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2|回复: 0

[转帖]秉心圣会"踩"出花会绝活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5-2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秉心圣会"踩"出花会绝活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5-02 10:49    网络编辑 : # }: K W* b$ {! p; J) M7 h 奚小荻 
 
 
 
 


  在京西石景山的古城村,有一支名叫"秉心圣会"的花会队伍,作为石景山的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创始于明代万历年间,一直靠村民的辈辈传承保留至今,每年的大年初二和阴历四月十一,他们都会举行"踩街"仪式,咚咚的高跷锣鼓点响彻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这支由300多村民自发组成的花会队伍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65岁,后继无人的尴尬常常让村里这些有着浓浓花会情结的老"玩角儿"们感到忧虑,而即将到来的搬迁也使他们感到有些隐隐的不安。
  十档花会展现独有北京民俗
  近日记者刚刚走进古城村就听到阵阵铿锵有力的锣鼓点,秉心圣会的不少老"玩角儿"早已盛装等待在村口,其中既有平常花会中常见的高跷秧歌、太平鼓,还有一档名为"石锁"的表演项目,只见表演者时而将石锁在手中挥舞得呼呼作响,时而将石锁抛向空中,再用头顶稳稳地接住,同时还不停地变换下叉、朝天蹬等动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我们这里的花会共有十档,也就是十种表演形式,从明代延续至今几百年还保留了原汁原味,民俗专家都说我们的花会是北京民俗风情的活化石哩,"秉心圣会负责人田洪彦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说,"在北京地区十档花会的组成方式并不多见,像刚刚表演的石锁档就是我们这里独一份的,而且我们还保留和抄写了90多首太平歌词,非常珍贵。"
  田洪彦还告诉了记者一句在京西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大屿(村)唱戏,典房子卖地;八角(村)唱戏,卖口袋卖屉;古城(村)唱戏,不费吹灰之力。"村里一批老"玩角儿"们对花会的热爱和执着,让秉心圣会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头牌花会。
  "玩角儿"后继无人让人忧
    古城村的老人告诉记者,十档花会的表演者称为"玩角儿",在他们小的时候,谁能当上"玩角儿"那绝对是一种了不起的荣誉,甚至村里的不少老"玩角儿"还是随花会档到别村踩街时结识那里的姑娘而喜结良缘的。
    老"玩角儿"们浓浓的花会情结深深感染着记者:今年80岁的李德水是秉心圣会里岁数最大的一位,是花会高跷档中的"公子角"。"可别小看这个'公子角',表演时这就是档里的灵魂人物呢",李大爷边说边给记者拿出90多厘米高的一对跷进行演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踩在高跷上的李大爷兴奋的神情却像个孩子。
    但古城村里的这些老"玩角儿"们也有自己的苦恼,原本村里的花会档都是家族式的代代相传,可是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既金贵又不愿意吃苦,而且对花会还完全提不起兴趣,所以传到孙子辈时几乎就都断档了。现在秉心圣会中共有300多名成员,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65岁,后继无人的忧虑几乎成了古城村里这些老人的一块心病。最近又因为规划要对古城村进行拆迁,老人们心里更是有些着急和不舍:"虽然搬迁后住房条件应该比现在好,可大家一下都分散到不同的地方,想要再组成十档花会可就难了,到时恐怕就真的会'连根断'了。" 本报记者左颖
《石景山周刊》王祝绚J170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23:01 , Processed in 1.12387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