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心灵之花

《知青楼》-老知青和他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0-31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7-10-31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0-31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绿水青山在2007-10-31 20:56:23的发言:

给朋友们发几张相片看看,我今天去凤凰岭爬山了。

玲珑小塔,六角六层小造型,借怪石造势,网上有介绍叫“飞来石塔”,语焉不祥。

发表于 2007-10-31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凝在2007-10-31 15:59:33的发言:

图中五人有4人是一个队的,估计这挂车属于我们二队,看知青穿着,应在冬春季。牛车这时都派什么用场,我们在干什么活,脑袋中的场景都一下浮现出来。看图长记性,牛身上的缰缆,车下的绳索,以及画面外的辕具,全是我这个跟车把式摆弄熟的劳什子,久矣了,未能忘。


习凝,你也当过车把式,我自从把车围子弄散架,就再也没有跟过车,这些女生大概都是蹭车的,我认出了高桂英,那个时候人们的物质欲望很低,搭车也是很愉快的事。我记得你的到小学教过书,我还去听过你上课,当时也曾经琢磨,这可能就是我们的归宿。讲讲你当老师的心得吧。[em07]
发表于 2007-11-1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0-31 12:49:04的发言:

你们村的车好像是牛车吧?还是木制车轮,我们村那时已经都是胶皮马车,我跟着车把式赶过一次马车,记得往左是“伊耳”,行路中间还挥过几鞭子。我实际是当助手,上坡的时候推一下,下坡的时候拉住车闸,是在后面拉的那种车闸,由一根木棍作为刹车片抵住车轮。那次是拉了一车瓜到城里去卖,下坡的时候车把式让我拉住闸,我也拉住了,还滋滋响,但是马车就是停不下来,一颠簸,车围子就散架了,瓜掉了一地。原来是两道闸,我拉住一道,车只是减速。好在都是一些香瓜,是经摔的品种,破的不多。
 

[em05]

你说的胶皮马车,我们村也有,老乡管那叫皮车.我们刚从北京去的时候,队里就用皮车接我们回村的,那时皮车一般跑外,牛车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多.

发表于 2007-11-1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0-31 23:11:53的发言:

习凝,你也当过车把式,我自从把车围子弄散架,就再也没有跟过车,这些女生大概都是蹭车的,我认出了高桂英,那个时候人们的物质欲望很低,搭车也是很愉快的事。我记得你的到小学教过书,我还去听过你上课,当时也曾经琢磨,这可能就是我们的归宿。讲讲你当老师的心得吧。

心得说来话长,先谈对你知青归宿一说的看法。当时有此心愿就是奢望,这里应该作个记号,刻上“卑微”二字,让历史和我们自己都能够记住。谁料得到我们后来一个个都成精了,百度一搜,大名鼎鼎。当然算不上你我,纯属戏言。但和插队时相比,我们已不大容易放下身段了。这时去回味卑微,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马达兄,你可是引出了大话题,就像课堂作文《我的理想》,剔除假大空,看当初自己是怎么做打算找出路的?后来政策变了,出路宽广,政策未变,我们可是地道的泥腿子乡巴佬,能有何所求何所愿?

发表于 2007-11-1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凝在2007-11-1 12:09:16的发言:

心得说来话长,先谈对你知青归宿一说的看法。当时有此心愿就是奢望,这里应该作个记号,刻上“卑微”二字,让历史和我们自己都能够记住。谁料得到我们后来一个个都成精了,百度一搜,大名鼎鼎。当然算不上你我,纯属戏言。但和插队时相比,我们已不大容易放下身段了。这时去回味卑微,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马达兄,你可是引出了大话题,就像课堂作文《我的理想》,剔除假大空,看当初自己是怎么做打算找出路的?后来政策变了,出路宽广,政策未变,我们可是地道的泥腿子乡巴佬,能有何所求何所愿?

