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8-12-16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照片翻拍后发上来怎么这么大?第十张是姜副校长的儿子陈安洲,依次往上是曲继胜、江安生、王小京、樊小琴等。& F9 a% h( L5 Z3 W3 u4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6 15:20:2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7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em64]我知道!

/ m4 C a8 A7 o- i3 S T5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0:38: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2-17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古刹听松)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

[em31]我们姐妹几个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我父亲离休前是汽车局的在办公厅。我也非常留恋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年代,真是好学校啊!     我的学号:8。这是一件让我到现在都不能忘怀的事情。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曾经接到过一封前辈(当时已毕业)校友的来信,主要内容是他的学号是:8。想和我这个在当年,同年级,同学号的同学交个朋友。当时我还小不懂事所以没回信,后来感觉有点遗憾。不知道这个(8)是否还记的这个事情。
发表于 2008-12-17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08-12-16 9:52:00的发言:
; t5 E2 Q+ d; [

老三:刘小卫曾去美国,前几年在北京做生意。他当时去了一机部江西奉新五七干校。后来,我们河南和江西部分干校的同学又被发配到山东潍坊和淄博。前几年在干校的一次聚会上与他相见。

% U+ O/ y& K. w- B7 p- X7 b

     65届64班的那几位同学只有两位还有点印象。名字是想不起来了。

5 o4 `9 B2 k Z& z: H

    这个刘小卫家原来是住在百万庄的吗,

发表于 2008-12-17 1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08-12-17 10:2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我们姐妹几个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我父亲离休前是汽车局的在办公厅。我也非常留恋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年代,真是好学校啊!     我的学号:8。这是一件让我到现在都不能忘怀的事情。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曾经接到过一封前辈(当时已毕业)校友的来信,主要内容是他的学号是:8。想和我这个在当年,同年级,同学号的同学交个朋友。当时我还小不懂事所以没回信,后来感觉有点遗憾。不知道这个(8)是否还记的这个事情。
+ w; F# c! u) ]9 s% u3 u+ {

       革命后代-欢迎你和你的姐妹回家。你是哪届的?

% z0 `* T% J* v) }, L! ~, F

       我们班也有汽车局的同学,叫齐小平,是咱们学校体操队的,记的上学时每年“六一”我们都一块儿排练节目。他有个弟弟也在咱们学校。

- q( _+ l) J3 f7 v9 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2:25:25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2-17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马达在2007-7-8 21:41:00的发言:
5 U b0 c3 @6 o' J ~# u, }

菜饭、菜粥就是瓜菜代的产物,冬天的时候,吃完热乎乎的,挺受欢迎。那个时候的菜粥和现在广东的瘦肉粥、冬菜粥等等不可同日而语,那是菜帮子、各种剩饭、剩菜的混合物;那个时候还吃过小球藻,放在稀饭里,绿绿的,其实就是一种水藻,不知是何人研究的成果,说是有营养,可以替代维生素,于是很多单位就用各种器皿培养,然后放在饭里、水里,给大家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 }! M: \: J7 e# C* k+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8 21:42:57编辑过]
1 A+ P. ` [! C I/ H$ {

我对小球藻的印象特深。因为当时我妈把到学院花房打小球藻的任务交给我了,虽然那时不知道那东西有何用。现在感觉有点傻~~@

发表于 2008-12-17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乡下人)[upload=jpg,100_3426.jpg]UploadFil...

       一群小可爱[em51][em64]还是穿开档裤的年代好啊~@
发表于 2008-12-17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胡涂人)    谢谢校友雨中漫步...

106页2637楼照片中有鲁红和孙长盛,你还认得出来吗?
发表于 2008-12-18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8-11-6 14:16:00的发言:
变色龙:2637楼最右边的你不应该不认识啊
* A2 c& d/ B# L4 d4 f) b. A

漫步:2637楼最右边的同学是眼熟,但还真想不起来了。能提示吗?

