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中,回民小吃占据着重要位置。其烹调手段:蒸炸烙煮样样俱全;其味道:甜香软脆酥各俱特色;其品种:年糕、切糕、驴打滚、艾窝窝、糖耳朵、螺蛳转、焦圈、茶汤、豆汁、豆腐脑、爆肚、爆羊肉、白水羊头等,据说有二百多种。
6 X0 s* S, G; E& V, v" _ 过去的回民小吃主要集中在北京的南城牛街、南横街和朝阳门外的二条、南下坡一带,这两个地方都是回民聚居区。在当时那个时代,由于回民社会地位低下,经济贫困,大多数人不得不靠拉排子车蹬三轮、八股绳(挑担儿做小买卖)、两把刀(不是卖羊肉就是卖切糕)过活。为了维持生活,本小利微做饮食小买卖的人家就必须要谨小慎微,精工细作,久而久之,创出了回民小吃--北京风味小吃的一大类别。 , A; [; H( c+ X8 I; C7 J2 o
回民小吃经营规模小,一般都是一家一户一个品种,经过一代二代甚至三代人的长年的实践、总结,创出了一手鲜的绝活,因而形成了回民小吃的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单一品种多,每一品种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 d, y6 u% Y+ l
由于回民小吃的上述特点,因此在北京就形成了为数众多、叫得响亮的独家风味,如"俊王"焦圈、白水羊头马、茶汤李、盆糕杨、爆肚石、馅饼周等。 $ Z* W4 `7 T4 `2 }5 N: n* D, M
住南横街的马玉昆创下的"白水羊头"就十分有功夫。他每天早上到屠宰场亲自去挑年龄相当、个头相当的白嫩嫩的西口大羊头二十个,回来后用烧红的火筷子将羊鼻子、耳朵上的细茸毛烧掉,再用刷子刷得倍儿白,下锅煮,锅里不放任何佐料和盐--故叫白水羊头。煮前,先用手掐掐,皮稍老点儿的先下锅,稍嫩点儿的后下锅。快煮熟时。用筷子扎一扎,根据烂的程度再一个一个地出锅,避免了生熟不均。煮得七八成熟的羊头出锅后,掰开,放进凉水池中,将羊头里的杂质、余血拔净。而后再剥出肉,分出羊脸、耳朵、信子 (羊舌头)、羊脑、羊眼等部位待售。
9 Y: c: Y0 y" ~ R3 h/ P7 Z# i 下午推辆独轮车从家里出来,四点来钟到了前门廊房二条摆下摊位,顾客指哪儿卖哪儿。
+ a/ Q* C' I, p9 i8 m 马玉昆使用一把二尺多长的片刀切肉,动作极优美地将羊脸切成白纸那么薄的片儿。肉片极有弹性,呈半透明状,香味扑鼻。然后再动作洒脱地将细盐面儿、砂仁、丁香、豆蔻的混和佐料往肉片儿上一甩,您老就捧去吃吧,喷喷香。
9 t8 c& \, s1 ^6 G z9 ` 他的佐料也十分讲究:将大青盐粒放在火上烤去水分,压碎过箩,其他佐料亦如法炮制,按一定比例配好,放进一个特制的容器中。用时,"扑"地向外一甩,十分均匀地落到半透明肉片上,如锦上添花,令人口舌生津。
/ l f: m ]& R, g* ~7 b$ ~" g5 x5 @ 由于"白水羊头"选料精,操作细,功夫到家,所以,每天马玉昆的货车还没到位,就早有人排队恭候了。切肉时,周围总围着一大圈人,津津有味地欣赏他的刀功技术和艺术表演一般的操刀动作。 ! Q/ X8 T# _. t9 @" h: h
1956年,他被调到回民小吃荟萃点儿--南来顺小吃店,继续施展他的白水羊头的绝技。一些老顾客纷纷觅踪而至,品尝他的一招鲜。当时,马连良、张君秋、尚小云、谭富英等即是常客。
/ ^" A: v8 @' p) Q V8 G 就连最大众化最有名气的北京豆汁,配料也十分讲究。
# v5 ^; \1 B4 k$ g. F( y+ k 喝豆汁讲究干稀搭配,必须要配焦圈、石香菜、春菜丝。所渭的石香菜就是腌苤蓝,春菜就是老北京喝粥离不开的酱疙瘩。把这两样咸菜从酱菜厂买回来,刮去毛须,刷洗干净,切成细细的丝,浇上花椒油,点上点儿醋就得。拉三轮的累了一天下来,来碗热豆汁,就着咸菜丝,咬一口贴饼子或窝窝头,吃起来有滋有味,是最普通的一顿老北京苦力的家常饭。
' o! \; {2 e3 `) ]: m9 _' h 喝豆汁吃的焦圈,那会儿最讲究吃"俊王"的,王家专营烧饼、麻花。他家在虎坊桥和牛街有麻花铺,麻花炸得脆,焦圈炸得酥。炸一斤焦圈要用--斤油,炸出的焦圈,搁上半天儿后,就是阴天返潮时,抓起来,往桌上一撂,立刻就会酥成几段。质量这么好,在于王家舍得使料下功夫:花生油烧开锅后,兑上点香油,这样炸出来的货喷香可口,尤如纯香油炸的一般。又由于有专人负责兑油、掌握火候时间等,故炸出的焦圈酥而不皮。 $ G# ?1 U: R" i2 D3 _% u' |
蜚声中外的老北京风味茶汤,也十分讲究原材料。 % G0 a8 q' H4 o
主料必须用上好的新糜子面或白粘高粱面,再加上红糖、桂花等辅料,这样的茶汤沏出来,讲究将碗倒提起来,茶汤凝在碗里淌不出来。吃起来有咬劲,要有一种类似吃年糕不像年糕、吃粥不像粥的劲头,这才叫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茶汤。据说,现在仅北新桥有位茶汤杨的茶汤还保持着原风味,其他人的一般已成面儿粥了。
