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刹听松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20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0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2-20 8:50:00的发言:
9 X/ J7 ]2 i9 \7 k, J

 

) P( Q6 }% y r# i: W

       ........假得更多了。真让人没有办法。我们身处在假冒伪劣产品的包围中。

j+ ~1 s& k x8 p0 P. ]

    初四,几个干校同学小聚,吴卓小弟吴晓勤给我几包好烟,于是喜上眉梢,打开那包“中华”一抽,考!味道不正,是不是假的啊?!因为中华烟,假的极多。后来,再验了几根,觉得有点似真,可能是放时间太长了。今日,又开了一包“黄果树”,味道也不对……目前的东西,真假难辨啊。真可怕!考虑,戒烟了。

1 [1 S1 N$ a) ~9 f

    另,我宁可在激烈的运动中累残了,也不愿意因病而让医院的庸医们给治死了……哈哈哈!

$ C/ Z' I5 n9 X' V" g4 J9 j4 Y

    
 

" K, T& L. b5 d$ q7 D) o- z, Z

有报道说,过滤嘴儿带来的危害比尼古丁还严重。纤维粉末,化学胶成分,硅油成分。。。。一股脑地全进了肺里。建议抽烟的校友们还是悠着点吧。

发表于 2010-2-19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玉龙雪山的回帖太高兴了,太高兴了。人生总是伴随着快乐与痛苦,但是老人不论什么时候总是祈祷儿孙们能过上幸福愉快平安的生活。我还记得你上传过的全家福和与老父亲的合影,你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老人们有孝顺的儿女。老人回顾一生不会有什么缺憾。再次祝你及家人新春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5 p4 C7 B3 A m: I8 @4 F

 

* e f% A5 b3 M


4 {7 G$ l* U& E8 s$ E) z

( G% e* B% C8 ]8 u) R

 

2 {) k4 u. j. `) }1 t- F) Y3 l

下面有二首歌,分别是阎维文与崔就浩唱的。

发表于 2010-2-19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欢迎,谢谢laojy的新春祝福。我是听说附小的同学可以在这找到,所以赶快注册登录,发现来得太晚了,你们两年前就开始联系了。寒江渔翁,我给你发了一个邮件,告知我的联系方式,请查收。
发表于 2010-2-19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2-19 15:53:00的发言:
  9 b R" N6 y3 s- q

                                                             乒乓球…… 今非昔比啊


- V0 d8 \1 d" U: t

   看了前面那位学姐谈起小学校兵乓球队的辉煌历史,想起小学三楼那间宽敞明亮的乒乓球活动室——我毕生对乒乓球的爱好,就是从这里培养起来的。但是,我不是校队的。我校校队那时有不少高手——去年10月11日我们65届62班部分男女生在“地球村”聚会,久别44载的班里、学校的体育明星韩波来了——他说:“我当时是咱们学校的乒乓球冠军,朱和迪是亚军。每次,最后都是我们俩决胜负。我总是赢他……”

: ]- |; D/ v! B+ t& R, j( s

   。。。。。。。。。。。。。。

0 M. R# a3 | I6 r+ O, \

 

1 R O0 H2 r/ U2 s0 B" n

胡兄长所走过的“打球”之路,我也有类似经历。什么“石头台子,木头案子,红双喜拍子,正反胶,。。”,很熟悉的名词啊。我记得小时用的拍子多数为单面胶,有正胶粒和反胶粒之分,下面还有一层海绵。好一点的拍子在反面还有一道标尺,用于测量球网的高度。两面无胶的拍子(光板儿)也玩过,击球时声音脆响。兵乓球有密缝的和不密缝的,一不小心踩瘪了,回家放热水里一泡,球又恢复原样,虽有点变形,可不影响玩儿球。红双喜球拿在手里,手感特舒服,但太贵,玩别人拿来的,可以,自己坚决不买!上中学后就很少玩兵乓球了。现在脑子里只知道红双喜是名牌,其它国内外新产品就没概念了。

( \* |' ?! _( R1 t' K

 

/ I. o6 C& ~' t, D

胡兄长为了找到标准手感,咬了若干次朱唇花巨资更换家什,我看值!那怎么也比花银子买药看病强。

, n- l3 S/ w2 Z" h, ~

望胡兄长继续持此理念,虎年中虎跃龙腾,身体健康!

