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87|回复: 3

[转帖]中关村聚落 作者:徐 征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7-1-17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者按:

       本文章来自网上,刊登于某刊物中的<史地经纬>栏目中,但具体刊物不详.版权属于该作者本人.

----------------------------------------------------------------------------------------------------

中关村聚落

徐 征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因特定需要形成的聚居点,称之为聚落。聚落的生产和成长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其迁徙和汇集有着历史地理的成因。聚落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类聚落的形成原因、构成要素、分布形态及时空的演变。用此方法研究中关村聚落,认识中关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在高科技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不但有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农业聚落
  
    中关村是“海淀台地”上的一个小村,在这个村附近已多次发现新石器晚期的器物。《北京考古四十年》云“海淀区中关村、西山和朝阳区立水桥,出土了柳叶形细石器和石片”。1956年在北京大学佟府甲3号院内出土一件做工精巧的磨制石斧。同年在中关村及海淀一带“采集到完整与残损的石器一百多件,废片废石二百块左右”。1997年在北京大学理科楼群工地上出了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大约在5000年前,远古先民们就居住在校园内小湖北岸。在这里出土了石器10余件,陶器20多个,陶片100多件,石器制品中有石磨盘、磨棒、石凿等,还出土类似砍刀的器物和木桩,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中关村史前人类活动的证据。
1955年,中关园修建北京大学教工宿舍工地中,发现瓮棺一座,为正南北方向,长0.5,宽0.3米。瓮棺是由两件“鱼骨盆”类的陶瓮相对接而成,北端用素面泥质灰陶片覆盖其上,棺内尸骨已腐朽,虽无任何随葬品,但从鱼骨盆可以窥探战国时期的制陶技术。在中关村北成府高台地上挖出灰坑多座,出土过一些陶器残件和绳纹陶片。大量的遗迹出现,反映了西汉时期生产发展的状况,农业聚落当形成于此时。
中关村是北京早期发展过程中通往居庸关古道的所经之地。辽金时期,中关村在都城的北郊,又成为通往帝王游猎避暑行宫的必经之地。元明时期,中关村在都城的西北郊,是达官贵人建造园林之处。直到清代和民国,中关村都没脱离农业聚落的框架。此间的先民们从“男耕女织”,到“劝课农桑”,脸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一直到20世纪,都没能直起腰来。
 
二、寺庙聚落
  
    寺庙是宗教信仰本土化和具体化的产物。中关村寺庙的兴建,以明代时期最为突出。
从永乐四年(1406)开始,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到永乐十八年(1420)初步完工。是年九月,下诏改北京为京师。十九年正月,成祖朱棣驾临奉天殿受朝贺,正式迁都北京。海淀属宛平县,其位置在京城的西北部。海淀镇的“东北”是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周边皆庙宇。其东南为保福寺,正德十一年(1516)建。“内经厂提督僧录司左善世”鼐公驻锡於此,圆寂后建“鼐公禅师灵塔”。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修时铸铁钟。西南为天仙庙,权贵宦官陈慎斋路过此庙“有所栖也”。见该庙颓敝,规制不广,遂捐款买地,诛茅伐石,聚材纠工,拓而新之,工起隆庆五年(1571)二月,告成于隆庆六年(1572)八月。西北为成府村,有广惠宫,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又称刚炳庙,为纪念在“靖难”之役中立有战功的太监刚炳而建。该寺坐西朝东,铁磬一,有“嗣教弟子郭庆元万历二十八年(1600)造”等字。南面有紫竹林,坐北朝南,殿宇3楹。还有太平庵等,均建于明代。东北为柳村,建有长春寺,铁磬一,有“敕赐瑞光寺供奉”等字,盖后人移置兹寺。还有观音庵,铁钟一,系嘉请三十九年(1560)观音庵住持宁惠、惠善铸。

