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严寒,似乎并不是踏青扫墓的好季节。但是依然改变不了我们早已计划好的老北京网清东陵考察活动。 这是老北京网07年第一次的大规模考察活动,也许并不是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是绝对是路程最远的一次。因而今天集合时间比较早,大家都披星戴月地来到了集合地点。由于南北两路人马,要统一汇合之后才能出发,所以集合时间比较长,让大家着实等了好一会儿,真的很不好意思。好在大巴里比较暖和,大家也可以在出发前吃点东西,补充能量,以备这一天艰苦的考察。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距离北京有一百五公里。出北京市区向东经燕郊、三河、蓟县、马伸桥、遵化石门左转1.5公里就到了清东陵。车程大概3个小时。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战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其中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这些陵园以孝陵为中心,分布在东西两侧,依山就势,据说是按照北斗七星的形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园陵肃穆之地,我们40多人同时下车,真不忍心惊扰圣驾龙眠。 下了车,第一眼就看见了高高耸立的汉白玉石牌坊。绝对的七柱、五间、十一楼的顶级标准建筑,柱底有蟠龙雕刻,十分精美。相比之下,树立一旁的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的石碑就显得相形见绌,也许好的东西并不需要其他标志标识,其晖丽会自然显现的。 石牌坊后面是大红门,大红门两侧连着高高的风水墙,从这里标志着真正进入了清东陵的陵区。 进入大红门可见一大碑楼,两侧立有华表。绕过影壁山,便是长长的笔直的主神道。主神道的神兽一站一卧,相间而立。站的表示白天执勤的,卧的是晚上执勤的,时时刻刻守卫着圣君。 神道的尽头是琉璃牌楼。后面过了七孔桥就是应该真正“阴间”的地界了。 回头远望,依然翠绿的金星山中间的山脊宛如龙脉正对着石牌楼、大红门、神道直直的一线,让人不得不感叹清东陵真是快风水宝地。然而,这仅仅是惊鸿一爪,后面还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我们。 沿着路直走应该是埋葬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的陵寝——孝陵,因为顺治皇帝是清东陵中地位最高的皇帝,所以位居陵区主轴线上。后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体会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该陵是清朝统治者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时间有限然而我们并没有考察这座陵墓,而是向左拐了一个弯,来到了清乾隆皇帝的陵寝——裕陵。 清东陵的每个皇帝陵的建置大致相同,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我们开车绕过了裕陵的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直接见到了下马碑和旁边的井亭,便可见陵寝门前的玉带河。河水此时已经结冰,上面的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住望柱。这三座拱桥造刑优美,雕工精细,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进了陵门,便可见气势辉煌的隆恩殿,隆恩殿是摆放乾隆皇帝排位的明堂,殿内彩绘虽有些年久失色,但是风采依然可见。为了保护文物,我们没有使用闪光灯,拍摄效果并不好。绕过隆恩殿是一道有2根石柱二柱门,后面是石头的祭台五供、中间是鼎,两边分别是花瓶、香炉。再往后面就是高高的方城。进入方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进入地宫了。 裕陵的地宫是几座陵寝中石雕刻最精美、最恢宏的一座。从地宫门进入,顿时感到了不一样的气氛,数十级的台阶下去,就到了地宫之底。也许是因为灯光的原因,可以发现墙壁以及穹顶都是绿色的。大家互望一下,原来彼此的脸也是绿色的。恐怖哉,神秘兮!呵呵。地宫由九券四门构成。从第一道石门往里,所有平水墙、月光石、券顶都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有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五方佛、五欲供、二十四佛、狮驮宝瓶、八宝、法轮、宝珠、佛塔、盆花、执壶等以及30111字的藏文、梵文佛经、咒语。因为乾隆帝生前喜好藏传佛教,所以死后仍然要各大菩萨、佛像护体。地宫并没有想象中到那么大,四道门过后就可以见到最里面安放着的乾隆皇帝棺椁。传说盗墓者打开这山门着实费了一番力气,因为地宫内严重积水,乾隆帝的棺椁被水冲到了门口直顶住了石门。至于为什么会如此,还是个迷。 另外地宫还有一个迷,就是地宫的第三道石门是右倾30度的,为了亲眼验证一下,我站在第一道门向里望去,我望、我望、我望望望……没有啊,没有啊,哪里有歪啊?再看,再看,再看看,哦,似乎有点歪了。我再看,再看,再看看,哈哈,果然是真的右倾一点!不会是我的心里作用吧?我想是否是真的向右倾斜,也许跟这个门为什么倾斜一样是个迷,哈哈………… 小插曲过后,出了地宫,上到了宝城顶,裕陵的景色一览无余。远处青山环抱,并没有多少冬日的苍凉。 闲话少叙,跟着大部队,来到考察的第二站——裕妃寝陵。 裕陵妃园寝是乾隆皇帝的妃园寝。建置与规模必然要逊一筹。我们下到了其中乾隆帝最宠幸的贵妃和皇后合葬的地宫,以及香妃地宫。地宫内没有壁画,比较简单。后面零零总总的是其他妃嫔的坟塚。大部分外部的红漆已经剥落,坟包顶部已经长满荒草,可怜昔日红粉佳人,最后还不是都落入这一抔黄土之中。 不过,并不是佳人都薄命,也未必要感叹男尊女卑。不远处的定东陵就埋葬这两位大清帝国举足轻重的女性——东太后慈安与西太后慈禧。