这里应该作个记号,刻上“卑微”二字,让历史和我们自己都能够记住。

讲得好!40年后能用平常心回顾当年的“卑微”,尤其是要“放下身段”去回顾,实在是不容易。

发表于 2007-11-1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69年3月珍宝岛开战,4月九大开幕,口号是要准备打仗,在我们村的坡地上就可以看见京包线上装载着坦克、大炮的军列来来往往,村里也驻了空十军的100炮连,气氛很紧张;到了九月、十月,林副统帅的一号通令,开始了大疏散,北京城里更是人心惶惶,残存的那一点城墙都被挖防空洞的学生居民抢光了;70年春天,连村里都开始挖防空洞,在这种气氛下,知青能想什么呢?青年人的理想被现实的气氛激荡起来,在战争中寻找归宿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它的内涵是准备打仗,它的外延覆盖了知青脱离农村的出路。这就是当年大致的想法,也是70年、71年能看的见、想得出的思路。
发表于 2007-11-2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播出了一个主题是歌颂农垦人的多集的电视报告文学《天涯绿潮》。在这个片子里可以看到第一代农垦创业者,也可以见到一批批知青的身影。片子挺感人的。里边有一些知青回城后聚会的画面也令人挺心酸。片子的主题歌歌词写得也有道理,在此转抄如下,不知您诸位是否认可:

都为了那闪光的一念,垦荒垦到了天河大漠,是你选择了人生,还是人生把你选择?管它是风还是雨,荒原戈壁上站着个我。砸不破的鼓,敲不碎的锣,多少故事不知该怎样说。你有你的尺子,我有我的秤砣,荒原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歌。

发表于 2007-11-2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1 22:06:31的发言:
69年3月珍宝岛开战,4月九大开幕,口号是要准备打仗,在我们村的坡地上就可以看见京包线上装载着坦克、大炮的军列来来往往,村里也驻了空十军的100炮连,气氛很紧张;到了九月、十月,林副统帅的一号通令,开始了大疏散,北京城里更是人心惶惶,残存的那一点城墙都被挖防空洞的学生居民抢光了;70年春天,连村里都开始挖防空洞,在这种气氛下,知青能想什么呢?青年人的理想被现实的气氛激荡起来,在战争中寻找归宿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它的内涵是准备打仗,它的外延覆盖了知青脱离农村的出路。这就是当年大致的想法,也是70年、71年能看的见、想得出的思路。

战争话题倒是很有趣,但可怜当年无助的知青不过是在想入非非,不到战争动员,想参军没门。这应换个话题去探讨,为何当时有过当兵热?谈知青归宿还是要回到贫瘠的土地上。一路走来的任何一句口号,早早被“做最坏的打算”所取代,这是不是预示一种归宿?即什么苦都得吃,什么累都得受,什么卑微都得忍,并做好心理准备终身到了。这不是自找罪受去磨练意志,也这不是从老农那里学到了多少马列,而是我们也落到了那步田地。

1 p9 D9 k2 X* v6 R3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13:51:06编辑过]
发表于 2007-11-2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归宿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凝在2007-11-2 13:30:08的发言:

战争话题倒是很有趣,但可怜当年无助的知青不过是在想入非非,不到战争动员,想参军没门。这应换个话题去探讨,为何当时有过当兵热?谈知青归宿还是要回到贫瘠的土地上。一路走来的任何一句口号,早早被“做最坏的打算”所取代,这是不是预示一种归宿?即什么苦都得吃,什么累都得受,什么卑微都得忍,并做好心理准备终身到了。这不是自找罪受去磨练意志,也这不是从老农那里学到了多少马列,而是我们也落到了那步田地。


文革前,教育年轻人要立志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举例就是董加耕、邢燕子这些榜样,当轮到我们去的时候,口号是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看到的和书本上、和宣传的完全不一样。带着这种困惑,我们讨论过是农村改造我们,还是我们改造农村,当然这种讨论充满学生气,结论无法统一,各有各的想法。这个时候种种关于战争信息传到村里,“要准备打仗”的气氛,为我们统一了思想,确定了后来的归宿。

[em05]
发表于 2007-11-2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aofeilu在2007-11-2 13:22:44的发言:
   

都为了那闪光的一念,垦荒垦到了天河大漠,是你选择了人生,还是人生把你选择?管它是风还是雨,荒原戈壁上站着个我。砸不破的鼓,敲不碎的锣,多少故事不知该怎样说。你有你的尺子,我有我的秤砣,荒原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歌。

“是你选择了人生,还是人生把你选择?”