发表于 2008-12-18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哈哈哈在2008-12-17 16:59:00的发言:
106页2637楼照片中有鲁红和孙长盛,你还认得出来吗?
8 L0 T b5 u' M* Q0 E0 i% n

孙长胜,名字好熟悉,但不知哪位是他。69届有两个叫张健,其中大个子张健和我在一个单位,是汽车局老副局长之子。

发表于 2008-12-18 1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色龙说的那张照片上的是马路,我也是听金老师说的。另外再贴2张照片,看看有没有认识他们的。

1 ]- `& n( {0 l3 n4 P' h/ o



发表于 2008-12-18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玩玩流浪在2008-12-17 10:43:00的发言:
7 a% ]! A# c6 b% q- x* `# f: R7 R8 y

    这个刘小卫家原来是住在百万庄的吗,

7 X& H1 W) h; Y- D1 K; y" b

没错,当时他家是住在百万庄。

$ ?0 b$ R# a- l9 z.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8 22:11:36编辑过]
发表于 2008-12-18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路小时候的照片清晰可辨,经漫步提示才知2637楼最右边的也是马路。和他通过电话,但40年未见了,所以没认出来。我们与马军聚过两次,特能侃。

% @8 D; O0 y& c. W. l+ d% S

第二张三林右边和前排最左边的校友眼熟,但叫不出姓名了。

发表于 2008-12-19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学哥学姐,我也是徐老师的学生。有哪位学哥学姐知道徐老师的电话是否能告知小妹。请发到我的邮箱里,我的邮箱是:420097110@qq.com谢谢了!
发表于 2008-12-19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中新网上的一篇人物纪实,现转贴。

% h7 Q& Y$ j& W1 k: P; Y5 n/ \

 

) s2 v' a0 M& _, ?+ S

人物纪实:诗人的桂冠,我在精神病院见到的食指

& r- v! n! r: B

 

; a; e9 L1 s/ G0 [% w; m/ L' l

2008年11月19日下午4点,中国先锋诗歌拓荒者的第一人,诗人食指60岁生日酒会暨诗歌朗诵会在北京老故事餐吧隆重举行。

$ @% o K# e& w- B9 O% i8 Z

  这一次为祝福诗人食指60岁生日而举行的食指诗歌专题朗诵会,主题是“诗人的桂冠”。而“诗人的桂冠”是食指1986年在精神病院用一颗苦难而高傲的心灵呐喊出的一首诗歌:“诗人的桂冠和我毫无缘分/我是为了记下欢乐和痛苦的一瞬……我是我那心灵圣殿的墙上/孩子们刻下的污秽的文字/岁月再长也不会被抹去/但对这颗高傲的心却丝毫无损。”

9 z& Q( ~$ |) i7 u9 U# A+ \6 C; _

  这首诗正是诗人食指多少年来命途多舛的写照,也是诗人长久以来,无论遇到怎样的苦难与逆境都对诗歌矢志不渝的回答,“诗人的桂冠”当之无愧属于诗人食指! 6 i+ q% H3 q1 f* b

1 K% u, a" G# F/ i, y0 \5 a9 S ) N( X+ g6 D) p) ?' t" m" ~& \ ~- t3 ]9 }5 Y" g, _+ w$ H b* x6 T# h, p$ |- s) h% p
1 F8 }4 M) ?. R- g' D, ~

6 K7 }* {, i+ B- I' Q9 X% |

  诗人食指的状态非常好,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他穿着一件浅咖啡色外套,里面衬着暗红的衬衫,健康而幸福的笑容始终洋溢在脸上,坐在食指身边的夫人翟寒乐大姐早年是学护理专业的,从她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都可以感受到她对诗人食指无微不至的体贴和爱。

0 G: ]0 A" m+ \6 k; S( A8 ^

  朗诵会开始,第一个发言和朗诵食指诗歌的是诗人、翻译家屠岸老先生。老先生充满感情的发言和诗歌朗诵,让食指夫妇和在座的诗人们都感到在这个冬天很温暖。当诗人食指发言的时候,他朴实、诚恳地对大家说:“‘诗人的桂冠’这个称号,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热爱诗歌、献身于诗歌事业的诗人们的。”然后,他为大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那些直指心灵的诗篇,他的朗诵感动了台下的所有人。