发表于 2010-2-19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找到了3个同学

初六,1960届我们班部分校友小聚,又找到了3个同学。

4 n6 T5 _1 j' E; U! ]7 w: m* n6 d


发表于 2010-2-20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2-19 22:15:00的发言:
- Y* d3 _8 c+ O$ J2 v9 i7 v8 B

初六,1960届我们班部分校友小聚,又找到了3个同学。

, n- `5 e- k( l# o( `6 R7 W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T- y/ W; O' }$ u# V g9 S& o& V1 |& ?8 l

祝贺西水车见到久别的同学,建议让他们来这块园地转转,正如糊涂人所说的:

5 d& d3 u+ F; z4 N$ o

       欢迎最近寻根而来的校友!

/ R* b7 Z* M9 L/ G2 D/ u( }

     这里是附小那株精神不灭的大树——“落叶归根”吧。

' C; ^6 K% {5 G1 Y9 [

     这里有对少年时代母校那故乡般温馨回忆;

, ~) z3 e1 l3 N( `. K8 {: m, q# }

     这里有对慈母般哺育我们老师的深切怀念;

& ?. {) f5 J' k1 |7 K5 F

     这里有对六载朝夕相处的同学的友爱追忆;

4 }& P2 S) w1 g% B" T

     这里有过去了的和没有过去了的亲情故事。

8 L; I; n) v& h

 

5 I( n3 B6 \. F% n



7 I5 Y5 B' J3 i7 P. n2 d


发表于 2010-2-20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2-20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2-25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郑州还沉浸在新春到来的喜庆气氛中,在郑州人民公园举办的新春灯展吸引不少市民前去观赏。我把这次灯展的照片传上来,请大家共赏。

6 A L$ r2 b6 C' z2 j+ N* c" J

 

4 R0 B7 U) Q, C0 y% B4 Y- h


 

. b7 ^6 U- D/ P# ~" a- D1 Z% ^


 

' ]3 [) F- q( V* B* r


8 K; D8 Y$ w9 {. j4 p


" P; G) }* U2 H2 i


( F# _4 q/ I9 a% o9 t4 [+ I

 

' h2 R) i0 @4 {' q3 K


H7 L/ g+ `3 f$ a# U

 

- O. t5 `8 t8 h/ t( Z a$ T


) Y8 o. M3 _5 j( A$ n( ?


. C# E$ ^8 b6 z( W& B- g


. A. J; n: y/ e9 C, X. B+ x

 

8 t5 W: Q0 u* R$ m/ ?/ h! T


 

( a+ T( j( } L( E9 y; P) a


a/ l# i/ M$ V


9 Q n# J% {8 A' D' b/ n


) [4 O/ B1 s( Q! K& O0 B


2 i! X, F6 k& p$ e


- [" {) M- `0 W7 t2 {% E+ z


* [: W- D# _4 W8 t& \



发表于 2010-2-25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鞠学长,夜间的照片照的很清晰,不容易,是否用的高感光度或和闪光同时用?
发表于 2010-2-25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2-25 15:03:00的发言:
老鞠学长,夜间的照片照的很清晰,不容易,是否用的高感光度或和闪光同时用?
5 K: T+ D( Z0 x6 A" }. c# I

提的问题已落后与时代了!

发表于 2010-2-25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0-2-25 15:20:00的发言:
. e& a' B9 z$ _

提的问题已落后与时代了!

' I8 F, r1 E! v% K0 i7 }5 ]% ^, O# ]

请教:我说的高感光度是指ISO功能,可以不用闪光。

发表于 2010-2-25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鞠大哥:照片上的可爱的小姑娘是您的孙女吧?
发表于 2010-2-25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革命后代在2010-2-25 15:20:00的发言:
# p9 V& \' I7 `8 t3 [1 n0 ]+ ~

提的问题已落后与时代了!

5 ]. C& c8 P1 w. P# p! N6 A

 

% q$ a# q5 D( y) D+ }; V7 d" Y$ S) {

后代,你对大你不少岁数的学长啥态度?

/ e' c( D1 j; j; F0 `! Y" {

(还有一个错别字)。

发表于 2010-2-25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0-2-25 19:42:00的发言:
! s3 j6 _$ b9 C* j# w6 l& Z) o

 

5 ] v: P2 ]+ T' Z) U* }5 V

后代,你对大你不少岁数的学长啥态度?

