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49|回复: 20

[公告]7月22日(周日)拍记队活动预告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7-19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次活动负责人: 那么回事儿    电话:81811380

集合时间:7月22日 周日  中午 1点30分

集合地点:宣武区虎坊桥十字路口西南侧,湖广会馆东门

查询坐车线路请到:www.bjbus.com

 


请各位新朋友加入请先仔细阅读一下:http://bbs.oldbeijing.net/dispbbs.asp?boardID=30&ID=4428&page=1

参加请跟贴,然后直接到集合地点

活动相关问题咨询,和其他相关事宜等,请联系虫子:13522460315

第一、鼓励大家在活动中,按拍摄习惯和行进速度自由分组。尽量避免大队行进。我会在开始之前,告诉大家大致路线,当然大家如果熟悉的话,可以自选其他路线。

第二、鼓励大家以论坛为平台,自己相约去拍,可在平时,当然也可在周末。每位网友都可以发拍记公告,大家跟贴报名。我会给公告在“记录-文化研究版(文字为主的拍记,提倡图文并茂)”中置顶,在活动当天解除。这样将我们的胡同影像记录活动化整为零,以增加我们的效率。

第三、老北京网以及胡同拍记组并非任何实体组织,而是网友借助网络平台,自发组成的胡同影像记录活动。旨在弘扬老北京传统文化,宣传和普及文物保护意识,并真实记录老北京的胡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迁。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7-19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课啊,去不了
发表于 2007-7-19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要听讲座,估计赶不及。好久不见大家,甚是想念啊!

发表于 2007-7-19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绒绒羊在2007-7-19 11:52:10的发言:

上午要听讲座,估计赶不及。好久不见大家,甚是想念啊!

也想你呀.哈....

发表于 2007-7-19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啥讲座阿?
发表于 2007-7-19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不了
发表于 2007-7-20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过去!
发表于 2007-7-20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自己的资料,要认真阅读,http://www.oldbeijing.net/Article/200706/12052.shtml
发表于 2007-7-20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家胡同坐落着襄阳、怀庆、三原、淮安、浙江、兴宁、高州、饶州等会馆 - {% E9 m) |. l/ F9 a

    潘家胡同,老人都叫它“潘家河沿儿”,此处系金中都东护城河西侧,是大吉片里南北向第二长的胡同,第一是与之平行的米市胡同。潘家胡同南口连通南横东街,北口则是相交北堂子胡同。但正是北堂子胡同这一巷之隔,才使得潘家胡同没有与骡马市大街相通,与比它稍长的米市胡同相比,自是多了几分的宁静。胡同里,坐落着襄阳、怀庆、三原、淮安、浙江、兴宁、高州、饶州等会馆,有9个之多。

    历史上,饶州在西晋之康元年称为鄱阳郡,直至隋开皇九年改称饶州。饶州会馆位于潘家胡同的正中间路西,是江西省饶州等七个县出资修建的一所会馆。

    会馆原来是坐西朝东,大门在院子的东北侧。两进的院子,各有十二三间房。小院儿也非常宽敞。

    曾经在街门上边,还有一块匾,上书饶州会馆,并记录着立匾的年份。算一算此匾大概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惜,此匾后来被住在西屋的一户人家取走了,当做床支了一段时间,就卖掉了。现在已经无处可寻了。

    现在的会馆里,居住着的当年会馆的老门房儿胡淑珍老人。在抗日时期,老人从广渠门嫁到了这里,当时,会馆里已经没有了赶考的学生,也很少有来往办事的人员。只有邹家与何家两户人家住在这里。她现在住的那间房,便是当时的“传达室”。因为婆家当时是会馆的门房,她便也在这里干起了门房的工作。目睹着会馆的变迁。

    因为会馆处于胡同的中间,在本就清静的胡同里,自然是取得了宁静中的宁静。

    可后院的十二间房,由于长期无人修缮,以至于损毁严重。抗日时期,日本人在后院儿堆放木料,成立了木器厂,之后,木器厂改为了乐器厂,不久,乐器厂又改为了皮毛厂,皮毛厂之后又改成了做翻毛大衣的,再往后,又改成了拉锁厂,几经变革,终于到此告一段落,会馆的后院儿,被归到拉锁厂的范围之内,正式与会馆断绝了关系。

    后院一个劲儿地折腾,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会馆前院儿的安宁,老人说,当时前院儿可安静着呢!唯一的这么两户人,相安无事地居住在会馆里。除了住人,其他的屋子里都堆满了杂物。

    平时,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办事,更没有什么大人物来过,只有邹家的人管管账,每月支付门房三块钱的“笤帚簸箕钱”,她每天只是扫扫院子,为晚归的人留门,仅此而已。即使是在战争时期,也不例外。午后时分,挑担的小贩路过门前,吆喝两句,清晰的叫卖,反而衬托出一股宁静。可谓不折不扣的“清静会馆”。