好歌!

发表于 2007-11-2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2 22:10:55的发言:

文革前,教育年轻人要立志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举例就是董加耕、邢燕子这些榜样,当轮到我们去的时候,口号是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看到的和书本上、和宣传的完全不一样。带着这种困惑,我们讨论过是农村改造我们,还是我们改造农村,当然这种讨论充满学生气,结论无法统一,各有各的想法。这个时候种种关于战争信息传到村里,“要准备打仗”的气氛,为我们统一了思想,确定了后来的归宿。

从国家对几千万知青的安排,基本一点就是安家落户,融为一体,繁衍生息。不大可能另有安排,让你镀层金就班师回朝。知青也是听从的,还脚踏实地做起农民来,而别无他念。参军、上工农兵、下厂矿,是后几年的知青命运梅开二度,前几年只能作在农村的长期打算,谁也不可能提前看到大格局下已形成的知青归宿后来一风吹散。我所在意,是铁定命运当头才会有的铭心刻骨感受,或许分文不值,可同感者达上千万众,令历史学不敢小觑。

发表于 2007-11-3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2 22:12:55的发言:

“是你选择了人生,还是人生把你选择?”

好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始作俑者一直在国家计委,城乡二元化体制时时盯住城市人口冒涨,文革给了它做出大手笔的契机,这才有了史上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对照58年那次较大声势的精减,手法如出一辙,注销户口,断其后路。至于精神层面上的意义渲染,不外乎陆定一阎王殿给予的外围配合,有它没它,也是势在必行。如果说陆定一还多少给我们留下浩然正气的美好回忆的话,文革说教便是导致后来精神崩溃的最后一击。

8 |+ O1 |9 P# L _$ r-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4:39:27编辑过]
发表于 2007-11-3 2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凝在2007-11-3 14:02:36的发言: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始作俑者一直在国家计委,城乡二元化体制时时盯住城市人口冒涨,文革给了它做出大手笔的契机,这才有了史上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对照58年那次较大声势的精减,手法如出一辙,注销户口,断其后路。至于精神层面上的意义渲染,不外乎陆定一阎王殿给予的外围配合,有它没它,也是势在必行。如果说陆定一还多少给我们留下浩然正气的美好回忆的话,文革说教便是导致后来精神崩溃的最后一击。


当年国家计委是李富春,后来是余秋里。文革中企业都不开工,各项计划停顿,三五计划的各项指标无法落实,包括招工指标,这样青年人何处去就成了问题,于是有人抓住了北京几个青年学生到内蒙插队的事情作了文章,最高指示一发,全国几年功夫下乡了1500万学生。学生下乡,这个举措一举数得:造反的源头没有了;后面的小学生可以上学复课;这些人交给贫下中农管理,也算是一种安置;由造反小将变成被改造者,身份改变杀了威风;还可以列出一些。[em01][em06]
发表于 2007-11-3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太沉重,都没有人跟帖了。
发表于 2007-11-3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0年冬季征兵150万,这个数字我记得很清楚,听起来很骇人,与作为准备打仗的部署联系起来,就不奇怪了。[em05][em05]

发表于 2007-11-4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3 23:30:25的发言:

当年国家计委是李富春,后来是余秋里。文革中企业都不开工,各项计划停顿,三五计划的各项指标无法落实,包括招工指标,这样青年人何处去就成了问题,于是有人抓住了北京几个青年学生到内蒙插队的事情作了文章,最高指示一发,全国几年功夫下乡了1500万学生。学生下乡,这个举措一举数得:造反的源头没有了;后面的小学生可以上学复课;这些人交给贫下中农管理,也算是一种安置;由造反小将变成被改造者,身份改变杀了威风;还可以列出一些。[em01][em06]