由上可见海淀镇的东北部即今称中关村的地方,明代寺庙、宫庵颇多,佛道安然相处,使这个地区成为寺庙聚落。寺庙是人、神共居的场所,外观庄严,结构幽邃,给人以神密感。其实寺庙聚落的形成也有着比较独特地理风景原因。万历年间的蒋一葵,早就独具慧眼。他在《长安客话》中指出北海淀、南海淀一带“远树参差,高下攒簇,间以水田,町塍相接,盖神皋之佳丽,郊居之选胜也”。故中关村也就成为兴建寺庙的上佳处所。
 
三、中官聚落
  
明季以降,清廷一方面承袭明朝遗制修葺寺庙,一方面对于开国战将予以表彰。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月,在保福寺村立有《额色谕祭碑》。额色率旗出征湖南、四川等地,后病故,享寿55岁,亲男额尔敏承袭,授以罔替。康熙四十八年(1709),玄烨赐给皇四子胤禛一座圆明园。雍正二年(1724)建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房八处。雍正三年(1725)后,圆明园正式成为清帝“园居”理政处所,平民百姓绝不敢涉足。乾隆年间,挟雄厚财力,在北京西北郊大兴土木,形成了以圆明、长春、绮春三园为中心的“众星拱月”的壮丽局面。
在圆明园的周边除了护军八旗还分布着很多赐园和服务机构。其中在圆明园的东南隅有大学士傅恒的交辉园,和珅的淑春园。服务性质的单位有侍卫营、包衣三旗和中官官房。中官官房建于成府村南边的西侧靠近海淀镇(今北京大学五四操场一带)的地方。成府村东有一块地,其北半部建有中官义地,南半部建有刚炳庙。不难看出,由于京师西北郊皇家园林的兴起,帝后“园居”给海淀带来了大量太监。这些太监平日轮值当差,散差后在中官官房居住。太监去世,葬于中官义地。在中官义地中建有明代太监刚炳庙,作为太监拜祖偶像。至此,海淀形成中官聚落。
    海淀台地上,西山横卧,河流环绕,常被选作“阴宅”之“佳城”。嘉庆六年(1801),德明因“奉上惟勤,执事有恪”,去世后在保福寺立有《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恪勤公德明碑文》。嘉庆二十二年(1817)。苏楞额充任工部尚书,在成府西南处(今称东大地)建造宅园,称“苏园”或“苏大人园”。原先建在这里的中官官房,一部分木料砖瓦运往圆明园改建值房,一部分木料砖瓦拉到东大地连界东边,建中官官房和铺面用房。《北京西郊成府村志》中记“庙北太安庄,俗称东大地。在乾隆嘉庆间,此地为太监营房,至道光间拆移地,在三旗营房南墙外有太监义地。刚秉(炳)为太监祖师”。同书又云:“燕家锅伙以东,为东大地,昔清乾隆间为太监营房。至道光初间作废。拆去木料砖瓦运往圆明园改建值房之用。” 
咸丰初年,陈世杰在宫内当差,总管宫内和御园的灯笼。每天从紫禁城、天坛等处捡回数以车计的蜡头,使他家发了财,家有土地14顷,买卖14处,在海淀镇东建有宅院,悬匾曰“东大院”。其院广植花木梨枣,绿荫匝地,四季飘香。院四周围以高墙。大院之南,有场院,有木栅栏门,再南为洼地,种植水稻。
咸丰十年(1860)过了八月十五,滚滚的乌云遮住了月亮。皇上既往热河,圆明园内恐慌。英法侵略军烧毁了圆明园、老虎洞、天仙庙,焚掠了成府。“(八月)二十二日……遂于酉刻焚御园大宫门,延及同乐园、慎德堂等十八处。市肆间如娘娘庙、老虎洞各大街、王公大臣之平泉、绿野各名园尽付劫灰,火光烛天。”(见(清)赘漫野叟撰《庚申夷氛纪略》)
大火数日不灭,火光在中官官房墙上不停地跳动,那带着火星的尘埃散落在中官官房的屋顶。西方的侵略,是对东方文明的亵渎,使得中关村地区第一次遭受耻辱。
    同治六年(1867),样式雷《永恩寺成府旱河抄平丈尺清册》记载了这个地区的铺面有“中官茶庄”和“东大院茶馆”,证明了同治年间,正蓝旗营房之西,苏大人园之东,成府村之南,东大院之北的中间地带,仍称做“中官”。同治十年(1873)九月二十八日,谕令内务府兴修圆明园,翌月初八日,即着手兴造,到了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末不得不停工。圆明园一蹶不振,中官随之裁撤,中官地区逐渐显得荒芜。