    现在,原来的街门门楼已经被封起来,并在旁边的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儿。其他各房经过修整,加之院内私搭的“小房儿”,堆放的杂物,勉强还可以看出院子的格局。堆放的杂物和满地的落叶,凸显着院子的无声无息,老人依然住在她嫁过来时住的那间小房,守着清静的院子和她清静的生活。

发表于 2007-7-20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锦会馆" `* U1 h& N! ]3 |# d: k k 粉房琉璃街29 9 M6 P0 |3 {) f7 {% b) g 破损现为民居5 D3 g3 T j- [$ n& @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0 17:13:34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0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襄阳会馆
  
潘家胡同5
  
破损现为民居

怀庆会馆
     
潘家胡同11
     
破损现为民居

怀庆会馆
     
潘家胡同11
     
破损现为民居

7 S6 V/ L, \2 s5 \+ [7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0 17:16: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0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州会馆$ r1 X( a. ?7 Y5 {/ H 潘家胡同29: x" Y, O3 R/ a% c 破损现为民居

庐陵会馆( \! E' ]! K2 X$ X& v 潘家胡同697 `1 k1 @2 m3 z7 H9 O: v8 ]' h$ M 破损现为民居

庐陵会馆 ! T4 x4 @- M; K: ~ 潘家胡同69 3 y6 z2 s. a, A5 D9 f- n$ A 破损现为民居

( h0 P3 @) X* k5 B$ F(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0 17:15: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0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病毒,老重复?
发表于 2007-7-20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laskjdgj (2007-06-26 21:52:11)  得票:0
粉房琉璃街与琉璃无关却和粉条有缘

  在宣南的这些胡同中,我一直以为粉房琉璃街的名字甚是好听,总使人联想到色彩艳丽、工艺精湛的琉璃制品。可实际上这条粉房琉璃街与琉璃没什么关系,倒是与粉条有一段渊源。粉房琉璃街在金代是金中都东城垣护城河之外侧,应该算是金朝的郊区了。至明初才开始形成街巷,当时称粉房刘家街,因为街里有一家刘姓开的粉房。

  这条粉房琉璃街虽然是做粉条“起家”的,但是却会馆云集,百十来米长的街巷有十数家会馆,有福建晋江会馆南馆、四川龙锦会馆、山东汶水会馆、广东新会会馆、广东廉州会馆、安徽怀宁会馆、江西萍乡会馆、河南会馆、山西汾水会馆、福建延平会馆、江西万载会馆、天津会馆、湖南会馆、广东阳江会馆、江苏会馆等等。不过这些会馆因年代久远有些已经无存了,如今可以找到的大致是29号龙锦会馆,69号廉新会馆,104号河南会馆,109号解梁会馆,115号新会会馆和117号阳江会馆等。

  在粉房琉璃街众多会馆中,最著名的会馆当属新会会馆。新会会馆出名倒不是这所会馆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这所会馆中曾经寓居了戊戌变法主要倡导者之一、著名学者梁启超。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光绪年间举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以后曾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等校任教。

  光绪二十年(1894年)22岁的梁启超入京,就住在了粉房琉璃街的新会会馆中。当时他住在会馆中院的三间北房中。梁启超将此屋称为饮冰室,他亦自号为“饮冰室主人”,其所著文集亦名《饮冰室文集》。梁启超住在这里时,天天与住在贾家胡同的夏穗卿和住在北半截胡同的谭嗣同见面。三人衡宇望尺咫,见面谈学问。常常争吵,但总能达成一致意见。

  现如今我去探访时,新会会馆还在,只是门厅皆改。原本宽敞气派的大门已不存了,只有一个用红砖重新砌成的院门。院里杂乱狭窄,却也是庭院深深,由此可以想见出当年新会会馆的规模。饮冰室还在,只是不知谁又是它新的主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林则徐不住在贾家胡同的莆阳会馆

  贾家胡同与迎新街和潘家胡同东西相邻,胡同虽成巷于明时,但是金中都的宣曜门旧址就在贾家胡同与南横东街交会处。明时贾家胡同称贾哥胡同,属宣南坊。清时改称贾家胡同,属外城北城日南坊。贾家胡同有两大特点,一是会馆多,胡同内的会馆有,江苏江震会馆、湖北蕲水会馆、广东高郡会馆、河南归德会馆、河南开封会馆、广西柳州会馆、湖南永州会馆、福建莆阳会馆、广西南馆、福建龙岩会馆、江西庐陵会馆等。二是官员多,胡同内清时的官员有,洪亮吉、骆秉章和曾国藩等人。

贾家胡同31号是莆阳会馆,许多人传说林则徐就居于此。但是据记载,此馆是江春霖等人于光绪年间募捐创置,而林则徐是嘉庆、道光年间的人物,怎么会居于此呢?其实在离贾家胡同不远的高家寨还有一座创于明代的莆阳会馆,两馆虽都是莆阳会馆,但是创建年代却相隔数百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林则徐偕妻郑淑卿到京就任京官,是住在高家寨的莆阳会馆。林则徐和妻子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清贫而幸福的日子。那时林则徐还是一个清吏小司,微薄的俸禄使他囊中羞涩,他不得不时常靠舞文弄墨换取笔润以贴补用度。林则徐在莆阳会馆居住有半年时间,就赁屋移居了,迁入高家寨西边的粉房琉璃街。

