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心灵之花

《知青楼》-老知青和他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1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荒的狗是拿耗子的,大概是因为北大荒的耗子和猫差不多大,拿耗子的事猫已不能胜任。东北三大怪之一的大姑娘叼着大烟袋是名不虚传,在密山的街上见一位小姑娘叼着烟卷,我们上前一问小姑娘只有十一岁已有五年烟龄了。在山里有非常多好看的花,一次我们采了几朵特别漂亮的花有红的,白的。回到队里老职工告诉我们那是大烟(学名叫罂粟)花。我想肯定不是野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3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富饶的黑土地上,尤其在8511我们知青的物质生活还是丰富的,刚去的头几个月吃的没有粗粮。在我们知青的要求下,才给一点玉米碴子。那一天我从矿上下工脸都没洗进了食堂,从卖饭的窗口向里一看,黄腾腾的,我赶紧唱了语录歌,买了八两(我以为是鸡蛋炒米饭)。等买到手一看是玉米豆,也不敢倒掉(怕犯罪)只好全吃下去,撑的到厕所全都吐了出来,直到今天我一见到老玉米就头痛。
发表于 2009-10-25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煤队的日子是非常愉快的,八小时之外就可以上山了。上山能采木耳,蘑菇,猴头,也能去下套,有细铁丝做的兔子套,八号线做的麅子套,小油丝绳做的野猪套。记的庆祝“全国山河一片红”,我们队的全体基干民兵半夜分班上山抓敌特。一上山就迷了路,一直到天亮突然老六大叫一声,把我们吓一跳。我们顺着老六手指的方向看到一个小脸盆大小的猴头,我们高兴采了下来。老职工告诉我们猴头是一对对生长的,我们一找果然对面的树杈上还有一个,但只有茶杯大小。新鲜的猴头是非常香的,离的太近了闻会熏的头疼。我们下套也满山乱下,一是分不清动物的道的新旧,二是记不住自己把套下到那,所以收获是非常小的。老职工就有经验,赶大车的老江一年能套十几只麅子(我们给他起外号叫江麅子),我们班长的儿子一年能套一百多只野兔。在煤队可以看到一群群野鸡飞,一群群的野猪跑。只可惜珍宝岛打仗,把根红苗正的我调到值班营去扛40火箭筒,离开了快乐的煤队。
发表于 2009-10-26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09-10-6 16:57:00的发言:
3 s0 ~3 _+ Q0 E4 A! a3 Y

致马达:

4 _: I7 h( y. s9 ]( A

 

+ p( q8 g- Q5 K K+ f

我在二号到四号又到新平拍摄,有些照片发在本网的摄影板块和“北京知青网”的摄影板块。更早些时还和另几位网友去过,拍摄的东西发在“色影无忌”。这是链接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8680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李二口黑白.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李二口黑白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q; y# A" {: Z4 k9 A

雁北长城---蕴含岁月风霜凄凉之美

: {0 p- J* z2 }3 d

       雁北的天镇县,那是“鸡鸣闻三省”之地,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与河北、内蒙交界。秦汉时即置县,也是长城关口,是当年农耕与游牧交会之地,和平时期设马市,农产品与马匹进行交易。然而,匈奴铁骑常常由此南下扫荡中原,因而驻有朝廷的重兵。历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依然逶迤盘旋于山脊之上,72个烽火台受到时光和大自然的摧残,两千多年过去,它们不辱使命,在凌烈的寒风中傲然耸立。残破的烽燧固然是凄凉,但这种凄凉蕴含着岁月风霜之美。