- g( W) f' S8 d/ A p

  当我上台发言时,忍不住谈起了15年前——1993年夏天,我第一次见到诗人食指时的情景。1993年夏天,在我记忆中是一个火热的、充满了惊奇的夏天。这年6月,当我以疯狂的热情和速度主编完《朦胧诗全集》、《后朦胧诗全集》之后,我萌生了要编一部产生“朦胧诗”之前的诗歌全集,即《前朦胧诗全集》的念头。于是根据一些书中和诗人朋友提供的线索,我开始在北京四处打听、收集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作品,拜访我力所能及找得到的那一个遥远时代的诗人。

4 G7 T, v% D1 |* K

  我在北京第三精神病福利院第一次见到了食指。食指所在的精神病院地处沙河堡,记得当时沿途都在修路,一路都是狼烟四起的沙石和烂坑。在一路拥堵而闷热的“面的”上,黑大春像细数珍宝一样不停地给我讲述诗人食指在当时依然被遮蔽的诗歌价值和在精神病院的严酷遭遇。我们都很感慨,那个当年在一代青年中广为传颂的、传奇式的诗人,今天却默默地住在精神病院,鲜为人知。

" k8 t( a4 Z9 P* h

  我第一眼见到食指时,他正端着一盆刚洗的衣服进房门,手腕上还缠着一根橡皮筋套着门钥匙,门牙脱落了两颗的嘴里不停说着“欢迎、欢迎!”他脸上孩童般高兴的笑容和一身洗得发白的阴丹蓝中山装,看着简直就是一个过去时代纯真的高中生。因为黑大春常去精神病院看望食指,所以与那里的管理者比较熟,在黑大春的周旋下,我们说服了精神病院的管理者,把食指接出来在附近找一个餐馆吃饭,我们保证了在天黑之前把食指送回去。记忆中,精神病院的周围都很荒凉,根本没有像样的餐馆,我们在一个简陋的餐馆坐下后,尽量点了一桌我们当时认为很丰盛的饭菜,还要了一些啤酒,希望能帮食指改善一下伙食,增加点营养。可食指总是说“够了,够了,点多了浪费。”我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来病院探访的目的告诉了他。因为诗歌,我们在精神病院附近的那个简陋餐馆里,大家亲如兄弟姐妹,谈诗论画,用诗歌下酒。我们都忘了食指还是一个病人,而食指更深地沉浸在他自己诗歌的秘密花园中,即兴为我们朗诵了他最近写的新诗。食指朗诵完,开始拼命吃掉桌上剩下的饭菜。大春说,每次来看他都这样,无论他吃得多撑,最后都会把剩饭剩菜吃得干干净净。我知道,在精神病院里生活水平有限,病友们吃饭也像是竞赛,饥饿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常生活,是精神和肠胃的双重饥饿!看见食指满嘴塞满了食物和他那高高鼓起的腮帮子,就足以想象食指平常的生活状况了。我的眼角有些湿润,怕影响大家的情绪,我不敢让感伤的眼泪漫出来,而在我的内心,早已潸然泪下。

p, ]$ s7 R3 j: _: p4 d8 H3 r; \

  是啊,食指以他独特的风格填补了那个特殊时代诗歌的空白,以人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再现了艺术的尊严与光荣的时候,而生活却让他长期生活在某种空白之中!

6 P8 R8 D$ Z, m% j* W

  为了纪念当年我们在精神病院与诗人食指聚在一起喝酒,谈诗论道,朗诵诗歌的难忘时光,我特意选了一首食指在精神病院写的《受伤的心灵》朗诵。

' r A/ @7 F: E

  诗歌朗诵会结束后,诗人食指60岁生日酒会开始了。与会诗人们纷纷上去举杯与食指夫妇碰杯祝福。这时,我端着一杯在我心里相隔了15年的啤酒,过去与食指夫妇碰杯,虽然我的眼角依然有些湿润,但是这次完全是为食指的健康生活而感动。今天,虽然诗歌早已被边缘化,但是依然有寒乐大姐这样的女性,无怨无悔热爱着我们穿越过精神死亡的诗人,并细心地照顾着诗人的日常生活。当我祝福的酒杯再次与食指的酒杯碰到一起时,我看到他脸上本真、淳厚的笑容与眼中的坚定与15年前完全一样。他执着地用自己的生命和一颗诗人的勇敢的心,在守护着灵魂的诗歌!

