很难过,到哪里再找我曾经深爱的古城墙呢?”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 记者王正忠 周立民
粗体字为后期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