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珠宝市 图12是站在珠宝市北口(就是谦祥益门前,胡同最宽处)向南看,整条街上的景象。违章扩建的临时房,遮天蔽日的苫布,路边个体户出售的质次价低的服装,工艺品等大路货,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人丛中穿梭着揽客的黑三轮,这就是珠宝市街上的真实状况。一楼的商户经营的商品多为低价的服装鞋帽,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因为质量次,所以看的多买的少,上好的地理位置创造不出应有的利润和税收。而且街巷狭窄,房屋相连,存放着大量的服装等易燃物,一旦失火,就成连营之势,靠着有限的消防摩托恐怕很难控制。 图13 珠宝市的建筑物,这是二楼,一楼被贴上瓷砖成为铺面房,卖一些低档的服装鞋帽。这样的糟朽破败的木楼在街面上并不少见,紧挨着前门大街,无论是建筑的外立面还是一层的商铺都很零乱,这样的建筑算国粹吗,恐怕拆掉照原有风格重建才是正路。 图14 位置:珠宝市街与廊房头条交叉口。(图14,15,16三张照片是同一地点)无照的小贩在堵路摆摊叫卖。前方停有公务车的马路就是前门大街。 图15 位置:同上图,地点相同,方向相反(既背对前门大街,面向廊房头条胡同内)。这个小交叉口几乎每天都有人堵路经营,夏天卖瓜果梨桃,冬天卖烤白薯,茶叶蛋,老玉米。 图16 位置:站在头条胡同内向东看(面对前门大街方向),交叉口拥堵的情景。这就是堵路卖西瓜的结果。 像这样的拥堵,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没人烦躁只是全体麻木,只有被堵住的司机在那儿干着急。(以前煤市街,廊房头条几乎是司机考本的地方,来过的都知道)。 图17居民院的门口被无德并无照的小贩长期占踞,无徳但有照的商贩将货物摆到店外叫卖,违章经营几乎成为商业常态。 图18 被两侧的商户挤压到极限的院门和漆黑狭长的门道。出门是嘈杂的市场,进门是破旧的房屋和公用设施,老百姓就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生活。您要住在这儿是什么感觉?每天憋闷不憋闷。 每次看到这两张照片,我都能体会到马聚源步赢斋谦祥益等老字号的困境,正是这种令他们窒息的大环境加上周边不讲诚信自律的个体户的包夹,才使他们逐步衰落的。很多老字号的出走、没落、消亡都是由于窒息。 每次看到这两张照片,我都能体会到马聚源步赢斋谦祥益等老字号的困境,正是这种令他们窒息的大环境加上周边不讲诚信自律的个体户的包夹,才使他们逐步衰落的。很多老字号的出走、没落、消亡都是由于窒息。 每次看到这两张照片,我都能体会到马聚源步赢斋谦祥益等老字号的困境,正是这种令他们窒息的大环境加上周边不讲诚信自律的个体户的包夹,才使他们逐步衰落的。很多老字号的出走、没落、消亡都是由于窒息。 我写的不如记者写的好,所以推荐一篇新闻稿,写的都是事实,清楚透彻。看完您不妨想一想自己每年来大栅栏几次,是特意来消费的还是来闲逛的(来吃喝的除外),在这里消费的额度占您家全年总额的比例有多少?现在的商品和服务对您有吸引力吗? 全文抄录 大栅栏盛行“一锤子买卖”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4-2-28 5:16:00· 本报记者再次深入大栅栏商业区,探寻其陷入困局之症结 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栅栏为何会一步步变得假冒伪劣充斥,陷入困局,最初的创业者为何选择了转租,而转租是否就是假冒伪劣孳生和蔓延的根本原因,这其中又有多少利益关系和发展演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昨日再次深入大栅栏商业区,走访出租者、承租户和当地管理部门,了解层层转租、费用攀升,以及由此引发的追求短期利益,放弃诚信自律,劣质低价商品占领市场,整个地区的品牌信誉和价值降低等,试图探寻和触摸大栅栏困局的症结。 层层转租 很多商户不知房屋的原始主人是谁,一级租户成了坐吃地皮的大财主。 “在这里经营一定要机灵,看着这个卖不动,就得赶紧转别的。”正在出租铺面的魏先生说。