# Q* ~( Q, n+ ?+ K

(还有一个错别字)。

8 _2 g6 a, R! _9 y1 f7 Y

谢谢wangpei,我不会计较她的态度。岁数大更要学习新知识,况且她的座右铭是“做人厚道!善解人意!”。让我们共同提高。

发表于 2010-2-25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10-2-25 18:38:00的发言:
鞠大哥:照片上的可爱的小姑娘是您的孙女吧?
- S: _: ^* \0 L& D4 `' c' o' T3 ^( E

     漫步说得对,照片的女孩正是我的宝贝孙女,看灯时她一定要自己摆个造型要我照,给她照时,我都用的自动档闪光灯都闪了,这样可以让她的形象更清楚一些。

) z1 e( o! H7 Q; h/ ]3 \$ R% V

 

( W7 K+ G5 |; o- n7 L7 A2 J


发表于 2010-2-25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2-25 15:03:00的发言:
老鞠学长,夜间的照片照的很清晰,不容易,是否用的高感光度或和闪光同时用?
! r7 C2 d" D- A6 V) M! w$ m

    哈哈,西水车抬举我了,我是用傻瓜相机起步,很多地方还是一知半解。这次所照的灯展照片我是用尼康D90照的。有的我是用P档,让相机自动控制快门和光圈。有的我是用自动档,因为是夜晚自然要闪光的。

0 z7 K L# X% Q3 X

 

Q+ _, v0 D2 S/ ?, }

, [ v' f: d$ S: r& r

 

( p* b$ P; V3 [# p

这一幅我用的是P档,没有用闪光灯。

2 \8 j6 h7 I! [0 Z: p7 L1 q: o" N2 K

3 Z+ \; G; v4 _' c$ D! v

 

! ]& b ?1 @) a

这一幅我是用自动档,自动开启闪光灯。

发表于 2010-2-23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2-23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2-23 13:23:00的发言:
1 v6 u3 _- S, u, G6 _

     哈哈,看来母校乒乓球坛的英雄还真不少,冬虫夏草也不是等闲之辈。我离开母校较早,没有机会看各位的精湛球艺,我刚参加工作时单位的年轻人多,有几位乒乓球高手,我受传染打了几年乒乓球,球技没有长进。为了助兴,我再添点乐子。

4 a" N% _% A b

 

& S: p4 Z2 V, q; q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虫说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Y/ |7 A" d# C) b. p! K+ ~$ ^

 

: f! P2 Y) O6 a9 z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获团体奖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U) o) }! J1 X

 

( t: F. `3 \1 }; Q% Q! B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播发新闻.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L+ O8 C- {4 N$ B; x. E

各位观众,此次大赛,能够夺魁,全赖鞠大哥的精心策划!胡雄和水兄用命。尤其是临场POSE太酷了,帅呆了。可是,俄要实话实说,这次世纪大赛俄没上场,当了全天候的“板凳队员”,做替补!惭愧呀,惭愧!

发表于 2010-2-24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em64]附小论坛红红火火

' M7 z9 F6 m6 F2 F& v



, V! W/ G* v0 A


发表于 2010-2-25 0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贡献一张庙会的照片,早年间在天桥由老艺人张宝忠练的把式:“举刀-拉弓”。据说刀重128斤

" O/ e7 w( [# a1 l

2010年春节初四下午,龙潭湖公园,


发表于 2010-2-25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2-27 0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霄节就要来临,衷心祝愿老师和校友们渡过一个祥和欢乐的元宵节。

% ~. I/ j1 a9 p1 u9 w

 

' v/ m! e7 N" o2 g9 n& m& X

1 w! j: {) }! n* @& y% r

 

3 g2 x0 d7 Q( G; M4 G

: s# Y9 P8 W6 g" v% h w V

 

$ }9 j9 l3 c, C& H. ]# F


9 _" g% D; ]8 f" [/ g9 h

, f! @# V3 r" [9 F! V8 C

 

& G8 @+ h, V. c

过元宵节是要吃元霄的体会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 c+ J; N" _+ T3 H. z& R/ j U. z


- i( d+ l7 ^$ p2 J5 x2 o4 T

 

% G+ Q) p0 ~- M

0 u/ M/ r# ~, F' h' J; N

 

! j, ]4 q3 B. ^3 A5 c l6 ~

过元宵节还要放烟花鞭炮告别大年


发表于 2010-2-28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2-27 17:56:00的发言:
, o' ?) F6 E2 ]8 u" Q7 G$ z

啊哈,元宵节说来就来了,给大家带来无限幸福与欢乐的大年就要离去了,真是舍不得这么快就要结束这么令人难忘的节日。还是要延续这快乐的时光。我搜索了一些有关的文字与图片再说道说道元宵节。

. J7 D+ Y, V1 u6 S1 K

多谢老学长送来这么多好图和介绍!

