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硕端静公主陵是斑马这次内蒙古之行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项目,但和斑马其它几次考察之行一样,又是大雨陪伴。所以考察起来很辛苦,那里交通很不发达,车基本上很难直接开到陵墓,而且一路上打听,又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公主坟,雨又大,人又少,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公主坟: a0 O1 W7 s" m/ H/ Z4 v' m
和硕端静公主,为康熙皇帝第五女,康熙十三年(1674)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下嫁喀喇沁右旗和硕额驸噶勒藏,康熙四十九年(1710)薨,年仅37岁。康熙五十八年(1719)葬。噶勒藏(1675—1722)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袭扎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死后奉旨与公主合葬。
$ F' l! C- U3 \; `/ f 和硕端静公主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锦山镇十家子满族乡。之所以叫十家子满族村也是因为当时公主下葬,总共有白、王、汪、董、侯、肖、潘、李、孙、胡。其中王姓为管家,潘、李、孙、胡为太监,汪、董、侯、肖为护卫,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只剩下七户姓了。和硕端静公主陵的位置就位于十家满族乡东北约1.8公里沟北坡地上。
% U' K, }/ ]! v 和硕端静公主陵周遍风景极佳,公主陵寝坐北朝南,据当地人介绍,和硕端静公主陵历史上规模很大。四周筑有石墙,有陵门三间,正殿七间,后面还有宝顶。但可惜的是,和硕端静公主陵在1949年左右被毁坏,现在只剩下一小部分地石刻,但仅这些地面建筑已经是目前斑马工作室考察过的所有清代公主坟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了!(经过对比,斑马个人感觉比北京东面的佛手公主坟略好些)根据考察,现在公主坟尚保存有四柱三门石牌坊1座、石牌坊上原来镶嵌有康熙御笔“克昌厥后”匾额,此匾于2000年被盗,后被公安追回!石牌坊上刻雕刻有精美的佛光火焰石刻,石牌坊顶端还有立有四个小石狮子。据说也被盗,是后来追回归位的。石牌坊后为两根石华表,华表顶端原来各有一个石吼,近年来也被盗,据当地人说后来是从河北追回来的。现在这对石吼和石牌坊上的康熙御笔“克昌厥后”匾额一起被收藏在当地博物馆里。华表后是一座驮龙碑,碑文为满蒙汉三种语言,为康熙皇帝亲笔御书。, R1 L. |, n6 @1 T
清代的蒙古或满族王爷坟现存还有些,但公主坟能保存到今天的实在是少的可怜,和硕端静公主陵还算是保存相对完好的。这些当年被做为政治工具嫁到蒙古的公主格格们,至今仍孤零零的睡在异乡土地上。9 p3 `! [; M2 o1 e" I; y
' {. u! \- E z% B& j6 F: U+ z8 g和硕端静公主陵全景,斑马工作室2005年05月05日拍摄 # w4 y4 V0 c5 N3 X

7 n( x1 s0 p6 m+ C. V) O" y: a由北向南望和硕端静公主陵,斑马工作室2005年05月05日拍摄
0 S3 U; k0 X( x: J9 U
" f! P+ K1 l/ M) S+ Q和硕端静公主陵驮龙碑,斑马工作室2005年05月05日拍摄
4 j1 \! [9 R5 _3 ^4 t / c& k b3 b! s- [
和硕端静公主碑文,斑马工作室2005年05月05日拍摄 - M( i2 ?/ c! b; d% H& e0 Y4 x
 $ o8 n- A+ L' ^% h* v9 ^& ]
和硕端静公主墓志铭,斑马工作室2005年05月05日拍摄
) b& N+ P* t3 R - f2 H3 ^; B6 d4 s; f' s4 g* e1 I
和硕端静公主墓被盗康熙御笔“克昌厥后”匾额,斑马工作室2005年05月05日拍摄 9 j' W: K( W. ?9 y, r

. U& s; ], I, D0 L# i( ]和硕端静公主被盗华表上的吼,斑马工作室2005年05月05日拍摄 " d/ u& \5 r! V. ?+ y
 5 z0 Y% G& Z4 J%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6 16:00: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