他的店铺位于珠宝市街和廊房二条的交界口,一块2平方米左右的三角地,开价5000元一个月。 “我准备转行。”魏先生说,“这块地我是6500(元)拿的,现在已经便宜租了。” 在珠宝市街,类似这样的店铺转让只能在租户和租户间进行,因为很多商户根本不知道房屋的原始主人是谁,他们也是从上一级租户手中得到了铺面,之后再进行转租。 一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搬到珠宝市街的住户告诉记者,很多在那时从北京房主手里租到铺面房的外地人,如今都已经成了坐吃地皮的大财主,她就知道这样一个人 这位“财主”第一笔投资是院里的门道。据说,上世纪80年代末,他利用关系将门道改成了一间铺面房,之后又四处托人办下了营业执照,在此开办了他的第一家买卖———一家修表铺。此后不久,他又在附近的西河沿租下了另一间铺面,原来的修表店改卖香烟。后来,此人又在附近的几条胡同分别租下了铺面,之后再进行转租,而那家最初的修表店也已经改成了一家服装店,他只是照样收房租而已。那间当年仅仅花几百元租来的铺面房如今已经升值到8000元/月。 在大栅栏工商所工作了8年之久副所长张学对此予以证实,他说,除老字号以外的店铺80%以上,都为外地人租用场地或柜台经营,很多经营者甚至连照主(执照上的注册登记人)都不认识。实际上经过层层转租之后,最终留给经营者的利润空间已经不大了。 台阶租金 台阶上禁止经营,但事实上,这块违禁区域照样可以租出去,租金是每天100-200元不等。 “来了!来了!”昨天下午2时许,一句不知从哪传来的喊声,让小云(化名)大惊失色。市场里立时炸开了锅,商户们一阵风似地把摊位和墙上悬挂的架子熟练地收进身后的店铺,小云的动作也颇为麻利。城管来查的“警报”在10分钟后解除,小云又将摊子挪回到珠宝市街上,她的位置是一家鞋店前的台阶。整个摊位是一张一米五长、不足一米宽的折叠饭桌,再加上靠墙的一个架子。 按照市场管理的规定,台阶上禁止经营,但事实上,这块违禁区域的租金(商贩们叫“台费”)是每天100元,还算是市场里的便宜价。“对面那个卖服装的摊还要每天200(元)呢!就比我这大一点!”小云说。 据记者初步调查,珠宝市街室内每10平方米摊位费每月1万元至2万元不等,一些店铺里为多家合租,店内会同时悬挂着两三张营业执照。但是,绝大多数的商户仍是单独租房,每年的租金在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一般是按年结账。破旧的店铺和糟糕的卫生环境并不影响商家的收入。“大多数人都不会赔本,赚得多少就全凭个人能力了。”小云说。“在这儿(做生意)的好处是每天的顾客都不一样。”出租摊位的魏先生在介绍珠宝市街优点时特别强调。据记者观察,在珠宝街购物的顾客中有80%以上为外地游客,另外还有不少外宾穿插其中,形成珠宝市街独特的风景。张学分析说,这里商品价格定位偏低,不良的经营风气又反过来影响购物心理,消费者就会越来越习惯地认为,这个地方的商品的档次和质量较低、价格也可以一压再压,很多商家甚至放弃了货真价实等经营原则,劣质低价维持经营,捞回来就换地方,“一锤子买卖”,这种追求短期效益,在投机心理作用下的“游击经营”对整体的经营环境影响非常大。 一锤子买卖 商户不用为售后的事情担心,因为顾客多是外地来京的游客,来了一次就不会再来。 “卖的全是假冒伪劣!”从出生就住在这里的郭德瑞老先生说,“大栅栏的信誉全让他们毁了!”但是,郭老先生眼中深恶痛绝的珠宝街商业顽疾,在这里经营者的心目中备受推崇。 “在这卖东西,你不用为售后的事情担心。(顾客)大多数是外地来北京的游客,来了一次就不会再来。”出租摊位的魏先生补充道,“再说,大多数顾客就是冲着便宜货来的,质量是放在其次的。” 大栅栏工商所工作人员称,这直接影响了大栅栏商业区的经营环境和声誉,甚至一些人就直接抱怨称“大栅栏”为“大破烂”。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门框胡同的旧服装交易就开始盛行,每次行动,一抄就是几吨,不得不叫搬家公司来拉。经过1994至1996年的打击,该地区的旧服装“消停”了一两年,接着又开始出现盗版光盘,并逐渐形成规模。“当时喜欢玩电脑的小孩,都知道前门有个门框胡同。”从2000年开始,执法人员开始狠打门框胡同的盗版光盘,并在这里设立了专门打击盗版的机构。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的张副主任也证实,2000年前后,除了假货之外,还有强买强卖问题。