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00|回复: 20

谁能说说,独咸茄儿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12-18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问了几个北京的朋友,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没吃过这东西,我是从小就常吃独咸茄儿的。但是,我也说不上来历典故。有人知道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9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从小就吃,主料为本地圆茄子还有黄豆最好再放一些大料,茄子切大块加水一起炖至熟,别太烂,否则茄子就没魂儿了,吃着没劲。出锅撒香菜,点几滴香油。OK!至于典故嘛......[em06] 3 v; b8 e5 j, z" `% B9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9 12:51:4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19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适合夏天吃

做完之后放冰箱里冰着

吃的时候就很爽

记不清具体怎么做的了

印象中老妈好像是用蒸的?

反正好吃……

楼上的,什么典故啊?说来听听吧

[em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做法和我家的做法不太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蔫溜儿在2006-12-19 12:49:35的发言:
我也从小就吃,主料为本地圆茄子还有黄豆最好再放一些大料,茄子切大块加水一起炖至熟,别太烂,否则茄子就没魂儿了,吃着没劲。出锅撒香菜,点几滴香油。OK!至于典故嘛......[em06]

我家用花椒,不用大料
发表于 2006-12-20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好这口,家父传授的。

我家的放葱丝,热花椒油浇。

这道菜应该是北京传统家常菜。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知道他有什么说道吗
发表于 2006-12-29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照片怎么没放葱?

发表于 2009-6-30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婆婆是老北京她就老做,可好吃了
发表于 2009-6-30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要放葱白丝还要浇花椒油呢
发表于 2009-7-1 16: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好像是蒸的?好吃
发表于 2009-7-1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上看到过 

9 B' C O2 _: o5 R5 _

其实老北京的一些吃食  完全比不了南方

: i* h! Z( a+ W" l0 ]! T

 

0 |) M Y& F8 ?1 f* X$ W

为什么呢  因为近数百年被满人所统治  看看清宫御膳就知道了

8 _) C- d$ p% Q3 \$ r6 e4 y

他们其实并不懂得吃的学问

* ?# b3 Z. s3 w- x" ~* ^; y

北不如南  这是事实

8 r: |7 ~6 e1 K- g

 

( ?% u' R+ F. t; b' W

但家常菜  不是讲究那些的  只要是好吃 下饭就是好

6 D- r4 }1 P' n* b9 ], V! H

南方很多大菜其实并不下饭

/ y$ w% I* [ ]2 q; |3 ?2 m0 B

 

1 p( P! Y$ ]- i$ D$ o

因此菜的功能不一样

0 D0 K8 y$ S/ Y! Z

有的是吃文化  有的是吃味道

* ?% B" {" v+ G) n9 H; b( s, F

有的是用来品的  有的是用来吃的

发表于 2009-7-1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多人都觉得皇帝伙食应该不错,不过从文献记载和各种史料上看,其实皇帝吃得可真不怎么样。起码是不适应现代人口味,清代皇帝食单上,熬烤炖菜比较多,再就是过于油腻,道光吃片汤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可见皇帝日子过得也未必有多好

发表于 2009-7-1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盘子在2009-7-1 16:14:00的发言:
- S0 u b6 ?# J9 }5 g6 N& t. _

确实,很多人都觉得皇帝伙食应该不错,不过从文献记载和各种史料上看,其实皇帝吃得可真不怎么样。起码是不适应现代人口味,清代皇帝食单上,熬烤炖菜比较多,再就是过于油腻,道光吃片汤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可见皇帝日子过得也未必有多好

: X4 S% f d2 R7 ]. U$ N

是呀  他们的饮食风俗  就喜欢熬烤炖的

# ~8 u. J' s6 K6 X& v

但是乾隆的御厨张东官  是从下江南时带回来的  他算是得过一些口福吧

, w) P ]/ f: W, E- Z$ p q% D3 L

 

/ L0 Y# p& a8 t) E! S

但不知明代帝王的饮食  应该比清代强多了

+ w) [: N+ X# X4 `& O" h- o

汉人总是比满人厉害得多   毕竟他们学我们  也学不到真谛呀

发表于 2009-7-13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一下各位前辈怎么能让黄豆软烂的同时又不使茄子没魂呢?
发表于 2009-7-13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抄等总理在2009-7-13 12:04:00的发言:
我想问一下各位前辈怎么能让黄豆软烂的同时又不使茄子没魂呢?
1 S b; @, a# F: P% X. M8 b+ y* @* [

: u: ?7 @$ w7 n: e# v( N

分俩锅煮,或者先煮黄豆。

0 o5 Q2 P! u$ l0 K9 {

在下最爱吃没魂儿的茄子,软啪啪入口有如不腻的大肥肉!

