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修缮,北海白塔修缮,祈年殿修缮,颐和园修缮。一时间北京的古建筑似乎迎来了春天,可细细一想,却感觉没这么乐观。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在于我们修缮古建筑的动机。 我们为什么集中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呢?原因很简单:为了奥运会。古建筑得到了修缮保护,这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我们当初申请举办奥运会失败了,太和殿还会得到修缮吗?修不修古建筑取决于古建筑该不该修,而不是开不开奥运会。只有搞清楚这一点,我们的古建筑才会得到保护。本人很喜欢中国的古建筑,故宫、北海、天坛和颐和园本人都去过,有些建筑确实需要修缮,本人也乐于看到我们的古建筑得到维护。但如果太和殿是因为沾了奥运会的光才得到维护,本人则是一成的高兴,九成的担忧啊。 目前我国在文物保护这件事上的所作所为给本人的感觉就是,保护重要的、名头响的,对一些轻量级的或拆或不闻不问。其实,每一座古建筑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都值得我们去保护,在保护文物这件事上千万不要有树典型这种思维方式。正如一位著名建筑师所说,北京城的建筑是一个体系,你拆了城墙城楼,尽管你留下了故宫、北海、天坛和颐和园,但却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奥运会很快就会到来,但也很快就会离开;而太和殿依旧会伫立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太和殿及其他所有古建筑不是封建余孽,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她们属于每一个华夏子孙,不属于某一位或几位官员,她们的命运决不能仅仅取决于某些行政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