    光绪七年(1881),溥伦袭贝子,先后出任镶黄旗蒙古副都统、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正红旗满洲副都统至正蓝旗满洲都统,曾任护军统领、崇文门正监督等职,赏住苏园,改称为“伦贝子园”。光绪二十年(1894)溥伦弟溥侗移住此园,时称为“侗将军园”。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所到之处,常常是“毁门而入,见人就杀”。(《王神父日记》)张邦永在《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片段回忆》云:“八国联军进北京后,不但北京城里吃了大亏,距北京十五里的海淀,也是抡掠烧杀强奸等等,无所不为。她的一家人都死光,她的香烛店也被焚毁,她被虏走才免于死。”文中的“她”,是位被“虏走”到法国的中国姑娘,家住中关村西南的海淀镇。这位姑娘成了人证。八国联军的野蛮烧杀使得中关村地区第二次遭受蒙难。
光绪三十四年(1908),溥侗被加赏,人称“侗五爷”“侗将军”,其园又称“侗五爷园”。到了民国年间,侗五爷因手头拮据,将侗五园押给正金银行,后被拍卖,由燕京大学购得,成为农科用地。《北京西郊成府村志》载“侗五因手之无钱,将该园押给正金银行,借款两万元,五六年本利未偿。正金银行在法庭提起诉讼,实行拍卖。为燕京大学所得,改为农科用地。”
由于地图制作者方言、修养不同,手头占有资料多少,所标的地名准确性不一样。“中官”的名字经常被谐音所代替。清宣统元年(1909),京师陆军测地局测定的《京西图》上标“中关”地名。民国以来,太监失去了主子,圆明园开始“破盘”,穷困潦倒的太监只好串庙。太监官房已倾圮,“太监义地”也已荒芜。1912年绘制的《西郊图》上标为“中湾”地名。1915年由民国内务部职方司测绘印制的《实测京师四郊地图》上标为“中湾”地名。1917年绘制的《京兆二十县图》上标为“中官”地名。中华民国七年(1918)十月,参战军教导团印制的地图上标为“中关”地名。故此,中关村其名最早应是“中官”,是乾隆年间形成的中官聚落。
1928年6月,中关村划入北平市辖域,属北郊区。同年制印的《最详北平四郊图》中记为“中关”地名。1932年《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村里名称录》称“中关村”,属第15自治区第 22坊。1940年成书的《北京西郊成府村志》称曾“钟关儿”,愦憾的是未正式出版。1948年北平市设18区,区下设保。“中官”曾属三才堂段管辖。下属11个甲,蓝旗营分为第1、2、3、4甲,中官分为第5、6甲(共40户人家),蓝旗营以南分为7、8、9、10甲,三才堂为11甲。
1949年春,废除保甲制,第18保改为18村,11个甲改为11个闾,中关村归成府村管辖。其四至:东至蓝旗营西门外,即现在的科仪中心;南至北保福寺的北头,即现在的四环路以南;西至燕京大学东墙果园以东,即现在中关村大街以东;北至成府村村南头;边界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的斜线,后来取正为南北,再拐为东西向,即现在的成府路。1950年改18村为保福寺村,1951年改为保福寺乡。1953年出版的《北京市街巷名称册》称“中关村”,门牌终止号码为28,属海淀分局大钟寺派出所管辖,备考中注“是北大中关园宿舍”。
中关村出名后,人们开始对中关村寻根。《北京晚报》刊登邱宝剑《中关村原叫中官屯》。文中称“信封上的地址错成中关村”,“不料很多单位陆续搬来,都跟着叫中关村”。客观的说中关村原叫“中官”是对的,后来称“中关村”也出之有据。用不着感谢“信封”所造成的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北京市》中“中关村”条:“在海淀区东南部,泛指海淀路东及中关村路两侧地区。原为农地,有小村名中官村,后讹为中关村。”《北京百科全书》中“中关村”条:“清代某中官(宫内官僚,亦即太监)于此置立庄田,故名中官村,后谐音更今名。”从历史上说,此地有中官官房,但不曾置买田地;有中官义地,不曾叫“中官坟”。可见,中关村起源的中官村说(太监建房),中官坟说(太监建坟),均有史源,用不着避讳令人憎恶的太监,没有必要避回晦气的太监坟。这就是这个地域的现实。后来的中关儿说(上关、中关、下关),中湾儿说(大泥湾、中泥湾、小泥湾)及钟关儿说都是“中官”的谐音,或者说是“中官”的讹传。
 
