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桥历史 北京第一座三层立交桥 西直门对于北京人来说可谓古今闻名。元代,这里是大都城和义门所在地,明清时,这里是京师内城九门之一,除正阳门外西直门称得上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由于西直门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又叫“水门”。 西直门桥的建设是随着地铁1、2号线的建设而来的。特别是随着2号线建成后,形成了现在的二环路。也就是从那时起,北京开始引入一种新的交通组织方式——立交桥。 1974年,北京第一座立交桥——复兴门立交桥建成通车。随后,西二环路向北延伸的阜成门桥、官园桥陆续建成。1980年,西直门立交桥也拔地而起,这座由内环主路桥、外环主路桥和外环辅路桥3座桥梁组成的立交体系,位于北二环路与西二环路转弯处,与学院路形成交叉,成为城区通往西北郊的必经之路。 西直门桥是北京第一座3层立交桥,其设计融入了先进的理念,设计师将两层立交“人车分流”的思路进行了细化,专门为自行车、非机动车增加了一层行驶道路,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可以各行其道,这在当时还是十分领先的。 远远看去,西直门立交桥雄伟壮观,线条明快,桥下空间宽敞,又有绿地相衬,成为北京街头的一景,不少市民还专程拿着相机去拍照留念。专家说,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解决了西直门桥的拥堵问题,为北京的交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今,这种设计思路还在延续,像四环路上的学院桥、朝阳桥以及四惠立交桥等,都是充分考虑了自行车这种出行方式,使非机动车自成系统的典范。 1999年大规模改扩建 上个世纪80年代修建西直门立交桥时,北京只有30万辆机动车,几乎不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26年过去,作为西二环路连接北二环路的重要通道,西直门立交桥承担的交通流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7月,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75万辆。目前,承担着双向交通的西直门北立交,其内环主路桥现况交通量为每小时2788辆,外环主路桥为每小时3616辆,辅路桥为每小时723辆。 1999年,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投资两亿元在当年国庆节前完成西直门立交桥改扩建工程,作为二环、三环改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9年9月17日,西直门立交桥改扩建完工。2001年西外大街修通后,西直门立交桥西与西外大街快速路相通,北有北二环到北四环的城市快速路。整个立交桥上层为定向匝道,转弯车辆在上层行驶,中层为东西向的跨线桥车道,与西内、外大街相通,下层为10车道的二环路主行车道。加上桥下还有地铁2号线通过,形成全立体的交通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