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38|回复: 15

北京话测试(MBA版)答案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6-19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话测试(MBA版)答案公布

 

今天是端午节,以黄河为界吧,历来南方就更重视一些。遥想大夫当年,长袖一遮俊脸,唱了一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然后身归那边去了。

当名人就是好,无论如何都让人记着,而且还用吃这种方式纪念。俺的百年之后,躺在地底下听蛐蛐叫的时候,中华民族会吃什么纪念呢?或者敲锣打鼓,或者奔走相告,或者直接放爆竹,或者大家约好时间,同时向地面上吐唾沫然后跺上三脚,一齐唱:乌拉~~乌拉~~

呜啦啦呜啦啦天可晴啦~~~~(正版参照大常今之主题曲)

不好说,不可说。

祝福俺的亲爱的朋友们端午快乐,问谁谁好!!

 

1:‘挨肩儿’的正确理解是()。

A:人挤人      B:表示对他人言行的否定、批驳      C:依次一个一个地 先后         D:一奶同胞 排行相接、岁数相差无几

大概以前没有按照计划生育这么个概念,所以家里弟兄姊妹大都年岁相差不多,间隔两三岁,一般人家也不会有首长灶,所以吃的大约都一样,个子按照规律长,看那时的旧照片就可以感觉出来。

 

2:‘八宗’说的是()。

A:约数,强调数量或门类之多  B:一个官职  C:时间长久  D:曲艺演唱的一种形式

例句:八个人学会了八宗艺,八仙过海~~是各显其能。(鼓词)

 

3:‘拔创’说的是一种()。

A:行为    B:吃食    C:治病方法    D:出行方式

可以理解为打抱不平的一种北京土叫法。

 

4:‘掰扯’的意思是()。

A:打架    B:一种观赏鸟儿    C:关系破裂    D:分析判别

或许源于从裤裆里抓虱子谈话的那种亲密不背人。

 

5:‘白玩儿’的正确解释是()。

A:糟蹋浪费    B:寻衅闹事    C:拿架子 讲排场    D儿戏 不当回事儿

出这个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后来一看,大约有色情主义的倾向,好在大家都没有往那个方面想。

 

6:褒贬是买主儿 中的‘褒贬’应理解为()。

A:原谅宽容    B:买下某种货物的全部或剩余部分    C:愚蠢笨拙    D:品头论足  议论短长

茶馆里有一句台词:老大,没有背后这么褒贬老家儿的。一下子就让我记住了这个词语。

 

7:‘暴汆儿’是()的意思。

A:炒菜    B:足吃足喝  C:尘土飞扬    D:暴打

足吃足喝的北京话说法是:暴撮。

 

8:‘背道而驰’中的‘背’与下面那句老北京话中的‘背’是一个意思。

A:背过气去    B:背静  C:背运  D:背过身儿

都有转身的‘转’这个意思。

 

9:‘鼻翅儿’指的是人身体的()部分。

A:腋下    B:颧骨    C:鼻尖儿两侧    D:眼窝儿

如果您对您的长相比较自信,对着镜子看看就不难理解了。

 

10:‘瘪茄子啦’是说()。

A:面对某种局面失去勇气畏缩不前,服气认输。

B:心怀不满,伺机发泄。

C:比喻替做坏事儿的人担当罪名。

D:气恼、愤怒窝在心里,生闷气。

或许与北京人夏天爱吃凉拌茄泥有关。茄子要事先蒸熟。

 

11:‘簸面’是()。

A:指代人脸    B:面食的一种    C:麻子脸    D干面粉

做面食时,要揉进湿面中去或用以铺撒防粘的部分干面粉。

 

12:北京人说:来吧,我‘不怵’你!!你以为他要跟你干嘛?

A:跟你打架

B:给你看病

C:邀你旅游

D:与你谈恋爱

不怵中的‘怵’当害怕理解。

 

13:北京人说的‘不吐口儿’是()的意思。

A:不卖力气 不正经干    B:不撒嘴    C:不吐核儿    D:不表示意见

‘吐’发‘土’音,三声。

 

14:郭德刚相声里说:我不作兴你们这个行当。这句话中的‘不作兴’应理解为()。

A:不肯原谅、宽恕。

B:不自由。

C:不崇尚、不喜欢。

D:不合规矩,不听教诲。

参看俺的博友老陈的博客http://odefriend.blog.sohu.com/的跟帖,有事儿问他。

 

15:‘蹭油儿’是说()。

A:非请白喝别人的酒    B:不买票白看戏    C:非应请而白吃别人的饭   D占便宜

A:蹭酒                B:蹭戏            C:蹭饭

 

16:选择一个适当的词填入下面一句话中。

上下班的车上人多拥挤,姑娘的花裙子免不了被踩,为这()的事儿可没少见。

A:炒肝儿    B:炒疙瘩儿    C:炒菜面    D:吵包子

注意宾语前动词的偏旁。

 

17:北京人说‘充大头儿蒜’与下面()俗语意思相同。

A:冲盹儿  

B:充大料豆儿

C:充鹰

D:充相儿

这是一句俗语,都有装大的意思。

 