5 ?5 ]# k% _* z1 e8 }

  文/潇潇

发表于 2008-12-19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8-10-8 21:51:00的发言:
5 I1 y# J+ y; o( ?) r

我们的坛子上了100页,真是奇迹!祝贺一下!

( |- ^' O5 S5 V3 @3 {7 Z4 M6 j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i5 J, A' J& t: _4 h

        "坛子"里如此的丰富多彩热闹非凡,说明咱们的坛子里装的不是一般的咸菜,起码也是六必居水平的~嘻嘻@

发表于 2008-12-20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三转发的关于食指的信息,假如说食指40年前是饱蘸着时代的激情用诗人特有的灵感写下《相信未来》,那么40年之后,历尽沧桑的诗人依旧执着地相信未来,那么他一定是用生命的一息尚存来坚守,不能不令人敬仰。

; ] Y1 a1 {; d5 {6 f6 s

      我也转发一篇记述这次活动的文字和3张照片。

( S! I- y0 a4 P$ b+ e

 

. ]7 r1 E2 e: l' C! V4 @& r

 

1 J$ r1 |% e: {$ U

“食指诗歌专题朗诵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 r. U- [- i ~6 t


 

- H: u6 q7 Y' p4 [* i" w. [+ @, s

2008年11月19日下午5点至晚上7点,在北京北太平庄桥西的老故事餐吧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食指诗歌专题朗诵会”。再过两天(11月21日)就是著名诗人食指的60岁诞辰,这场诗歌朗诵会是为了提前庆祝诗人食指生日而特意举行的。

5 T* l: e @0 `* M6 t

这场旨在庆祝诗人食指60岁生日的“食指诗歌专题朗诵会”由诗歌批评家谭五昌主持。屠岸、刘福春、梁小斌、王家新、张清华、苏历铭、黑大春、树才、宋琳、蓝蓝、汪剑钊、周瑟瑟、舒洁、安琪、陆健、北塔、简宁、潇潇、孙磊、旺忘望、向卫国、邱华栋、艾若、阿西、南枫、谷禾、高星、楚天舒、祝凤鸣、刘伟平、刀、阿紫、龙泉、金敏洁、谭长流、王学东、刘佳、白贞淑等四十多名诗人、诗评家、学者,以及食指本人与其夫人翟寒乐出席了朗诵会。与会嘉宾依序上台,大多数人在朗诵诗歌之前,都有感而发的先说了一段话,或提及与食指的交往及印象,或回忆食指生平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或定位食指诗歌的价值、意义与地位,对食指的诗品和人品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然后选择食指的诗作或精心准备的诗篇进行朗诵,表达了对诗人食指生日的真诚祝福及食指本人的无限敬意。因故未能到场的著名诗人西川、吉狄马加、赵野、侯马专门委托主持人谭五昌向食指本人致以亲切、真诚的生日祝福!

5 a8 q* i e: u8 W7 b/ g% @& I2 j

这次“食指专题诗歌朗诵会”的主题词是“诗人的桂冠”,源自诗人食指的诗句“诗人的桂冠和我毫无缘分,我是为了记下欢乐和痛苦的一瞬”。在朗诵会开始与结尾的时候,食指都上台朗诵了自己的几首诗歌,并做了相关的创作背景解释,加深了听众对其诗歌的理解。食指表示,对于“诗人的桂冠”这个称号,他认为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所有热爱诗歌、献身于诗歌事业的诗人们的。食指极为本色的、源自心灵的诗歌朗诵,以及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朴素、谦虚、热情、透明的诗人底色,感动了与会所有的嘉宾。

( e/ x/ k; G2 @& d

朗诵会共持续了两个小时有余,上台嘉宾发自内心的诗歌朗诵感染着在场的所有听众,让人们感受着诗歌直指人心的纯粹力量。尤其是食指本人前后两次的上场朗诵,更是将诗会的气氛引向高潮。全体与会嘉宾一直凝神聆听诗歌朗诵的专注神情与场面,堪称一道动人的诗歌风景。

( i2 j! P7 S4 N! r6 C


 

0 ^8 R% b/ O6 s3 G

                                                            (王学东)