四、高校聚落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专门教育,称高等教育。中国古代的太学、算学、律学、医学等都属高等教育性质。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始。
宣统三年(1911)四月二十九日,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兴办了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校址在清华园内。辛亥革命后,更名清华学校。1925年开始办大学部,1928年改建成国立清华大学。它培养了我国较早一批接受现代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燕京大学是美国在中国创办的教会高等学校之一。1916年由北京通州协和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女子协和大学组合而成。1919年定名为燕京大学,以淑春园和勺园故址作为校址,实行男女分校。1925年迁入海淀新校舍,始行合并,被誉为“作家的摇篮”。清华、燕大同属高等教育设施,此地遂形成高校聚落。两校一文一理,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学问互补,学术有交流。地理上一东一西,双峰并峙。成府居其中,不但为清华、燕大教职员工提供住地,而且有很多商店、饭馆,为清华、燕大提供购物或餐饮场所,把两校师生联系起来。这种“纽带”作用,向南蔓延到中关村、蓝旗营、保福寺、海淀镇。尤其是这两个高校,“科学、民主、自由”的校风,影响了周围村落的风气。
1937年7月30日,一场大雨刚过,天又阴沉得叫人喘不过气来。日本侵略军在中关村南端黄庄与中国军队遭遇,双方在交火中各有伤亡。中国军队撤走后,日军就对该地村民进行报复。仅在中关村南面黄庄一带,当天就屠杀居民和警察18人。侵华日军对中国人血腥暴虐,使得中关村地区第三次遭受伤害。
历史启发未来,激励国人。燕大教育系探讨中国农村教育,动员社会力量成立华北农村建设协会,确定河北定县明月店为实践场所。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和华北相继沦陷,燕大因为与美国教会的关系,校园暂未被占领。教育系组建了诚孚师范学校,需在农村教育实验,定县不能去,乃选择包衣三旗、正蓝旗护军营和冉村。包衣三旗和正蓝旗护军营两个村则在燕大和清华之间。1938年9月诚孚师范学校开学,仅存三年半,时间短暂,却获得居民好评,师生个个称道,引以为豪。
解放战争时期,清华、燕大两高校中革命力量占有优势,素有“小解放区”之称。清华园里、未名湖畔,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学者、巨子,其文字熟练、优美,其内容精深、凝重,宛如清澈小溪漫过心头,又如多年陈酿回味无穷,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
1952年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称“北京大学”,校址在海淀勺园一带。从此,北京大学又开始了新的纪元。
 