  林则徐为人宽厚诚直,深得同邑乡人敬重。当时在京的福建籍人士众多,大家居于会馆中,则使会馆显得地窄人稠不敷使用。为此嘉庆二十一年,福建同乡会决定由林则徐主持集资修建一座福州新馆。新馆从选址、筹款、购房到营建均为林则徐操办。林则徐不顾劳碌,有时间还经常给人起草缮书折子,做应酬文章,换取微薄的笔润,这些笔润林则徐全部捐赠给同乡会用于新馆建设了。此举在福建同乡中影响极大,大家纷纷效仿,踊跃捐款。最终福州新馆的筹建工作顺利完成。而林则徐捐出笔润筹建福州新馆的“事迹”也成为了广泛流传的一段佳话。

  在果子巷曾国藩经历了生死一劫

  果子巷是一条南北向西偏斜的曲尺形胡同,这是因为此巷是由南北段和东西段两条短巷合并而成。南北段即是原来的果子巷,巷内在明清时期住户较少,但是售卖干鲜果品的店铺却很多,所以胡同就此称为果子巷。东西段原是驴驹胡同,亦称骊珠胡同,现在果子巷74号的广西中馆,就在原来的驴驹胡同中。

  果子巷虽是售卖干鲜果品一条街,但是胡同中却也居住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果子巷69号的古瀛会馆也即河间会馆,就曾经居住过做过北洋政府副总统的冯国璋。再往前追溯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曾国藩曾移居果子巷万顺店,与湘潭欧阳小岑同住。在这里曾国藩经历了生死一劫。他住到果子巷之前就有些身体不适,搬来后更是病情加重,虽经刘午峰、黄兄嵋诸医诊治也不见好转,病热加剧,几不能救。整日不思饮食,亦不能下床行走,势甚危机。在与病魔斗争了几个月后,曾国藩之病痛才逐渐痊愈。十月,他就移居达子营关帝庙了。也许真是如民间谚语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后曾国藩更是官阶屡进,从封疆大吏直至加封太子太保,拜为一等毅勇侯。
发表于 2007-7-20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流太小,王女士半小时才接满一桶水 摄/记者黑克

  储水:厨房摆满桶和盆 用水:不到凌晨不敢洗澡

  本报讯 家住宣武区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的20多户居民经常为生活用水犯愁,有的居民家中装了3个水龙头,做饭时都得打开接水。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潘家胡同43号院内,小院中间有一处公用水龙头,一些居民正在等待接水洗衣服。居民王女士说,一到中午、晚上用水高峰段,接一桶水得花半个小时。我家有两个水龙头,做饭时都得打开接水,最近又接了一个新的。女士家厨房里面放着3个水桶和2个脸盆,都是用来储水的。女士拿下挂在墙上的淋浴喷头,把水龙头拧到最大,水流只从喷头的两个孔里流出。不到凌晨,我们根本不敢洗澡,最近水流量更小,有时还出现断水现象。

女士的邻居说:平时用水省得很,可水费不比别的院子少。记者了解到,一些居民怀疑是水管老化跑水,曾多次找宣武自来水公司。维修队来换了根2米长的水管,还测了水压,水压在正常范围内。

  粉房琉璃街社区居委会的李主任说,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找过自来水公司对水管进行查漏,但该地区已被规划拆迁,换水管不太可能,这种现象在该社区其他小院里也比较普遍。宣武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称,他们将再次组织人员前往检查,但是修理费用短时间很难到位。

! ]* f5 \! h/ K.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0 17:28:26编辑过]
发表于 2007-7-20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六没活动了?

周日能参加!

匿名  发表于 2007-7-21 00:15: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心情部落在2007-7-20 23:54:30的发言:

周六没活动了?

周日能参加!

周六是蒋老师的摄影展啊。忘了!

发表于 2007-7-21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
发表于 2007-7-21 0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来水不好,跟房子院子有关系么?跟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系么?
自来水公司的不做为,向老房老街算账,荒唐!

我的朋友住小棚,水压很大,那是不是私搭乱建的就好得很呢?
发表于 2007-7-21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去不了。

 

[em02]
发表于 2007-7-21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Fengken在2007-7-21 5:51:17的发言:
自来水不好,跟房子院子有关系么?跟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系么?
自来水公司的不做为,向老房老街算账,荒唐!

我的朋友住小棚,水压很大,那是不是私搭乱建的就好得很呢?

我看到的是,拆迁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恶化,拆迁地区的居民就不是人吗,就没有用好水的权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5 12:51 , Processed in 1.179256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