: B2 y1 Y: p% V* I


 

发表于 2008-12-20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20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食指的诗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连12月5日举行的纪念知青40年活动,全体知青共同朗诵的就是食指著名的诗作----相信未来!
发表于 2008-12-22 0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纯真的、梦幻般的童年时代!
. ~9 B1 N+ z7 O* x! n4 f3 K# Q
QUOTE:
 
8 M9 r9 ]1 H! J7 y# [' \% {# ?2 T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7-8-19 1:06:00的发言:
) }4 [0 H8 j9 Q% |

                                                         花儿朵朵向太阳

1 t, @8 e9 @. Z8 n3 Q


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你看那,漫山遍野处处春光,漫山遍野处处春光,青山点头,河水笑,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春风吹,春雨洒,娇艳的鲜花吐着芬芳,抬起头,挺起腰,张开笑脸迎太阳,
  花儿离不开土壤,啊……鱼儿离不开海洋,啊……少年儿童千千万,离不开亲爱的领袖,离不开亲爱的党。

! a$ O5 i/ q9 z9 ?

  朵朵花儿向太阳,颗颗红心向着党,红色少年的心头,长上了红色的翅膀,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奔向那祖国需要的地方。

( d: h1 O$ a$ i1 l( \( C: N

  你看那,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万里东风浩浩荡荡,你看那,漫山遍野处处春光,漫山遍野处处春光,青山点头,河水笑,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花儿开在课堂上,到知识宫里掘宝藏;花儿开在操场上,把身体锻炼得铁一样;花儿开在试验田,啊……庄稼长得肥又壮;啊……花儿开在山坡上,一行行翠绿的树秧,跟我们一起成长。

$ _7 \! }5 ~0 O5 Y V' S

  朵朵花儿向太阳,颗颗红心向着党,星星火炬指引着我们,从小立下大志向。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献出一切力量!
http://tv.mofile.com/EJG8ZH7U/

9 H7 v3 I9 A8 W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9 1:09:46编辑过]
/ w: O$ C" H1 F# f4 K

发表于 2008-12-22 1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2-22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v.mofile.com/EJG8ZH7U/

/ F4 t0 E; I& A! p6 M& Z

 

8 u' y2 ] y" w: g

胡兄,点击上面那个链接,可以重温那个电影片段和插曲啊!

发表于 2008-12-26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2-26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25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三在2007-4-18 17:31:00的发言:
0 _0 z9 W" E/ ]2 y- d A3 H- U3 Y

顶!继续!我号召班里汽车局的弟兄们都来看一下。
5 ~6 k/ w0 ?% v

我在一次社会的聚会上遇到一男生姓黄,他爸(活着的时候)是汽车局(一机部)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他和他姐们都在咱学校上过,后来转到青龙桥小学了。他现在还在汽车局住(他爸的房)。他姐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院(文革前)现在在加拿大~画画。

发表于 2008-12-25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久没光顾了,一切理由都显得苍白无力...

( R$ f% `1 u$ m; h' H7 ~# @

 

发表于 2008-12-25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29 0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张照片是在四砂北宿前所照,脚下踩的是横卧的水泥电线杆?但是,与我合影的那位同

胡涂兄∶
多年未见,只偶而听到有关兄的一些情况。近日观帖看兄文采飞扬
幽默诙谐不亚于当年,甚慰。与兄合影者为柳迅,他哥哥也是机院
附小的。另魏金民应是魏京民,井岗山黄洋界上的照片中维柴的人
不少想你是认识的。过几天再发几张旧照请君赏析如能博君一哂我
就很高兴了。
发表于 2008-12-28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8-11-6 9:39:00的发言:
66届同学回母校时和龚定书老师(已去世)的合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age0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4 k7 d: e! z( }' R) B+ t3 h

看出后排右边第一人:马路

发表于 2008-12-28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08-11-6 9:47:00的发言:
92年66届同学在颐和园聚会时和金老师、胡世坚老师、龚定书老师的合影。我只认识其中的一个人,说明还是请能者代劳吧。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age00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y7 S1 g) c/ j( l5 P

和马路的大弟弟马军聚会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4 00:49 , Processed in 1.27543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