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jy大哥:真得谢谢您提供的弥足珍贵的照片!我是随父母53年从沈阳调入北京,记不清是干校还是管校.后来只记得管校的校长叫刘化南,是转业的老红军.我父亲他们是整个学校一趟火车从沈阳来到了北京,五十年来一直住在机院内.他和几位工友被分配组建了大院内的合作社,我还记得他五几年佩带校徽的情景,还留有佩带校徽的照片,这些只能是留给我的纪念了. 您的第二张照片机校主楼 (21号楼)南面是院内最大的操场,文革后人民日报社在那里盖起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彩印厂,就是因为它机院也搬不回来了,那是周总理批的.后来提出以西大门向东的马路分界,北面归学院,把北面的河下水泥管填平扩展到水碓子路边,但报社不同意没有实现. 原来大操场北边和东边用桑树条种成隔离带,成了操场的边界.小时侯开春到那里揪刚长出来的桑骨朵拿回家喂蚕,再过些天就采桑叶了.儿时的操场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乐趣至今难忘! 上面第一张照片主楼北面临主马路54年种了好多杨树和松树,后来成了高大茂盛的杨树林.西边的树林中有一排房子,是大学生练举重的地方,小时侯看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的大学生真是羡慕极了! 我只保留了北京机校的一张二屉桌,上面有个小铁牌,上面刻有北京机器制造工业学校的铭牌,算是对北京机院那个年代的怀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