18:北京人说自己‘醋心’,那个意思就是告诉你,他()。

A:他嫉妒。

B:他眼神儿不好。

C:他心眼儿不好。

D:他胃不舒服。

不应该从字面理解,看例句:昨天我吃了三只烤鸭,八两荷叶饼,有点醋心。

说的是胃酸的感觉。

 

19:北京人说:来回打点  这句话中的‘打点‘是一种()的行为。

A:贿赂。 . B7 L; `! w7 P) t! c1 y j3 x

B:报时。

C:购物。

D:出殡。

换成‘上下打点’就好理解了。

 

20:甲乙两个北京人之间对话,乙说了一句:多新鲜哪!!待一会儿扭头就走了。这句话的意思表明:

A:俩人商量出城去看花。

B:乙猜忌甲,不愿意与甲同流合污。

C:乙承接对方的话,表示非此不合情理。

D:乙要邀请甲抽大烟,急着回家做准备。

这是一句口头语,感觉一下,单纯从字面解释,好像不通。重音应该落在‘新’上。

【如有转帖请注明出处——我的博客http://caozhangyingfei.blog.sohu.com】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6-19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蹭油。也别想邪喽--靠边,蹭油了您呐。有借光的客气的意思。政事办了没有?
发表于 2007-6-20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打印下来,回去睡觉前背诵下下........
发表于 2007-6-20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作为一个北京人,还真有的不知道呢.
发表于 2007-7-5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7-6-19 22:37:36的发言:
15 蹭油。也别想邪喽--靠边,蹭油了您呐。有借光的客气的意思。政事办了没有?

我也记得是劳驾,借光的意思……

是不是还有别的讲儿是占便宜的意思呢??

发表于 2007-7-20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应该从字面理解,看例句:昨天我吃了三只烤鸭,八两荷叶饼,有点醋心。

说的是胃酸的感觉。

。。。。这位还真能吃

发表于 2007-11-16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话,意味深长
发表于 2008-4-9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7暴汆儿是()的意思。

A:炒菜    B:足吃足喝  C:尘土飞扬    D:暴打

足吃足喝的北京话说法是:暴撮。

我的理解:爆汆儿有临时抱佛脚的意思。比如:麻利儿的,让你先把该穿的衣裳找出来,非不听,现爆汆儿,快着,别吹着了啊。解释一下,这是我妈常跟我说的,每次洗澡之前都不把衣服找出来,冬天,洗完澡几近裸体的在大衣柜里找衣服。于是我妈就一定这么说。:)

11簸面是()。

A:指代人脸    B:面食的一种    C:麻子脸    D干面粉

做面食时,要揉进湿面中去或用以铺撒防粘的部分干面粉。

我的理解:应该是“薄面”,就是薄薄的一层干面粉。

11簸面是()。

A:指代人脸    B:面食的一种    C:麻子脸    D干面粉

做面食时,要揉进湿面中去或用以铺撒防粘的部分干面粉。

我的理解:应该是“薄面”,就是薄薄的一层干面粉。

我的理解:爆汆儿有临时抱佛脚的意思。比如:麻利儿的,让你先把该穿的衣裳找出来,非不听,现爆汆儿,快着,别吹着了啊。解释一下,这是我妈常跟我说的,每次洗澡之前都不把衣服找出来,冬天,洗完澡几近裸体的在大衣柜里找衣服。于是我妈就一定这么说。:)

11簸面是()。

A:指代人脸    B:面食的一种    C:麻子脸    D干面粉

做面食时,要揉进湿面中去或用以铺撒防粘的部分干面粉。

我的理解:应该是“薄面”,就是薄薄的一层干面粉。

11簸面是()。

A:指代人脸    B:面食的一种    C:麻子脸    D干面粉

做面食时,要揉进湿面中去或用以铺撒防粘的部分干面粉。

我的理解:应该是“薄面”,就是薄薄的一层干面粉。

' | c/ `. E) C; ^8 \! W5 c6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9 17:15:45编辑过]
发表于 2008-4-9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越编辑越多??平白多了那么多薄面……

有本事的来搭把手儿啊,我玩儿不转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暴汆儿

这个词源于厨房里面,是一种将生食物突然投入沸水煮熟的过程。引申开来,就有平白无故挨打的意思在了。

您所说的‘baocuan’的写法我认为应当是:爆攒,这里面的‘爆’:有突然发生的意思在,‘攒’:是临时凑集。这样从字义上才讲得通。

‘簸面’的写法私下认为没有错误,源于当时做饭大多将干面粉放入类似于笸箩的竹编容器内。

韩少华的小说《遛弯儿》中就是这样用的。

一孔之见,欢迎您指正!!

发表于 2008-6-4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蛮有趣的啊········

发表于 2008-6-6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作对一多半

发表于 2008-6-25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老北京话.

[em01]
发表于 2008-6-26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呢!那位再上传个完整的啊!
发表于 2008-6-26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狈狈 您着是要包饺子 还是擀面条阿 这薄面可够多的。

发表于 2008-7-7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作为一个非北京人,还真有的知道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6-26 20:33 , Processed in 1.24802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