当时的国情,确实已经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已停工数年,没有能力再接受大批青年就业,这是理由之一;其次,从文革总的进程来讲,首先是,发动青年人搅局,于是造反成了第一大事,不管有理无理,先反他娘的!政治斗争中的那些对手猝不及防,反应失态,再抓住一些枝枝节节,煽动“油炸”,政敌们纷纷落马。当此时也,青年学生(以红卫兵为代表)稚嫩、狂热地以为自己俨然是社会中坚,有了参政的身份,开始指点江山。再后来,就是派出“工宣队”对学生宣传“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这“阶级”的打牌打出来,学生们立马晓得先天不足,闭嘴了。可是领导阶级其实没明白,自己也是一张牌而已,热火朝天地夺权,成立“新政权”,大有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的气势,马上,又动用专政的基本力量——军队,出面支左、军管,将“领导阶级”置于管治之下。这样,总算基本把政敌驱逐,把权力揽回。这就是文革期间,所玩弄的一套政治谋略。

不幸的是,这把谋略,是以牺牲国家利益,民众利益为代价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几百万知情的命运,比之全民族的牺牲,算不得很惨重的。

发表于 2007-11-4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3 23:31:39的发言:
这个话题太沉重,都没有人跟帖了。

马达兄可能是在抱怨我总在这里面搅局,搞得心绪那样沉重。实际我们的话题多多,只是还没有细细道来。知青史是块布满阴霾的史学涉水区,焉知深浅,但也有光明颂、如歌的行板。这里面就有一位伴随知青始终的教父级人物,周恩来。教父即知我苦难,懂我心思,又能言传身教者也。从他那句“志在四方”到至死恪守的苛刻家规,是我辈知青能够安之若素到今天的精神源泉。他坚持道德底线,严惩恶吏,枚不胜举。不论他的晚年多有非议,在知青心中的神明地位从未撼动,连半个污点都没有,值得用心来歌颂。

发表于 2007-11-4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凝在2007-11-4 12:02:12的发言:

马达兄可能是在抱怨我总在这里面搅局,搞得心绪那样沉重。实际我们的话题多多,只是还没有细细道来。知青史是块布满阴霾的史学涉水区,焉知深浅,但也有光明颂、如歌的行板。这里面就有一位伴随知青始终的教父级人物,周恩来。教父即知我苦难,懂我心思,又能言传身教者也。从他那句“志在四方”到至死恪守的苛刻家规,是我辈知青能够安之若素到今天的精神源泉。他坚持道德底线,严惩恶吏,枚不胜举。不论他的晚年多有非议,在知青心中的神明地位从未撼动,连半个污点都没有,值得用心来歌颂。

哪里,哪里,没有抱怨,也没有搅局的想法,过虑了。讨论的话题本身沉重,这是历史造成的,知青史在文革史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他不仅影响了当代知青,还影响他们的下一代。现在的文革史只注重领导人的决策,名人的浮沉,一个郭沫若,一个老舍,就可以写上几章节,往往忽略了小人物,忽略了1500万渺小的知青。

[em05]
发表于 2007-11-4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4 13:29:04的发言:

知青史在文革史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他不仅影响了当代知青,还影响他们的下一代。现在的文革史只注重领导人的决策,名人的浮沉,一个郭沫若,一个老舍,就可以写上几章节,往往忽略了小人物,忽略了1500万渺小的知青。

[em05]

历史从来就是英雄史,陈胜吴广若不在大泽乡起义,永远也写不进历史。

发表于 2007-11-4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史不都是由能写并能使之流传下来的人写的吗?
发表于 2007-11-5 0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2 22:12:55的发言:

“是你选择了人生,还是人生把你选择?”

好歌!