五、科技聚落
  
1951年,国务院文教委员会考虑在北京修建近代物理所和地球物理所。竺可桢等认为科学院的研究基地应靠近清华和燕京大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已有交通条件和电力设备。科学家的首倡是慎密的,是在精心设计中关村。人们得到一个共识:科学院的发展必须借助大学的高级科研人才,地理上的接近便于学术上的合作交流。1952年2月,春寒抖峭,科学院成立建筑委员会,中关村科学城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优先工程是近代物理、地球物理和应用物理的大楼。其中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俗称“原子能楼”,是中关村科学城中第一楼。1953年底,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竣工,次年1月迁入新址。“原子能所”成为科学城振翅冲霄的起飞点。近代物理所第一任所长吴有训,第二任所长钱三强,副所长彭桓武和王淦昌,其麾下聚集着一大批科学精英。可以自豪地说,原于能楼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摇篮,是当今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祥地。
    科学院原有近代史所、经济所、语言所和考古所。为使这几个所离人民大学近一些,打算把它们从城里迁过来。于是就在近代物理所西南角上盖了四排二层小楼,一个小楼一个所,被称之“四所”。1953年10月,中华地理志编辑部进驻“四所”最南面的那一座。
    中国科学院,经过几年建设,已把中关村变为科学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形成“金三角”。“一院两校”(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金三角”的支撑点。这里有一批科学家、发明家、学者、教授,跟踪世界科技,教书育人。科技连手,比翼双飞。中关村就在这“金三角”中,“中关村”这三个字就成为科研和教学的象征。而在科技和教育体制在未能开放的情况下,仍有许多问题:一、人材板结,形成一层压一层,待遇低下。二、任务不饱满,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员,仅占所里1/3左右。三、内耗多,是非多,效率低。年/人出成果率为3.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能够推广、应用的只有25%左右,70%以上是展品、样品和礼品。
中关村和全国一样,也经过了风雨、震荡、涌动、复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直接激发了中关村这一以中科院、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高智力知识密集地区。中共海淀区委第三次代表会上,明确了利用科技、教育优势发展海淀的方针。1980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陈春先等7名科技人员首次提出成立“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设想,得到海淀区科委的支持。中科院、北航等单位科技界代表在区人代会上提出把海淀区建成旅游、科技、文化特区的提案。中关村地区的科技企业在很短时间内一下发展到11家。不数年,中关村地区以两通(四通、信通),两海(京海、科海)为代表的新技术企业发展到40家,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骨架。1987年12月,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企业共148家。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划定以中关村为中心的100平方公里范围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赋予优惠政策18项。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试验区接收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大公司10个,进行指导管理,并认定新技术企业118家,扩大了企业群体,调整了经营结构。
1992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视察试验区并题词。北京市试验区的建立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试验区分别与国务院四个综合管理部门和若干个行业管理部门接口,组织具备条件的新技术企业申报计划项目,获得计划内资源支持。国家又设立中关村海关。1995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品项目超过6000个,累计获得国际、国家、市部级科技成果奖1306项,共有专利298项,完成高新技术成果转让2045项,其中扩散到外省市1300多项。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就建设中关村科技园有关问题做出批复:“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海淀区召开贯彻国务院《批复》动员大会,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其中心区和发展区绝大部分在海淀区境内。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档案馆工程奠基,标志着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东区)改造工程启动。海淀的发展,有两个翅膀,一个是工业高科技,一个是农业高科技,可以说高科技加上产业化的金翅膀,就会鹏程万里。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三周年之际,一座高8米,长3.8米,宽2.5米的中关村纪念碑,在中关村大街北端西侧,即“太平洋”大厦东侧落成。它不仅是中关村的新标志,还是中国高科技飞速发展的象征。纪念碑的诞生把历史的瞬间写成永恒的光辉,向人们无言地述说着中关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农业聚落,到寺庙聚落,再到中官聚落,中关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从高校聚落到科技聚落,中关村又经受了近现代文明互动的考验。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里,中关村才茁壮成长。从窗口性质的试验,到改造传统经济的深度开发,再到发展面向知识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中关村科技园区”。三个十年,三次选择,三度飞跃,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客观进程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梯度推进的历史必然。权威人士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村”代表了两个纪元。即安徽凤阳小岗村几个农民的包产到户,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而本世纪末的开发建设中关村,宣告了中国即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身置中关村的晨曦里,迎接着璀璨迷人的光韵,我们对中关村寄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厚望: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
 
 

% o2 m# O3 `' w6 s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3:55:41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7-1-17 1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中关村的历史,也展望下21世纪,不过希望21实际,中关村的假冒伪劣能少点。
发表于 2007-1-18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读罢,感慨万分,

思吾入村多年,辗转沉浮,经村中沧海桑田之变,

然仍孑然一身,无所成;苦叹学海无涯怎奈商海之变

似黄庄口一古树,老朽不堪,孤立于楼群中;可叹哉!

发表于 2007-1-19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长啊

详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9 15:12 , Processed in 1.14744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