如假布头故意掉地上,强迫顾客购买。平时大栅栏商业街的投诉就会占当地工商投诉的70%以上。仅2003年,就从大栅栏地区查获盗版光盘13万张,今年截至目前,已查获3.4万张。郭德瑞老先生说,“珠宝市街就像学坏的孩子一样,如今想挽回已经很难了。”张副主任则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数据显示,大栅栏地区1.26平方公里,两万多户居民,5万多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占2/5,位居宣武、西城、崇文和东城4个区的交界地带,区划界限并不明显,管理难度较大。该地区在开始出租场地或柜台后,众多商户进入,地摊化趋势明显,假冒伪劣开始孳生蔓延。 大栅栏工商所副所长张学说,出租费用居高不下,作为商户,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选择非正常的渠道进货、经营,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谋求到最大的利益,尽快捞回前期投入。长此以往,假冒伪劣的风气就会形成、孳长。 客流转移 顾客已经认定,大栅栏就是个砍价的地方。来这买东西的顾客没有不砍价的,就连小孩都会砍。“步行街的顾客已经从过去的日均15万人次降低到现在的1万。”廊房二条居委会主任刘永清说。 现在很多来大栅栏步行街逛的人从东口就直接拐到了珠宝市街,“便宜、劣质、混乱”是很多顾客对珠宝市街的评价,这种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人们对大栅栏的整体看法。位于步行街的一玉器珠宝行声称,他们可以为自己店里的每一件价格过千的玉器出具鉴定证明,但很少有顾客相信。如今,珠宝市街的客流已经超过了步行街,很多北京人认为,大栅栏是个混乱的大市场,假货充斥,没有人愿意在这里购买高档货品。大栅栏的老字号也为此所累,失去了很多客流,特别是购买能力较强的客流。 “来这买东西的顾客没有不砍价的,就连小孩都会砍。”国营新时代妇女儿童商店的老营业员说,“就算是从正规厂家进的货,我们也卖不出高价。别人不认!”她说,顾客已经认定,大栅栏就是个砍价的地方。在这里,多高档的货品也卖不出高价,关键是很难和顾客建立信任,因为有珠宝市街在旁边衬托。 “顾客越来越少,有购买力的也不来这里。我们怎么敢进高档产品?”这位老营业员说。 从事商业文化研究的刘先生认为,除了这种明显的顾客结构变化,整个市场也“元气受损”,眼睁睁地看着新兴的商业区抢走大量的市场份额,却无力反击。整个区域的形象欠佳,为数众多、规模极小的“散兵游勇”经营者,为了眼前利益,抛却诚信和规则,所经营的商品又多来自批发市场,不但失去了特色,更重要的是假冒伪劣充斥,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这对整个市场环境和信誉的伤害,恐怕需要很长时间的矫正和疗治,这个代价太大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剑锋 王佳琳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李冬 ====== 《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新京报》综合服务热线 010-63190000 010-96096333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全文抄录 大栅栏盛行“一锤子买卖” www.thebeijingnews.com ·2004-2-28 5:16:00· 本报记者再次深入大栅栏商业区,探寻其陷入困局之症结 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栅栏为何会一步步变得假冒伪劣充斥,陷入困局,最初的创业者为何选择了转租,而转租是否就是假冒伪劣孳生和蔓延的根本原因,这其中又有多少利益关系和发展演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昨日再次深入大栅栏商业区,走访出租者、承租户和当地管理部门,了解层层转租、费用攀升,以及由此引发的追求短期利益,放弃诚信自律,劣质低价商品占领市场,整个地区的品牌信誉和价值降低等,试图探寻和触摸大栅栏困局的症结。 