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
首先,中国的法定官方语言(暂且不论应包含多少种民族或地方语言),其名称不应称作“汉语”,因为中国有56个民族的语言、数以百计的各地方言,故仍如1949年之前称为“国语”为佳,并国际称谓为“中国语”。
在中国海内,中国语可以被称为“秦语”,而不应称作“汉语”。从英国语的Chin=秦(Qin),近似于Qing=清,China=中国, Chinese=中国人,亦可看出。
自古以来,中国各地区人们之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之前,心中的小算盘是通过对方的发音快速判别那里人士,以作为进一步自私行动的指南。如此看来,统一语言文字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尚有中国人有志学习基本的元音为主、音节清晰响亮的日本语和德国语,并且对比愈发柔软的中国语和法国语,即可得出感叹和感慨:动物的语言发声所包含的信息真是很多!
研究一国语言,其中单词或短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语中经常出现的是:
奸懒馋滑:其意自明,解释略;
投机取巧:其意自明,解释略;
马马虎虎:其意自明,解释略;
没办法:其意自明,解释略;
。。。
日本语中经常出现的是:
顽张:努力、加油的意思,积极向上,使用频率极大。但在中国语中,“加油”只有在体育运动时才偶然使用;
失礼:对不起。表明社会的处处礼节;
一生悬命:拼命努力。原为“一所悬命”,即武士为主人效忠不二;
真剑:认真;
必死:全力拼命努力;
觉悟:清醒地知道危险和不良结果,但是仍然向前;
耻:礼仪廉耻的“耻”,现代中国语中几乎不再使用,即中国文化已经退化为无耻文化;
。。。
另外,中国大陆以1949年为界,经过文字从繁体到简体的数次简化,以及社会教育的荒废,民主的劣性泛滥,严肃、优美的书面语与粗俗的口头语的界限荡然无存,尤其近几年来为甚:年轻的一代代(以3- 4年为一代)登场,已经不知二者的区别,有如不达WC门前意识不到男女之别:
食:饮食、食品(平民语为“吃”:吃饭);
饮:饮料、饮茶、饮酒(平民语为“喝”:喝酒);
闻:闻所未闻(平民语为“听”:听说);
眠:春眠不觉晓(平民语为“睡”:睡觉、昏昏欲睡);
乳:乳制品(平民语为“奶”:有奶便是娘、二奶);
语:中国语(平民语为“话”:普通话、废话);
道:道可道,非常道(平民语为“路”:马路);
。。。
著者注:中国南方温柔之乡有吴侬软语之外,北方的地方言语,尤其环境严酷的满洲,皆为硬朗发音,唯有现国都北京的土著话,明显受明清二代内城太监话的影响而例外:太监无“儿”,故处处体现,例如“玩儿,“食儿”,“沙滩儿”,“大栅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