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新街口商业区,幽深僻静的前公用胡同15号是西城区少年宫所在,孩子们或许并不知道,他们学习玩耍的这座古宅历经了数百年沧桑,被誉为北京第一民居。从2003年开始,前公用胡同15号由政府拨款及集资形式投资310万进行大修,近日工程结束,这个京城最古老的四合院以完全尊重历史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 前身:皇家仓库将军府 元朝时候,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 这座四合院的东院已经建成,在元明两代都属于鸣玉坊的地界,明代后期换名成了供用库,专门给皇家囤积东西。到了清朝,民间口传成了宫衣库。此后,清末内务府大臣崇子厚选择这儿做自己的宅子,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将这个四合院改造成官宅。民国时期,四合院又被百姓口传成了公用库,辛亥革命之后成为张作霖部属傅双英的住处。 后世:最好的建筑给孩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前公用胡同15号的旧主人奉系军阀傅双英一家搬离了这里,北京市人事局征用了四合院。由于当时北京市教学资源紧张,孩子们全部采用半天轮流上课的二部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保证孩子们不上学时有事做有地儿去,北京市政府决定效仿前苏联建立少年宫。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提出,要把最好的建筑给孩子们用,前公用胡同15号在1956年就成为了西城区孩子们的天堂———西城区少年宫,从那时至今49年未改变。 探究:王府?官宅?民宅? 有人说它曾经是王府,因为在清朝,民宅摆放太湖石、上马石、使用彩绘属于僭越,会招致杀身之祸。人们以前并不知道宅子里有彩绘,直到修缮时刮下原来的旧漆露出原木才看到这些艺术品。原来的彩绘为苏绘,即主图为人物故事,左右各一幅风景和花鸟。故事主要来自四部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西厢记》。 有人觉得它一直是官宅,因为从建筑设计上,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可铺铃铛排山脊,官宅里为了保护主人的隐私才会设垂花门,使宅子里外分开。但是,北京带有花园的四合院一般多采用“西宅东园”(比如帽儿胡同婉容旧居)和“东宅西园”(比如北新华街张廷阁寓所)的建筑格局,而像前公用胡同15号这样,采用将花园置于主体院落之前的四合院格局,在北京并不多见。 有人说它就是一个民宅,因为它采用了民宅使用的灰瓦小砖,而其工艺却极其精致。 文物学家和建筑学家有这样一种推测,这些建筑风格和设计的变迁是在一个历史时间段内形成的。比如因为崇子厚在这里住过,为了摆官威于是改造它成为了官宅模样。而之后的傅双英,为了炫耀将军的威风可能从其他皇家园林搬来了太湖石、上马石等镇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