; M" l: i8 Z) X" M# g, f

 

/ k' N- j& u3 u7 B, J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P8 \& S& m/ [. Z9 L6 r4 l' C' |+ I

 

$ n8 E, L! P. \0 Q3 I

估计这是欧阳修在南方做官时写的诗,至少也是在中原一带。而北京元宵节期间,白天尚且天冷风大,黄昏后就更不宜穿春衫约会啦!

5 e& l% @; b0 A: ^* H: P" U7 d7 ?7 l

 

8 N- w& H, A, m1 X: n: b. A

花灯好,不放炮最好……还记得去年央视新址一场大火……

% z' Y, |4 s( t0 R( z

 

7 a/ g& \8 E+ H! Q/ c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9 E* w* {) B! y6 p0 M1 X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4 |" w7 L5 R9 R7 M

 

' _ b5 B6 c/ B, u* _) h

《水浒》“时迁火烧翠云楼”:“未到黄昏,一轮明月却涌上来,照得六街三市,熔作金银一片”……古时候城市没有今天这样的光污染,因此月亮一定又大又圆。

0 i9 w7 t- Y+ u8 U

 

8 }* B: G; [( F6 F: o

祝老师们、老学长和各位校友元宵节愉快,享受元宵汤圆。

发表于 2010-2-28 07: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2-27 17:56:00的发言:
- B& f8 {: Z) \5 R4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焰火3字.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 b6 L$ x6 l1 a8 h+ A4 L/ J

 

4 T7 k1 y3 ? l- N

有些文图不对号,这是一时找不到合宜的,请大家见谅

- l6 x8 P4 I4 ~) c" [+ \- S; {! f

记忆中,最后一句是很著名的。好象全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陨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发表于 2010-2-28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B; [7 k* _1 L f& D, g' x

 

% j e6 ?# W+ f" A3 N# g& D)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发表于 2010-2-28 0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吹陨星如雨,……凤箫声动,……灯火阑珊处。”

发表于 2010-2-28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附小师生元宵节愉快!

( g# K8 @ d& ~& ?. h" X! Q$ C

 

$ ^/ a; U( |$ ?$ @2 h Y% ^

1 s% W% P8 Z4 m J; x& v' Q, [# [



发表于 2010-2-27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哈,元宵节说来就来了,给大家带来无限幸福与欢乐的大年就要离去了,真是舍不得这么快就要结束这么令人难忘的节日。还是要延续这快乐的时光。我搜索了一些有关的文字与图片再说道说道元宵节。

8 k* n8 v! l) w0 b. b% U

 

4 t" S+ g8 v4 f! E5 y" k

! ~, C7 a0 q, v


 

7 I. _) x* t* A. Q. U ^

 

" O$ e8 E; y9 V1 ^" T; n6 Q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N: k9 W8 y% R0 e$ e

 

+ k% x& d3 i6 y M# K) S1 S. Q+ \4 m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5 J: E6 Q& a6 x: ? t% a

 

( i0 C4 R8 {1 h- V' u$ G" b$ K4 S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 A" _9 U3 [! v

 

. t3 m |5 L3 s+ E2 l; h, ^; {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2 K2 `6 d8 _+ N8 A. z

 

7 `, h! K9 ]' y! ]

 

, ~5 y1 \- W* T4 P# ~" _* P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4 f* E) H# a/ s( \: _

 

' b" c" c, P# u! R* B

: D4 E$ K& ?4 W* e$ ~1 a/ P



4 q% K, M8 s; L4 c* F" E, _

$ Y! a6 |# G! {8 a' _+ F/ ?5 H

 

; f0 b" K0 l! ^: p

" P% t: v3 `; Q+ f- m9 B

 

9 K2 i3 Z- q3 }$ v a# p5 d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Q8 u% g. T6 \# [) N5 q' ~

 

2 K- U0 ?) f' y. E' G8 k

G0 }5 m6 q. R {


. g+ ~* i" Q2 o

$ c8 s7 s F, x7 D7 A: [4 U( r

 

' U0 a1 c" U) b( c5 U

 

( l/ A% |! i* @6 M7 ?: j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7 I1 Y4 y f1 u) `8 S" {

 

, c5 E0 ^9 h* Q# y3 Y2 |6 t





 