发表于 2009-10-26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煤队的工资是月薪日记,每天1.25元加上0.8元下井补助0.3元面包费,一个月不休班能拿70元左右。饭钱非常少,我记的牛肉0.3元一碗,几天后就0.05元一碗。队里又没小卖部,要买东西要走二十多山里路到地方煤矿的商店,花钱很难,所以一来卖东西就狂买一气。买元宵一买就一面袋(二十几斤),西瓜一卖就一床底。最有意思的是买蜂蜜,杂花蜜1.1元一斤,椴树蜜1.4元一斤,我们就把所有的容器都装满了。等吃饭时没有饭碗,又赶紧把饭碗里的蜂蜜吃掉,一碗蜂蜜两三斤。第二天,轻一点是声音哑了,重的就失语了。那时候我们宿舍里房梁上,经常吊着筐或面袋,筐里是冻苹果或冻梨,面袋里是元宵或面包。现在的小说及电视剧把知青的生活都描写的特别苦,但在8511,尤其在煤队不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09-10-27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九年前的今天,兴凯是漫天大雪,我离开黑土地前往能把自己炼成钢铁的大熔炉,我当兵去了。那一天的雪下的特别的大,天特别的黑,在兴凯站的路灯下和几个好哥们告别,拎着我只装毛选合订本及日记的手提包登上离开兴凯的火车。我是带着失望离开的,我当时认为在这里是不可能“大有作为”,也不可能把我炼成钢铁。现在看来当时只是青年而无知识啊。
发表于 2009-10-30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山里还能采到野核桃,野葡萄,橡子,最多的是榛子漫山都是,但大多是空的,据说分大小年,我在煤队只呆了一个无法验证这个说法。上山的次数多了,发现了一个招术,下井穿的工作服是小帆布做的难洗,挖煤又容易脏,但只要穿上工作服上山,在榛子棵里钻几趟下来工作服比洗的还干净。懒人总是能发现懒办法的。
发表于 2009-11-2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煤队在山里,周围没有人烟,从宿舍到井口要走十几分山路,上夜班还是需要些胆量的。有时候喝的水不够了,要一个人回去打水,很多男生都不敢独往。有好几次我在打水的路上都碰上开绞车的女生,她们一个班就一个人。看来人被逼到一定份上胆子都会有的。山里还有一种奇怪的事,不时的从宿舍周围或路边升起很亮的信号弹。开始我们民兵还过去搜一搜,什么都没有,后来就算了。到今天都是我心里的一个迷。
发表于 2009-11-2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煤队在山里,周围没有人烟,从宿舍到井口要走十几分山路,上夜班还是需要些胆量的。有时候喝的水不够了,要一个人回去打水,很多男生都不敢独往。有好几次我在打水的路上都碰上开绞车的女生,她们一个班就一个人。看来人被逼到一定份上胆子都会有的。山里还有一种奇怪的事,不时的从宿舍周围或路边升起很亮的信号弹。开始我们民兵还过去搜一搜,什么都没有,后来就算了。到今天都是我心里的一个迷。
发表于 2009-11-2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煤队在山里,周围没有人烟,从宿舍到井口要走十几分山路,上夜班还是需要些胆量的。有时候喝的水不够了,要一个人回去打水,很多男生都不敢独往。有好几次我在打水的路上都碰上开绞车的女生,她们一个班就一个人。看来人被逼到一定份上胆子都会有的。山里还有一种奇怪的事,不时的从宿舍周围或路边升起很亮的信号弹。开始我们民兵还过去搜一搜,什么都没有,后来就算了。到今天都是我心里的一个迷。
发表于 2009-11-3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始采煤时没有任何机械,用铁锹把煤铲到筐里再用扁担挑出井口。我们是斜井大约有30左右的坡,几个月我们的肩膀也都练出来了。我的挑功一直让我自豪了十几年,在值班营送饭挑一桶饭一桶菜七,八里不换肩,在部队挑二百斤大米一气走二里地。在煤队还有一项有意思的工作,那就是抬木头,尤其是抬大木头。八个人四个蘑菇头两个卡钩还有两个我忘了叫什么名子的木头棒,有一个喊号子的,其他的人跟着应。木头轻时应不应都可以,到了人均三,四百斤时不应就迈不动步子,这时如果喊号子的喊骂你的号子,你也得跟着应。有喊号子权力的人都不会浪费此刻的权力,不然可真的过期作废。
发表于 2009-11-5 2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9-10-20 13:37:00的发言:
; d' t2 k$ x$ O1 Z& _

孩子们真可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图片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B1 E! y. @0 T Y

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天真可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图片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 ]$ Y! a( }8 b

面对突然出现的镜头,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表现各异。

' M- u" `1 }0 n0 O7 Z+ t

发表于 2009-11-21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4局男孩在2009-11-5 21:47:00的发言:
7 L- S* d* H- Y4 k3 S

" Z* f" S% }; E( z5 F0 V) j! f

孩子们确实很可爱。

发表于 2009-11-26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悠闲的老猫在2009-11-3 22:25:00的发言:
刚开始采煤时没有任何机械,用铁锹把煤铲到筐里再用扁担挑出井口。我们是斜井大约有30左右的坡,几个月我们的肩膀也都练出来了。我的挑功一直让我自豪了十几年,在值班营送饭挑一桶饭一桶菜七,八里不换肩,在部队挑二百斤大米一气走二里地。在煤队还有一项有意思的工作,那就是抬木头,尤其是抬大木头。八个人四个蘑菇头两个卡钩还有两个我忘了叫什么名子的木头棒,有一个喊号子的,其他的人跟着应。木头轻时应不应都可以,到了人均三,四百斤时不应就迈不动步子,这时如果喊号子的喊骂你的号子,你也得跟着应。有喊号子权力的人都不会浪费此刻的权力,不然可真的过期作废。
+ ] i5 ~0 ~/ f, `! m