能把这首歌帖上来吗?
发表于 2007-11-5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达兄可能是在抱怨我总在这里面搅局,搞得心绪那样沉重。实际我们的话题多多,只是还没有细细道来。知青史是块布满阴霾的史学涉水区,焉知深浅,但也有光明颂、如歌的行板。这里面就有一位伴随知青始终的教父级人物,周恩来。教父即知我苦难,懂我心思,又能言传身教者也。从他那句“志在四方”到至死恪守的苛刻家规,是我辈知青能够安之若素到今天的精神源泉。他坚持道德底线,严惩恶吏,枚不胜举。不论他的晚年多有非议,在知青心中的神明地位从未撼动,连半个污点都没有,值得用心来歌颂。

只是你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能在这多的“路线斗争中”还能成为偶象.可能这就是卑微!

发表于 2007-11-5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07-11-5 18:57:38的发言:

马达兄可能是在抱怨我总在这里面搅局,搞得心绪那样沉重。实际我们的话题多多,只是还没有细细道来。知青史是块布满阴霾的史学涉水区,焉知深浅,但也有光明颂、如歌的行板。这里面就有一位伴随知青始终的教父级人物,周恩来。教父即知我苦难,懂我心思,又能言传身教者也。从他那句“志在四方”到至死恪守的苛刻家规,是我辈知青能够安之若素到今天的精神源泉。他坚持道德底线,严惩恶吏,枚不胜举。不论他的晚年多有非议,在知青心中的神明地位从未撼动,连半个污点都没有,值得用心来歌颂。

只是你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能在这多的“路线斗争中”还能成为偶象.可能这就是卑微!

打开网页一看是给本人的回帖,不敢怠慢,否则失礼。
全面评价一历史人物,并非本意,戴顶“崇拜偶像”的帽子也拗本意。那几句话说的只是一件事,患难与共。不管你是卑微还是总理,要找感觉吗?没那么复杂的思考,也不必上纲上线,只需简单到人格的认同和心灵的共鸣。

发表于 2007-11-6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卑微
    卑微,总是被偏见笼罩,世人误解。在广义的社会学上,其只表明地位,并无贬义上诸如道德、人格缺陷之类。动不动拿它作嘲弄,恐累及其它,殃及无辜。我喻知青曾经卑微,实指下嫁草根,难得一回质本洁来洁本去,民间甘苦感同身受不一般,微言大义说今日之不公平,仍具有道义优势,何以龌龊见不得人?至于政见歧义,世说纷争,莫衷一是,那属于华山论剑,这里毕竟不适宜。

发表于 2007-11-6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这个,贴出来供大家(尤其是没插过队的)参阅。

ZT 知青历史

1955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报上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道了这个乡的事。毛泽东主席读了很兴奋,亲笔写了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955年8月9日,北京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萝北县,建立了北大荒“北京庄”。发起人是扬华、李秉衡等。

小学毕业的河北省临西县的吕玉兰,回乡建立了第一个合作社,15岁就当了社长,是全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

1955年10月15日,一支由98名热血青年组成的“上海市志愿垦荒队”,来到了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其中有25名女孩子,最小的15岁,她们住简易草棚,吃稀饭箩卜干,每天只有3分钱的菜金。

之后,共青团中央在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动员城市青年奔赴农村。知青的榜样:董加耕、邢燕子、侯隽等就是当年被《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大势宣传报道出名的。

196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发布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文件。中央为此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

北京第一批到北大荒去的知青有248人,最小的14岁。

1966年5月17日,上海市文化广场13000多名知青聚会,上海市委要求上海知青“鼓起革命勇气,下定决心”,积极投身新疆建设,在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事业中作出贡献。

1967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但复课闹革命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废除考试制度、大学停止招生后,全国中学已经积压了66、67两届毕业生没有分配。196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的积极分子”。于是,大批中学毕业生被继续稳定在学校进行“教育革命”。

1967年11月8日,上海市66届大专院校毕业生誓师大会召开。毕业生们表示要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8年3月,北京市青年蔡立坚毅然来到山西省榆次县黄采公社杜家山插队,成了第一个要求插队的红卫兵。

