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0|回复: 1

阜顺喜轿铺的兴衰和老北京的婚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5-5-20 0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吕铁柱 梁金生

: R# k/ i0 S( k/ F5 x* m

阳春三月,北京的婚事开始多了起来。现在结婚要找婚庆公司,而婚庆公司的前身呢,应该算是老北京的喜轿铺了。阜顺喜轿铺是二三十年代北京外城一带最有名的喜轿铺之一。它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二十年兴衰史,折射出北京人婚嫁风俗变迁的一个拐角。

* m& [$ o' R% l I! `

据史料记载,轿子在我国东汉时就出现了,是一种走山路的交通工具,当时只是官僚和富户乘坐,用它代步。结婚时,新娘子坐喜轿在唐和北宋时开始普遍了。

& w& S9 k9 ^" B `$ ~

北京在明、清时期,姑娘出嫁都要坐婆家雇的喜轿,方可娶走。因此,当时的喜轿行业最为兴旺,四九城都有轿子铺,当时,京城约有120余家。在这些喜轿铺中,可分两类,一类是满俗婚礼的喜轿铺,这类多在内城;另一类是汉俗婚礼的喜轿铺,这类多在外城。进入民国时期,由于西方新潮传入,结婚就有不坐轿而改乘马车、汽车的。举行新式婚礼,这只是极少数,用喜轿的还是绝大多数。

# B" L# u7 a% }

卢三白手起家创办了阜顺喜轿铺

( W0 I1 D: Z0 B9 ?+ |$ s: c6 O

阜顺喜轿铺是叫卢三的人于民国九年(1920)左右在崇文门南河漕胡同路西开办的。卢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没上过学。十几岁就出去干事,不是去给杠房、喜轿铺打“执事”,就是去做小买卖。卢三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脑筋灵活。看做缝纫活能赚钱,他就学会蹬缝纫机,做起了荷包的营生,自做自卖,生意很好。后来又做“嫁衣”出赁,因此,人称“嫁衣卢”。喜轿铺是赁货铺的买卖,“一本万利”,只要拿出一些钱,置办两三乘轿子和一些“执事”,就可开业。抬轿子的轿夫和鼓号手、“执事”等都是临时工,有事找来,事完就走。喜轿铺的轿子、鼓号、“执事”等只要不坏就可长期使用,旧了油饰油饰再用。卢三看到喜轿铺赚钱,所以办起轿子铺。

5 i6 M1 u" I2 N9 |( S4 |

阜顺喜轿铺还没有开张以前,在崇文门外东唐洗泊街就有一家喜轿铺,字号“合兴”,在南城很有名,前三门一带有钱人家娶媳妇都用他家的轿子,有时内城汉人大户也慕名光顾。阜顺喜轿铺开业后,就把“合兴”顶了。阜顺喜轿铺能发展起来,是因为经常更新轿围,轿围绣工精细,图案新颖,锣鼓执事齐全,轿夫、锣鼓手、打“执事”的穿戴整齐,且租赁价便宜。轿铺掌柜由卢三自己担任,长子卢国春、次子卢国璋是他的大帮手,既上柜应买卖,又外出跟轿子,除去两个儿子外,只雇一位账房先生,一位干杂活的小伙计。其他轿夫、锣鼓手、“执事”等人都是临时工,用多少雇多少,开销甚少。由于轿子漂亮,锣鼓手、“执事”整齐,要钱又少,所以买卖兴隆,逐渐成了外城有名的轿子铺。

# H5 E. H" s7 k: ^6 U9 m& i) E. F

一场“亮轿”之战打响了阜顺的招牌

5 t' B' @4 ^2 j* r6 P' e5 J7 h( f" \

阜顺喜轿铺抬的都是汉俗婚礼人家。汉俗嫁娶,新娘乘坐的是八人抬的红缎绣花喜轿,绣的花样,有“禧”字轿围,有“麒麟送子”轿围,有“富贵牡丹”轿围,还有“龙凤”轿围等。送亲和娶亲的女眷也坐轿子,坐的是绿轿。红轿在前,绿轿在后。红轿前面顺序排列为:锣、鼓响器、各样“执事”。发轿时乐器演奏“花得胜”,来回路上演奏“续道德袍”,新娘子上、下轿时,演奏“合乐”。

