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七中学校史【转摘自七中网站】 在北京西城区的北二环路上有两座城门,一曰德胜门,二曰安定门。寓意武士出征走德胜门,取胜利之意。打了胜仗回营进安定门,寓意从此天下安定太平。解放后,政府在这两门之间、护城河北岸修建了一条马路,起名叫"大市口",文革后改为"安德路"。在这普普通通的大街上坐落着一所有七十年悠悠历史的学校--北京市第七中学。 一、 三十年代镜湖中学在京创立 北京七中的前身是始建于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四月的北平市私立镜湖中学,由律师李镜湖先生创办,故取名镜湖中学。校址在锦什坊街内王府仓胡同46号。建校时有教职工三十一人,其中教员24人职员七人。学生二百余人,住校男生二十来人,女生不足十人。 一九四一年,日伪时期的北京市教育局派李炳之接收了镜湖中学,改名为北京市第七中学。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教育局派邵晓琴接收北京七中。同年,国民党政府征用王府仓胡同校址做为它用,令北京七中迁至旧鼓楼大街小石桥胡同2号。该院是国民党政府驻日本大使赵欣伯的私人官邸。占地面积8600平米。在校生共六个年级、六个班200多人,教职工20多人。 一九四七年邵晓琴调到女三中。由叶英桐接任校长至一九四九年。 二、解放以后北京七中蒸蒸日上 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同年四月军管会派龚友明(现名杨民)、王在田、常玉、张谦四人接收北京七中。并于同年十月建立北京七中党支部,龚友明是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在田任校长。从此,北京七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始了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人才的历程。 七中的学生中有不少是来自北京郊区、县的,住宿生较多,北京市教育局为七中购置了鼓楼草场胡同、张旺胡同、酒醋局三处民房作为学生宿舍。因小石桥二号院面积狭小,房屋也少,满足不了教学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教育局于一九五二年决定拨款为北京七中新建校舍,新校址选在旧鼓楼大街豁口外六铺炕(现"工人日报?quot;宿舍北侧)。一九五二年秋开工,一九五三年秋竣工。新校址作为校本部,占地面积七十亩约46600平米,建有教学楼两座,教室18个;办公用房一座;礼堂兼饭厅一座,还有一些平房做为实验室及学生宿舍。原小石桥2号院做为七中分校继续保留,由副教导主任支慧民主持分校工作。 一九五三年九月刘一民任北京七中校长。这之前一九五O年三月至一九五O年十一月高光斗曾任北京七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一九五O年十月至一九五三年九月刘惠民曾任北京七中校长。一九五O年七月至一九五一年一月陈池曾任北京七中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 建国初期,经批准将原六铺炕新校舍卖给了北京工人日报社,将小石桥2号院旧校舍卖给外贸中专。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迁入新校址(德外大街安德路69号)。新校舍占地面积约35300平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米。有教学楼一座,含22个标准教室、三个实验室和一些办公室;学生宿舍一座,可容纳500名住宿生;饭厅兼礼堂一座;体育场约15000多平米,跑道200米。新建校舍共投资103亿元旧币(折合新币103万元)。从此七中的教学环境大大改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五五年春,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来京,请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援人力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北京市委召开了动员大会,号召有志青年踊跃报名,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全市中学有864名初中毕业生被批准,北京七中刘一民校长亲自作动员,经批准有张志江、张述圣、张同兴等41名同学与女四中、三十八中、师大附中、河北北京中学四校组成一个中队,于六月十五日高唱"共青团员之歌"离京赴甘肃省定西地区参加大西北的开发建设。 一九五五年高三毕业生高考也取得了好成绩,文科考生地理成绩全市第一,农医科考生生物成绩全市第二。 一九五六年二月刘宗藩调入七中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这一年的秋季北京七中开始在初一年级招收女生。从此,改变了男七中的性别界限,结束了七中男校的历史 。 据"西城教育志"载文称:一九五六年七月北京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实办好重点中学"的指示,决定办好重点中学18所。西城区的三中、四中、七中、八中、十三中、三十五中、女一中、女三中、师大女附中等十校为重点中学。 自五十年代初开始,北京七中的领导就重视体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九五八年教育系统开始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北京七中团总支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参加绿化劳动。为了落实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一九五八年七中与部分工厂挂钩,组建了生产车间,这是七中校办厂的前身,是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尝试。 就是在这一年北京七中在高一年级开始招收女生。 据老教师们反映自1953年--1958年刘一民任校长期间,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育教学情况,指出教学中的不足,还多次给全体教师讲授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一段时间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很高的,比如:一九五四年高三有一个班四十七人,当年全部被高校录取。一九五六年高三一班四十八人,当年考取大学四十四人升学率为91·4%。录取情况如下:清华大学 5人、北京大学 5人、北京医学院 3人、外贸学院 3人、北京航空学院 2人、石油学院 2人、钢铁学院 2人、解放军工程学院 2人、人民大学 2人、天津大学 1人、南开大学 1人、北京工学院 1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人、外交学院 1人,还有北工大、唐山铁道学院、俄语学院、地质学院、河南师范学院等院校录取13人。 一九五八年二月因刘一民校长被错划右派下放劳动。韩向黎同志于同年四月调到七中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一九六一年董冀野同志任北京七中校长,韩向黎同志改任党支部书记。 为了适应小学的发展,一九六三年教育局将七中体育场北侧划出一部分地皮建立了德外第三小学。 一九六五年韩向黎调出七中,由张兆元同志接任党支部书记。此时七中已发展到35个教学班,初中实行二部制。到一九七零年在校班级已达42个。 一九七一年德外第三小学改为217中学,并于一九七二年并入北京七中。 自一九七二年起,吴元俊同志任北京七中革委会副主任兼党支 部书记。这一年,六六、六七、六八三届学生陆续离京,分别到东北、内蒙、云南、山西等地建设兵团及农村插队。
8 S" k% n, D/ G+ a[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8 8:54: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