/ J2 m' M% o/ H7 ^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 Q2 S" \+ o+ ?4 w/ [1 N

 

( U$ T" w7 p0 Y! G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 e; z, M0 t$ w$ m- ~' i# U

 

4 L. B& W2 J7 c/ {0 {



, M0 W' A" Q; H0 }0 w' y9 \

/ R! Z2 U* M7 Z# |0 [

8 c, j" x9 W1 Z9 e j

 

1 B! P( \8 }" D3 W/ B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0 i6 s9 ~0 n) ^0 F% [5 L" u

 

" j2 A% S! s! M. o0 S7 G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 }: y8 j5 m. n

 

1 f4 }1 N, z2 k% C3 k! F+ `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0 S- _7 w+ `( F

 

0 T: }5 e( _; s( W; l Y


4 U2 ?# `, G7 i: ?: ~: C1 X


 

( E% m4 g$ j6 `; |9 C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 O: B8 @: O( x- L4 a1 H: ]

 

& m- Y/ i3 K1 W/ p" W. I+ J8 B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 f0 `' F! m2 B0 P; Q% K3 {5 U8 p/ f


 

* \) g+ E2 G# b" K5 e4 c






3 z" D2 v% A7 f. d% U, @

: m! W" L& n, Y5 n

 

7 Z5 i! T; A" g( q$ K. @4 U4 e

 

9 @ i, V& \ T

 

2 W- _4 y: ^3 v9 q' L9 G

关于灯的传说

* I' f5 r- s7 ~( G- t

 

2 h2 B5 r' P5 j+ N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 d' H3 Z' l0 k" b0 @# [

 

/ D: y3 n! {5 t& D) x% S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8 O7 u1 E+ A2 E$ o



# ~% K M' f, i0 w1 z0 R

 


    * h7 ?- T- X9 n8 w; D& S1 `0 s

 

, j9 `5 ]3 R( T$ j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 S( g" P9 Q4 [

 

% m$ P: S6 B' w8 l: l4 B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 ]4 p6 W% R! ?) g: T

 

& W9 S8 y& B0 I/ C: ~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 W& F8 O7 j% h

 

& o/ _9 w$ k% }3 F' }. N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 Y$ e) e: `1 f6 Y/ m

 

6 A& F1 F- T9 R# Z' v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 d- Y) e" e# C7 ?1 W

 

. B r5 h( ^6 e% Q" `. Q


$ E2 { O4 Y) U: |* ]7 k1 d' l

2 Q! [3 f7 P% e4 X

 

- O8 `; v- u1 v& M

 

, t& k/ z$ K ^) E" r0 Y! J( v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 I* n: M% `5 q: B

 

0 z8 W+ U! S' F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 P% p6 b2 r6 q" p+ X3 I2 J

 

% c9 N, ~% u, ]& C2 G! V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4 p9 n; l! z0 `# ^# w2 z

 

4 h6 d s% [! }* i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 N" m6 \% n$ T

 

5 Z0 U+ E" u& Q% p( |. j- o( x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 d9 `! N" p0 V: i! U2 n

 

1 U3 ^' T' G+ t( X6 g7 f. u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4 P3 ]7 |& q4 q2 {& L

 

7 {5 {- P I* O3 k

 

0 n0 }- T4 ]" |6 a! e: t2 h

 

" ~ a% |: r: v3 h4 z! M


 

* ~7 Y* J! W, f* z


9 W$ h; ?- z( `8 M& f

* ~5 ~9 j$ L9 V; [ z

 

+ ~" R1 p" n8 q% T5 v

 

$ O, J& y' [- U! `

中国的情人节

+ ?* t; q$ w$ J/ P0 {

 

}$ P2 h& o- Z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5 ^' c8 G& k- U2 g1 M' f9 k, T

 

; [$ Y% Q: b* v6 b% U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 v1 ~! X! R5 D; O2 m. ~( ?7 u

 

) W5 A# t0 l4 d5 z( b% Q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3 ?! Y2 `% D" F3 D% ^

 

8 a# h" T9 F: N& l; }$ a


6 c7 g% ?4 A* p Z0 v2 t% b/ E' F


$ ~- H1 b+ l' S; {% ~


7 ]& M* l% ?2 V# }# n) p

6 ^0 `" K4 M/ t# n8 {% C

 

" Q1 `$ _9 L3 \7 T) I

有些文图不对号,这是一时找不到合宜的,请大家见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11 06:03 , Processed in 1.26077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