1968年6月18日,上海市组织的上山下乡勘察小分队出发,他们都是1966届毕业生,也是上海市首批被批准上山下乡的红卫兵。

搞科学试验( ~6 f+ H( V5 }

1968年,积压在学校的毕业生已经不止66、67两届,加上68届毕业生,共计达200万人。7月27日,上海首批赴农村落户的1966届高中毕业生开始陆续前往安徽和上海市郊区的崇明、奉贤等县的国营农场。毕业生在临行前,各校都举办了上山下乡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1968年8月起,全国掀起了宣传“再教育”的高潮。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一系列指示,指出:“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是到农村去,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去。由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以上山下乡的形式逐渐消失。

1969年是上山下乡运动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每座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全国八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的知青许多人被下放到了边远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全国知青大量的在本省农村插队,共有267万多知青投身其中。

1969年12月,在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发表一年时,上海已有48万高、初中毕业生奔赴黑、吉、蒙、滇、黔、赣、皖和上海市郊区农村插队落户,原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全体常委全部奔赴边疆农村。

1972年,上海知青猛增到百万人,并涌现出金训华、黄山茶林场11位小将、郑培志等一大批英雄人物。金训华是为在激流中抢救两根电线杆牺牲的。

下乡几年后,红卫兵步入了青年。七十年代的知青有了政治危机感,特别是林彪事件后,他们得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农村冷静地对自己、对社会作了反思。红卫兵运动已走向了低谷,他们中的许多人感到了幻灭。 l& B5 G' v! j. k

1975年12月23日新华社报道:在毛泽东主席1968年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全国知青一浪接一浪地掀起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到当年年底为止,我国上山下乡的知青已达到1200万。1975年当年,全国有200万知青上山下乡。

1972年林彪事件和1973年李庆霖“告御状”后,在上山下乡背后的知青的苦难历程也不时通过一些会议渠道,小道消息在扩散。

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时说:“社会上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

直接分管知青工作的副总理陈永贵说:“知青工作很复杂,我们几个副总理一提起这事就头疼。”知青问题几乎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由于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C$ a" @' u7 n0 q8 c. f

在李庆霖时间后,中央才根据毛泽东主席的“统筹解决”的指示,召开了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订一个长远规划”的问题。 - w1 P9 _, \9 f

1976年2月,毛泽东主席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可是,直到他老人家逝世,也未“解决”。

1978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会议纪要》指出: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知青下乡运动,“缺乏整体规划,知青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知青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这是对这场运动的总结。

全国知青“胜利大逃亡”是从1978年云南知青开始的。上海知青丁惠民是个重要人物。

1978年9月,云南景洪农场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等人给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公开联名信,信中历数了云南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以及对生活的绝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家乡。

10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通知》中央下决心解决知青的七个方面的问题。

10月31日,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了。会议纪要认为:“今后一般不办理病退、困退,如果家庭和本人确有特殊困难,可以通过组织商调,分到新的工作岗位时,其待遇按调动工作处理”。这一决定在支边知青中一下乱了套。他们说:到农村插队,可以通过招工回城。云南知青出现了顺口溜:插队插队,越插越对,插场插场,越插越长,改变现状,只有上访。于是,罢工、请愿之风迅速在各地兴起。

11月16日,丁惠民给邓小平副总理写了第二封公开联名信,信上签名的知青逾万。其后,云南七个农场的三万多知青参加了罢工。使工作瘫痪,生产停顿。

12月7日,云南知青再次向华国峰、中共中央、邓小平写了第三封请愿信,同时,成立了农场知青北上请愿筹备组,组织北上请愿团。

12月9日,知青发布了北上宣言,同日开始大罢工。罢工席卷了云南全省。

12月16日,请愿团从云南省景洪出发,次年2月27日到达北京。

云南省的知青,在全国占的比例不大,仅百分之一,但云南知青却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注目。1973年7月,中央关于惩治吊打知青和强奸女知青的文件都是针对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整个兵团,发生捆绑吊打知青1034起,受害知青达1894人,其中2人被打死;调戏奸污女知青的干部有286人,受害女知青达430人。

