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元宵节说来就来了,给大家带来无限幸福与欢乐的大年就要离去了,真是舍不得这么快就要结束这么令人难忘的节日。还是要延续这快乐的时光。我搜索了一些有关的文字与图片再说道说道元宵节。
8 k* n8 v! l) w0 b. b% U 4 t" S+ g8 v4 f! E5 y" k
 ! ~, C7 a0 q, v
7 I. _) x* t* A. Q. U ^
" O$ e8 E; y9 V1 ^" T; n6 Q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N: k9 W8 y% R0 e$ e
+ k% x& d3 i6 y M# K) S1 S. Q+ \4 m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5 J: E6 Q& a6 x: ? t% a
( i0 C4 R8 {1 h- V' u$ G" b$ K4 S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 A" _9 U3 [! v
. t3 m |5 L3 s+ E2 l; h, ^;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2 K2 `6 d8 _+ N8 A. z 7 `, h! K9 ]' y! ]
, ~5 y1 \- W* T4 P# ~" _* P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4 f* E) H# a/ s( \: _
' b" c" c, P# u! R* B : D4 E$ K& ?4 W* e$ ~1 a/ P

4 q% K, M8 s; L4 c* F" E, _
 $ Y! a6 |# G! {8 a' _+ F/ ?5 H
; f0 b" K0 l! ^: p
" P% t: v3 `; Q+ f- m9 B
9 K2 i3 Z- q3 }$ v a# p5 d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Q8 u% g. T6 \# [) N5 q' ~
2 K- U0 ?) f' y. E' G8 k G0 }5 m6 q. R {

. g+ ~* i" Q2 o$ c8 s7 s F, x7 D7 A: [4 U( r
' U0 a1 c" U) b( c5 U ( l/ A% |! i* @6 M7 ?: j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7 I1 Y4 y f1 u) `8 S" {
, c5 E0 ^9 h* Q# y3 Y2 |6 t


/ J2 m' M% o/ H7 ^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Q2 S" \+ o+ ?4 w/ [1 N
( U$ T" w7 p0 Y! G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 e; z, M0 t$ w$ m- ~' i# U
4 L. B& W2 J7 c/ {0 {

, M0 W' A" Q; H0 }0 w' y9 \
/ R! Z2 U* M7 Z# |0 [
8 c, j" x9 W1 Z9 e j
1 B! P( \8 }" D3 W/ B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0 i6 s9 ~0 n) ^0 F% [5 L" u " j2 A% S! s! M. o0 S7 G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 y8 j5 m. n 1 f4 }1 N, z2 k% C3 k! F+ `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0 S- _7 w+ `( F
0 T: }5 e( _; s( W; l Y
 4 U2 ?# `, G7 i: ?: ~: C1 X
( E% m4 g$ j6 `; |9 C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 O: B8 @: O( x- L4 a1 H: ] & m- Y/ i3 K1 W/ p" W. I+ J8 B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f0 `' F! m2 B0 P; Q% K3 {5 U8 p/ f
* \) g+ E2 G# b" K5 e4 c





3 z" D2 v% A7 f. d% U, @: m! W" L& n, Y5 n
7 Z5 i! T; A" g( q$ K. @4 U4 e 9 @ i, V& \ T
2 W- _4 y: ^3 v9 q' L9 G关于灯的传说
* I' f5 r- s7 ~( G- t
2 h2 B5 r' P5 j+ N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 d' H3 Z' l0 k" b0 @# [
/ D: y3 n! {5 t& D) x% S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8 O7 u1 E+ A2 E$ o

# ~% K M' f, i0 w1 z0 R
 * h7 ?- T- X9 n8 w; D& S1 `0 s
, j9 `5 ]3 R( T$ j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 S( g" P9 Q4 [
% m$ P: S6 B' w8 l: l4 B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 ]4 p6 W% R! ?) g: T
& W9 S8 y& B0 I/ C: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 W& F8 O7 j% h
& o/ _9 w$ k% }3 F' }. N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 Y$ e) e: `1 f6 Y/ m
6 A& F1 F- T9 R# Z' v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 d- Y) e" e# C7 ?1 W
. B r5 h( ^6 e% Q" `. Q

 $ E2 { O4 Y) U: |* ]7 k1 d' l
2 Q! [3 f7 P% e4 X
- O8 `; v- u1 v& M
, t& k/ z$ K ^) E" r0 Y! J( v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 I* n: M% `5 q: B
0 z8 W+ U! S' F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 P% p6 b2 r6 q" p+ X3 I2 J % c9 N, ~% u, ]& C2 G! V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4 p9 n; l! z0 `# ^# w2 z 4 h6 d s% [! }* i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 N" m6 \% n$ T
5 Z0 U+ E" u& Q% p( |. j- o( x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 d9 `! N" p0 V: i! U2 n 1 U3 ^' T' G+ t( X6 g7 f. u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4 P3 ]7 |& q4 q2 {& L
7 {5 {- P I* O3 k
0 n0 }- T4 ]" |6 a! e: t2 h
" ~ a% |: r: v3 h4 z! M
* ~7 Y* J! W, f* z
 9 W$ h; ?- z( `8 M& f
* ~5 ~9 j$ L9 V; [ z
+ ~" R1 p" n8 q% T5 v $ O, J& y' [- U! `
中国的情人节 + ?* t; q$ w$ J/ P0 {
}$ P2 h& o- Z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5 ^' c8 G& k- U2 g1 M' f9 k, T ; [$ Y% Q: b* v6 b% U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 v1 ~! X! R5 D; O2 m. ~( ?7 u
) W5 A# t0 l4 d5 z( b% Q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3 ?! Y2 `% D" F3 D% ^
8 a# h" T9 F: N& l; }$ a

6 c7 g% ?4 A* p Z0 v2 t% b/ E' F

$ ~- H1 b+ l' S; {% ~
7 ]& M* l% ?2 V# }# n) p 6 ^0 `" K4 M/ t# n8 {% C
" Q1 `$ _9 L3 \7 T) I
有些文图不对号,这是一时找不到合宜的,请大家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