慈禧陵与慈安陵是清东陵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处。这次我们没有去西边的慈安陵,直奔更加富丽堂皇的慈禧陵。 其实,慈禧陵与慈安陵在规模、规制上完全一样。在清一代诸后陵中均属上乘之作,但西太后并不满足,她利用独自掌权之机,以年久失修为借口,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下令将菩陀峪万年吉地的方城、明楼、宝城、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燎炉全部拆除重建,将宫门、朝房、小碑楼、神厨库等建筑揭瓦大修,地宫各券及石五供也在维修之列,重修工程于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开始,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在慈禧死前几天才告结束,历时13年之久。 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修豪华,富丽堂皇。三大殿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梁枋及天花板上的彩画不是颜料绘制的,而是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有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殿内墙壁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三殿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镀金铜龙。封护墙干摆到顶,拔檐上雕"万福流云"图案。阳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整个大殿更加显得金碧辉煌,让人恍惚忘记了这是陵寝的大殿,还以为是紫禁城的寝宫。 除了大殿内贴金的壁画外,慈禧陵最值得一看的就是隆恩殿台阶丹陛的“凤在上,龙在下的”石雕,石雕为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雕刻精致、栩栩如生,把丹凤凌空、蛟龙出水的神态刻画得维妙维肖,是一件难得的石雕艺术珍品,堪称当时的绝顶之作。而隆恩殿周围的69块汉白玉板也处处雕成“凤引龙追”,74根望柱头也打破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均为“一凤压两龙”,暗示她的两度垂帘。 接着我们看过并无多特色的定陵和一座明朝建的二郎神庙,这里并不缀述。 欣赏过神秘的乾隆陵地宫和华丽的慈禧陵,其实我们更想看看显赫一时的康熙大帝的陵寝究竟如何。于是调转头来,我们来到孝陵东侧的景陵。景陵最有特色的就是它蜿蜒曲折的神道。与其他神道不同,景陵的神道依地势而建,曲曲折折,石像生错落有置地利于其上,好似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局。从内部看来,景陵并没有多少特色,既不奢华也不华丽,让人很难相信这就是清朝疆域最大的时期的一代康熙大帝的陵墓。但是,景陵的地势却是几座陵中最高的。不用站在宝城上,仅仅站在大殿门前远眺,整个清东陵的气势就一收眼底了。精美的雕饰早晚会失色,但是康熙帝的这份宽宏的气度无论何时都是无人能及的。 此时午后的阳光正好不强不弱,斜斜地透过一格一格的窗棂打入金色的柱子上,打到大殿内的地面上。静谧异常,但愿我们的来访没有惊扰我们慈祥的圣祖仁皇帝。 拜访过圣祖仁皇帝,基本结束了我们今天的行程,我们再次回到主神道,许多人仍然一油未尽地坚决要和每个是石象生合影。然而,气势每个人心中还惦记着清朝另一位重要的人——孝庄皇太后的——昭西陵。 昭西陵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不属于东陵体系。之所以如此,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因为她下嫁给了霍尔衮丢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所以把她葬在清东陵外,罚她世世代代为子孙守陵。其实,按祖制家法,孝庄文皇后的确应该与皇太极合葬,但是她生前表示入葬盛京(沈阳)昭陵劳民动众,又恋其父子不忍远去,所以也葬于遵化。康熙皇帝既不想破坏祖制,又不愿意违背祖母遗嘱,只得在东陵建暂安奉殿,并将祖母生前喜爱的寝宫--紫禁城内慈宁宫东侧的一座庑殿顶的殿堂拆运到清东陵建暂安奉殿,以停放棺椁,经康熙一朝,未能解决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雍正三年(1725年),世宗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动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据资料记载,同清代其他皇后陵相比,昭西陵建筑规制非常独特:⒈其它陵园的隆恩殿均为歇山顶,而昭西陵隆恩殿是庑殿顶。⒉其它陵寝隆恩殿前仅一道门户,而昭西陵却建有两道门,相应地陵园也构筑了内、外两道围墙。⒊陵前未开挖马槽沟,未建三孔拱桥。孝庄文皇后是葬在东陵内辈分最高的人。后世子孙对她非常尊重。把她的陵寝建在这里也是因为,每次皇帝到东陵,都要先到这里拜祭,然后再去其它陵园,以示对她的尊敬。 这次我们来的不巧,殿门没有开放,唯能看见殿前破损的石碑。远远的碑楼可望而不可及。看来孝庄皇太后果然威严,难以接近。 悻悻而去,时间还来得及,我们准备再去看看其他的几个皇子的陪葬陵,但是由于那里没有停车位,陵寝又位于半山腰,所以也只好作罢了。 不觉,天色已晚,原来我们真的是披星戴月而来,披星戴月而归。一天的行程虽然紧了点,但是收获颇丰。也许没有时间细细品味,但是本人觉得清东陵的特色不在精,而在于整体的气势。如此“王气葱郁”,又何处能寻呢?
, W: b& l! V. ^) [7 T: X: p* S[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8 23:31: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