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3 V" u1 v% g+ |3 W
我说——我说fficeffice" /> 3 E' u0 ?9 t8 h5 o) F5 v
谨以拙文献给节日中的大小朋友们 + P% l3 n. ^( C1 G4 b# [( }) F7 z5 e
$ o: g( H* w. s5 c 寻 觅 儿 童 节
9 Z u, R/ y+ k- B, e" u; a9 r
4 T% V7 C; S" l0 R8 J- Y: p! n 附小人的心思似乎真的是相通的,正想着快到六一儿童节,似应有所纪念。打开网络,就看到鞠大哥动情的召唤。 : h) I& C2 @) A0 ~
本以为这日子会搔到痒处,文思当如泉涌。可激情满怀正欲敲字之时,才暗自吃惊——无论如何也记不起童年的任何一个难忘而热闹的儿童节来。 0 i, F& A' K' k$ B( o2 Q; i+ v
不过,这绝不是说,我们的童年不幸福。恰恰相反,我们“度日如年”——在附小似乎天天像过小年儿一样欢乐。
# T0 a0 a' {" i& x/ e+ i 正因为如此,时时刻刻沉浸乐和的日子中,以致竟然对六一儿童节没有留下特别的记忆。于是,搜肠刮肚,左思右想,但终究也无法确定。只好记写下来,任人评说吧。
, @9 F3 q# N$ j+ @$ }0 E
% U# Y$ J2 U% R 也许这一天是六一儿童节。记得这一天我们全校整队前往文化馆看电影,是苏联影片,名叫《团的儿子》,讲的是一个流浪儿被红军某炮团收养,百般呵护。在一次激战中团长负重伤,弥留之际,将肩章交给流浪儿,命其撤退。最后,已经成长的流浪儿,佩戴这副肩章,带着队伍接受统帅斯大林的检阅,团队后继有人。 ( Q: U5 w8 R3 t i/ c
我们同学对这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流浪儿无比羡慕,憧憬幻想有朝一日也有幸成为这样的幸运儿。看完电影后,大家喜欢三五成群扎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整个一个民间自发的观后感言会,其实质完全类似“官方”的座谈会,不过,我们没有座位,有地方也不坐,都是站着说,大概应了那句老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4 [, o- v; E( \* G3 O; e
当大家交口称赞影片中小主人公的英勇年少时,有个“大个”学兄接口说道,这不算最神奇的,记得还是苏联,有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的,说的是红军正规部队的一个英雄团,首长是个十四五岁的娃娃,还嫩着呐。却指挥有方,作战英勇。有一次,在思谋部署一场激战之余,从窗口看到几个比他年岁小不了多少的儿童在外边玩耍,他一时似乎找回了童趣,恨不得也解下腰间的指挥刀,跑出去和他们痛痛快快地大玩一场。。。。。。我们听后真是羡慕至极,感叹至极,我们还在找根木棍当军刀挥舞游戏时,而人家成就大业却想返璞归真,回到童年过把“小儿瘾”!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9 W9 t& v; ^ J, ]- c1 W. b. n
& G9 A! ?. |+ M. f 也许这一天是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们去附小礼堂观演节目。演出自然是以班为单位,每班都要出节目,观众做出比较。实际上是各年级各班之间的文娱竞赛,当然是不设奖的。演得精彩,会赢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赢得师生和家长的称赞,同学自然脸上有光。我们班有一个节目,最后是一个集体造型,好像是一人站在同学的腿上,挥舞红旗。但同学手里并没有红旗,怎么办?有人提议将红旗事先放在舞台上,最后时刻顺手拿起来。应该说这一设计很是到位,不露痕迹,一气呵成,连贯自然,不过,老师思虑许久,最终忍痛否定。为什么,老师没说,我们也百思不得其解。结果,匆忙之间临时设计一个在我们当时看来都很不过眼的动作,让台侧的一个同学举着红旗跑上来,交给台上的同学,然后自己再跑下去。这样,整体的自然性生动性就受到不大不小的损伤。
: M- v: v- \. e: n% B% y 现在,回过头来再仔细一想,终于有所顿悟,解开似乎隐藏几十年的心结——原来红旗是不能倒的,更不能落地,一定是这个道理! N7 Q; |$ Y: O: U
那天,我们还有幸观赏了高年级表演的节目。他们演的是小话剧《王二小》,这是尽人皆知的抗日小英雄,放羊娃,儿童团员。一次“大扫荡”,日伪军威逼他带路,企图消灭八路军游击队。二小人小志大,将敌人引入包围圈。日军恼羞成怒,用刺刀挑死二小。 7 L5 h5 F7 ?3 _
应该说,他们班演得相当卖力,也相当感人。尤其是消灭日本鬼子之后,大家围在二小的遗体旁,爆发悲愤之情。按剧情,下一步二小的同村小女伴,要扑在二小身上痛哭,这是戏剧的高潮,俗称“戏眼”,无疑是最感人之处,用现在的话说是最煽情之处。可不知为什么,戏演到这时却戛然而止。我不记得附小的舞台有没有幕布,是否提前拉幕,反正戏没演完,成了“断尾巴的蜻蜓”。他们班的知情者在台上台下急得直跺脚,但也无济于事,留下无以挽回的遗憾。当事人对这段“史实”当是铭心刻骨的,亲口讲述亲历之事,恐怕一定比我这旁观者局外人所言要生动有趣得多。 1 e! R) x7 f7 {8 h
) P& j# ?9 r* r$ x 这一天一定是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们早早起床,换上洁白干净的白衬衫,蓝裤子,整队前往机院大礼堂,今天是我们的节日——我们班我们年级集体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 3 w3 P$ S# z0 E. b: K8 h8 O9 N
记得大队辅导员胡老师主持仪式,首先是《出旗》,话音未落,就响起嘹亮而熟悉的号声, $ C# L; d5 q( k9 r8 S7 h
只见从身后通道走来一队人马,为首的是旗手,高举队旗,是附小“闻人”wangnanjing,浓眉大眼,虎背熊腰,两个女生做护旗手,后面是连吹带打的鼓手乐手。
0 j! U3 v( P' Q3 Z) q- {# h 我们清楚地记得胡老师讲的话:“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以致于四十余年后的425,我们又一次聆听胡老师的演讲,那熟悉的声音把我们和如烟往事有机而亲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0 H2 W" v) S$ F9 ]+ E3 ^( n 下一个程序,我们开始佩戴红领巾,老少先队员——我们的学兄学姐一对一地给我们佩戴。我看到我的邻家学姐正向我们走来,真希望她能亲手给我佩戴。不过,她走到前几排的同学面前。。。光惦记学姐了,以致是谁为我佩戴的红领巾,是学兄还是学姐,何等模样,已然记不清楚了。 , f2 A/ O) @( j3 B6 u$ {
最后,胡老师庄严领誓: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 N5 k9 E% |3 n* C+ A7 e7 Y 我们在台下行举手礼,齐声高呼:时刻准备着! 8 S0 Y) d# F0 T, B* @; r/ |. I
从这一天起,我们已经是光荣的少先队队员了,“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1 L" Z) _. R# S7 I' w& n2 _ 这一天难道不是儿童节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