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男,21岁,生于河北省廊坊市 2005年,初离家乡,南下到沪上求学,至此才知何为思乡。 想家,胡同,鸽哨,炸酱面…… 新鲜了,努力思考,我的家,河北省有什么是我该想念的。 结果,没想出来 那天,在踢球,一个们过来一块玩,问我,北京人? 我开始诧异,后来缓过神来了。 他说我是海淀的。 我说我是廊坊的,他,哦,听你说话像北京的。 以后,所有看见我的人,说我满口的京腔。 几个北京的哥们,说我说话不一样,是老北京的味儿 我想,为什么。 懂了,从小跟着爷爷奶奶跟前长起来的。 慢慢的,我不再否认,那些说我是北京人的话 因为对北京,我可以如数家珍; 因为我们家到天安门,半个多小时的功夫; 因为发现,自己的生活哲学就是北京; 因为想家的时候,想到的是北京。 描述起北京的一切都那么顺手。 看看自己写的文章—— 不知道这是什么,是背叛?或许。 可是,廊坊就是这么一个尴尬的地位。 我对河北的记忆真的太少了。 我不知道河北省的方言应该是什么。 我不知道河北省的标志应该是什么。 我不知道河北省的习惯应该是什么。 开始想,谁才算是北京人? 定义肯定不会是,数百万年前生活在周口店的那些“老”北京人的后裔。 当然肯定也不会是,几十年前住在城里,现在的“八旗后”。 也不应该是,土生土长的南城人,太窄了。 户口本上写着户口所在地,北京的?肯定不是我们的定义。 生在,长在北京这片土地上的人?北京这片土地到底有多大?政治区划?或许。 可是生在,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也有不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卤煮火烧,只知道“姥姥”是“外祖母”的意思。 什么才算是北京人?不是我想思考的问题,只是感觉到自己的位置有些尴尬。 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