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部(干部)子弟学校”大约是50年代前期与一机部的“干校”、“机校”、“管校”先后建立的,50年代后期三校合并为“机械学院”,“子校”则成为“机院附小”。“文革”后交给教育局则改名“针织路小学”。文革前由部拨款,经费充足,师资强大,校舍设施好,管理严格,成绩斐然而著称。当时,部属机关子女住校,三校子女走读,“附小”后期,住校生似乎较少了。可能与毛主席批评有关。 照片中学生宿舍楼、礼堂(食堂)及没显现的教学楼、足球场、水磨石滑梯都不存在了。现在的“针织路小学”似乎只占了“机院附小”操场的位置,大门也已向北开, 照片中主体——拐角楼(2号楼)现为报社招待所,烟囱则是办公大楼与小学礼堂之间的开水锅炉房。照片似是60年代前期拍的,在学院大门外居民楼上向东北方向拍的,可见教工宿舍楼(7号)及8号楼、9号楼顶部,学院招待所(14号楼)在小学操场的东南角,照片中被大学生宿舍楼(13号楼)遮挡了,马路标在柏树绿化带上了,应再靠右些,路的东尽头向南拐则是去学院南门,南门里路东就是学院那座大礼堂,当时算得上设备较高级了。 那时,物质匮乏,精神丰富,元旦联欢晚会,清明去日坛给马骏烈士扫墓,春游颐和园、香山、动物园每年轮着去,北海景山更是中队活动常去的场所,红墙白塔,水波荡漾,星星火炬队旗在船头飘扬,此情此景,刻骨铭心。 记得62年吧,吴卓的父亲来校做报告,还带来了慰问品—
每个同学6块奶糖一条毛巾,和今天的贵族学校没法比,当时大家非常高兴,这是前辈的关怀吗。 63年元旦联欢会,有一个世界各民族小朋友欢聚节目,音乐郭老师分派王伟与崔同学扮非洲黑人小朋友,脸塗黑色,头发剪短烫卷,非常逼真,好奇的女生都摸他们的卷发。那时候男女生隔阂大,被女同学摸脑袋的王伟非常窘迫,男同学看到他的尴尬样子,哈哈大笑。演出就在照片中的礼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