层层转租 很多商户不知房屋的原始主人是谁,一级租户成了坐吃地皮的大财主。 “在这里经营一定要机灵,看着这个卖不动,就得赶紧转别的。”正在出租铺面的魏先生说。他的店铺位于珠宝市街和廊房二条的交界口,一块2平方米左右的三角地,开价5000元一个月。 “我准备转行。”魏先生说,“这块地我是6500(元)拿的,现在已经便宜租了。” 在珠宝市街,类似这样的店铺转让只能在租户和租户间进行,因为很多商户根本不知道房屋的原始主人是谁,他们也是从上一级租户手中得到了铺面,之后再进行转租。 一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搬到珠宝市街的住户告诉记者,很多在那时从北京房主手里租到铺面房的外地人,如今都已经成了坐吃地皮的大财主,她就知道这样一个人 这位“财主”第一笔投资是院里的门道。据说,上世纪80年代末,他利用关系将门道改成了一间铺面房,之后又四处托人办下了营业执照,在此开办了他的第一家买卖———一家修表铺。此后不久,他又在附近的西河沿租下了另一间铺面,原来的修表店改卖香烟。后来,此人又在附近的几条胡同分别租下了铺面,之后再进行转租,而那家最初的修表店也已经改成了一家服装店,他只是照样收房租而已。那间当年仅仅花几百元租来的铺面房如今已经升值到8000元/月。 在大栅栏工商所工作了8年之久副所长张学对此予以证实,他说,除老字号以外的店铺80%以上,都为外地人租用场地或柜台经营,很多经营者甚至连照主(执照上的注册登记人)都不认识。实际上经过层层转租之后,最终留给经营者的利润空间已经不大了。 台阶租金 台阶上禁止经营,但事实上,这块违禁区域照样可以租出去,租金是每天100-200元不等。 “来了!来了!”昨天下午2时许,一句不知从哪传来的喊声,让小云(化名)大惊失色。市场里立时炸开了锅,商户们一阵风似地把摊位和墙上悬挂的架子熟练地收进身后的店铺,小云的动作也颇为麻利。城管来查的“警报”在10分钟后解除,小云又将摊子挪回到珠宝市街上,她的位置是一家鞋店前的台阶。整个摊位是一张一米五长、不足一米宽的折叠饭桌,再加上靠墙的一个架子。 按照市场管理的规定,台阶上禁止经营,但事实上,这块违禁区域的租金(商贩们叫“台费”)是每天100元,还算是市场里的便宜价。“对面那个卖服装的摊还要每天200(元)呢!就比我这大一点!”小云说。 据记者初步调查,珠宝市街室内每10平方米摊位费每月1万元至2万元不等,一些店铺里为多家合租,店内会同时悬挂着两三张营业执照。但是,绝大多数的商户仍是单独租房,每年的租金在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一般是按年结账。破旧的店铺和糟糕的卫生环境并不影响商家的收入。“大多数人都不会赔本,赚得多少就全凭个人能力了。”小云说。“在这儿(做生意)的好处是每天的顾客都不一样。”出租摊位的魏先生在介绍珠宝市街优点时特别强调。据记者观察,在珠宝街购物的顾客中有80%以上为外地游客,另外还有不少外宾穿插其中,形成珠宝市街独特的风景。张学分析说,这里商品价格定位偏低,不良的经营风气又反过来影响购物心理,消费者就会越来越习惯地认为,这个地方的商品的档次和质量较低、价格也可以一压再压,很多商家甚至放弃了货真价实等经营原则,劣质低价维持经营,捞回来就换地方,“一锤子买卖”,这种追求短期效益,在投机心理作用下的“游击经营”对整体的经营环境影响非常大。 一锤子买卖 商户不用为售后的事情担心,因为顾客多是外地来京的游客,来了一次就不会再来。 “卖的全是假冒伪劣!”从出生就住在这里的郭德瑞老先生说,“大栅栏的信誉全让他们毁了!”但是,郭老先生眼中深恶痛绝的珠宝街商业顽疾,在这里经营者的心目中备受推崇。 “在这卖东西,你不用为售后的事情担心。(顾客)大多数是外地来北京的游客,来了一次就不会再来。”出租摊位的魏先生补充道,“再说,大多数顾客就是冲着便宜货来的,质量是放在其次的。” 大栅栏工商所工作人员称,这直接影响了大栅栏商业区的经营环境和声誉,甚至一些人就直接抱怨称“大栅栏”为“大破烂”。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门框胡同的旧服装交易就开始盛行,每次行动,一抄就是几吨,不得不叫搬家公司来拉。