1979年1月23日,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由副总理余秋里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震、陈慕华、谷牧、王任重、康世恩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基本同意国务院知青办1月18日报送的《关于处理一些地方知青请愿闹事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的六条意见。这六条意见是:

1、把农场办成农工联合企业,适当提高工资,把知青稳定在农场。

2、参照以往办理病退困退的规定商调回城,由知青部门负责办理。

3、城镇职工退职退休后,可以由其子女顶替。

4、从农场参军的知青,退伍后可以回父母所在地安置工作。

5、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下乡知青。

6、上海郊区到农场的青年,可以允许回原籍社队。

1979年6月上旬,云南省召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市商讨如何落实国务院“六条”精神时,昆明、成都和重庆代表很干脆,表示保证在六个月内,优先安置云南知青返城。但北京和上海采用了变通办法,同意走病退、困退这条路。

1980年5月胡耀邦等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8月城镇就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1981年10月国务院知青办起草《二十五年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11月中央决定劳动部门统管知青工作,以解决知青遗留问题。

发表于 2007-11-7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天没有上网,看到这个“知青历史”,眼前一亮,知青历史很有价值,他就像坐标,帮我们回忆起很多事情,尤其是年代、时间上混淆了历史。

发表于 2007-11-7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时代总是拿年轻人开玩笑

QUOTE:
以下是引用习凝在2007-11-2 13:30:08的发言:

战争话题倒是很有趣,但可怜当年无助的知青不过是在想入非非,不到战争动员,想参军没门。这应换个话题去探讨,为何当时有过当兵热?谈知青归宿还是要回到贫瘠的土地上。一路走来的任何一句口号,早早被“做最坏的打算”所取代,这是不是预示一种归宿?即什么苦都得吃,什么累都得受,什么卑微都得忍,并做好心理准备终身到了。这不是自找罪受去磨练意志,这也不是从老农那里学到了多少马列,而是我们也落到了那步田地。

那个时候毕竟年轻,生活负担还没有到压弯了腰的地步,满脑子还充满革命浪漫——属于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革命浪漫。一度很羡慕一些知青越境到越南、缅甸去打游击,一谈起这些就热血沸腾。几十年后,我在凤凰卫视看到了一个节目,讲的是一些云南、四川知青到缅甸参加游击队的经历,有些知青打仗勇敢,成为游击队的领导人,后来在缅共内部斗争中又被清洗了;80年代我方对缅甸政策调整,不再支持。缅共游击队“归顺”了政府,走出金三角,知青们走投无路,有的知青80年代回到国内,那一段革命历史根本不被国内有关部门承认。当时我的感慨是:时代总是拿年轻人开玩笑。

[em14][em14]
发表于 2007-11-7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11-7 13:21:58的发言:

那个时候毕竟年轻,生活负担还没有到压弯了腰的地步,满脑子还充满革命浪漫——属于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革命浪漫。一度很羡慕一些知青越境到越南、缅甸去打游击,一谈起这些就热血沸腾。几十年后,我在凤凰卫视看到了一个节目,讲的是一些云南、四川知青到缅甸参加游击队的经历,有些知青打仗勇敢,成为游击队的领导人,后来在缅共内部斗争中又被清洗了;80年代我方对缅甸政策调整,不再支持。缅共游击队“归顺”了政府,走出金三角,知青们走投无路,有的知青80年代回到国内,那一段革命历史根本不被国内有关部门承认。当时我的感慨是:时代总是拿年轻人开玩笑。

很有启发。上回战争话题就从身边溜过,不是无话谈,本想更深邃些,不成,就罢了吧。
      近闻有奥林匹克休战倡议,遍看华夏大地无一处是在一级战备下,可见历史才小跨一步就已今非昔比。想当初,人人都想当兵,如马达记闻,还有出国助战的。我们院就有几个,在缅共混得相当不错。不知我们这里有无藏龙卧虎,当过兵打过仗的?在这个年龄段,能对得上的中外战争就不下3起。我是无缘,但凭吊过这几战的遗迹,还包括中印间的麦克马洪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6 20:40 , Processed in 1.205243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