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不是影迷,几乎就没主动买过票,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些记忆。 ) U4 Z& Q& Q( A, c- G/ v* P
( `8 b* H! r3 t c6 z(1)去过很多崇文和宣武的影院,很喜欢以前电影院服务员拿着手电帮晚到的观众找座位的那种感觉。(用现在的话说:这服务真tnd人性化~~) & v1 {3 _0 Q- r1 `7 r0 ^8 P1 Y6 o, H
$ a2 t# }! S8 L+ O8 e' q% p& ~(2)以前电影院的海报都是人工绘制的,每当有新电影上映之前,就会有绘画高手登着脚手架去画大型海报。印象中路过水道子电影院经常看到这种场景。我隐约记得好像小学有个美术老师他业余就去画过那种海报,吃不准这事儿是不是我的幻觉了。 9 k$ X u# {# Y; n1 ?7 R( S v& U; h
1 `7 v3 C4 Y& z" }* E(3)北京小学对面,宣武公园外面有个宣武影院,是地下的,以前可以从影院里直接进到公园里去,估计是人防工事改的。80年代有段时间门口老趴着一帮倒卖电影票的小混混。我有一次拿着张多余的票被一个大一点的孩子给要走了,后来看内怂孩子一转眼把票给卖了。慢慢才明白那种行为叫有经济头脑。不过真正倒票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大老爷们儿。
2 M: `- X6 n& j) h5 {, L- e
[' P+ @$ Y. B' r/ ~# [生平第一次在这个影院的广告黑板上看到了用粉笔写着的“少儿不宜”字样,随后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年龄居然是“宜”。内片子还有印象,好像是周里京演的一部什么片子,里头有个模拟xx的动作,没太看明白。 , m( x) V" _/ ]# H' J% a
据说现在居然还有人在探讨电影分级的事,这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吗! F [7 T8 S1 [4 N, F: [! S h
唉,想来跟这个时代大多数的事物一样,刚开放的时候,给人们先来点猛料刺激一下,随后便转入地下飞速发展,地上的部分恢复“和谐”。 8 k, O! K6 _# M3 ^. z; \; G d
% k" I1 y* q/ P5 I还记得后来北京晚报上出现了影评文章,批评当前电影出现“拳头+枕头”的趋势。经多方咨询请教,才知道“拳头”和“枕头”均属于修辞中的借代用法。
, O1 r1 v( b$ [7 A; j2 |' x% M
, {: Q9 C; m3 s+ l这个宣武电影院似乎一直比较追求前卫,好像属于在90年代初,首批改舞厅的那一拨儿。某天,门口突然惊现穿开叉很高旗袍的年轻女郎,而且自此再不放电影了。(当时俺还朦胧呢,心想好端端的电影院怎么看不了电影了,搞什么搞啊?) 0 B) u# D: n1 }9 q% k
; w) e1 F6 Y) b. g8 l
再后来那个电影院莫名就停用了。有人说那里属于危房,有人说是那里搞了不正当活动,具体原因不详。再后来电影院都给拆干净了。 " n0 g, L, p' [# `" G: n5 }( w
4 O3 K. L2 W$ O" \$ d! d9 n(4)离宣武影院不远还有个市府大楼礼堂,只放录像不放电影。好像是最早放通宵录像的礼堂之一。有时候散场的时候,能看到有好多人去车棚子里推自行车。直到有一次人家送给我一张录像厅的票,那以后我才慢慢知道录像和电影的区别:
/ Q% ^4 o$ i( `9 P6 Z, f5 z那就是大屏幕的是电影,小屏幕的是录像。清楚的是电影,模糊的是录像。谁都能看的是电影,给一小撮人(基本都男的)看的是录像。观众不许出声的是电影,观众能一边看一边起哄的是录像。当然这个标准很快就失效了,因为不久后,市民们开始大规模购置录像机。
. Q R2 \1 O) d( u O* d ( F2 I8 v( Y/ O" X
(5)市府大楼再往东走过马路,还有个北拖礼堂,属于最早放映美国香港录像的礼堂之一,老是能聚拢很多社会小青年,这个礼堂放的录像全不沾暴力色情的边儿(哦,错了,不是“全不”,是“全部”。) # x1 O6 }2 K" S \) C( d: W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北拖礼堂要比市府大楼礼堂猛一点儿。不过别误会了,这些片子以现在的标准都属于全年龄段的。 - A' ^/ o* R& q0 B8 j' p'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