经过1994至1996年的打击,该地区的旧服装“消停”了一两年,接着又开始出现盗版光盘,并逐渐形成规模。“当时喜欢玩电脑的小孩,都知道前门有个门框胡同。”从2000年开始,执法人员开始狠打门框胡同的盗版光盘,并在这里设立了专门打击盗版的机构。 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的张副主任也证实,2000年前后,除了假货之外,还有强买强卖问题。如假布头故意掉地上,强迫顾客购买。平时大栅栏商业街的投诉就会占当地工商投诉的70%以上。仅2003年,就从大栅栏地区查获盗版光盘13万张,今年截至目前,已查获3.4万张。郭德瑞老先生说,“珠宝市街就像学坏的孩子一样,如今想挽回已经很难了。”张副主任则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数据显示,大栅栏地区1.26平方公里,两万多户居民,5万多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占2/5,位居宣武、西城、崇文和东城4个区的交界地带,区划界限并不明显,管理难度较大。该地区在开始出租场地或柜台后,众多商户进入,地摊化趋势明显,假冒伪劣开始孳生蔓延。 大栅栏工商所副所长张学说,出租费用居高不下,作为商户,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选择非正常的渠道进货、经营,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谋求到最大的利益,尽快捞回前期投入。长此以往,假冒伪劣的风气就会形成、孳长。 客流转移 顾客已经认定,大栅栏就是个砍价的地方。来这买东西的顾客没有不砍价的,就连小孩都会砍。“步行街的顾客已经从过去的日均15万人次降低到现在的1万。”廊房二条居委会主任刘永清说。 现在很多来大栅栏步行街逛的人从东口就直接拐到了珠宝市街,“便宜、劣质、混乱”是很多顾客对珠宝市街的评价,这种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人们对大栅栏的整体看法。位于步行街的一玉器珠宝行声称,他们可以为自己店里的每一件价格过千的玉器出具鉴定证明,但很少有顾客相信。如今,珠宝市街的客流已经超过了步行街,很多北京人认为,大栅栏是个混乱的大市场,假货充斥,没有人愿意在这里购买高档货品。大栅栏的老字号也为此所累,失去了很多客流,特别是购买能力较强的客流。 “来这买东西的顾客没有不砍价的,就连小孩都会砍。”国营新时代妇女儿童商店的老营业员说,“就算是从正规厂家进的货,我们也卖不出高价。别人不认!”她说,顾客已经认定,大栅栏就是个砍价的地方。在这里,多高档的货品也卖不出高价,关键是很难和顾客建立信任,因为有珠宝市街在旁边衬托。 “顾客越来越少,有购买力的也不来这里。我们怎么敢进高档产品?”这位老营业员说。 从事商业文化研究的刘先生认为,除了这种明显的顾客结构变化,整个市场也“元气受损”,眼睁睁地看着新兴的商业区抢走大量的市场份额,却无力反击。整个区域的形象欠佳,为数众多、规模极小的“散兵游勇”经营者,为了眼前利益,抛却诚信和规则,所经营的商品又多来自批发市场,不但失去了特色,更重要的是假冒伪劣充斥,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这对整个市场环境和信誉的伤害,恐怕需要很长时间的矫正和疗治,这个代价太大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剑锋 王佳琳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李冬 ====== 《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新京报》综合服务热线 010-63190000 010-96096333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6 S% X# n1 z- ?5 K& A!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3 1:48: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