& j0 J# O+ a2 ?3 k5 @6 G4 e4 E, H8 H" t

喜轿铺在“黄道吉日”时,俗说“好时”买卖多;“黑道日”是不吉祥的日子,就没有买卖。阜顺喜轿铺轿厢多,“执事”、锣鼓有好几堂,一天能应“三伙”(一户人家所用轿子和“执事”称一伙)买卖。有时还要抬一伙“赶伙”,就是这一拨儿轿子、“执事”抬完,再去赶抬另一家。“赶伙”轿子价钱便宜,但讲究的人家是不用的。轿子一般要在上午八点左右就得在娶媳妇人家门前将轿子、锣鼓、“执事”等摆放好,这叫“亮轿”。“赶伙”轿子就得一切从简,路上还要走得快,完事也得下午两三点钟,雇“赶伙”轿子大多是家境不富裕,图省钱人家。

# k$ R, Z& S8 E& V9 A% X0 A

喜轿铺之间的竞争有时在“亮轿”时。两家或三家同在一个饭庄办喜事,两三家轿铺,同时在外面“亮轿”,让大家观看,来比出高低。民国十九年(1930)一个“好日子”,阜顺喜轿铺与“合兴”喜轿铺在路上相遇,两家轿子都抬的是一红二绿的“三乘轿”,伞扇“执事”齐全。上午十一点左右,两家的轿子在回抬新娘的路上相遇。“阜顺”的轿子由北往南,“合兴”的轿子由南往北,两家轿子快遇到时,两家都放慢脚步,锣鼓齐鸣,轿夫都是两眼前看,腰挺得很直;有时,前面喊“左门照”、“右门照”(这是左有障碍物,右有障碍物),让后面轿夫注意。两家轿子一左一右交错走过时,步子更小,实际不是走,而是一点一点往前挪,轿子平稳已极,这时路上观看的人很多。这次两家轿子铺在路上“亮轿”,虽然争了个平手,可是,“合兴”当时是个名铺,“阜顺”还是个无名铺子,这次“亮轿”,“阜顺”也就出了名。

$ t* W7 X% Y( ], @

阜顺喜轿铺只赶上个喜轿业的尾

* g0 M; `$ v: [9 o

随着社会的前进,新式婚礼逐渐增多。30年代,青年男女不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找配偶的渐多,不“合婚”,不坐轿,只坐“彩车”。那种两匹大马拉的“彩车”,既简化仪式,又经济。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力大操大办婚丧之事,阜顺喜轿铺一两个月也未必抬一次轿子。此时卢三已过世,由其长子卢国春继承为掌柜。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提倡婚姻自主,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结婚仪式从简,阜顺喜轿铺也就正式关闭了。

( q/ F9 B, i4 Y _. d- w i5 o$ B3 ~

(资料提供:崇文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F+ [! K$ e# H0 Y* ]

- _4 X: a* _, o" q% ^' d' ]) @; Y, o2 H

8 {, W7 [, y2 d1 e/ N# h! [

( } b$ A7 w% y' C" ~; N4 B4 B/ B

婚礼执事

y- w/ b# o. O; j

# g2 ?# Q% z! ?* _0 V8 ?

迎亲太太的喜轿

- e( r, N+ ^% i' C5 H1 Z& S8 u& |

3 [4 U5 w3 W# S. x& |

$ }! J( d7 v0 V+ ~) _+ p u

婚礼行列中的喜轿和伞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5-5-20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参加了不少哥们的婚礼了,其实我觉得现在一结婚就得多少台名车拉个长队过街,喜宴要多大的排场,花了很多钱,人整的非常累,真是劳民伤财.真想有机会尝试一下传统习俗的婚礼,不过我估计也少花不了钱,坛子里哪位要是打算结婚,可以和年咱们掌柜的联系,很专业的中式婚礼司仪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2 23:35 , Processed in 1.15894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