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对北京的旧城门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一个居京五十余载的老人,在北京的很多古老城门即将拆除时,他以文物学家的视角,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7 V; k. E6 U8 g) L; Q 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北京城变迁中的一瞬,也承载了许多往事…… 西直门 故事 已经30多年过去了,当我翻阅我所摄北京旧照片的时候,一幕幕往事浮上心头,情景好像仍在眼前。尤其是西直门,对我来说,这里更是有着说不完的往事。1954年,在郑振铎、吴晗领导下,对北京的城墙和牌楼进行了调查。我代表郑振铎参加了具体工作。西直门当时是一个重点,曾拍了不少照片和测绘图。可惜,这批珍贵资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 西直门由于它的形制特殊,是北京古城中惟一的方形瓮城,很多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如李自成攻进北京等。 1969年夏,为了要修环城地铁,西直门瓮城必须被拆除。于是我连忙用自己买的国产相机和国产胶片拍摄一些照片留作纪念。 画外音: 西直门为北京城墙内城西墙之北门,正值元大都西墙“和义门”之位置。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燕王曾重修利用。永乐十七年(1419年)重修后改名为西直门。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年)重修时,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将和义门瓮城城台包砌于西直门箭楼城台之内。以后明万历,清乾隆、光绪等朝均有修缮,但形制未加改动。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曾经对西直门进行较大维修。 西直门瓮城为东西略短、南北略长的方形平面,直角转折,在北京内外城门中,仅东直门与之相同,其余诸城门瓮城均为外侧抹角转折的圆弧形平面。瓮城南侧设闸门,上建闸楼。 西直门城楼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回廊、重檐歇山顶。箭楼面宽七间、进深三间、后出抱厦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层砖砌82孔箭窗,造型雄伟壮观。 1924年瑞典学者奥斯伍尔德·喜龙仁所著《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对西直门的建筑艺术和内涵给予了高度赞扬:“无论从哪个方向观看,西直门都显得气象非凡。沿通往城门的宽阔街道接近城门时,远远就可看到耸立于一片样式相同的低矮建筑之上巍峨的门楼。 ……从城外接近此门时,但见方形瓮城和城楼,在四周赤裸的地面上拔地而起,颇具城堡气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门楼与略低于它的箭楼,配合得十分协调,两楼线条笔直,轮廓鲜明,造型雄劲有力,侧映在城下池塘中(指护城河),更增强了气势磅礴的效果……瓮城很大,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东北部被一段专门的墙隔开,里面是一处环境幽静的寺院,内有几间屋,几株美丽的树和一座精心培植的花园……庙内椿树、桧树参天,绿荫匝地,使这里的环境即使盛夏亦觉凉爽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