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西山闲客在2007-6-16 13:18:36的发言:to L君, 首先,我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是个文物保护主义者(虽然理科出身)"; 其次,看君如此愤怒,想必有过什么遭遇,若是,万分同情; 第三,什么东西都要有度,文物保护也是如此: 1)明显,论坛里头成员(包括我自己),大部分都是"极端保护主义(extreme protectism)"----只要是文物,我们就该保护,只要是文物我们就不应该去碰,去挪; "政府+开发商"派正好相反-------只要利益,不顾历史------我称其为"极端破坏主义(extreme destroism)".以上二者皆不足取,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平衡点(breaking point),不能只高举保护的旗帜,高喊反对的口号,拉扯横幅"反对****".而应该去理性的思考,巧妙的游离,保护(就象戒台寺的石排楼,法海寺的壁画一样----当然更要具有历史,政治,方法的高度)才是我们当下的任务,试问L君,您在愤慨之外,想过怎么保护这片"弘教禅林"吗? 第四,至于L君提及"文物保护是为了让您方便看到是么?为了让你看到,挪来挪去都无所谓是吧。那文物所在地的原状、历史风貌就是废物,没用是吧?可以随便破坏,是吗?" 得L君言,才发现自己对"文物"二字的定义,似乎都不太清楚,查了Oxford Dictionary是这么定义的: any piece of furniture or decorative object or the like produced in a former period and valuable because of its beauty or rarity,可以看出:如果文物失去美学价值,那么就不能称其文物,而美学价值的体现只有在人类的审美观念中得以解释和体现,故而必须让人看到;至于挪与不挪,搬还是不搬,得看其保护现状,象法海寺这样的处于无人管制的状态,我们总不想这剩下的几块碑也不复存篶了吧? 第五,至于L君所说"各位总认为就是“文物的那件实在的东西”是好的是要保护的,可全然不顾“文物的那件实在的东西”所在的历史风貌的保护!这是大错特错!要这么说的话,故宫在那“黄金地段”太占地,干脆搬到别处去,反正地理位置又无所谓,东西都在就行,是这样吗!?" 看完前四个观点之后,也便明了我的立场了. 这位仁兄,我有想法:一:什么是美学价值?我觉得残垣断壁同样具有美学价值。“夕阳残照,汉家陵阙。”不从文学诗歌角度,单从他描述的景物,难道没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吗?二:不能用英文解释什么是文物。因为中西方语言的语境不一样;三:建筑文物是文化的载体,当我们路过一座古建筑时,便会产生一种遐想:这座老房子里曾经住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而建筑文物从她在人脑中酝酿,到选址破土营建之始被人们选定的位置同样是这个建筑的载体。你所说的“象法海寺这样的处于无人管制的状态,我们总不想这剩下的几块碑也不复存篶了吧?”有点偷换概念的感觉。这不是该文物是不是应当挪的问题,而是怎样管理让她更好的保留现状的问题。在西方有不少古迹仅仅是几块古老的石头有规则的散落在广袤的旷野能表明这是人工的建筑,一处古迹,但是没人想把它搬走,搬进博物馆。现在圆明园里就剩下那么个大水法的石头了,把他们也用大吊车搬走,“保护起来”,圆明园还有灵魂吗?至于你问煤炭是不是文物,有点抬杠了。还有一点,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建筑文物,必然包括很多建筑构件儿。如果只是剩下几块砖瓦,倒是可以送进博物馆。但如果有成规模的古迹尚存,倒是应该好好的珍惜,不宜轻易挪动。中国大地真是好风水,处处都有先民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走到哪里都能领略到不同的物产,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风俗孕育出的不同的生活及其载体---建筑。她告诉了我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也应当知道我们将往哪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