发表于 2009-7-13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宫里的食谱,根本没有那么复杂,不是什么贵的都往里招呼,如果太过奢侈,就不能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6 s. V3 a9 Z+ ^+ y

 

$ v# k' E) I$ G2 G& g

很多北京人写过老北京的饮食,唐鲁孙还专门写过宫里的饮食,比如什么鱼翅、鲍鱼之类的名贵海鲜宫里一直都不吃,到了清末慈禧的时候才刚刚开始入席。

% B2 R4 G9 b' Y/ S; o

 

- l* _! J1 y8 v, [

再有,清朝宫里是不吃牛肉的,这是个明文规定的,因为身为渔猎民族的满族,如果要统治农耕民族,必须要尊重人家生活习惯,牛作为耕作的伙伴,自然是不能吃的。

, J/ n- e: g, t& s3 [+ s

 

3 l# t3 {3 a" z0 P N( w( E! D- C; L

再有所谓“满汉全席”,这是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7 A: t# Y0 }3 V% b2 u

 

0 v" J+ ~2 {" R4 W4 g) o$ o

笃鲜茄,这道菜挺实在,不花哨,是个旗人家的菜,但现在凡是老北京几乎不分民族都在做、都在吃,可以算得上是传统北京菜了。

发表于 2009-7-13 15: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09-7-13 13:34:00的发言:
' B7 n- e8 L/ m' y. r/ P

当初宫里的食谱,根本没有那么复杂,不是什么贵的都往里招呼,如果太过奢侈,就不能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 @) \; }7 c) b" u% }$ C. |, F

 

; A9 |% L' i- e" p' @6 D& f! x

很多北京人写过老北京的饮食,唐鲁孙还专门写过宫里的饮食,比如什么鱼翅、鲍鱼之类的名贵海鲜宫里一直都不吃,到了清末慈禧的时候才刚刚开始入席。

; Y* o5 D" Y/ M( U- J/ h

 

& E: N. K# a0 Z8 h

再有,清朝宫里是不吃牛肉的,这是个明文规定的,因为身为渔猎民族的满族,如果要统治农耕民族,必须要尊重人家生活习惯,牛作为耕作的伙伴,自然是不能吃的。

+ O p8 p N7 {7 {$ T& J) A

 

" l/ d0 D) f g4 D( K8 k) D

再有所谓“满汉全席”,这是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1 M. @( c! L- t/ v/ W( Q

 

2 b2 v+ O4 s x. t1 ]

笃鲜茄,这道菜挺实在,不花哨,是个旗人家的菜,但现在凡是老北京几乎不分民族都在做、都在吃,可以算得上是传统北京菜了。

( b% k$ E" Y% f5 R

领教了!

发表于 2009-8-4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9-2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 黄豆(豆儿)茄子块儿 晾干了   茄子晾干了 就有魂儿了 放水一块煮 至于作料儿  随你口味 叫来叫去的叫成独咸茄儿了     鬼街就是鬼街  夜里出来的那时候也没有电灯 弄个亮儿像鬼火 一到文化人这儿楞和吃饭的家什(簋)联系到一块了 其实不管卖什么的 一成了街就必然得有卖吃食的  其实独咸茄儿也好 笃咸茄儿也罢 或者就是(豆儿盐茄儿 )就是穷苦老百姓和干活卖力气的人吃的味美价廉的吃食 和宫里有什么关系呀 和着踹个大窝头弄一大碗豆汁儿就几根儿水疙瘩丝儿 也是皇帝爷膳食外流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22:38 , Processed in 1.20631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