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7-7-29 21:54:00的发言:
8 e) Q+ t- G- G: a# M: V7 K北大荒不会忘记 ) d( x$ ~, S- l8 V9 @% G) \7 G
! g+ u7 o$ R+ O# F
( ~0 N- r0 L9 U" V8 E1 Z2 `: P今年是黑龙江垦区60周年,其实作为知青,只是其中的一页插曲,可这段曲调,却是用我们十年的青春谱写的。 , ]( m6 X# m1 D% \" t! T5 x: \5 p
* S' S5 F( l2 G7 Q5 e% K
/ C7 {: I4 X# g3 ]- m7 B( v8 N9 |0 g画面上的这些物品,除了知青本人会记忆犹新,就是其他那个年代的人(包括家长亲人和当地的贫下中农)会联想起什么,我不得而知,但绝不会忘记是肯定的.关于这些故事,我们觉得历史会肯定会把它放在一个公正的地方的。为此我,我的战友,为了这种理想,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而这本《北大荒不能忘记》就是这种愿望的一朵小花。 # l* ?6 n1 r' H. R1 v7 i" n
- B! d+ x' t' e. W3 U5 t
& R! D% E0 a3 q- Y r$ f+ f写知青作品的很多,名人,名著,俯首皆拾。而各地知青的联络图式的文集也不胜枚举。而这本书我个人觉得,一个团(县)的知青,能够汇集一本书,我在图书大厦看到的还很罕见。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可自负的,只不过做了一点对得起知青生涯的一点事情罢了。 : a# v% y3 W' ^# Q* N% _; h
2 S, g& @8 X+ q7 I
" r4 w2 t! R5 m6 P+ ^) p7 W' g当时是95年。杨博文找到我,说出这个意思,我很赞同。分配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封面设计。我其实也想写点文字,但是9团那时的名人诸如柏冬友,过世行等人正在风头之上,博文兄又是团结出版社的大编辑,所以,先把分工的事情办好吧。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讲,技术和手法,我还是自信的,关键在于创意。当时我的最核心的主旨就是用北大荒和不会忘记两组字搭成一个十字架的形式。隐喻着我们那时候对于理想的纯真,奉献,投入,痴狂,而色调以红黑为主色调,象征着我们把鲜血和生命献给了这块黑土地,北大荒三个字用黑体双钩体现着历史的庄重,而不会忘记四个行书体字,体现着我们已经开始成熟,能够反思,而且用准备烫金处理。以加强历史的厚重和不能忘却的视觉冲击力。当方案提交给博文兄时,他是很赞同的,但作为组织者,还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我记得有赵晓沫和另外一位知青(当时是报纸的美编)也提出过方案,最后经过联席会表决,还是决定采用这个封面。封面通过后,我又设计了封里和扉页。 + T3 m; N5 G4 e2 L. @8 [
5 e" p1 z+ e' g# ~7 \ C
7 X: X `) c: ~& X5 q等到通过这本书文章核准审批之后,一波三折,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还是不能正式出版,就由9连王玉华先想办法把书印了出来。等到新样书拿到我的手里时.我真是的哭了.然后我们搞了一次联谊会,在长安街的北京广播大楼礼堂.现在回过头可以讲,可能也有一些瑕不掩瑜的失误,但是从知青的历史讲,那次活动是非常壮观的。我们9连,经常聚会,所以彼此见面还可以控制,而很多近十年没见面的战友在这种场合重逢,可想而知.激动感人的场面,简直让你热血沸腾。当时连警察都来到了现场,我们反复说只是知青的一次聚会而已,总算是把这场戏画上了句号。
; s) F7 ^; H4 c* v0 L2 w
7 G; d4 u: \ O. D4 M
9 P& e9 j+ ^; x0 ^/ @: h8 t
过了两年。博文兄把一位上海知青汪之正引到我的面前,说他准备把这本书正式出版,跟我说两件事,一是在原来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写点东西,一是准备把封面的署名问题谈一下。第一个问题好解决,第二个,汪之正讲,要从新设计,而且要名人题字,所以希望我不要非得署名设计了,而且表示,给我300元的稿费。我的确什么也没想,其实只要这本书能正式出版,我也做了一些用该做的事情,这算不了什么,就爽快答应了。
& G e" I! T7 n4 V4 [# e- i# n: t, y, e0 p( {
1 c0 r* i, k0 p) n0 x6 w9 z后来,书出了,大家可以看到设计的封面,基本变化不是很大,但加了我一篇文章。后来据博文兄讲,我的那篇《男人也得生孩子》是很有点人缘的,听到这些,我设计的封面当时就几十种了,所以无所谓挂不挂名,但是文字文章还是第一次在正式出版物中出版,这自己在为知青做点实事的同时,个人心里也有了一种小小的得意之感吧。 # X: c7 S* b* @' A3 A, [
8 M% {9 e$ ]/ e9 t0 r W% o6 C" ~. P
2 l- O: g8 E" p( w h) p
事情又快过去十年了,这些事,这些花絮,我真希望能够积累成册,知青文学的浪头以过,我们的孩子,也不以父母的这些经历视为所谓,但是我们自己,是不会忘记的。我们不是要算历史的总账。但是知青这出历史的悲剧,不能够就这样黑不提白不提的灰飞烟灭了。从我的心底,为了我们的价值。为了我们的人格,我还是默默的坚守------北大荒不会忘记! . }" w' y3 W' B {; m
4 o8 X- \8 I$ m$ g/ I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