* t! t& W- D4 m# c8 u) S6 Z 回民小吃的当家品种当属年糕、切糕,其原料离不开枣、豆、米、糖。主料的江米,用起来相当讲究:必须用上好的江米搓得干干净净,一点麸皮不能留,这样碾出来的面才细、净、白,蒸出的年糕才白得透亮儿。 . G1 G7 V, k$ r
而北京的代表小吃驴打滚、艾窝窝,实际上倒是用质量较次的江米面做的。因糕蒸熟以后,用赤豆馅一卷,表面再粘一层熟豆面--即一打滚。人吃的是那层豆面的香甜味,也就遮住了江米面的质量。
# r3 y# g# X8 H/ l. o% a2 f 总之,回民小吃只有料精作功细,才能以高质量嬴得客人。买卖红火。自己的日子才能好过。 因此形成了今大脍炙人口的北京风味小吃。
2 f9 W9 R( V+ G" ~3 p 由于回民小吃是由当时生活贫困的回民兄弟创造的,因此他们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下层百姓。一个人花几个大子儿,就能吃上俩烧饼,一大碗热乎乎的豆腐脑,打发了一顿饭,故十分受京城老百姓的欢迎。朝阳门外头的盆糕杨的热盆糕,在当时就十分受城厢一带人们的欢迎,至今提起仍赞不绝口。
/ b% b5 x( Z) L 第三代盆糕杨叫杨玉林,热盆糕是由他祖父创出来的绝活。做盆糕的原料是黄米、白江米、大枣、云豆。做时,将一个底面上已凿出均匀小洞的大瓦盆当蒸锅用。两种米已分别淘净、碾成面,带着潮乎气;上好的大云:豆已煮得烂烂糊糊,掺在两种面里。开锅,蒸气上来后,先在瓦盆里撒上一层大枣,再均匀地撒上一层白江米面;待这一层面蒸熟后,再撒枣,再撒一层黄米面。就这样层撒层熟,撒上三四层(一锅盆糕要使用十斤米三斤豆),蒸出的糕直径有三尺,高有一尺五。糕蒸熟后,盖上块干净的面口袋布,用手压瓷实,倒扣出来。这时的盆糕十分美观,红枣层夹着裹云豆的白江米层和黄米层,红黄白三色相间,莫说吃,只一看就叫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然后在盆糕上盖上一块专用"棉被"以保暖,用车推到朝阳门脸(当时习惯叫齐化门)。此时的北京城的城门还没开,赶早儿进城的、做小买卖的和四乡农民已跺着脚在大风天等候多时。见他的热糕来,蜂拥而上,争相购买。卖时,用刀切成菱形块,所以盆糕也叫切糕,二两一块实际给二两八,撒上白糖,热气腾腾递给买主。这么一块刚出锅的热切糕进冷肚,别提心里有多舒坦。
# J$ f# z/ x4 H4 ]2 |4 z 当时盆糕做得有名气的还有一个天桥的盆糕杨和东城的盆糕虎家。
8 m6 ~8 N. e. M% X' l 回民小吃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顾客的口味不断创新。
0 ?. a C# U1 X" I3 i, F 前门煤市街有个馅饼周,用大饼铛爆羊肉。当时,在大栅栏说书的民间艺人刘宝全,每天下场后就去吃爆羊肉。他的吃法很特别,不盛在盘里,而是把爆好的羊肉继续留在铛里爆。一边喝着老白干,一边品着这种半糊不糊、半焦不焦的特殊"爆羊肉"。天天如此,吃得有滋有味。掌柜的是个有心人,看在眼里,琢磨在心里。后来他请朋友和自己一块品尝了这种吃法,发现有股特殊的味道,十分好吃。得到众人认可后,他就正式创出新牌子,给这个吃法起名叫"爆糊"。这样在爆羊肉外,回民小吃里又多出了一个新品种。 h, \# w. D+ g8 L
但是有些创新却又是出于买卖家的无意之中。小吃"干焙儿"就是这么出来的。 ) b, i) ~4 }# J# B9 ^9 G
回民小吃中有一种颇负盛名的大众化面食,叫"螺蛳转"。它类似火烧,也是用麻酱、花椒面、盐涂洒在擀平的半发面上,切成一两一个。一炉烤十二或十六个(当时十六两为一斤)不同的是,佐料露在外面。层层发面团团转好,烘烤而成,因其形状颇像河里的螺蛳,故人称螺蛳转。有时,有的人家卖不完,穷人小门小户又舍不得全留下自家吃,于是就把剩下的放进"马道"(烤炉里的烘烤室),用剩余微火焙着。一夜过去,"螺蛳转"里的水分全烘干了,用手一按,纷纷酥裂。再一尝,酥脆香甜,别有风味,起名就叫"干焙儿"。这一从"螺蛳转"中派生出来的面食新品种,特别受那些蹬三轮、拉排子车的穷苦人的欢迎:弄二两白酒,几个"干焙儿"一嚼,又当菜又当饭,又解馋又挡饿。在老百姓当中留下了好吃不过"鲜鱼、烧酒、剩烧饼"一说。
1 z# z6 ~, Q2 G! f5 l0 W' s2 s5 ?: g' J, Y8 h, u
5 [ R) \ w4 S( Z; `6 y" }' E2 v7 X$ d9 B7 H9 S
* p, E; ^& e! a$ p+ k: O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1 15:16: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