说起抬木头,不是吹牛,我敢说在40团的知青里,我最有发言权,第一、开始抬木头时的年龄最小,那时我还不满17周岁。由于年龄小就从事超强体力劳动,腰椎受到了损伤,留下了后遗症,至今腰部还经常疼痛。第二、连续从事抬木头这种重体力劳动的时间最长。第三、抬最重的木头时,在知青里总是有我能坚持抬起来。尽管那时我的身体在晃,腿也在打颤,但我还总能够坚持下来。当时压在肩膀上的重量有多重,没办法计算,老职工们常说有个三四百斤。记得有一次车间里的一个电机坏了需要抬出来,但电机房里的地方小,只能容两人进出,而那个电机的重量是400公斤,其他人试了几次没能抬动,最后我和天津知青小贾用蘑菇头把电机抬起来,又走出20余米。当时蘑菇头压在我俩肩上的重量是每人400斤,那可是我自身重量的三倍,难怪当时我的腿打颤。

6 D/ O, n* r2 q' `

老猫忘了抬木头的某些工具 ,“八个人四个蘑菇头两个卡钩还有两个我忘了叫什么名子的木头棒,”那短木棒叫把门。

发表于 2009-11-29 0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凌寒:心灵之花让我把你忽悠到北青网,我这传达了。
发表于 2009-11-30 0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悠闲的老猫在2009-11-29 2:10:00的发言:
凌寒:心灵之花让我把你忽悠到北青网,我这传达了。
6 N: l1 v" X, t' T

老猫:几点钟了还挂在网上。

发表于 2009-11-30 0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悠闲的老猫在2009-10-17 0:42:00的发言:
公元1968年7月6日在北京站的那一幕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随着火车启动的汽笛声,车厢内外哭声一片。厢外刚才还满面笑容的同学们,已眼含泪水哭着说“再见"了。我没敢哭把头缩回了车厢里,老六和地主哭倒在我的位子上,我没有地方坐了。车上同学们用哭腔唱着“满怀理想,满怀志愿,爬山涉水到边疆”,痛苦的我只好和还没有哭的刘欣一起去了餐车,一直吃过了山海关。撑得第二天都不敢坐下来,到了牡丹江下车走走才舒服一些。走上社会的第一课是压抑哭和撑着。
- V7 @3 C$ a7 U

这支歌很熟悉,你的歌词记错了:“满怀热望,满怀理想,跋山涉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发表于 2009-11-30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般等老娘睡后上网,困了再睡,醒了上班。
发表于 2009-12-9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好!老大哥、老大姐们:

; ~" J( W! _" c g

 

; `3 U- E" z- v+ r4 |3 I: G+ i

       我也是知青,不过我是75届高中是在北京郊区务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比起你们的经历要少了许多,你们确实不容易的很是佩服的。

7 b- x" u% T! U( |9 Y* o& _* O, t

 

发表于 2009-12-9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09-11-30 7:03:00的发言:
1 K/ N' N% S3 c

这支歌很熟悉,你的歌词记错了:“满怀热望,满怀理想,跋山涉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 ?! v( ]+ Z7 W

我们刚上初中时,八十中学的电化教室放的就是"军垦战歌"这部片子,好像是新闻片,片中的主题歌就是这首歌词.

; h" |" Z! x+ ^ S7 K, i6 c

我们也是唱着这首歌奔赴的山西插队,说明当时教育的烙印之深刻.

0 K2 U! c7 h8 b% }+ j

豪情和现实的出入可是太大了,反思当年也是真不懂事啊.

发表于 2009-12-24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诞快乐
发表于 2009-12-25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E, B0 _2 N9 H8 T" E9 T* m" F: a2 W

 

+ R/ a- F$ q; B! O3 g+ D0 \1 R

 

( |8 C0 @2 C ?( K4 i

行人姐姐圣诞快乐!

% B) f# I0 r: _. W$ V/ m8 d1 {7 |2 E

各位知青学长们圣诞快乐!

发表于 2010-1-1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知青朋友们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10-1-5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个招呼!各位朋友,新春快乐!
发表于 2010-1-9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好!
发表于 2010-1-12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哥学姐们,新年好,今天有空上来看看。
发表于 2010-1-1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明,陕北延川64年出生的后生。他把镜头对准了百多名曾经的知青,图文并貌地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让读者们了解知识北京青年上山下乡那段历史,了解留下的知青生活的现状。这里有我认识的,理解他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发表于 2010-1-13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3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3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4 15:22 , Processed in 1.282551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